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海的海苔一一春天从白茅海的那一抹绿开始

快乐简单

<p class="ql-block">摄影:快乐简单</p><p class="ql-block">文字:琼楼玉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春二月,雨水过后,惊蛰将至,天依然很冷。草还黄,芽未萌,花未发,春色难寻。此时,在南海边一个叫白茅海的地方,却春色满海,碧绿成堆,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渔夫的故事”民宿老板海哥每天忙着接待一批批的游客和摄影发烧友。静寂的渔村因此变得热闹起来。人们争着在入夏前一睹这片短暂的春光。苔花苔花,你要赶在阳光灿烂之前怒放吗?二月初一不来,二月初二我们来了。白茅海的海苔是南海的第一抹绿,果然名不虚传。往日黑得发亮的火山礁石,竟一夜间穿上了绿衣,绿得是那么的可爱,又是那么的生机勃勃。额济纳胡杨林的黄,贵州毕节杜鹃的浓艳,腾格里沙漠夜空的繁星,如果可以用震撼壮观来形容,那么白茅海的碧绿海苔加上这个形容词绝不为过。只见延绵数里的海滩青翠欲滴,薄的浅绿,厚的深绿,一片片,一条条。你看她似花,她就是花,你看她似草,她就是草。</p> <p class="ql-block">海苔“嫩绿愿作嫁衣裳,不嫌海石已沧桑”(作者 刘波)。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礁石一律爬满了海苔,甚至于一条用于拴船的长长麻绳也缠满了海苔,仿佛是渔夫调皮绑上去的,令人惊讶于海苔之茂盛。礁石有的如小山堆,有的分散如山羊。所以海苔也长得各式各样。有的似一棵生菜,有的一条条似绿丝绦;有的浅浅铺满地,有的薄而蝉翼垂在水面。晨光一照,远看似一片广袤的草原。近看,翠翠的海苔是分堆的。清代黄遵宪有诗为证:“紫带青条择海苔,如云昆布翠成堆。”你可以站在这块高一点的石头上腑拍,也可以坐在平整低矮的石头仰拍,不怕湿鞋的人可以站在清澈的海水里拍倒影。东边有一个年代久远的灯塔可以作拍摄晨曦的前景,拍出的海苔更有韵味。西海边有一排风车,似乎在守卫着这片美丽的海上草原。每个角度,每块礁石,在你的镜头下都可以熠熠生辉。海苔不负春光,不负韶华尽力绽放,酷爱生活,酷爱绿色的你,一定不可错过这场绿色的盛会!</p> <p class="ql-block">然而,当你来到白茅海,你会发现这里最美的不是海苔,而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赶海人。农历二月的初一,十五前后三天的早晨和傍晚,海水退得特别低位。有经验的勤劳的渔民骑着摩托车,阔绰的自驾人开着豪车赶海来了。赶海大军中还有我们这班爱美的姑娘,穿着红衣和长长的白裙子也来了。戴着斗笠,一边手提着桶,一边手拿着铁锹,挖蠔捉蟹,小鱼小虾跑不掉,总之,无论你是当地人还是游客,只要你东敲敲西敲敲,就必有所获,说不定肥美的生蠔就藏在这片春色里。半个小时后,用生蠔煲一碗美味的海鲜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渔民们天天来这里,就像城市中的上班族一样,准时且一定有所获,虽苦亦甜。赶海的人为了生计在这片绿色的海域上耕耘,越走越远,绿色的草原上只见一个个的小黑点小红点在跳动。有了鱼获后他们又要赶在涨潮时赶回来卖或回家做啖新鲜汤,生活之艰辛,全体现在一个“赶”字,所以说他们是白茅海上最美的人。疲劳之际,看看翠绿的海苔,想想海苔的励志,心中自有一番安慰吧!最后用几句短句来赞美海苔:</p><p class="ql-block">看见碧绿的海苔,</p><p class="ql-block">想起了我的诗:</p><p class="ql-block">“毕生寻挚爱,硬把米花开”。</p><p class="ql-block">冬冷,夏热,秋凉。</p><p class="ql-block">春刚暖,</p><p class="ql-block">苔花你就开。</p><p class="ql-block">即使春光很短,</p><p class="ql-block">即使炎热就会到来,</p><p class="ql-block">你早已迫不及待。</p><p class="ql-block">涨潮了,你蛰伏在水里发呆!</p><p class="ql-block">退潮后,</p><p class="ql-block">早春的第一抹绿由你剪裁。</p> <p class="ql-block">特别鸣谢:琼楼玉宇专门为我的摄影作品作的随笔散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