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到美国东部二女儿家探亲的时候,我结识了她的中国邻居李教授两口子。李教授比我小一岁,是当地一所大学机械工程系的资深教授,还得过总统奖。两口子育有三个孩子,但都住在遥远的西海岸,只能偶尔见上面。当时他们两人都70多岁了,但李教授不愿退休,仍然天天上班,既教书又搞科研;作了一辈子家庭主妇的李太太除了操持家务外还热衷于经营股票,为三个孩子理财。他们还请我和老伴儿去参观他们打理得窗明几净的大房子和鲜花盛开的院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让我们目睹了与我们同龄的美国老人生活。<div><br> 一晃近二十年过去了,我老伴儿80多岁就因脑梗和中风长期住院治疗,留我一个人单独住在浙大的公寓里。我虽然有慢性心血管病,青光眼和二型糖尿病,但自认为有独立生活能力,没有请24小时的护工,只请了个隔天来一次的钟点工帮助买菜和打扫卫生。就在我89岁的那年严冬,头一天我还冒着凛冽的风雪按时去医务室拿药,第二天一早起来就感觉不对劲,脑子里一片空白,一点记忆都没有了。当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给我在杭州的大女儿打电话,我照着电话本上的号码居然拨通了她的电话,告诉她,我感到身体不对头,脑子有点糊涂了。大女儿闻讯立即与女婿开着车赶来,见我还能坐在椅子上等他们,只是没有记忆。他们没有迟疑,马上驾车带我直奔约10分钟车距的浙江医院急症室。那天正值周末,病人不多,医生马上给我验血还给我拍了脑部的X光片。X光片没看到任何异样,说明我没有脑淤血,常规验血也未显示任何危险信号。值班医生就让我们回家继续观察,或者周一来做个脑核磁共振。既不给我照CT,也不建议我住院观察。我当时虽然能准确地回答医生的问题,但对我是如何从家里到的医院却一点记忆都没有,所以我坚持要求住院观察。幸好该院心血管科有空床位,当天我就住了下来。果然,在第二天的核磁共振影像中显示我小脑中有一黄豆大的白点,确诊为脑梗。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吊瓶,我的记忆才一点一点地恢复过来,但发病那几天发生的事都是后来听我女儿告诉我的。当我智力测验还只有小学二年级水平时,浙江医院就要赶我出院,我一听就急了,与医生吵了起来。想象一下脑筋不清的我重回到那个空屋里举目无助的情景,我害怕地大哭起来。但是,医院有医院的院规,无法通融。我女儿只好四处打听,托人找关系,在辗转了几个医院之后最后住进了浙大医院住院部,我才感觉比较安心。这次发病,彻底颠覆了我原有的自信心——假如发病那天早上我无法打电话或者糊涂地无法拨通女儿的电话,其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无论家里如何温暖、舒适、自由,与空房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比起来都是无足轻重的了。住在医院里图的就是自己安心,孩子们放心。<br></div><div><br></div><div> 那么美国的李教授两口子如今怎么样了呢?据我二女儿说,李太太几年前得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李教授已经风烛残年,无法照顾她,花了大价钱用私人飞机将他太太运到她女儿住处附近的医院就医,他可以住在女儿家就近每天去探望。遗憾的是,一个多月后李教授只能抱着他太太的骨灰一个人回家。不久,李教授作了个意外的决定:继续住在老地方独守空屋,继续做他的科研,只是隔天请一位中国保姆来做两天的饭。老人很固执,谁的劝说都不管用。于是他的孩子们在他的每个房间都装上了摄像头,他们可以在遥远的西海岸随时监控老父亲的行动。还购买了本地的老人警报系统,既老人脖子上挂一个警报按钮,遇到紧急情况即可按按钮呼救。这种老人警报系统是这样操作的:1)一旦接到老人的呼救,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到老人家中;2)如果电话无人接听,警报系统就按顺序打电话给四个中国近邻请他们去查看;3)如果四个邻居的电话均无人接听,老人警报系统就通知救护车前去查看。这一天白天正值我二女儿休假在家,突然接到老人警报中心来的电话,声称李教授按了警报按钮,请我过去查看。等我女儿赶到,惊恐地看到李教授满脸是血地站在自家的车道上,眼镜也不知到哪里去了,见了我女儿就问:“ 你是谁?” 似乎已经失去常态。见状,我女儿急忙拨打了急救中心的电话,让他们立即派急救车来。然后女儿将老人搀扶回屋,仔细检查伤口,发现老人只是擦破了点头皮,已停止出血。我女儿将老人脸上的血清洗之后,又帮他喝了些水,这时老人似乎也缓过神来。原来,他当时正在用步行器在车道上练习行走。该步行器有两个前轮,外加车道有些倾斜,步行器借助引力下滑太快,老人也跟着往前摔去,摔飞了眼镜也磕破了头,慌乱中没有忘记按下了挂在脖子上的警报按钮,这才导致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此时,救护车已鸣笛来到门口,我女儿向车上的医护人员叙述了详情,医护人员也做了简单的检查, 认为有必要送老人去医院拍片并作进一步的检查,然后通知他的子女们。这时一位医护人员在车道附近找到了老人的眼镜。当我女儿将老人送上救护车,目送它远去之后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女儿将此时告知另外几家中国近邻。到傍晚时分,他家近邻打电话来告知:李教授已经被医院的车送回了家,检查结果没有大问题,只有轻微的头皮伤,已作了处理,包上了绷带,过几天就会好的。 出了此事后李教授改变了他的养老计划没有呢?还是没有。女儿还是时不时地会接到老人警报中心的电话,因为李教授耳朵十分背,又不喜欢戴助听器,所以常常是电话无人接听,警报系统就打电话给四位邻居。有时是报告说他头疼,血压偏高,有时是他不当心碰到了按钮。。。尽管如此,老人还是不肯请全职保姆,不肯搬离自己的家。<br></div> 类似的历险记在我亲戚中也不乏其人。比我小一岁的妹妹在美国一个人独居,有一天突然感到背上剧痛,急忙去抓桌子上的手机,想给女儿打电话,没料想一时失去知觉摔倒在桌子旁。等她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躺在地上,头上都是血,幸好手机还在手中,她立即给女儿打电话呼救。女儿即刻赶到,将她送到附近医院的急症室。经过检查,她是因剧痛引发的暂时休克,头上的血是因为在倒下的过程中头撞到了桌子角上造成的,缝了几针就让她回家了。我妹妹还是相当幸运的,自己苏醒得及时并拨通了女儿的电话,不至于头上流血过多。但是我妹妹的亲家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是个90开外的老人,身体十分强壮,很少去医院,平时闲不住,喜欢干农活,所以单独住在儿子的农场里。儿子平时要在城里上班,只能周末去看望他。那个周末当儿子去农场看望老爸的时候,发现老人倒在地上已去世多日。经医生验尸得出结论,老人几天前将自己的卡车停在倾斜的农场道路上,忘了刹脚闸,下车后还没来得及关车门,就被下滑卡车的车门拽倒在地,当即一命呜呼。这些事例足可见老人独居有多危险!<div><br> 随着医学的发达,人类的寿命也在延长,如何养老不得不成为每家每户面临的问题。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居家养老占90%,养老院占7%,机构(医院等)占3%。居家老人中独居老人占了8.3%。据2019年统计,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居家养老占89%,进养老院或其他机构占11%,这个比例与中国十分相似。不同的是,美国居家养老的人群中有27%的人独居,是中国的三倍多。这是因为在中国赡养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职责,是被写进宪法里的,而美国的宪法只要求父母将子女抚养到18岁。再者,中国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太多老人独居, 毕竟独居开销大一些。</div><div><br> 然而每个老人选择自己的养老方式又有其来自国情,经济,年龄,健康,个性等方面的原因。在中国,伴随着独生子女一代人进入中年,两口子要赡养两家四位老人的重担必然使他们不堪重负,才必需寻求其他出路。在美国虽然没有独生子女政策,但照顾父母并非子女的责任,因而老人也很少与子女同住。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丧偶的越来越多,没有老两口相互照应,一个人的生活必将变得更加艰难,因而选择去养老院或机构养老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中国和美国的相同之处在于:钱越多的老人住的养老机构越是优越;都同样面临着养老机构供不应求,配套服务不够完善的问题。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政府还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老人提供免费养老院,目前中国还做不到这一点。另外,每个老人在不同时期的健康状况也不同,所需要的护理也不同。比如我这个长期糖尿病患者,以前能自己测血糖,打胰岛素,到后来记忆力差了,会忘记按时打胰岛素、吃药;黄斑病变导致我视力丧失,渐渐地看不清药名、针管刻度,搬去医疗机构养老是势在必行。养老的选择还与老人的个性有关:内向且坚强勇敢的老人更愿意冒险独居(类似李教授那样的),对他们来讲,“若为自由故,任何皆可抛”。而那些外向且爱热闹,或胆小的老人,更愿意在机构中养老,既满足了自己的社交需求,又买了个心理上的安全感,对他们来说这钱花得值。</div><div><br> 最初搬进浙大医院时,我图的只是这里的单独病房和一对一的护工,住久了,我渐渐还发现了更多的优点。比如说,我的老朋友们都住在浙大附近,疫情之前走路就可以来探望我;吃饭可以让护工到马路对面的学生食堂去买,选择性要比其他医院多得多;很多病友都是浙大的老同事,凑在一起叙叙旧,聊聊天,排解寂寞,不亦乐乎;后来我的两家隔壁老邻居也陆续搬了进来,下一代的三个女儿又得以想见,互相交流护理经验;护工们也不像在独居老人家里,一门关进与他人隔绝,在这里她们有伴儿玩,一起唱歌、跳广场舞等;床头打铃随时可以呼叫医护人员,生了病能就近作检查,开药;吃药、打针有专人负责,主治医生能直接与家属用微信沟通信息;在这里,生活方式有人监督,医养方面有人管理,遇到紧急情况可及时处理或派救护车送往大医院,给老人心理上带来了安全感。这里虽然不是三甲医院,但托浙大四校合并的福,浙二医院会定期派专家来这里门诊和会诊,省去外出就医的麻烦;比如说我最近脚痛,一直找不出病因,浙二的全科专家来病房会诊,期间还打电话与科里其他专家共同会诊,才确诊为红斑肢痛症。一周后又请来自浙二疼痛科的专家来会诊,从各个角度和方面来分析病因,从而制定出治疗方案。这在过去的大学校医院是不可能做到的。当然,这里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必须服从院里每三个月一次的假出院例行检查身体,没得商量;新冠期间亲朋好友不能随时来访,必须先作核酸检测,带东西只能从窗子里传递,房子年久失修,硬件跟不上,与居家养老比起来这里的开销要大些,等等。当然这些不足之处也同样存在于其他的医养机构中, 有待改进和完善。<br><br> 以上是我和我身边的人的亲身经历以及我对养老的体会和看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借鉴。</div><div><br> ——刘湘兰作于2022年2月<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