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之恋进入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叶浩军仍然担任着大队里的书记。妻子宋红梅依然在空余时间里以做裁缝的手艺,穿梭于山村农家之间,或者村民把布料拿到家里请她量身定做。</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之恋的大姐之欢已初中毕业了,叶浩军动用一切关系,包括托战友送人情,把大女儿之欢送到县城里的纺织厂做了一名普通的挡车学徒工。八十年代中期,农村孩子能进入县城国企厂里上班,可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叶之欢在县城纺织厂里上班,惹来了村里多少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和巴结讨好的话语。</p><p class="ql-block"> 而马建华的大儿子马卫,就没有叶浩军的女儿叶之欢那样幸运了。马卫初中勉强毕业,就早早地拜师学艺了,当然是现成的木匠师傅,他的二舅林志强。“荒年饿不死手艺人”,马建华夫妇俩一商量,便让大儿子马卫拜他舅舅林志强为师学木匠手艺。比起别人没有亲戚关系的学徒马卫要幸运的多,要不了两年马卫就可以出师挣钱了。</p><p class="ql-block"> 农民世世代代和土地捆绑在一起,对土地有着一种浓浓的深厚的情义。同时对身养自己的土地衍生出一种特殊难以割舍的爱!如果没有了土地的付出供给,哪会有世世代代相传的生命延续呢?山村的水土养活着小山村的农人们!马建华夫妇和村里所有村民一样,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生活。可是农田里毕竟是挖不出金子的,勉强的温饱后,人们开始想着怎样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包括家里的孩子们多,读书费用就像是一座山一样,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八十年代的小山村农民,一个“穷”字怎可了得!</p><p class="ql-block"> 马建华夫妇俩个起早贪黑的在自家那几块山地与梯形田里,摸爬滚打着伺弄着庄稼,一年种双季水稻,扣除成本和上交给国家的公粮和一家的粮食后,手里也没有卖到多少钱。家里的孩子也正在长身体发育的时候,个子窜得高,穿在身上的衣服也都显小显短了许多。即使这样家里大人和孩子需要添置四季衣服的时候,也是精打细算的视情况添置每人的衣服。</p><p class="ql-block"> “小红,这次我们请之恋妈来家做几件衣服吧,这样零零星星的碎布头也可拼接做短裤还可以做几副袖套,一点也不浪费布料。”一向精打细算的马建华,看着面前憔悴的妻子,忍不住狠下心来为家人慷慨一次。</p><p class="ql-block"> “哦,嗯,那好吧,我就不做衣服了,给几个孩子们做几件衣服吧!”林小红看着男人马建华微笑着说。</p><p class="ql-block"> “小红,这次我做主。我们家大人小孩每人都有一件衣服。你就不要多说了。”马建华打断妻子林小红的话,破例一次行使大男子主义。</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马建华一头挑着一台蝴蝶牌缝纫机的机身,扁担的另一头箩筐装着机头和裁剪和制作衣服的工具,面带微笑的从叶浩军家里走了出来,身后则是之恋的妈妈裁缝师傅宋红梅,此时宋红梅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布袋跟在后面走着。</p><p class="ql-block"> 宋红梅在马建华家为他们一家大小裁剪做衣服,整整忙了一天。其中零碎的手工活还有烫衣服的工序,都是女儿之恋过来帮忙做的。十五岁的之恋,已出落的亭亭玉立,清秀可人的模样。多年来受母亲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熏陶,母亲的裁缝手艺,之恋看着眼里记在心里。偶尔母亲宋红梅也教给之恋的裁剪衣服的技能,包括坐在缝纫机旁,双脚踩着脚踏板,双手熟练地把要拼接的衣服侧缝或裤缝压在缝纫机的压脚上,双脚轻踩脚踏板,悦耳的机器声贯穿在拼接衣裤的侧缝里绵延出笔直的旋律。之恋熟练地坐在缝纫机上拼缝压线,妈妈宋红梅则在一旁饭桌上裁剪需要的配件。</p><p class="ql-block"> 马山站在缝纫机旁,傻呆呆地看着之恋像个裁缝师傅一样,娴熟地做衣服。他不知道之恋何时学会了做衣服,而且还这么熟练,看着她小小年纪,坐在缝纫机上居然悠哉悠哉的踩着踏板,样子像是一个女裁缝师傅般心灵手巧。马山从心里更加佩服之恋了,在学校她不仅读书聪明学习好,周末回到家里还会帮妈妈做衣服,真是一个不简单的女孩子。</p><p class="ql-block"> 初中的学习生活既紧张又快乐!马山和之恋两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到初中二年级的紧张快乐的学习生活中。然而,马山的妈妈林小红的身体健康令人担忧。有几次林小红在田地里干活时,突然腹疼难忍,林小红强忍着腹疼,只是休息一下,等疼痛减轻不疼了,她又打起精神干活了。一大家子的冗繁杂务事以及田地里那永远干不完的活,使得林小红更本没有那份闲心思为自己的身体着想。</p><p class="ql-block"> 日子像撕开的日历,一天天过去的很快。初二下学期的时候,林小红的身体已被病魔缠身折磨得格外憔悴消瘦。这次林小红没有固执的拒绝去医院看病,而是在丈夫马建华的陪同下去县城医院彻底的做了一个全面检查。好不容易拿到检查结果,却令马建华如雷轰顶,瞬间呆如木鸡似的失去血色。马建华做梦也没有想到妻子林小红已是晚期癌症病人的结局,这是医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告诉他一个人的,林小红还不知道自己得了绝症,而且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马建华忍不住偷偷地跑到厕所里哭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忽然想起妻子还在医院走廊里等着他,他强忍着悲痛,擦干了泪水,做了几个深呼吸,还佯装微笑的像个没事人样,朝着坐在走廊里的妻子林小红走去。</p><p class="ql-block"> “建华,医生说我的病怎么样啊?是不是很严重啊!”林小红看着快步走过来的男人,轻轻地问道。</p><p class="ql-block"> “嗯,小红,医生说你的病没有什么大事,你只要配合医生住院治疗好好休息,按时吃药就好了,千万不要胡思乱想!”马建华手里拿着检查结果的袋子,面带微笑的安慰着妻子林小红。</p><p class="ql-block"> 虽然林小红是一个晚期癌症病人,但是丈夫马建华仍然听了医生的建议,让妻子林小红住院治疗,这样马建华心里也好过点。毕竟妻子林小红嫁给自己二十年,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眼见日子就要有点盼头了,妻子却熬出了绝症。马建华心里感到特别的难过和自责,妻子林小红的病都是跟着自己受累累出来的,为了这个家夫妻两个拼死拼活的奔波在田间地头里。这下,妻子林小红终于彻底的累倒了。</p><p class="ql-block"> 林小红住院治疗期间,马建华医院和家里两头跑,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他最担心的是最小的,也是家里唯一一个女儿十一岁的马小秀。由于马建华前面几个孩子都是男孩,唯有最小的一个孩子才是女孩,可想而知这个女儿是家里的宝贝!好在三儿子马强也很懂事,知道妈妈生病住院,放学回家放下书包,便去离家附近菜园地里摘菜洗菜做饭。因为大哥马卫干活很晚才回家,所以晚饭也不在家里吃的,家里晚饭就是马强和小妹秀儿两个人吃。现在,十四岁的马强就像是一个小男子汉一样的能干懂事,照顾着自己和小妹秀儿的生活。(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