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传统的游牧民族,习惯马逐水草、人仰湩酪(dònglào释义:奶酪)的生活。在与中原王朝日益紧密的交往中,契丹族意识到了游牧经济的脆弱,随着族民对农产品日趋的依赖,上京地区的农业垦殖面积不断扩大。因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垦种梯田最为普遍。近些年,在花加拉嘎、白音勿拉、丰水山、杨家营子、碧流台等地的山坡上,发现许多被称为“地影子”的古代梯田,它为我们对辽上京地区农业辐射区的土地开发模式有了进一步了解。</p>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5日,笔者与张永文、昭日格图、安学龙及宝安堂村支部委员吴国祥一起踏查时,在保安堂发现了一处较大规模古代梯田遗址,面积大约350余亩。听随行的向导张永文讲,1993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时,他曾经在这里工作,当时在遗址上发现好多石器时代的石斧和石锤等石器,在山顶上还经常发现辽金时期的铁箭头,看来这片梯田遗址的开发要早于辽代。这片遗址在巴林左旗隆昌镇保安堂村西六公里处的半山坡处。保安堂村还是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郭俊卿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辽代建国初期社会经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到辽圣宗中期后,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此时的契丹人已擅长用梯田耕种,他们利用山体自然倾斜度,在山坡的坡面上耕垦播种。</p> <p class="ql-block"> 北宋王曾出使辽时,曾见上京所记载“所种皆从陇上,盖虞吹沙所垄”。契丹人这样的农作物种植方式,不但有利于农作物吸取阳光,而且还有防风沙及防止水分流失之效用。上京地区无霜期短,作物生长期也相对较短,梯田主要种植抗旱耐寒的粟、黍、麦、糜子等粮食作物,如荞麦五月始稼,七月收。所以,辽上京农业辐射区的农作物种植均一年一熟,故有“河东五十四州,………糜子、荞麦等一岁一收”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 在保安堂村通往盖家店村南部的石橛子山谷还发现一处大型辽金居住遗址,遗址在盖家店附近。石橛子山谷是一条林东通往巴林右旗海申嘎查坑坑洼洼的山路。此路虽然崎岖难行,但在清代它却是巴林左旗林东南部通往赤峰、敖汉等地的必经之路,因此被誉为“先有盖家店,后有林东县”之称。</p> <p class="ql-block"> 石橛子山遗址地表结构清晰、内涵丰富,遗址分别在石橛子的山下南坡和紧挨此处西北不远的山坳中,分两个区域。面积大约二十到三十余亩。在山坡东南侧,有石砌和砖垒建筑一处,建筑目测范围东西长约28米,南北长约34米。分块逐层夯筑,基础之上保存有多组墙体和若干辽金残砖和筒瓦碎片,从砖瓦残片和遗址石墙分析,这里应与寺庙建筑有关。在南侧西北处,有几处大小不一的土建筑基础,基础四周遗留许多残砖瓦片,在基础不远处的南侧发现几块辽金时期铁铸残片和黑色瓦缸碎片,在一块残缸沿碎片下还发现已经炭化的粟或黍的植物种子。这些器皿应为装酒、酿酒之物。辽朝因地处塞北,天气寒冷,契丹人常以酒暖身,酒在辽朝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辽朝酿酒种类多,但主要以粮食酿酒为主,在生产的所有粮食作物中,粟和黍的产量最大,所以粟米和黍米为原料酿的酒最多。北宋欧阳修曾在使辽诗中用“斫冰烧酒赤,冻脍缕霜红”的诗句描述辽国白酒。欧阳修曾在《欧阳修集》附录《欧阳修年谱》中记载,他于宋至和二年、辽道宗清宁元年(公元1055年)出使辽国,觐见了辽道宗耶律洪基,“次年(公元1056年)二月甲辰,使还”。在归来的途中,欧阳修写了《奉使契丹道中五言长韵》,此诗见于宋·韩琦撰《安阳集》卷十九,其中最有价值的一句就是“斫冰烧酒赤,冻脍缕霜红”。所谓“斫冰”,指用斧、锯等工具凿冰,用于烧酒时的降温、冷却。目前,石橛子山山谷南侧河流处还存有厚厚的冰层,同时,这里还是辽代上京通往庆州“潢水石桥”的必经之路。潢水石桥乃今巴林右旗巴林桥。沈括在北宋熙宁八年即辽道宗大康元年(1075年)《使契丹图抄》中,有这样的记述:“过潢水石桥,循河东南行又二十余里乃北行,稍稍东北十余里,复正北,又三十里至保和馆。《辽史》在载录北宋遣辽使臣薛映“使辽语录时,有如下的记载:“度潢水石桥………五十里保和馆,度黑水河,七十里宣化馆……。保和馆之名,整部《辽史》没明确记载,均出自北宋遺辽臣的记录,世人才得以知晓。《辽史》中有保和县,做如下的记载。“上京道,临潢府所统县十,其中有保和县和宣化县。”“上京南城谓之汉城………南门之东回鹘营,回鹘商贩留居上京,置营居之………寺西宣化县,西南定霸县,县西保和县……”</p> <p class="ql-block"> “保和县。本渤海国富利县民,太祖破龙州,尽徙富利县人散居京南。统和八年(990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彰愍宫,户四千。”</p> <p class="ql-block"> 以上的记载,阐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和县是属临潢府所统辖的县,县址在上京的南城之内。二是统和八年,由诸宫提司人户所置。人户散居在京南,隶属彰愍宫。如果《辽史》所记不误,似又可这样理解。保和县的衙署在上京的南城之内,其所辖人户均散居在城之南指定的地址上。保和馆,就是保和县在其管辖和散居人户的地盘上,设置的馆驿之所。至于保和馆具体在石桥的什么位置,宋人的笔记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它却指明了保和馆在今巴林左旗保安堂一代的方位,而且也标明了过桥北上达保和馆的走向和里程。至于保安堂村“保”字是否与保和馆“保”字有关联,还有待于下步考证。但从古至今,石橛子山谷却一直是辽上京通往巴林桥的便捷道路。</p> <p class="ql-block"> 因此,保安堂村四周梯田遗址,应是善于耕种的渤海人或汉人所遗留的地影。石橛子山遗址应是沈括等宋使所记载的保和馆,残缸碎片里碳化种子,应与契丹人的酿酒有关。它的发现,不但为研究辽代上京地区白酒的酿制提供了线索,还为明确保和馆的位置提供了依据,更加重要的是它凸显了我国辽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深度融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