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鹰潭市余江区(原余江县),在上个世纪有两个响彻四海的名声:一是血吸虫病重灾区;一是 “张果喜星”。</p><p class="ql-block"> 战胜血吸虫病,让余江在全国树立了第一面来之不易的胜利旗帜。经过反复的实验和实践,余江人以“翻草泥、撒石灰、填水塘”的方式,杜绝了血吸虫的蔓延,最终将血吸虫全部杀灭。</p><p class="ql-block"> “张果喜星”是1993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3028号小行星,正式以张果喜的名字命名,向这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位亿万富翁致敬。张果喜白手起家,在余江完成了从胚才、匠才、专才、到将才的人生跃进。通过精雕细琢,他不仅塑造了自我,也带领余江人攻城略地,拿下了海内外木雕业的半壁江山。</p><p class="ql-block"> 一个地方,如果它的年代里没有经典,没有大师级的人物,便少了灵魂。无论是国内还是世界!浮华与虚拟都无法构成扎实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张果喜私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出口日本的各式佛龛给张果喜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p> <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两张响亮的名片之外,余江更像是一个“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世外高人。只有走进它,你才能感受到那种沉于底部的气质。</p><p class="ql-block"> 早在百年前,来自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传教士就已在这里实践着各自的主张。位于余江锦峰路的锦江天主堂,有主教堂,有神父楼,有男女义校。楼高二层,红白色或青橙色,配有精巧的门廊,拱形的穹顶,各种举架,线条简秀,风姿绰约。 </p><p class="ql-block"> 时光的流逝,虽然让构件颓败,木纹磨损,但滤掉了灯光和人气喧腾的干扰,反而让其通体散发着一种寂寂的美,散发出一种悠久的东方罗马气质。这是一处扛过了岁月动荡和洗礼的硬风景,代表了余江的硬度。</p> <p class="ql-block">琦玲拍摄</p> <p class="ql-block">洪苗拍摄</p> <p class="ql-block">洪苗拍摄</p> <p class="ql-block">熊二拍摄</p> <p class="ql-block">熊二拍摄</p> <p class="ql-block"> 建于乾隆六十年(1795)的汤家画桥,位于画桥镇汤家村,是个能给人带来“每个古村口都有一棵老槐树”的情感宽慰处。老树配古桥,是古村的标配。这是一座麻石单孔桥,青石板的桥面,中间有一道深深的独轮车轱辘碾压印,标记着曾经的承重刻度。</p><p class="ql-block"> 优等的桥,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这种坚固,能在时间的长河里,给标识性事件打结、系扣,照亮记忆中的“有一次,那一天”,否则日日夜夜、年年岁岁很容易模糊成一团可疑的背影。古桥见证了土地革命时期的画桥大捷。</p><p class="ql-block"> 古桥两边各有一株老枫树,它们的枝干天马行空着长,在古桥的上空握手相拥。冬天,树叶脱落,树上结满了树球,散如满天星,自带一份古朴,安宁和岁月绵实的精神仪态。</p> <p class="ql-block">琦玲拍摄</p> <p class="ql-block"> 古街的孟津门渡口,在表现力与残阳的两端,寻求着合宜的历史与美学点位,特别的年代摆渡。它的存在,仿佛是有人在给传统精神撑腰站台,让现代找到了往昔的精神接应人,前尘往事,于此不再淡成了一缕青烟。</p><p class="ql-block"> 浮桥,由铁皮船打造,引桥也是踩在上面钢钢响的铁材,这是上个世纪的作品。现在已经很少见到它的前身,木船配木板的浮桥了,也难以听到船橹划桨的水声了,取而代之的是摆渡船柴油机的突突声。但是清澈的河水,依然在吸引着河边洗衣人。</p><p class="ql-block"> 渡口的旁边,有城墙、村路、春草、大树、屋瓦、晒场、船舶、垂钓者,它们一并合成一幅安祥的乡村画,与这条的长河一道,静静地在时光中流淌。</p> <p class="ql-block">琦玲拍摄</p> <p class="ql-block"> 位于高公寨林场的红豆杉峡谷,拥有百亩红豆杉林,是赣东北最大的红豆杉集群地,5千多株,30多年的树龄。红豆杉作为稀有的抗癌植物,其生长速度极其缓慢,5至7年以上的树龄才会开花,3-5月份开花,6-11月份结果。红豆杉雌雄异株,要经过异株授粉才会结果,属风媒花。</p><p class="ql-block"> 雄红豆杉的叶子较密,较直,很多情况呈现二层叶子生长。雌红豆杉的叶子比较稀疏,没有雄红豆杉那么直,很多时候呈环形生长。</p><p class="ql-block"> 此时正值红豆杉的花季,花苞花蕾,层层叠叠地在枝上伸展,聚集着此物最相思的能量。红豆杉的花色为淡黄色或褐黄色。雄花有短梗,雌花无梗;雄花在小枝两侧叶腋一簇一簇密集着长,雌花则是一朵不挨着一朵在小枝背面叶腋稀疏着长。雄花只负责授粉,不结果。</p> <p class="ql-block">官子拍摄</p> <p class="ql-block"> 余江也是著名出版人邹韬奋先生的祖籍地,韬奋先生是十年内战时期,国统区杰出的进步新闻工作者,一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为了自己热衷的出版事业,它曾经流亡六次,亡过命,坐过牢。韬奋先生一生先后创办了六刊、一报、一店:《生活》周刊、《大众生活》、《生活日报周刊》、《生活星期刊》、《抗战》三日刊、《全民抗战》和《生活日报》、生活书店。韬奋小镇对他的生平做了详细的收录与记载。</p><p class="ql-block"> 韬奋小镇也是个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场所,艺术氛围浓厚,32栋复建的明清古建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老物件和木雕精品,还有一些木雕DIY研学体验馆。</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精品木雕,让材质拥有了体温和呼吸,它们代表了余江的高度。有些雕刻作品走得是具象的形似路线,直击人的内心通道;有些作品走得是抽象的智力路线,让人反复揣摩,产生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作品都充分利用了材质的架构,一雕一刻,道法自然,顺藤塑瓜。</p> <p class="ql-block">柯援生拍摄</p> <p class="ql-block"> 余江,是一处追忆似水年华的好去处,是一次读不完的长卷。两天的时间,我们只是粗略地领悟了这里的外在美,算是打个卡,留个迹印,折个页码,插个书签,留个记号,就此别过,它日回来再叙旧。</p><p class="ql-block"> 余江,是一处值得你去慢慢品读的地方,无论是这里的景,还是这里的人,都值得你时不时地去和他们一期一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