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英国小妇人,本該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理应在熟悉的故土上,享受家乡的亲切,家庭的温馨,父母亲人的温暖。而她却选择了抛家离乡,告别故土,不畏险阻,远涉重洋,不远万里,异居别国,讲诉了一个感动世界的国际慈善亊业的动人故亊。她的名字叫——格拉蒂丝.艾伟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格拉蒂丝.艾伟德老年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艾伟德,1904年2月24日出生在英国伦敦郊区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是一名邮差。因家境清贫,艾伟德没有去上高中,而是作为侍女(在英国叫客厅女),去照顾一对年迈的作家夫妇,在中国叫作保姆。</p><p class="ql-block"> 在世人眼里,对英国人的印象一般是人高马大,体魄健壮,文明程度高。而艾伟德却是身材低矮清瘦,文化程度有限,给人的感觉是:不起眼,普普通通,没文化。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在以后历史进程中,却证明她的内在品质异常強大,事迹撼人。</p><p class="ql-block"> 艾伟德27岁时信仰基督教,首先她申请参加当地的内地会。内地会为一英国医生戴德生(1865年)所创办,专门负责对华传教,是当时最大的同类组织。因为缺乏正式完整的教育履历,艾伟德被拒之门外。后来她参加了神学培训班,又因年龄过大,成绩不理想而被再次淘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几次失败后,艾伟德于是继续做保姆,一边生存,一边攒钱。1930年初,艾伟德又靠近了卫理公会。偶然在一次聚会时,她听说在中国有一位老传教士,叫珍妮.劳生,已经73岁了,想退休,但没人肯去接替她。一心想做慈善事业的艾伟德,立即就给珍妮去了信,说愿意去接替她的工作。几个月后,艾伟德收到了珍妮的回信,说欢迎她前来。并且告诉了她只要到了中国天津,就有人接她到目的地。就是这样这个28岁的英国少女,怀着一颗对慈善宣教亊业炽热的心,离开了自己的祖国,踏上了她一生追求的浪漫的人生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格拉蒂丝.艾伟德在阳城核桃树下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1930年10,英国伦敦的一个港口,一个少女拖着两个行李箱,告别了给她送行的父母亲和姐姐,穿过煦攘的人群,登上了去往荷兰海牙的客轮,开启了她艰难的中国之旅。</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欧洲人到中国,一般都是选择乘轮船到天津。但是,船票很贵是火車票的两倍。艾伟德为了省钱,她选择了坐火车。在海牙下船后,她一人登上了向东去往俄罗斯的列车。她的规划路线是:沿铁路东行,穿越东欧,经过西伯利亚进入中国。然后再转中东铁路南下到达大连,再乘船到天津。 然而,她的这趟旅程很不顺利,非常糟糕。本来她是计划直达中国东北的。但列車在路上被迫转道莫斯科后,才在辽阔的西伯利亚荒原上行驰。一天夜里,火車突然在一个小站停下。原来,这趟三等列車只载劳改犯到当地。想要继续前行,必须自带行李,翻山越岭,步行到下一站。一个叫赤塔的地方。这是西伯利亚荒原上一个荒凉的小镇。当艾伟德翻过冰雪覆盖的荒原,到达赤塔车站時,她才发现车站里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军人,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稀疏的枪声。地方官员检查了她的护照后不让她上车,她不会俄语,只能打手势,当兵的用生硬的俄语告诉她,从哪来回哪去,不能往前行。后来她才知道苏联和日本在中国东北打仗,前方铁路在日军控制区,苏联列车无法直达。她只好被迫留在当地旅馆里。 </p><p class="ql-block"> 在旅馆里有一个懂英语的妇女,看了她的护照告诉她,在她的护照工作栏内填的“宣教士”,他们误反译成了“机械师”。因为当时苏联很需要机械师,当地官员就很粗暴的把她扣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艾伟德这时才恍然大悟。那个妇女告诉她要赶快离开这里,否则她就走不了了。艾伟德两手一摊,面露难色地说,她一点俄语都不会,在这荒凉的西伯利亚旷野上她怎么走。那个妇女告诉她,会有人帮助她的。那妇女说:今晚会有人敲你的门,到时候你跟他走,坐火車到海参威,在那里会有人送你出境的。面对神秘女人的话,艾伟德半信半疑,一脸无奈,是真是假,是吉是凶,到这时也只好听她的。因为,在此前艾伟德就遇到过一个地方官员为她办交涉时,就欲奸污她的事情。所以,在苏联给她留下的印象是不友好,很坏的。(到最后她也没弄清那个神秘女人的意图)</p><p class="ql-block"> 当晚,果真有人来接她,她就跟她走到一个火車站。然后坐上了一列火車,一路经过很长时间,来到了苏联最东边的一个美丽小城——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威)。 下了火车后已是深夜,艾伟德旅资已经所剩无几。她找了一个结识的女人,恳求她找人乘夜送她到码头。女人帮助了她,送她登上了一艘停泊在港湾的日本商船。日本船长为小女人的精神所打动,答应免费载她到日本神户。几天后,艾伟德又辗转水路到了中国天津。</p><p class="ql-block"> 等小妇人艾伟德走下轮船踏上中国土地时,她已经身无分文了。一个人力车夫,为了揽生意,坚持要拉她走。她计划用她那条又黑又脏的围巾抵账。当洋车停在一个大门前时,她看见门上用英文写着:“天津宣教中心”的牌子,她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喜悦。</p><p class="ql-block"> 从伦敦到中国,行程一万多公里,经过了多少辗转艰辛,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女人孤身一人,终于完成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门古城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天津津小住了几个月后,艾伟德靠宣教中心,找到了内地会差会办亊处,在那里她打听了她要去的目的地——山西省阳城县的基本情况。她了解到去山西阳城,从天津还要走1700多里,并且要翻越崇山峻岭的太行山脉。1931年春,一个路姓的基督徒商人要去山西晋城。答应带艾伟德同去。一路上他们先是坐火車穿越华北平原,到达豫北焦作。然后乘汽车在太行山峡谷中狭窄的公路上蜿蜒颠簸数小时,到达太行山颠的晋城。在晋城暂住于内地会的宣教站。这对于艾伟德来说就等于找到了组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晋城宣教站,一位和善的年老宣教士接待了她,她就是司米德夫人。司米德夫人的丈夫是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宣教士司米德,年轻时是号称“剑桥七子”之一。他长期在晋东南泽、潞两地传教,且很会经商。这“剑桥七子”中有三位在山西,可惜的是都先她而去,司米德夫人也就成了寡妇。她曾多次向英国总教会申请,接替阳城珍妮的工作的事,这会总算随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对于远道而来的艾伟德,司米德夫人非常高兴和欢迎。她向她介绍了山西和晋城的情况和注意事项。并告诫她在中国西式服装已不适合,并为她准备了高领的中式旗袍和行装。艾伟德多个月来孤独旅行,这会首感到了温暖。几天后,艾伟德在同道的引领下,一路经过坐驴车,骑骡子,抬轿等交通方式,经过两天时间,行程60多公里,来到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圣地——阳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阳城县城延绵的老城墙。</span></p> <p class="ql-block"> 阳城县,山西省东南的一个小县城,属晋城管辖。在县城古老斑驳的城墙下,有个东关村,教会就在一条窄小街道里的民房中。教会的条件要比艾伟德预计的差,教堂租用了一处民房,在东关街通往晋城方向的大道上,大路上骡队马帮,车来人往,好不热闹。珍妮就住在教堂南边的一个院子里,座东朝西,占地有百余平米。还雇了一个当地厨子老杨。让艾伟德吃惊的是,院子不小,但杂乱无章,杂物乱堆,垃圾遍地,只有一处房屋比较整洁。一伙工人们正在打扫整理。</p><p class="ql-block"> 73岁的老珍妮在中国已经50个年头了,从风华正茂到风蚀残年,她的口音如今仍带有浓重的苏格兰味,有时也夹杂一点笨掘的当地方言,让人感觉到她在中国久居的印记。长期独处的珍妮,性格变的有些怪癖。但当艾伟德见到她时,她还是眼里放射出了兴奋的光芒。她拉着新人的手介绍说:这是新租下的房子,人们说房子“闹鬼”,没人敢住,但租金便宜,一年一个英磅。两人对视一笑,对于这两个教徒來说,她们不信这个,反而感到很滑稽。</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样一个落脚的地方,艾伟德觉得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但是经过漫长劳顿的旅行之后,她还是觉得轻松了下来。她本就是个佣女出身,打扫房间是她的看家本领,不在话下,轻车熟路。没几天艾伟德就把房间打扫整理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一个普通农家小院,艾伟德在阳城居住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 在阳城,艾伟德或者与珍妮办了两件亊。第一件事是协助珍妮利用闲置院落,开办了“八福客栈”,接待往来的车队、马帮、骡夫住宿。二是在1936年,加入了中国国籍,这在西方传教士里还是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面对空旷的院落,珍妮早有想法。她和艾伟德透露了她的意思,那就是借这个闲置的院子开一间客栈,接待招呼大路上过往的客商和骡队住宿,厨子老杨正好供应他们的饮食餐饮。这样做,也正好向他们传播福音,又可以筹措解决一部分资金。艾伟德听了连连称赞。说正好可以把福音传向四方。而后珍妮又透露,准备把客栈取名为“八福客栈”。“八福”?艾伟德明白其用意,八福与圣经里耶稣的《登山宝训》有关,原文有八福训导。这就是后来轰动西方的“八福客栈”。客栈办起来了,生意经营惨淡,无人住宿。他们分析这是中西方文化产生的隔膜。当地人对她们不理解,仇视她们,并当着她们的面喊“洋鬼子”。这怎么可能和她们来交往呢。老珍妮想出一个办法,让艾伟德站到门口去招呼揽客,看到过往的骡队,就想方设法拉他们进来。</p><p class="ql-block"> 艾伟德很难为情,然而免为其难的去做了。起初她是好话说尽,由于语言障碍,无法沟通。说得口干舌渴也收效甚微。骡夫们嘲笑着路过她时,口吐秽语,甩着鞭子离她而去。这很是让艾伟德难堪。时间久了,偶尔也有个别客商进店瞅瞅,见店里干净整洁,招待诚实热情,且价格便宜,也就动心了。</p><p class="ql-block"> 当有客人住宿后,老珍妮就忙前忙后,进进出出,热情招待。艾伟德则是里外照顾,是图着与客人学习地方话。她们有一个想法,就是利用晚上给客人们讲圣经里的故亊和道理。骡夫们不关心她讲的故亊细节,只当是开心解闷。就这样天长日久,客栈里客人渐渐多了起来,骡棚里也常常超员,生意日趋旺盛。随着时间的推移,艾伟德故事里的道理,在这些山野脚夫的思想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来到店里不在吸食烟酒了,不在狂言乱语,高声喧哗了,哼唱黄色小调也没了。而是学唱西方圣歌,文明的氛围渐渐弥漫着这座山城。</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在世界上颇为有名的“八福客栈”在阳城小城出现了。艾伟德在这里收留孤儿,救护伤员,亊迹影响世界。1958年美国好莱坞电影制片厂以艾伟德的故事为剧本,制作了电影《六福客栈》,并由好莱坞影后英格丽.褒曼为主演。此影片获得了第十六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能促进国际间了解影片”。稍有区别的是将本为“八福客栈”,改成了“六福客栈”。后来《六福客栈》就这样叫了过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阳城“六福客栈”原址。</span></p> <p class="ql-block">艾伟德来到阳城一年以后,某天,老珍妮因从楼梯上失足摔下来,在医院医治三天后离世。这对艾伟德来说非常悲伤。从此后,29岁的艾伟德一个人经营着客栈,成了“六福客栈”新的掌门人。厨子老杨还在她身边服务。通过一年多来的锻炼和实践经验,艾伟德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中国话基本上也能运用得当。这时在泽州的司米德夫人,看到她的孤独,派了一名当地教徒自带工资前来帮助。</p><p class="ql-block"> 由于艾伟德的勤奋努力和待人诚信随和,她在小县城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有一天,县长也光临了她的“八福客栈”。他打算在当地推行“天足运动”(即妇女解放缠足)。他准备委托艾伟德做一件事,就是帮助政府入户检查宣传,以正风气。艾伟德答应了县长,愿意为政府做事情。而后,她以官使身份,走乡入户,行走在阳城的村镇间,帮助妇女放脚,借机传播西方文化。县长还为她发放工资报酬,提供了骡子和两名卫兵保护安全。</p> <p class="ql-block"> 那时的阳城小县都知道来了个矮个子英国女人。就连县里的典狱长也来找艾伟德,说监狱里突发暴乱骚动,双方对峙不下,气氛极为严重。狱方想出一招,想让她以精神领袖身份来平息对峙。艾伟德接受狱方的请求,以“人道身份”出面与暴乱领袖交涉,要求他交出武器,保证不再加罪。就这样监狱骚乱平息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在艾伟德旧居的墙上钉着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实践基地的牌子。</span></p> <p class="ql-block">艾伟德还乐衷于收养孤儿,做慈善亊业。在旧中国时期人民生活民不聊生,饥民,灾民遍野。有一次,艾伟德在阳城街上走路,碰到一个瘦弱的女人领着一个小女孩在出卖,标价两个银元。经过讨价还价,艾伟德掏出身上仅有的9毛钱,收养了这个病弱的女孩,取名叫“九毛”,学名叫“美恩”。几年后,九毛成为了艾伟德的得力助手。在九毛的建议下,艾伟德又收养了一名8岁男童叫“少少”。后来又陆续收养了第三个孤儿,起名叫“宝宝”,第四名8岁女孩起名叫“香兰”。而后,她收留收养的孤儿越来越多,打算建立一个饥民收容站。</p><p class="ql-block"> 1938年春,中日战争爆发了。战争从华北平原逐渐蔓延到了这个偏远的山城阳城。一天下午,日寇飞机轰炸了阳城县,投掷下了24枚炸弹。一枚炸弹炸中了“八福客栈”。正在房间里祈祷和平的艾伟德被埋在了瓦砾下,被救出后,索性只是受到轻伤,其它人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 随后又有消息传来,日军要占领阳城,随着战争的步步逼近,艾伟德不得不带领几名孤儿和几名基督徒,撤出阳城,搬到了北柴凹村。在一孔窑洞中,她利用仅有的几种药品,救助军民和伤员,建起了简易的医护站。在日军退去后,她们才返回了县城。</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原“六福客栈”现已改造成了居民小区。政府在遗址上办的宣教版面。</span></p> <p class="ql-block"> 艾伟德的这种救助精神深深的感染了当地的官民。人们对她和下属的作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看法和理解。县長亲自宴请了这位35岁的英国女士,他让艾伟德坐上首座,当着同席的人,他感慨地作出了一个决定:“儒家的教导存在我的脑海里,但我看出基督活在艾伟德心中。我决定要做一个基督徒。”艾伟德当即表示欢迎并恭喜他。</p><p class="ql-block"> 1939年2月,艾伟德听说日军主力撤离了泽州,去大城市过冬去了。她就专程跋涉去到了泽州探望内地会的同工们。此时,司米德夫妇已经离世。戴维德夫妇接替他们的工作,负责宣教站。身处战乱时期,他们能得以相会,相互异常高兴。一天夜里,几个日本留守兵闯进了宣教站里,他们在那里疯狂乱叫耍酒疯,艾伟德上前交涉,他们用枪托重重的砸在了艾伟德的脑袋上,她当时倒地昏迷了过去,迟迟才醒过来。这是她第二次受到了日本人的伤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原来由住处通往客栈的小门。</span></p> <p class="ql-block"> 不久,戴维德要去送两位年长的传教士回国,他们要从烟台坐船回英国。这样,艾伟德就留在了泽州代为看守宣教站。几天后,国民党卫立煌的部队进驻泽州,他们希望借住宣教站。艾伟德以“中立”为由拒绝。当时,教会的政策是严守中立。前来和她洽谈借住的是一名年轻军官,他的名字叫林南,小伙子谈吐有礼,人材帅气。给艾伟德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大概这就是在以后的电影里演绎的那段缠绵的恋情吧!俩个人在一起谈吐善恶。林南讲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别国的恶行,和中国保家卫国抗击日寇的正义。劝艾伟德助善拒恶,维护正义。林南振振有词,义正言辞的谈吐艾伟德听着感触很深,饶有兴趣。俩人经常谈到深夜,漫步在泽州街头。</p><p class="ql-block"> 在艾伟德的世界里还有一个人使她改变了“中立”立场。这个人就是欧洲人雷将军,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游击队领袖,是她在进入山地时遇到的。让她惊讶的是,雷将军原来是一位天主教神甫,而却成为了抗日英雄。种种迹象表明这位比利时将军就是雷鸣远,是一位传教士,1901年来到中国,创办了《益世报》,1928年加入中国国籍。1933年热河发生长城内战,他带领教徒抢救伤员。抗战爆发后,雷鸣远极力主张抗日,他率领教友600余名,组织战地服务团,救护队,在中条山、太行山一带为抗日队伍运送物资,救护伤员,积极疏散难民,救助儿童。雷鸣远的亊迹让艾伟德深受触动,她在想既然他能,我为什么不能呢?</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阳城东关幽深窄小的街巷,远处是老县城的城楼。</span></p> <p class="ql-block"> 暂住泽州期间,艾伟德接受了美国《时代》杂志记者的采访。《时代》杂志创办人是美国长老会宣教士路思义的儿子。有宗教背景,他热情支持中国的抗日行动。放下戒律的艾伟德用英语说:宣教观点是中立的,但她僧恨日军的侵略暴行。除了声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外,她还把自己所知道的日军秘密情报告诉了国军。她还说:她是中国人,虽然鼻子高,但心是中国的,不能无视日军的暴行。她的这个大胆举动不仅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也成就了她今后的辉煌。这些经历,在过去的地方史料里是很难看到的。</p><p class="ql-block"> 本来在泽州看守期间,艾伟德有一个任务是救助战争难民和孤儿。她们收留有200余名孤儿和1000余名难民。在之前的1940年,出于安全考虑,她曾派她的临时助理晋本光,将100名孤儿转移到了西安,那里有他们的救助站。剩下的100名孤儿艾伟德建议将他们转移到阳城山区。从山东回来的戴维斯表示同意。此时,艾伟德原打算留在泽州,继续照顾宣教站的难民。但一个不好的消息让艾维德改变了主意。正在“春季扫荡”的日军,正在迫近泽州,路程仅剩1天。情报员手里拿的告示,更是让艾伟德吃惊,上面分别用英文和汉文写着“捉拿小妇人艾伟德”,赏金100美金。</p><p class="ql-block"> 艾伟德知道,她和她的救助站已在日军的重点打击范围之内,她不禁有些紧张。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她当机立断,当天带领她的100名孤儿离开了泽州,前往阳城。在路上,她们遭到了日军飞机的低空扫射,她感到背后就象有人重重击了一拳,然后跌下马来。后来才知道是受了伤。做了简易包扎后,他们返回阳城。她和她的伙伴们分析了战争的严重性,深感形势万分严峻,面对日军的逼迫,艾伟德考虑到她不能再留在阳城,她要舍弃“八福客栈”,离开阳城,走出晋东南,去往陕西关中,那里有他们的基地。考虑到不能舍弃的100名孤儿,考虑到他们的安全,危急关头,她果断决定带他们走,去西安。这就是那场举世惊闻的千里大迁徒。</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阳城东关村幽深窄小的街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阳城到西安大约有480公里路程。艾伟德临行前,去向县长告别,县长苦苦婉留不住,便向艾伟德道别:此去路途遥远,山高路险,你要注意安全,我在阳城为你祷告,祝你平安到达。说到路途问题,县长说:路上要带够足够的口粮,我这里给你带些粮食(阳城小米),再派人送你出太行山到黄河边,只能这样了。</p><p class="ql-block"> 艾伟德表示非常感谢,说道:以后,我也就只能为你祷告了。道别以后,很快这支特殊的队伍就行进在了巍巍的太行山中,消失在了小路的尽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阳城 东关小街上的一条小巷。</span></p> <p class="ql-block"> 艾伟德在路上是这样安排的,前后有几个成年人压阵,中间有未成年儿童相互搀扶着,剩下的弱幼儿童,就有成人用萝筐担或抬着。艾伟德负责前后视察情况,有时则抱着或背着走累了的儿童。县长派的人为他们带些行李和背着粮食,目标是负责送他们到黄河边。</p><p class="ql-block"> 他们不敢走大路,只能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在茫茫中条山的崇山峻岭中踽踽前行,累了就集体就地休息,饿了就从布袋中取出小米,烧火熬粥。晚上就地宿营。经常有小孩子哭着喊着要撒尿拉便。还有的孩子鞋磨破了,脚磨肿了。这样他们只能无助地,断断续续的缓慢前行,看上去他们衣服破烂,就向一群叫化子的丐帮。</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他们只遇到了一次几十个人的国军部队,他们给孩子们留下了些粮食,这让他们很高兴。路上他们没有遇到追兵,但是他们却感觉日兵无处不在,他们丝毫不敢怠慢。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连疲累都几乎忘记了。又翻过了一道山岭,走在前面山顶的孩子,突然喊叫起来了,“黄河,黄河,快看黄河啊!”,这些孩子,没见过大河,顿时大家欢呼雀跃起来。艾伟德走上山顶,果然看见一条大河在日光下,波光粼粼。从阳城到黄河,骡子走需要5天时间,而他们却走了12天。</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休息了一番后,高兴地走下山去,又走了两天多,才到了那条大河跟前,送行的几个人告别了他们,给他们留下了一头骡子,驮着粮食继续前进。</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街巷中一道西式小门。</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河边艾伟德集合起孩子来,鼓励动员他们说:过了河就可以坐火車到西安了。孩子们听说坐火车,马上精神振奋,高兴了起来。他们出生在山里,哪里见过火車,连听说都没听说过。</p><p class="ql-block"> 宽阔的黄河横在面前,滔滔河水向东流去,河面上却没有一条渡船。艾伟德焦虑万分,非常着急,只能默默地祈祷。他们在河边足足等了三天,孩子们精疲力尽,粮食也快没有了。到了第四天从河南对面驶来了一条木船,从船上下来了几个国军士兵。他们在河对岸观察了几天这伙小难民,在确定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才渡河过来解救他们。经过一番了解后,他们中间一位当官的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面镜子,朝对岸晃了几下,对岸也回过来几下。这时划过来一艘大木船,孩子们看到欢呼,高兴。而艾伟德却没有了高兴的劲。</p><p class="ql-block"> 借助这艘大木船,他们百十来号人分三次渡过了这几百米宽的黄河。人员全部到岸后,艾伟德如释重负,这里是国军一战区的防区,已经脱离了危险。</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街巷中的一个老式大门。春节刚过门头上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春联。</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当地军人的帮助下,孩子们搭上了豫西去往西安的货运列车。火车走的很慢,走走停停。有时他们也会根据火车的运行情况,下车去铁路边附近的救助站吃饭。孩子们没有坐过火车,他们高兴,忘记了疲劳和恐惧。在走到中条山边的一个小山村时,他们遇到了麻烦,前边的铁路桥梁被炸断,火车不能前行去西安,后边的路他们只好徒步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让艾伟德犯愁的是,以后的路需要象古代士兵那样攀越崤山山径古道,才能到达潼关,而这条古道崎岖险要,队伍里无人知道,就问当地人也说没有走过。艾伟德从地图上看到,这崤山山高谷绝,自古以来就有险峻著称,它不仅是从关中入中原的天然屏障,也是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若大的山体,路在何方谁又能说清楚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东关村古老荒颓了的民居。</span></p> <p class="ql-block"> 望着往前走的路,他们无可奈何,只有凭着信心,只好也只有向前行。可是还没有走出多远,孩子们望着那无穷无尽的山峦就丧失了意志。经过半个多月的行军,孩子们的体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有的孩子已经趴在地上哭着不走了。艾伟德预感到她预到了出太行最大的困难。</p><p class="ql-block"> 望着瘫软的躺在地上的孩子们,艾伟德心力交瘁,她坐在地上痛哭了起来,孩子们也都跟着痛哭,哭声一片。哭过后他们还得继续前走。她现在的信念只有一个,就是孩子们“一个也不能掉队”。在最困难的时候,唯一只能借助信心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走啊,走啊。山势逐渐开朗,已经能看到远处山下的建筑物,有人惊呼“潼关到了”,艾伟德对照地图说“我</p><p class="ql-block">们有救了”,这支队伍终于要走出大山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阳城东关村小院的斗拱门楼。</span></p> <p class="ql-block"> 潼关,陕西省的东大门,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向东流去。艾伟德的队伍走到这里,就意味着已经走出崤山险境。在那里他们扒上了运煤的火车,途中又转了几次客车,才辗转到了西安。</p><p class="ql-block"> 在西安宋美龄创办的孤儿院里,艾伟德将孩子们集中起来,点了一次名,100个孩子一个都不少。这时的艾伟德一下子晕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等她再次醒来,她躺在了教会的医院里,医生告诉她,由于一路劳累,饮食营养不良,再加上脑部受伤,得了肺炎,肩膀又有枪伤,感冒发烧等,身体状况已经很严重了。</p><p class="ql-block"> 她却喃喃地呼喚,“我的孩子怎么样,我还有100个孩子呢。”医生告诉她你的孩子都很好时,她才放心地安静地睡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小院门前护门石上的石狮子雕艺精湛。</span></p> <p class="ql-block"> 艾伟德在医院里治疗了一年才出了院。这时她的孩子们已经送到了陕西扶凤,那里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地。在这之后,艾伟德又到了成都和兰州等地,进行救助贫困人群和麻疯病人的工作。直到1948年冬,艾伟德的身体又被累垮了。司陶卫医生劝她回英国休养。1949年春,艾伟德回到了她离别18年的故乡。让她惊讶的是,她的父母都还健在。重逢让她享受到了久别的天伦之乐。可是她每逢想到内战中的中国,就让她时常为她这个新的国家所担忧。此时的艾伟德从灵魂深处已经离不开这个多灾多难的东方国家。</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大门前古朴的石雕构件。</span></p> <p class="ql-block"> 艾伟德的亊迹有位伦敦记者瑞德悟为她写了一篇专访,从此,艾伟德被国际社会所发现。英国广播电台(BBC)记者格伯斯读了报道后,又来采访了她,写了一本《小妇人》的书,书籍出版后很畅销。电台还改编成了广播剧播放。1957年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找她签约,把她在阳城的亊迹拍成了电影《六福客栈》,大明星英格丽.褒曼在影片中那光鲜照人的演技,让这位小妇人在欧美国家民众中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门前石墩上精致的鳳戏牡丹石刻。</span></p> <p class="ql-block"> 艾伟德在英国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她一直想回到中国。中国成了她的祖国,英国反而让她找不到了感觉。但是,出于复杂的政治原因。新中国不允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1957年,55岁的艾伟德在中国南海边兜了一圈后,入境无望,只好进入香港。 在她看来进入英控的香港,也就是踏入了中国的土地。当她再度想法回到大陆无成功后,她找到了一个她收养过的孤儿,他在香港救助站救助中国大陆难民。因为艾伟德在香港的居留护照签证期限已到,她不得不离开香港,去海峡对岸的台湾岛。当她坐船驶入大海,面对对岸的大陆,她潸然泪下,感情难以抑制。</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阳城东关街幽深的小巷。</span></p> <p class="ql-block"> 1957年,艾伟德去台湾后,在台湾成立了“艾伟德孤儿院”。1959年美国展望会邀请她去美国做旅行布道。美国听众这才惊奇的发现,这不是那个长身玉立的漂亮女星,而是一个身材低矮的白发小妇人。接着她又受邀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巡回布道。然后,又回到了英国,英国广播电台再次采访报道了她,同时受到了坎特伯里大教主接见。伊丽莎白女王也请她到白金汉宫访问。并资助资金帮助台湾孤儿。</p><p class="ql-block"> 1970年元旦,艾伟德身患感冒,仍然出席妇女祷告会。回到孤儿院后艾伟德一病不起,医生诊断她为流感转肺炎,两天后,小妇人去死。她的死在国际上引起了強大的反响,但却不为大陆所知。但这也不影响这位坚強慈善的小妇人,成为20世纪人类值得深刻铭记的历史人物。</p><p class="ql-block"> 如今,她的墓地在台北县淡水镇的校园内。墓碑有蒋介石所书“弘道遗爱”。根据她的遗愿,她的头朝向北方大陆,这也是她死后对她曾经热爱过的那片热土的眷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小巷尽头,《六福客栈》旁两棵笔直的大椿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22年虎年春节过后,元宵节来临之际,我从花灯熣灿的阳城东门广场,走进了不远处的东关街,街上小巷幽深蜿蜒,处处都遗留着古老时期的风貌和痕迹。那窄小拥挤的街道建筑,形状各异古老的大门楼,到处能见的房屋旮旯的木刻石雕都非常吸引着我。来到《六福客栈》的小院前,那动人的故亊更是打动了我。习主席讲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体,我想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路上的一朵小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春节后的阳城东门广场城楼,彩旗飘扬,一派喜庆气氛。</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