被恨阻隔的爱

王礼宾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在心理学领域,我们真的不敢强行引导来访者感受对父母的爱。它是有原理的,首先每个孩子对父母的爱是纯天然的,不需要任何加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然而在他们幼小的时候会受到来自父母的伤害,这是最重大的伤害,因为我们不在乎的人很难真正给我们造成心灵层面的创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这些伤害本来是可以通过“恨”这种情绪宣泄的。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不赞叹造物主的神奇恩惠,它赐予了我们拥有各种情绪的能力,用来保护我们细腻的情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可是如果父母的人格不够完善,往往对于恨这种情绪过于敏感,会针对来自孩子的恨产生愤怒,这时候我们说,这个父母已经受伤了。当孩子发现父母被刺痛了,就会产生怜悯和内疚,从而压抑痛苦,这个压抑的过程才造成真正意义的心灵创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如果这种模式一直循环,那么迟早有一天,情绪的能量会爆发,由恨转向无奈,由无奈转向麻木,麻木的状态就很可能是情感隔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然而即使是运用情感隔离的孩子,他也会在潜意识里报复父母,还可能使用象征化的见诸行动,比如明明平时学习不错,一考试就紧张,考砸了。这是潜意识里对父母强迫学习的攻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孩子常年来潜意识偷偷的攻击父母会制造内疚和恐惧,如果内疚感异于常人的被泛化,他们极有可能是在用经常内疚来惩罚自己,那么这个人已经具有抑郁倾向了~自我攻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咨询师看不到恨,就会倾向于引导对方感受对父母的爱,这将是毁灭性的。要知道ta本来就爱父母,这时候爱是被恨隔着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咨询师本人对恨敏感的话是很难引导出对方压抑已久的对父母的恨的,这时你必须知道,恨只是一种情绪,它被充分的表达后,爱会自动浮现。越是表达彻底,浮出来的爱越真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