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做起,用“心”战役 ———两厂幼儿园疫情防护心理疏导

Desert Island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从“心”做起,用“心”战役</b></p><p class="ql-block">——疫情防护心理疏导篇</p> <p class="ql-block">  随着疫情的再度袭来,孩子们、家长们又一次已经感觉到了气氛的严峻和生活中的不同。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孩子们非常在意父母对疫情的情绪反应及态度,也会不由自主地学到父母的应对方式。因此,我们在用各种方式向孩子们宣讲防护措施,保护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注重如何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学会抚慰自己心灵,增强自己的心理免疫力,减少疫情给孩子、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影响。心理专家已经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建议,让我们看看是怎么做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防疫心理指导小贴士——家长篇</b></p><p class="ql-block"> 保持正常的作息、生活秩序。</p><p class="ql-block"> 适度进行室内活动。正常、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保持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应保持生活作息的规律性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多运动、少外出、减少流动性,积极做好疾病防护,给孩子树立行为榜样。</p> <p class="ql-block"><b> 获取真实信息、合理关注疫情。</b></p><p class="ql-block"> 家长要正确的多从电视台、报纸等官方媒体,客观正确了解疫情防控相关信息。不盲目听信各种QQ群、微信群、朋友圈、非官方微博等非正规渠道散布的未经证实的信息,做到不信谣,更不传谣、不造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情绪稳定、基于幼儿安全感。</b></p><p class="ql-block"> 及时回应孩子的担心和疑问。耐心倾听孩子的担心,如实告知疫情并及时回应孩子的疑问。家长朋友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和沟通的方式,保持镇定,尽量采用平和的语气与孩子交流,倾听理解孩子内心焦虑的缘由和程度,让孩子了解党和国家正在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给孩子传递积极的信念和良好的心态,增强孩子的安全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积极关注、用心陪伴。</b></p><p class="ql-block"> 焦虑恐惧等情绪表现的儿童,可以多抚摸、拥抱、陪伴入睡等,通过增强亲子关系,重建安全感,及时安抚儿童的异常情绪。</p> <p class="ql-block">  积极、正面回答儿童的疑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防疫心理指导小贴士——幼儿篇</b></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我们值得关注和重视的,特别是疫情当下,在这个特殊时期,做好孩子的心理防护,就是给孩子一份特别的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家长以身作则</b></p><p class="ql-block"> “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焦虑和恐慌情绪很容易传染,特别是小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情绪的暗示。如果家长每天焦虑不安、忧心忡忡,孩子就会有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特别是对于年纪很小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告诉他们简单明确的信息,做好安心保证。</p> <p class="ql-block"><b>  多亲子陪伴和关注</b></p><p class="ql-block"> 陪伴不等同于高质量的陪伴,真正关心孩子所思所想,跟孩子进行积极正面的交流,同时可以跟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游戏、跳舞、唱歌,既能缓解不良的情绪,又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亲子关系。</p> <p class="ql-block"><b>  接受孩子的情绪表达</b></p><p class="ql-block"> 对孩子的担心、害怕表示接纳。听孩子倾诉,认可孩子的感受。因为孩子的这些情绪需要有一个出口,家长的倾听可以帮助孩子整理情绪,认识情绪。</p> <p class="ql-block"><b>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b></p><p class="ql-block"> 疫情下,防护很重要,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自然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例如鼓励幼儿勤洗手,尤其是在打喷嚏、咳嗽、进食前后以及上洗手间之后;外出戴口罩,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让每一位幼儿理解,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就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障身体不受侵害的重要方式,形成受益终身的健康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防疫心理指导小贴士——教师篇</b></p> <p class="ql-block"> 在这场形势严峻的疫情中,各位教师在生理、认知、情绪、行为方面都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情绪上可能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恐慌等。教师们要了解这些不良反应都属于正常的,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对我们有保护作用,先接纳和处理自己出现的负面情绪,再引导幼儿和家长去接纳和处理他们的负面情绪。</p> <p class="ql-block"><b>  具体措施如下:</b></p><p class="ql-block"> (1)多看权威的信息发布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飞速发展,一些不实的“小道消息”,可能会比疫情更让人恐慌。各位教师请多浏览官方新闻,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随意转发和传播非官方发布的疫情及防控措施等有关信息。</p><p class="ql-block"> (2)与自我正面对话每个人都希望这场疫情尽早结束,大家的生活尽快恢复正常,但除了医护人员的努力,每个人的积极信念也很重要。简单的说,大家开心了,行动就会更加积极有效,事情就会向着理想的方向迈进,即使事情进展还不尽如人意,但因为你情绪正面也不会太过沮丧。改变我们的信念系统需要很多训练,不过,我们可以从觉察自己的情绪开始。</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温馨提示您理性面对疫情,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身情绪调整,面对不良情绪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适度的心理暗示、合理宣泄等调控情绪;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行为榜样 。在关注幼儿疾病防护的同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和心理。</p> <p class="ql-block"><b>供稿:韩梅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编辑:焦志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审核:俞曙源</b></p><p class="ql-block"><br></p>

孩子

情绪

疫情

家长

幼儿

心理

防护

陪伴

信息

不信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