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年级教研组展示课兼高级教师献课,杨云老师讲《草船借箭》。</p><p class="ql-block">以当年电视剧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以片尾曲《历史的天空》结束,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厘清课文结构之后,以人物特点为抓手,细读三次对话描写初步感知人物特点,层层推进课文的读、品、赏。</p><p class="ql-block">最精妙之处是扣住课题的“借”,抓住文眼再深化对人物特点的分析。</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资深教师,特别又是一位男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这样的古典名著节选,杨老师有着先天优势。</p><p class="ql-block">先不说杨老师的深厚功底,单看课堂教学节奏的控制、场面的调度、情绪的引导……那一招一式都不是一朝一夕能炼成的。</p><p class="ql-block">杨老师戴眼镜,到了中年发福的时候,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看起来乐呵呵的,有点像弥勒佛。说话不快不慢,给人随和平易的印象。观这节课,不疾不徐,如坐春风。</p><p class="ql-block">然而,这节课最惊艳处还在后面。</p><p class="ql-block">阅读完课文之后,杨老师让同学们拿出各自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找到赤壁之战的章节,在原著中更完整地了解人物形象。这也是直指本单元一个阅读导向——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p><p class="ql-block">课上到这里应该说可以完美收官了,但杨老师不是一般的老师,最后把三国时期里的一些历史人物与其在文学作品的形象做了简单的比较。</p><p class="ql-block">比如周瑜,在历史上真实的形象其实和电视剧中诸葛亮一样,“羽扇纶巾”儒将打扮,文武全才,而且颜值担当,当时真正的天花板人物。同学们表示惊异。</p><p class="ql-block">这样的辨析除了教会阅读,更重要的是教会同学们思考:原来文学和历史是不一样的。沿着这样的思路,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文字,影响更是深远。</p><p class="ql-block">看到这里,我暗暗为杨老师拍案叫绝。课虽然结束了,但余音绕梁。</p><p class="ql-block">静下来反思,杨老师如果提一下《三国志》会不会更好?另外,本单元是四大名著阅读,那么小说要素有无必要提及?</p><p class="ql-block">课后,五年级组全体老师上台,以团队的形式阐述教学设计,分享备课心得,交流反思,充分发挥了集体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教研组风采展示开了一个好头,为其他组提供了范本。</p><p class="ql-block">教研必须实打实,必须接地气,来不得半点虚的。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效果。</p><p class="ql-block">希望,一直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