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无论什么季节,能有曲径通幽风雅处,肯定少不了竹。这时你抬眼望去,竹林如排列的方阵,威仪挺拔,静穆。一根根竹杆拨地而起,齐刷刷向天空伸展。数十米高的竹尖,在顶端开枝散叶,形成天然封闭的竹林通道,遮蔽天日。</p><p class="ql-block"> 古人把对竹的偏爱视作了精神超脱。它的美不似花的姿容,却能与梅、兰、菊同列“花中四君子”。并能与梅、松被赠以“岁寒三友”之称。可见人们从仪态和品格上对竹的评价之高。</p><p class="ql-block"> 若说为竹而痴的,当数“扬州八怪”的郑板桥。他一生只画兰、竹、石,其中三分之二时间画竹。他的《题画竹》言:“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p><p class="ql-block"> 现代人爱竹,这其中包含古今文人以竹作为人格追求的激励:</p><p class="ql-block">“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p><p class="ql-block">“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p><p class="ql-block">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p><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有志之士表达远大理想和不屈气概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现代人爱竹,还因为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恩赐。它不仅有着观赏价值,还在人类生活、劳动和创造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踏春去看竹吧,它会在早春乍暖还寒的景致里,带给你一片不一样的葱茏。运气好的话还能遇见“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惊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