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戀的呼喚一一僅此獻給那些堅守鄉土的創业者

金河

<p class="ql-block">  家鄉是中國人的情結,也是一个民族揮之不弃的心結。</p> <p class="ql-block">  尤其在那块生你养你的土地,祖祖輩輩千百年的生衍傳承,在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會有一种基因形成的乡戀。</p> <p class="ql-block">  這位姓邵的彝族阿表哥,他為守住鄉土,花了几十年的心血,打造了一个千鼓彝寨。</p> <p class="ql-block">  阿表哥也是一位业余美術愛好者。</p> <p class="ql-block">  他用他的畫,展現傳統彝民的沧桑往事。</p> <p class="ql-block">  也許是這些畫,筑起了跟他一起創業彜人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這个彝寨座落于昆明通往东川功山的一个山頭上。</p> <p class="ql-block">  西邊是陡峭的峡谷,據說冬季一片云海。</p> <p class="ql-block">  鄉村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美麗的,尤其有她們的守護。</p> <p class="ql-block">  寨里是一幢幢石頂木質結構房,它是生活在這里的彜族村民就地取材的居住創造,石頂、土墙、木壁、火塘,給人一种冬暖夏涼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寨里布落着一个个一人多高的大石缸和大圓磨。</p> <p class="ql-block">  全寨由七十七口缸、八十八盘磨和九十九家人組成,成圓形布局。</p> <p class="ql-block">  寨内有磨坊、织机、舂對,让你遠離現化元素,回归民族農耕文化。</p> <p class="ql-block">  東川自古就是我國南方銅都,這里盛產鐵胆石,寨里自然少不了這种東西。</p> <p class="ql-block">  铁胆石是亿萬年經地質运动和地質构造形成的,成份多為硫化鐵晶体伴生物質。</p> <p class="ql-block">  出土的鐵胆石活像一个个圓鼓,有的奇形怪状,要将其表土剝离,才能形成似金非金的奇石。</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寨子里,有一群守山人,她們是一群美麗的彜族婦女和年輕姑娘。</p> <p class="ql-block">  阿奇(網名)是一位知性女,有些另类的个性。</p> <p class="ql-block">  她喜歡自己設計,在民族服飾的基礎上推陈出新。</p> <p class="ql-block">  但在她的心灵深處,是一种民族情感和戀鄉情結。</p> <p class="ql-block">  阿奇和她的姊姊們,為传承彝族文化,打造千鼓彜寨傾注了智慧和心力。</p> <p class="ql-block">  別看阿奇有些另类,她可是一个对事业执著的人。她對我說,彝寨在起步中碰到一些困難,疫情导致項目中断,資金鏈脫落,但為了守住民族的根,传承農耕文化,她一直咬牙堅持,不停地在外引资融資。而支撐她的就是那百折不挠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其實日常的阿奇是這樣的</p> <p class="ql-block">  鄉戀和民族情結,是用千針萬線編織的。</p> <p class="ql-block">  严寒正在考驗著守山者,但她們像一株株冬梅,乐观地讫立在雪地上。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們会綻放得更加美丽动人。</p> <p class="ql-block">  這位阿表妹,在多數男人外出务工的今天,守在山里,生活在彝寨,她也在思考着未來。</p> <p class="ql-block">  平常她們干農活,也會像哪吒一样,借助風火輪,让枯燥的勞動变成轻松愉快的演技。</p> <p class="ql-block">  正印证了那句古话:人強不如家私妙。</p> <p class="ql-block">  守住一方水土,就会创造出一方天地,正是她們的鄉戀情結,才会让鄉村振兴的宏圖有人去著顏添彩。</p> <p class="ql-block">  客人来了,姑娘們會跳起各种舞蹈,這是舂对(舂米)舞。</p> <p class="ql-block">  接侍我們的是左边這位阿秀姑娘。</p> <p class="ql-block">  阿秀帶我們到寨边峽谷的玻璃棧道。</p> <p class="ql-block">  边走边聊</p> <p class="ql-block">  她說峽谷下方就是鐵路和高速公路。</p> <p class="ql-block">  2002年,《周漁的火車》就在这里取过景。</p> <p class="ql-block">  一向有恐高症的大羽,也能漫步在棧道上。</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阿秀又帶我們看了具有彝族風格的土木石結構房。</p> <p class="ql-block">  摘把茴香菜</p> <p class="ql-block">  观赏這奇石的奧秘。</p> <p class="ql-block">  這是寨里的磨房。</p> <p class="ql-block">  豆腐坊里的灶台。鍋是銅質的。开始我們沒看出名堂。經阿秀姑娘指点,我們才明白是歪鍋配歪灶。</p> <p class="ql-block">  圍繞寨子,有一条環形沟。沟邊小路旁是木柵拦,上面爬満蔷薇藤,可惜花还未開。</p> <p class="ql-block">  在我們体验彝寨文化時,這位大嫂正為我們准备飯菜。</p> <p class="ql-block">  郑庄也去体驗一下廚事勞動。</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饭菜是放在火塘上的环形铁架上,烤焙洋芋是一道美食。</p> <p class="ql-block">  一位姑娘向我們端來飯菜。</p> <p class="ql-block">  品嚐一下東川千鼓彝寨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說起這火塘,是彜寨(包括農村汉族)祖祖辈輩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之一。取暖、燒水、烤茶、抽烟、煮飯、烘谷、薰梁(不被虫蝕)、防潮必不可少。十多年前我就写过云南农村的火塘文化。</p> <p class="ql-block">  臨別前來張合照</p> <p class="ql-block">  結束一天一夜的彜寨之旅,守寨人出門歡送,唱起了《送別歌》。</p> <p class="ql-block">  一曲送別歌表達了彝家兒女的好客民風。</p> <p class="ql-block">  我們雖然离开的彝寨,但守山人的恋土情結一直在我心中萦怀,只有她們的堅守,鄉村振兴才有希望。</p> <p class="ql-block">  面對遠方,她似乎在呼喚著遠方的阿哥,回家吧,鄉土才是你的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