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8日,我市报告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系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所致,该病例系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毒载量较高,传染性较强,经专家研判,与其接触人员被感染的可能性较大,根据上级安排,我校对全体学生进行了防疫安全讲座。</p> <p class="ql-block"> 本次讲座张老师向大家讲解:</p><p class="ql-block"> 此轮疫情感染源系奥密克戎毒株新型病毒,其传染性强,潜伏期长,随之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极大,那么什么是奥密克戎毒株新型病毒?具体有哪些症状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奥密克戎为目前最新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首株发现于南非博茨瓦纳,WHO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突变位点数量远远多于其它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其突变原因较为复杂,可能因免疫缺陷患者被感染后,长时间进化形成的突变,也可能是动物群体感染后,促使新冠病毒再次发生变异。其次,因奥密克戎病毒在监测技术较为落后的国家已有较长的传播时间,并不能排除因监测能力不足,导致未能及时发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病毒奥密克戎症状不明确,只是目前部分患者自述自己身体容易疲劳,并且发病初期会经常觉得头痛、身体乏力,肌肉会有明显的酸痛感。咳嗽不严重,可能只是偶尔或者轻微的咳嗽,有流鼻涕、咽喉痒痛等症状。奥密克戎毒株也是具有传染性的,如果发展速度比较快,可能会增加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所以后期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若目前担心自己会被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应尽快做相关检查排除。</p> <p class="ql-block">面对疫情 如何保护自我防控呢?</p><p class="ql-block">(1) 勤洗手。 使用 肥皂或洗手液并用 流动水洗手, 用 一次性纸巾 或干净毛巾 擦手。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 如 打喷嚏后) 应立即 洗手。</p><p class="ql-block">(2) 保持良好的 呼吸道卫生习惯。 咳嗷或打喷嚏时, 用纸巾 、 毛巾等遮住口 鼻, 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 避免用手触摸眼睛、 鼻或口 。</p><p class="ql-block">(3) 增 强体质 和 免疫力 。 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 、 作息规律, 避免产生过度疲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保持环 境清洁和通风 。 每天开窗 通风数次不少于 3次, 每次 20-30 分钟 。 户 外空气质 量较差时, 通风换气频次 和时间 应适当减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 尽量减少 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 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 流涕、 发热等, 应居家隔离休息, 持续发热不遐或症状加 重时及早就医。</p> <p class="ql-block">(7)勤戴口罩,出吃饭睡觉以外,必须戴口罩。</p><p class="ql-block">(8)及时真实上报家庭从省外回绛人员。</p> <p class="ql-block"> 校园防控工作我们工作的重重之中。本次讲座有效地提升了全体师生的疫情应急防控能力,对发热学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对及时有效遏制疫情的传播、蔓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证大家在校安全,健康的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