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言(一)

锦溪改天

<p class="ql-block">往事不堪回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盖棺定论”这句俗语,我国已流传近千年的历史了,相信人们对它所形容的内容不会太陌生,也就是:“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那么一个人,她平时说过的话,又和她临终所言的内容大相径庭,又该怎么判定她的真实意图呢?本文就是根据一个老人临终所言,和生前曾经说过的话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写的。至于如何定论,想信读者们自己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临终-言”</p><p class="ql-block">                 文/锦溪改天</p><p class="ql-block">老人临终一番话,</p><p class="ql-block">是非曲直变了卦。</p><p class="ql-block">少儿缺女怨老公,</p><p class="ql-block">多嘴多舌诉伯丫,</p><p class="ql-block">鬼头捣儿没大样,</p><p class="ql-block">伤尽良心戏该罢,</p><p class="ql-block">怜媳耿直不够窍,</p><p class="ql-block">烦学儿子三声妈!</p><p class="ql-block">  这首打油诗,就是这个老人临终前所言的真实内容改成打油诗的。她在病重期间说过的那些话和临终所言的意思完全不一样,老人为什么临终前来了这么一辄呢?不甚其解。不过要是了解他们家情况的人,会从蛛丝马迹中辨别出辙轅的。</p><p class="ql-block">  老人和她同龄的老公结婚时,老公之前就已结过一次婚,也就是说她的老公是二婚了。老公的前妻因染病离世,虽也有三年多的婚龄,却未给他生个一儿半女。</p><p class="ql-block"> 而她和老公婚后在长达十多年的时光里也未有一儿半女。从这个角度看,多数人认为,应该是她老公有生育问题了。可要是从老人这边看,也有值得怀疑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老人有兄弟姐妹五人,两兄、两姐,她是老五最小的那个。五个人中,唯有二哥一人生了三男三女六个孩子,而她大哥及两个姐姐和她四个人一样,先后结婚都在十多年以上而都未有生育。或许就因这些,夫妻二人相互谅解。在她们33岁那年领养了老公叔伯姐五岁的三女儿,改了姓名,叫:常秀田;42岁那年又领养了老人二哥家三岁的小儿子,改了姓名,叫:常海牛,闺女、儿子都有了,也算儿女双全。</p><p class="ql-block">  闺女秀田比儿子海牛大十一岁,她们在老人妇夫移花接木组成的新家庭中成了亲姐弟。</p><p class="ql-block">  老公在外地工作。虽不便照顾家,但却给于了家庭生活比较宽裕的经济。老人平时除了做做家务,还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儿子海牛来到这个家的时后,正好女儿秀田高小毕业,没有考上初中的秀田,在家给她们照看海牛,帮老人做些家务。</p><p class="ql-block">  海牛上小学时,秀田也长大成人,成了生产队劳力参加劳动也挣开了工分。调皮的海牛上学后没少给家里找麻烦,大多都是有秀田出面解决处理。秀田和海牛她们姐弟俩的关系也非常的好,若是有人敢欺负海牛,秀田绝对是拿命的上阵;若是秀田受了什么不公,海牛虽年龄小,不能用力气来保护姐姐,可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尽力而为。这不,一次和小伙伴玩耍路过村西打麦场时,就有几个人在那正说姐姐秀田的坏话呢:“秀田和硬壳在记工房……哈 哈 哈,那个了。虽海牛不明白她们说姐姐秀田和硬壳那个了什么意思,但从言行表情和那句“那个了”肯定不是说姐姐秀田什么好话的。此时海牛真想上去揍他们一顿,可既没听明白话的具体内容,也没有实力去揍他们。为了不能让她们糟蹋姐姐秀田的名声,海牛只好灵机朝向伙伴便骂:“龟孙王八蛋,真是闲成龟孙你们这了,在背后讲别人的坏话,算什么东西再讲就让你们家的龟孙都死绝了。”这么一骂,伙伴先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听到海牛……,那几个搬弄是非的人也戛然而止。</p><p class="ql-block">  秀田闲下来的时候,便会给她弟弟海牛讲“狼婆、东郭先生、我儿错端”的故事,仅管就那么几个讲了一遍又一遍的故事,可弟弟却总是听而不厌,姐弟俩的关系,老人夫妇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过儿子海牛要是尿床了,特别是老人不在家的时候,姐姐秀田绝对要打海牛的屁股,仅管如此,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姐弟关系,外人眼里他们的姐弟关系比亲的还亲,一家四口其乐融融,邻里街房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  女儿婚后十四年时,儿子也结婚了。自古婆媳姑嫂的关系就很难相处,老人家的情况也不例外,儿子刚结婚不久,闺女就和儿媳来了个水火不容。母女组成的统一战线,让家庭关系不但没有缓解还更加紧张起来,且不断恶化。具体谁对谁错别说外人了,就是老人和他的老公也说不清道不明,公说公有理;婆言婆没错,让这个家从此失去了往日的和谐、幸福。</p><p class="ql-block">  海牛虽没有参与她们的是是非非,也不想参与她们的是是非非,姐姐秀田是父母亲的“小绵袄”;媳妇是父母精心选拔的优秀儿媳妇,按说该没他的事,可老人夫妇不这么认为,却生拉硬扯把儿子给推进了媳妇的战壕。再说了,假设媳妇有问题那也是他们老人的选择。老人老公在饭场上就曾经说过:若儿子海牛敢和他们的儿媳妇怎么样,就留儿媳妇当闺女,让儿子滚蛋?你说儿子他敢轻易得罪谁呀。真是老鼠进了风扇——两头受气,不,还有姐姐姐夫虽没有直接说点什么,但在父母那是没少埋怨他这个弟弟,大有娶了媳妇忘了(娘)姐的怨气,确切点该是三头受气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女儿秀田又扩军把她的两个堂姐也都拉入她的战壕,有不达愿,不收兵之意。不过儿媳妇也不是吃素的,“一根筋”的柏木削子,纵然她一个人,她也始终宁折不屈,只认直理。你要是讲到理上她绝对没话说,若是强怕她屈就,门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这次闺女和儿媳妇俩人闹矛盾,父母一味的叨叨儿子海牛。并给他下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说服媳妇大奎和姐姐道歉言和。海牛劝过媳妇让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媳妇不听。再劝时,听烦了的媳妇要和他闹离婚,然,在海牛征求父母意见时,父母就是不批准他和媳妇离婚,这也是让海牛失去倾向的一个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闺女这边已几乎全家人绝对的优势以多胜少,对儿媳妇本就失去公平了,作为一家之主,掌舵人老人的老公常单平,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亲疏论短长。</p><p class="ql-block">  若,要以亲疏论短长,闺女领养的是她老公堂姐的闺女,那么儿子可是领养老人二哥的儿子呀,按此理说:家里其他人向着女儿秀田可以理解,你老人应该向着儿子儿媳一边才合常理呀,可老人却一直明显维护着她的是闺女。或许就是因儿子是自己的侄儿这层关系,怕外人说闲话,可她的老公就不怕吗?对他的(外甥女)女儿秀田和女婿则是处处的维护。</p><p class="ql-block">  平时在生活中就很明显对闺女比儿子好,有点好吃的,好穿的总是先给闺女优先享用,常常是把好吃的偷偷给了闺女,在那个食品匮乏的时代,鸡蛋可是农村人最好的奢侈品了。一次正给女儿偷偷吃奢侈品时,不慎被儿子发现,这让儿子很是伤心,怀疑自己不是父母所生,是他们从哪捡来的呢,本想过去和母亲问个清楚,可想到姐姐平时对自己的关爱,觉得不该和姐姐争吃争穿。虽然儿子没有吭气,但老人还是发现了儿子那瞬间的异常表情,于是心虚的说:“下等人争吃,上等人争穿。”儿子争吃了吗,儿子穿的好吗?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p><p class="ql-block">  其实白胖白胖个子高挑的女儿和黑痩黑瘦矮小的儿子就是话题,就是说词,已没了奥妙。后来儿子上高中时,在学校上灶,仅二年个子就长了半尺高,即白了也胖了,这些可都是明摆着的事实,还用再说点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然,女儿女婿却不到这些。认为老人夫妇很是偏心眼,这中间女婿还找叉痛骂了她老人一次,十里八乡传的是沸沸扬扬,多数人认为女婿女儿有点过,当时这事让老人伤心至极。在外工作的老公知道这事后,作为丈夫的他,觉得,如果一气不吭,任由女婿这般,恐怕自己的老婆会被活活的气死。他知道老婆没有亏待过他的这个(外甥女)女儿和女婿,再说了女婿和女儿这么着明显让他太没面子,心想有什么事应该先和他说说呀,为什么要先骂老婆呢?。再加上乡邻们对女婿女儿的评价,促使他发誓,从此不认这个女儿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的儿子,虽也觉得姐姐姐夫这么做的太过了,特别是姐夫开口大骂母亲的时候,姐姐作为母亲的女儿总该尽点孝道阻止阻止自己丈夫的过失行为吧,可姐姐没有。不过,儿子海牛还是不忍就这么绝断他们的姐弟亲缘那根绳子。主动出面和爸妈给姐姐、姐夫求情:“爸、妈:你们不是在劝东屋大嫂时说:“世上哪有“牛犊不抵母”的吗?养一只小狗小猫也不能保证不被抓自己一爪吧?养了二十多年的闺女就狠心抛弃她吗?二老养我们姐弟长大成人也不容易,不能因姐夫一时冲动就把姐姐推出去不认了,况且只是姐夫的冲动。你们就我们姐弟俩子女,本身就不多是吧,消消气,相信姐姐姐夫已认识到了她们的错误了,相信以后不会也不敢再犯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女儿女婿找了几个和老人夫妇关系好的人来给他们求情,老人老公常单贫总是就那么几句话:忍让是有底线的,不能一味的忍让。什么以后会改的,这样吧,你让他把一碗水倒在地上,若能再撮起来就当没这回事。若撮不起来以后就别让他提这回事了。”</p><p class="ql-block">  进展不大的情况下,闺女亲自出马来求情了,老人夫妇依然是那几句话。女儿在父母面前从来都是有求必应,这次有了难度,让闺女伤心不已的哭了起来……。走时,老人夫妇不但不像从前那样热情的把闺女送到大门外,而且连头都没扭一下,看上去这回是要顶真的了。生怕就这样失去唯一姐姐的弟弟,忍不住心中的悲思,鼻子一酸,也流出难耐的泪,又怕姐姐伤心过度而出现意外,一直把姐姐送到……。</p><p class="ql-block">  时隔不长,女儿又来了。这次女儿来,从进门到走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只有两行泪,不知是悔过的泪;还是委屈的泪。也可能是认为语言的功效太微弱,不如泪腺的作用或许力量更强大些,此次没有虚行,走时,老人虽也没说话,却把女儿送到了门口……。</p><p class="ql-block">  这次闺女和媳妇的矛盾,其实两个人根本就没矛盾。是俩件事的关系:一件是工作,另一件是给弟弟选择媳妇。如果父母有一件能随愿女儿,那么就不会出现今天闺女和儿媳妇闹矛盾了。</p><p class="ql-block">  说起工作。那是在女儿十八岁那年,伯女婿给女儿在邻市缝纫机厂要了个招工作指标,老人和女儿都很感谢伯女婿,可老公常单贫说什么:“一个女孩子找什么工作,况且跑那么远出个事怎么办,硬是给拦下了。常单贫这人怎么能这样呢?或许从一件小事可以给点启迪:闺女每次到他单位小住时,逄他上夜班,闺女晚上睡觉常单贫都要让闺女把宿舍门闩上,然后他再把外边加上一把大铁锁,说什么,要预防不测。要是这个缝纫机厂能在老家他们村,也可能老公常单贫仅许会同意。</p><p class="ql-block">  儿子十九那年,单位允许五十五周岁的老职先退休,让一个男孩子接班,条件有两个:一、必须符合国家招工年龄;二、必须到井下一线工作。常单贫儿子的年龄正好达到年龄条件,他也原意到井下工作。可常单贫以井下工作危险为由不让儿子来。</p><p class="ql-block">  儿子二十岁那年常单贫以到正时退休年龄,可他还是不想退休,硬是利用那个年代户籍管理不严的条件继续在单位工作。夲该正常退休让儿子接班好了,可他却不肯退休。所以儿子问他:“爸,别人不但提前退休让子女接班来工作,你怎么该退休了还不退呢?难道就不考虑我的工作问题吗?</p><p class="ql-block">  怎么能不考虑呢!只是我现在退了有两个缺处。其一、我的工资要少了,其二我还要和你互换户口非转农换成农村户口。</p><p class="ql-block">  你的工作,可以去找你(亲妈)舅母,让她找一下在地区粮食局当局长的姑父给你按派一个工作呀!</p><p class="ql-block">  儿子安父亲的指点,跑去求肋他(亲妈)舅妈,让她的姑父帮忙给他找个工作,亲妈比养父好求,二话没说,亲自北上找她姑父帮忙,不识字的(亲妈)舅妈没有要上招工指标,只带回来了一封未封口,一封封了口而未贴邮票的两封信。</p><p class="ql-block"> 老公常单贫接住儿子(亲妈)舅妈带回来的两封信,先看了开了口的那封,也就是给他侄女女婿长征的那一封:除了必要的开问、尾祝,内容,简明扼要:咱代阳县一旦要招工,请你立马通知我。老公常单贫看了后立即叫来了他的侄女,侄女来到家后不是带上两封信去干该干的事,而是叔侄俩又打开了让她男人转交县委郭书记的那一封未开口的信。同样的开问、尾祝,内容也同样的简明扼要:郭书记咱代阳县一旦有招工指标务必给我留一个,让长征通知我也行。</p><p class="ql-block">  侄女走时既没有带给丈夫那封开口的信,也没有带上让丈夫转交给县委郭书记那一封信。不过她叔叔常单贫却拿起笔来写了份退休“申请”,写毕立马交到了单位人事劳资科。这让刚刚从地区召开“扩产增员”工作会议回来的人事劳资科黄科长有点纳闷,怎么刚刚闹的要留职工作,现在又交来一封退休“申请”呢?</p><p class="ql-block"> 黄科长吃过晚饭,串门似的来到常单贫的家,未坐先问:“老常唉,退休的事,你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  “我想了想还是退吧,别让别人说闲话。”</p><p class="ql-block">  “哈 哈,告诉个你个好消息,咱单位要招工了,伸出两根手指摇了两下说:“200个,就是必须到井下工作,你和儿子商量一下,要是愿意,明天、你明天到人事劳资科填个表,顺便撤了你的退休申请。”</p><p class="ql-block">儿子海牛招工了,老公常单贫也可以不非转农回农村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