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箱,一个时代的记忆

蒋明考

<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风箱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见证了社会文明与发展,是一个时代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打从我有记忆起,风箱便如日月般存在,八零后九零后也应该见过它。自从有了电,继而有了鼓风机,风箱的命运就天差地别了:或者被拥有者束之高阁,就像人们对待辛苦一辈子的耕牛,让它寿终正寝;抑或被人手起斧落,命如柴禾,灰飞烟灭。可以想见,在很长很长的年代里,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其貌不扬的长方体木箱,却带给了人类更多便利,也留给许多那么原始使用者一个大大的惊叹号——这风箱里的风怎么来的?</p> <p class="ql-block">  年纪尚小的时候,我常占着灶前位置拉风箱,听闻风箱有节奏的“铁托”声,炉膛内柴火的“噼啪”声,大锅里倒腾的铲勺“叮当”声,还有丝丝飘出的米饭香、番薯香、蔬菜香,隐约感觉到这些生活上的俗事该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是那么朦胧,那么原始。</p><p class="ql-block"> 农村土灶一般都有两个炉膛,也有三个的,除了最外边炉膛(人称外锅)能用上风箱,里面的炉膛就只能仰仗吹火棍了。一根竹筒一米来长,内径约四五厘米,其余竹节用铁条捅掉,保留最前端竹节,并钻个小孔出气,这样可以聚气,使送出的气远而有力,起到助燃作用,这就像我们对远处的人喊话,须双手合兜住嘴巴的原理一样。干燥的柴禾,只要燃烧起来了,一般不会多用吹火棍;要是柴禾尚有水分,自燃困难,就得依赖这个神棍了。只见烧火的人手捏吹火棍一个劲地吹气,才可有火焰熊熊,免得“锅里腌”。脸被火烤得通红,眼被烟熏得浮肿,就是这样卖力,还终究达不到风箱“铁托”的效果。这应该说,风箱是吹火棍的继承与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风箱的风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估计有不少人说不上来,我也一样无解。随着渐渐长大,我才接触并摸到了它的构成原理。</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系木匠师傅,少不了为别人做做风箱,也使得我有了见识的平台。风箱外观极为简单,一个长方体木箱,外加两支拉杆和一个手柄而已;就是内部也不复杂,一个近似于正方体的小通风管,一块挡风板连着两支拉杆,没有五脏六腑,不需思维导图。</p><p class="ql-block"> 为了能确保真正弄懂风箱的结构原理,我主动为父亲打下手,边问边做边思考边记忆,一来而去摸着了门道:木箱两端各有一个口子,里面按了个薄板活页,原来它是进气口。挡风板按小于木箱内壁1厘米左右的规格截留,四周各切成约1厘米的凹槽,在靠近边缘一厘米处有规律地钻多个小孔,用于嵌进鸡毛或鸭毛并用绳线捆缚,使之紧贴木箱闪壁,阻挡气流。约四厘米见方的通气管道安装于木箱底部,两端各开一个口子,在通往箱外的中心地带再开与通风管道连接的一个口子,也安装一个薄板活页。随着手柄拉动连接挡风板的拉杆,利用近似于密闲的挡风板移动,打开了一端的活页,从进气口吸进气流,也自动地关闭另一端的进气口,通过压缩原理,把原在箱内的空气挤进通风管道,使气流冲击活页,关闭通往通风管另一端的口子,逼迫气流往箱外冲,这就形成了风。</p><p class="ql-block"> 风箱风力的大小跟它的容积成正比,人们根据实际需要量身定制。我当老师的前几年,工作在一个村小,一个四面透风的破败校舍,条件简陋,伙房仅有一个土灶,连一张饭桌都没有,更谈不上风箱。几位住校老师凑一起,仅是靠一个炊火棍烟熏火燎做得三餐,简单却有序。</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句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提议利用倒坏课桌板做个风箱,由我尝试着做,成功则好,失败也无妨,仅损失几块板而已。我从家里带过去一支长刨,手锯和铜丝锯,就屁颠屁颠上马了。没有课的时段,午间,还有几个打着煤油灯的晚间,马不停蹄地进行着,不几日便成形了。我还从家里拿去过年杀鸡时拔下留待自家风箱换用的鸡毛,几人合手嵌进挡风板凹槽,并用尼龙线捆傅好,连接拉杆固定住。见证成败的时刻,中午放学的老师齐聚伙房,围着风箱争着拉手柄,我的心紧张得快要跳出喉咙。“铁托”声响起,竖在出风口的那本书“哗啦”倒下,“成功了!”“成功了!”一阵欢呼雀跃,我心安然。我承认做就的风箱算不得严丝合缝,与专业版的风箱有一定差距,但算是解决了做饭的一大难题,又一次提炼了“实践,也只有实践才出真知”的人生哲理。</p> <p class="ql-block">  八七年调离了我呆了九年的那个村小,可以想见那只让我激动使我明理的风箱,也会跟千万个家庭版的风箱一样灰飞烟灭。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是历史的必然。</p><p class="ql-block"> 风箱虽已为各种动力机械所代替,远离我们的生存空间,但关于风箱以及它的前世今生,我们有理由有必要追潮一下它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公元前四五世纪,老子著述的时代,就有风箱的存在,《老子口道经》用风箱比喻空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是说,皮橐内充满空气而不塌缩,用力拉动活动木箱,又将其内空气压出,通过输风管可进入熔炼炉中。对风箱拉得越多,给出的风量越大,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吗?虽然它空,却不会穷尽。这又怎能不是人生的一个悟点呢?关乎于人,比如智慧,比如勇气,比如激情,比如力量,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无法估摸,也不能武断给出定论。</p> <p class="ql-block">  在结束我的小文前,不忘八卦一下。曾有“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说,大概说的是老鼠爱钻洞,不小心从风箱进风口爬进,碍于薄板活页,难以出逃,饱受箱内来自两头的气流挤压,尝尽困惑与煎熬。后来,人类把风箱里的老鼠嫁接到已婚男人身上,一头是生身父母,一头是结发妻子。艰苦年代里,生存不易,家庭矛盾自然多些,尤为突出的是婆媳之间的纷争。处于中间的男人不好应对,难以调和,咋不是风箱里的老鼠呢?</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各种利益冲突并不多见,婆媳之间亲如母女,作为中间的男人,天地广阔,任由驰骋。</p><p class="ql-block"> 但愿“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不再被世人比作为单位职员,企业职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