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为什么是天下第一孝

文鸣会

二十四孝的故事耳熟能详,大舜耕田被誉为天下第一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到孝义德孝文化化园一探究竟。 孝义德孝文化园是孝义文化的一个集合体,二门又叫仪门,这是中华礼仪文化的见证,遵司马训这是古老的家风,现在社会也很实用。德孝文化厅,进去找一下,看能不能能找到天下第一孝大舜耕田的故事。 找到了。在古孝贤第一位,古城诗社李庆泉老师配的百字赋,观夫重华耕田,虞舜行孝。一生苦难逢后妈而陌野躬耕,两手勤劳遇亲弟则心狂气傲。春耕夏种经风沐雨而田畴,秋果冬粮敬父孝母则进表。上古虞舜,姓姚名重华,年少丧母,父亲瞽叟,瞽叟就是盲人,娶了后母生了弟弟象,父亲脾气暴躁,继母刻薄寡亲,弟弟顽劣霸道,舜就在厉山上开荒种地,供养父母兄弟,舜的行为感动了上天,大象为他耕地,飞鸟替他除草,尧帝听说了他的贤德就把帝位禅让给了他。 舜的行为符合孝的行为标准,又是上古时代的人,所以被排在二十四孝的第一位,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孝。其实这是一会牵强附会的故事。 孝字最早见于三千年前的殷商甲骨卜辞,是一个龙钟的老人拄着根拐棍。西周的青铜器铭文,老人的拐棍换成了后生小子,背着老人。中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训》中说,善父母为孝。孝作为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含义为:一、尊祖敬祖,方式为祭祀。在宗庙祭祀祖先是对祖神的宗教信仰敬畏。二、传宗接代。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孝最原始的意义。孝的说法在殷商有了雏形,舜所在的年代还在夏朝之前,在舜的时代没有孝的思想,那时有了德的概念。最早提出德的是皋陶,皋陶与舜帝对话提出九德的理念,九德作为人的基本准则。皋陶在三皇五帝时代提出德的思想,是最朴素的人文文化。到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德是一只眼睛在看木桩的影子。金文德字,左侧两划表示行走的意思,右侧上部一竖叠加一点,表示星,还表示太阳照在木桩上,右侧中部就是一只眼睛在看,右侧下部是心,整个德字的含义就是站在天文观象台中心点,用眼睛观看七曜的运行。 舜的行为是贤德的典范,德的范畴比孝的范畴广的多,后人把大舜耕田归为天下第一孝说明了德孝文化一体已经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