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县加来中心学校小学英语学科小课题之研究课交流活动(八)

Eis

<p class="ql-block">  学海无涯,研究不止,新的一年,英语学科小课题的研究继续扬帆起航。3月1日,英语学科课题研究组在小会议室举行第八次课题研究课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指导教师钟尊诚组长主持,分为三个流程:集体备课,上课观课,评课议课。</p> 集体备课 <p class="ql-block">  此次所选课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Unit2 My week 的Let's spell 部分,由邓媚老师来分享她的第二次备课思路以及大致内容:</p><p class="ql-block"> 1. 以歌曲《A letter E song》导入,引出字母E的发音。</p><p class="ql-block"> 2. 通过介绍两个朋友Reed和Green引出本课重点单词以及字母组合ee和ea的发音。</p><p class="ql-block"> 3. 介绍发音以及拼读规则。</p><p class="ql-block"> 4. 用摇摆机,找小蜜蜂和射箭等游戏进行操练巩固发音规则。</p><p class="ql-block"> 5. 最后用听音写词的方法培养学生听音能写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6. 总结与作业。</p> <p class="ql-block">  邓老师在分享教学思路的同时,也说明了自己在第一次课后结合其他老师的建议和自己的一些反思,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改变,比如:删掉了之前冗长的绘本故事换成了听音写词活动;将找小蜜蜂的游戏进行了优化,使其更贴切学生的日常习题。</p> <p class="ql-block">  这是邓老师的第二次备课,与其第一次相比明显优化了很多,<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课题组员一致表示此次备课教学</span>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环节过程很完整,一些细节也做了调整,但其中的拼读跟练视频的位置可做调整,建议放在练习巩固的末尾再进行总结。</p> 上课观课 <p class="ql-block">  经过备课过程的思想碰撞和各种磨合,邓老师的课题研究课在五(4)班如期上演。</p><p class="ql-block"> 本次课题研究课是邓老师同课不同班的复课教学,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题,同样的激情,但不同的学生,也有不一样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邓媚老师的课堂,导入环节,简单易懂又充满活力;复习环节,兴致高昂又与众不同;新授环节丰富有趣又引人入胜,让学生和老师都被英语课堂的魅力所吸引,不自觉沉浸其中。</p> <p class="ql-block">  到了操练环节,有趣的摇摆机一下子把课堂氛围调动起来,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拼读练习,很好地检测和巩固了发音规则。</p> <p class="ql-block">Let's spell!</p> <p class="ql-block">Let' s read!</p> <p class="ql-block">Let's find!</p> <p class="ql-block">Listen and write!</p> <p class="ql-block">Let's sing and summarize!</p> <p class="ql-block">  邓媚老师这节研究课较上次来说,教学流程更加完善,设计更加巧妙合理,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操练恰到好处,若是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必定更加完美。</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评课议课环节,指导教师钟尊诚组长发言后,邓媚老师作课后反思及总结。邓老师结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觉得学生对于自然拼读法的认知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是偏薄弱,在拼读练习环节,经过老师引导,学生基本能拼读出单词的正确发音,但是个别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是本节课的小小遗憾,课堂氛围与预期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今后的教学上还是需要继续调整、不断完善。另外,邓老师还提到,将原来的绘本调整为听音写词的练习,相对效果会好些,这也说明了绘本不是一个定性,需要时可以灵活运用于本课型。这也给后面老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参考,是个值得肯定的突破。</p>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员就本课展开研究及讨论,对邓老师的课堂点评及建议归纳如下:</p><p class="ql-block"> 黄慧婷老师:1.课堂氛围沉闷,听歌曲前建议先提问,带着问题切入话题;2.在片段阅读时,呈现问题可以逐个依次展开,而不是一下子全部抛出,减轻学生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曹丽萍老师:时间把控不到位,建议练习部分,简单的环节可减少学生的准备时间。</p><p class="ql-block"> 王艺慧老师:课件精美,但实施不到位;课题导入不够巧妙,略带牵强。</p><p class="ql-block"> 谢红萍老师:歌曲跟唱部分,学生状态不佳,没有及时调动气氛。</p><p class="ql-block"> 林鸿蓉老师:教态自然、沉稳,但没有及时板书课题。</p><p class="ql-block"> 陈慧转老师:学生状态不佳导致氛围不够活跃,老师应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王露老师:1.邓老师给予学生的鼓励方式新颖,但是说话时晃身子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2.在Try to read部分,建议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更好;3.在 Try to tchoose部分,学生回答不上来时要运用教学机智灵活应变。</p> <p class="ql-block">  最后,有钟尊诚组长作总结发言,他强调,一是要根据学情备课,这样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二是要彻底将自然拼读法贯穿在练习环节中,因此在老师带领学生读单词时要用自然拼读法拆开去拼读,而不是直接读出读音,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操练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我们英语课题组不忘初心,在将自然拼读法实践于农村小学英语课堂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并一一去攻克、解决问题,让我们更多的孩子知道、学到、会用!</p>

老师

拼读

学生

备课

课题

环节

课堂

教学

听音

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