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女孩》雕像, 美国,JS每日百科 - 2022-3-8

ORIOོNོ

<p class="ql-block">常住美国已退休的上海中学63届老同学JS先生,每天收集一张微软网站图片及其英文说明,翻译成中文,并配上相关内容的译注,短视频和照片。其内容涵盖人文历史,古迹遗址,自然美景,动植物世界等。 多年来乐在其中,也受到朋友及孩子们欢迎。 </p><p class="ql-block">感谢美篇和众多应用APP提供的交流平台, 通过配上中英文朗读音频,编辑成《每日百科》,从2021年9月1日起与大家分享。我们生活的世界实在丰富多彩,知识的海洋广阔无限。我们虽已古稀之年,仍欣喜地期待微软网站每日发表的图片,更愿与大家在日日更新中一起更多认识世界,启迪自己,丰富生活。 《每日百科》也希望对学习阅读原版英文及其听写能力的朋友有所助益。</p><p class="ql-block">欢迎大家去本美篇号查阅此前的《每日百科》,并欢迎评论和转发。</p><p class="ql-block"><br></p> 开启今日百科之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2年3月8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无畏女孩》雕像,美国</b></p> <p class="ql-block">2022-3-8 英文音频</p> <p class="ql-block">2022-3-8 中文音频</p> <p class="ql-block">The 'Fearless Girl' statue,USA</p><p class="ql-block">March 8, 2022</p><p class="ql-block">This famous feisty girl stands her ground in front of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in lower Manhattan, a striking reminder as we celebrate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that we still have work to do in the quest for gender equality. Kristen Visbal's bronze sculpture 'Fearless Girl' took up her power pose in 2017 facing down the iconic Wall Street bronze statue called 'Charging Bull.' For the 2021 observance of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the corporate sponsor of 'Fearless Girl' added broken glass around her, with a plaque that read: "Today's broken glass ceilings are tomorrow's stepping stones."</p><p class="ql-block">《无畏女孩》雕像,美国</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8日</p><p class="ql-block">这座著名的活泼女孩雕塑竖立在曼哈顿下城的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前,在我们庆祝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译注1)之际,这是一个强烈的提醒,我们在追求性别平等方面仍有工作要做。2017年,克里斯汀·维斯巴尔(Kristen Visbal)的青铜雕塑《无畏女孩》(Fearless Girl,译注2) 面对着标志性的华尔街铜像《华尔街公牛》(Charging Bull,译注3),展现了她的力量姿态。为庆祝2021年国际妇女节,《无畏女孩》的企业赞助商在她周围地上添加了碎玻璃,牌匾上是这样写的:“今天破碎的玻璃天花板是明天的垫脚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While many glass ceilings are indeed being broken, much work remains in the fight for gender equality in pay and opportunity. The National Women's Law Center reports that US women who work full time earn 82 cents for every dollar paid to men performing similar work. And those lost cents add up. One study suggests the disparity is stark: Over a lifetime, a woman in the US can be deni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dollars in pay. And the losses are especially pronounced among Black women, who remain underrepresented in high-earning positions.</p><p class="ql-block">The 2022 theme for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is #BreakTheBias, and organizers call on us to imagine a 'world free of bias, stereotypes, and discrimination…A world that is diverse, equitable, and inclusive.' Bring it on.</p><p class="ql-block">尽管许多玻璃天花板确实正在被打破,但在争取薪酬和机会的性别平等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全国妇女法律中心的报告称,相比从事类似工作的男性一美元的薪酬而言,全职工作的美国女性仅能得到82美分。一项研究表明,要是把那些损失的美分加起来,这种差距就非常明显:在美国,女性一生可能会被剥夺数十万美元的薪水。黑人女性的损失尤其明显,她们在高收入职位上的代表性仍然不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2年国际妇女节的主题是“打碎偏见”(#BreakTheBias),组织者呼吁我们想象一个“没有偏见、成见和歧视的世界……一个多元化、公平和包容的世界”。为此努力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译注1:国际妇女节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简写IWD) 是每年3月8日庆祝的全球性节日,以纪念女性在文化、政治和社会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它也是妇女权利运动的焦点,引起人们对性别平等、生殖权利以及对妇女的暴力和虐待等问题的关注。IWD 起源于20世纪初北美和欧洲的劳工运动。1909年2月28日美国社会党在纽约市组织了“妇女节”,激发了1910年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上的德国代表提议每年组织“一个特殊的妇女节”;次年,欧洲首次举行了国际妇女节示威和纪念活动。1917年苏维埃俄罗斯妇女获得选举权后,国际妇女节于3月8日定为国庆节;随后,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国家在这一天庆祝,直到1960年代后期这个节日被全球女权运动采用。国际妇女节于1977年被联合国采纳后成为全球主流节日,世界各地以多种方式纪念国际妇女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译注2:《无畏女孩》(Fearless Girl)是由美国雕塑家克里斯汀·维斯巴尔创作的青铜雕塑,作品描绘一名拉丁裔的女孩,看着著名的华尔街铜牛雕像。雕像高为130公分、重110公斤。《无畏女孩》是一家投资公司“道富环球顾问”为旗下一支指数基金所做的广告。这支基金的投资标的是那些高阶领导层中雇用较多女性的“性别多样化公司”。在雕像下方的牌子上写着”了解女人领导的力量。她(SHE)能做出改变。” 巧妙的是,英文中的SHE即是描述女性的代名词,同时也是这支基金在纳斯达克的股票代号。该雕像于2017年3月7日 国际妇女节的前一天在纽约市曼哈顿金融区鲍林绿地公园揭幕。《无畏女孩》被安放在面对著名的《华尔街公牛》雕像(高3.4米,重3200公斤),旨在“传递”关于工作场所性别多样性的信息,并鼓励公司招募女性进入董事会。雕像作者维斯巴尔说:“我确保让她的五官保持柔和;她不挑衅,她勇敢、骄傲、坚强,而不是好战”。她以特拉华州的两个孩子为原型制作了这座雕塑,“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与无畏的女孩产生共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译注3:华尔街铜牛(Charging Bull),是1989年竖立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鲍林绿地公园的一座铜质公牛雕像,由意大利艺术家阿图罗·迪·莫迪卡创作,现已成为华尔街颇具人气的永久地标。铜牛重3200公斤,长4.9米,高3.4米。这座巨大的公牛臀部翘起,头部略低,仿佛正在向前冲,这种姿势象征着牛市的乐观与景气。公牛雕像不仅是每天有数千人参观的热门景点,还是纽约和华尔街最显著的地标,更是华尔街金融区的象征。莫迪卡的公牛雕像一共做了5个。2010年,莫迪卡的另一座公牛雕像落户上海,俗称“外滩金融牛”。2012年,另一座雕像在阿姆斯特丹旧证券交易所落成。莫迪卡已于2021年2月20日在家乡西西里去世,终年80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