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郇王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纪实

中国红

<p class="ql-block">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让科学课堂更具实践性,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续校长的组织和安排下,教研组长在网络上精心选取了一节科学公开课课堂实录。</p> <p class="ql-block">3月9日早上第一节课,我们郇王小学全体科学教师一起观看了由李明花老师执教的科学观摩课《玩转电磁铁》。</p><p class="ql-block">虽然隔着屏幕,不能亲自参与到李老师的课堂中,但李老师精彩的教学设计还是深深吸引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这堂课的教学流程:</p><p class="ql-block">一、激趣导入:魔术表演。李老师拿出教具,边制作边介绍,既通过魔术表演极大的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提供了“模板”,为后续环节的开展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二、新课探究:</p><p class="ql-block">(一)电磁铁的结构。借助画图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结构组成。</p><p class="ql-block">(二)制作电磁铁。(第一次实验)</p><p class="ql-block">在汇报交流时,同学们制作的电磁铁各不相同,当然磁力也大相径庭。这时,最出彩的环节出现了:李老师出示:同样制作一个电磁铁,为什么各组的数据相差这么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此问题的抛出,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跃跃欲试,大胆猜想,李老师适时引导,进一步的探究势在必行。课堂全在李老师的掌控之中,一切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无痕。学生从动手制作到发现问题,再到大胆猜想,进而用实验验证,一切都显得那么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三)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第二次实验)</p><p class="ql-block">李老师引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提醒同学们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它因素必须保持不变。然后同学们开始分组实验,并按要求完成记录单的填写。</p><p class="ql-block">三、小结实验结论。这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很轻松。因为他们的结论都是从实验中得来的,所以只需脱口而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向同伴学习,向名师学习,都是为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自己的科学课堂更有效,更高效。让实践贯穿课堂,让学生科学素养在每节科学课堂中都能得到培养, 这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我们一直在路上!</p>

电磁铁

李老师

学生

科学

课堂

实验

制作

科学素养

同学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