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关归来话函谷——新安汉函谷关l

河东人家

新安汉函谷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城关镇东关村,北距黄河25公里,北依凤凰山,南侧为青龙山,南北两山对峙,以山谷为匣,遏其要冲。公元前114年(西汉元鼎三年),由西汉楼船将军杨仆将原设在河南省灵宝的秦函谷关迁建于此,仍用原名,史称“汉函谷关”,简称“汉关”。2013年,新安汉函谷关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新安汉函谷关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国的22处遗产点之一,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汉函谷关历为京畿之地,是洛阳西行第一关,东汉时期贵为“洛阳八关”之首,它不仅是丝绸之路东西往来的必经之地,而且对保护两京安全、维护东西人员往来、经商贸易、文化交流的正常进行,也起着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同时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兴盛。 东汉兰台令史李尤在《函谷关赋》中写道:“上罗三关,下列九门。会万国之玉帛,徕百蛮之贡。冠盖纷起云合,车马动而雷奔。”这段生动描写,道出了当时函谷关前车马人员云集,喧嚣繁荣,进行贸易交往的盛景场面。 一、秦关东迁 函谷关东移这件事,在《汉书·武帝纪》中有记载: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东汉人应劭对此进行了注解:“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产给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杨仆是西汉名将,老家在宜阳南湾村,今属新安县铁门镇。<br>函谷关东移,是汉武帝时期政治、军事的需要。在此之前,关中面积小,关东诸侯控制面积大,他们对中央构成长期威胁。这次移关,是为了扩大朝廷直辖管理范围,实施大关中布防方略,实现依托大关中以制约关东诸侯这一安全战略。 二、汉关修建 杨仆初建的汉函谷关是什么样子?据《水经注》载,汉关初建时仿照秦关形制,关楼高耸,两侧鸡鸣、望气二台相对而立,左右关塞横亘,南贯洛水,连接宜阳,北越丘陵,直抵黄河,宛若绵延百里的长城,十分壮观。<br>汉后数百年,汉关一直是各朝统治者的重要军事要塞。到东汉末年,为了防备“黄巾”军,京都洛阳设八关都尉,汉关高居首位。南北朝时,北周、北齐对峙,北周在汉关设“通洛防”,以对抗北齐政权。<br>据史料记载,东汉光武帝曾在关内设大驾宫,隋炀帝时期曾在此营造显仁宫,唐显庆五年唐高宗和武则天曾在汉关附近建合璧宫。南北朝时期,这里曾置州郡、州治。隋大业年间,新安县治也随之东迁到汉关城。 三、关楼修葺 唐宋之后,随着国家的长期统一,汉关渐渐失去防御的功用而被冷落。宋以后的800多年间,汉函谷关或毁于天灾,或毁于战乱,风雨剥蚀,屡遭破坏,历代修葺,如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都曾修整过。据《新安县志》载,最后一次大修是1923年,千唐志斋主人爱国将军张钫重修关楼。 1923年版汉函谷关老照片。据说是由当时中央日报驻豫记者随从河南省主席刘峙巡察新安时,于1934年3月4日拍摄的,记录的是汉函谷关关楼东面,刊登在《河南政治月刊·豫西一周记》中。 关楼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已坍塌,现残存中、下两层,残高15米。 关楼下层为敌台平跺,跺高9米,南北长29.2米,东西宽20米,中间为夯土,外侧用青砖包砌。敌台下为拱形东西通道,宽4米,高7米,长18.4米。现存遗址为2013年修缮后的面貌。 关楼东侧门洞上方横额“函谷关”,是由云南举人邵纯谦明万历四十一年(1615年)主持第一次重修后遗留。 关楼东侧门洞两侧楹联是由新安县知事葛邦炳民国十一年(1922年)所题写,上联:“功始将梁今附骥”,下联:“我为尹喜谁骑牛”。上联中“将梁”指的是兴建了新安函谷关的将梁候杨仆;下联说的是灵宝函谷关的尹喜与老子的故事。 关楼西侧门洞上方横额“汉函谷关”,是康有为所书,落款是孔子二千四百七十四年(1923年)。 关楼西侧门洞两侧也有对联一幅,上联:“胜迹漫询周柱史”,下联:“雄关重睹汉楼船”。其中“周柱史”指的是老子,“汉楼船”是指楼船将军杨仆。 关上四周有护关寨墙,中间是两层关楼。第二层(中层)敌楼为砖混结构,原为两门两窗方形阁楼,楼中四面相通,呈“十”字形对称的窑洞,洞宽2.6米、高2.9米。每室壁间各嵌“无字碑”两通(共八通)。地面灰陶方砖,角对角、缝对缝,铺设考究。原门皆有楹联镶嵌,东门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西门为:“佑彼周室,宏我汉京”;南门为:“紫气犹存贤令尹,青牛重度古函关”;北门为:“巍乎直同百二险,焕然重筑一丸泥”。顶层原为八角楼,楼角悬挂铜铃,已坍塌。<br>重修的关城在1958年“大炼钢铁”中被严重毁坏。1970年代初310国道通车后,汉函谷关上的这条古道没有了车流,没有了喧嚣,关隘也就彻底被废弃了。 四、遗址遗存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是一处有内、外城结构的小型城邑。现存的内城平面呈“H”型,主要建筑遗址是由关楼、鸡鸣台、望气台、南关墙、北关墙、阙台等建筑遗存组成的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80米的长方形城阙。望气台和鸡鸣台分别建在距关楼东百米处的南北夯土墙垣上,间距50米,二者之间为通关古道路。关楼与鸡鸣台和望气台之间有夯土墙垣连接。外城东墙与南北两侧山上的长墙相连接,以关城为中心,北至黄河,南过洛河,直至宜阳散关纵贯南北60余公里,是一处规模宏大、关塞相连的军事防御系统。其内有长城、要塞、仓库、窑场等军事设施和相关辅助功能,完全控制了峡谷之中的东西交通,是自丝绸之路东起点西行必经的重要关隘遗存。 1、古道和石刻 汉函谷关的古道路,可追溯到夏商时期。据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主任严辉说,“2012年在汉函谷关发现了两条古道路,一条在关的中部,一条在关的南侧。其中一条,勘测表明至少在西周就存在了。” 进入新安函谷关景区,过河的左侧是函谷关中的古道路,古道路凿山而建,为红砂岩石,石质较硬,东西走向,现存路长约58米,宽2-3米;路面上有长期使用后留下的明显车辙,车辙印迹宽1.2米,深3厘米至12厘米不等,印痕清晰。 石刻题记刻于断崖上。题记虽有残损,但尚存字迹清晰。铭文为“上元二年十月”及“王”、“赵”等姓氏。“上元”为唐高宗李治的年号之一,“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 2、关城东墙遗址 关城东墙遗址是2012年6月到2013年10月的考古发掘项目,其发现的墙基保留完整、结构精妙,堪称当前国内现存城墙遗址之最,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关城东墙与南阙台相连,由台基和墙体组成,大部分是用夯土修筑,东西两侧以阶梯状逐渐向上递收,城墙底部台基宽32米,递收到顶部平台宽为22米。 关城东墙墙体经过大规模的改建,可分为两期(西汉和东汉),第二期城墙叠压于第一期城墙墙体之上,是对第一期城墙的扩建和修补。 另外,在关城东墙附近还发现有排水渠、马道和水口遗迹。其中水口和第一期城墙修建于同一时期,而排水设施和马道则属于第二期。 3、南、北阙台 南、北阙台位于关楼两侧,均是仿秦函谷关照搬来的。 南阙台俗称望气台,是汉代函谷关遗址的角楼遗存,夯土筑成,夯层分明,结构致密。东西残长约30米,南北残宽约25米,残高约15米。 北阙台俗称鸡鸣台,为汉代函谷关遗址的角楼遗存,夯土筑成,夯层分明,结构致密。东西残长约30米,南北残宽约20米,残高15米。 <p class="ql-block">五、出土文物</p> 2012年考古勘探出土了大量陶器、瓷器、骨器、石器、铁器、铜器及铜钱等各种物品。1980年代初,汉函谷关附近出土了几十件文物,其中有独具西域特色的牵驼俑、胡俑、骆驼俑等,证明当时的汉函谷关是古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关隘,东西方使者和客商络绎不绝,来往十分频繁。汉函谷关不仅发挥着军事要塞的作用,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驿站,也是一座重要的东西方贸易之城。历代帝王多有登临,文人墨客纷至题咏,成为我国历史上军事文化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