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云山屯的细碎时光

呢喃

<p class="ql-block">汽车穿行在云贵高原,远山如黛,白云如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去的云山屯,坐落在云鹫山峡谷的山坳处,是一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静谧村庄。久居都市,心向远方。这个远方不仅是地理位置的遥远,也包括探寻中华文明,不绝于缕、薪火相传的历史文化古迹。</p> <p class="ql-block">云山屯,位于贵州省安顺市七眼桥镇之南,古城堡始建于明初。</p><p class="ql-block">在山势险峻,两山夹峙下,我们沿一条崎岖的山路拾级而上,一座刻有“云山屯”的高大古城门映入眼帘,在葳蕤的绿色中,雄姿伟岸。</p><p class="ql-block">跨入敦厚威严的古城门,凉风习习,别有洞天。脚下移动步履,目光在360度的搜寻中,与古楼、古巷、古街道,砖碉、石雕、木雕对视。</p><p class="ql-block">一条踩踏光滑,长约600米,宽约5米左右的青石板古驿道穿城而过。</p> <p class="ql-block">古街随地势起伏,前段系明代古建筑,中段却是清代风格, 而后段则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概貌虽无云泥之别,也系异曲同工。既有江南建筑的玲珑,也有安徽建筑的大气。这条古街曾繁华一世,风姿绰绰,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处于山坳的古民居,结构严谨,主次有序。依山势起伏呈阶梯状,向两侧山腰延展。</p><p class="ql-block">如今,满眸古屋鳞次栉比,古街静默无语。那些开在庭院,门前、窗边的花草,依稀还飘落着一丝温情的孤寂。</p> <p class="ql-block">在云山屯居住的屯堡人。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   </p><p class="ql-block">屯堡文化,源自明朝军队征服南方后,为统治南方,朱元璋命令军队就地屯田驻扎。并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贵州安顺一带居住。</p><p class="ql-block">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断吸取当地的先进生产方式,也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冲击、相互融合的影子。</p><p class="ql-block">屯堡人的语言经数百年变迁,仍未被周围的民族语言同化。妇女的装束仍沿袭明清江南汉族的服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屯堡人的花灯曲调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独特的地方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演绎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他们以当地石木为主,营造出高雅美观,又独具防御功能的民居建筑,形成安顺地区特有的屯堡民居风格。</p> <p class="ql-block">悠悠时光,风雨沧桑。云山屯如一只精美的贝壳,紧紧包裹着风云历史,在这片美丽的土地,六百多年生生不息。云山屯,就是一座屯堡历史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在云山屯主街,最宽阔的地带,一座古戏台与财神庙隔街相望。</p><p class="ql-block">戏台建于民国时期,是云山屯重要的古建筑之一。戏台为伸出式单层建筑,整体建在离地1.2米高的石台基上,三面呈开放式,可三面观戏。台口两侧,设有靠背镂空的木座椅。戏台正面的木匾上,写着一幅“三两步山遥路远,七八人将广兵多”的楹联。我用手机拍下楹联文字,细细揣摩。想象着戏台一旦开锣唱戏,四邻八寨无不闻声而来的热闹场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楹联的墨宝,给戏台增添了一丝灵气。仿佛再多的盛世繁华,倘无古人墨迹,便如失了思想一般。唯有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方可吞纳天地灵气,涵生情操胸怀。</p> <p class="ql-block">踱步在古街幽巷,细雨靡靡,空气似洗过一般清新。行致一段路的转角处,看见一个典雅别致的小院,在一片古建筑中鹤立鸡群。</p><p class="ql-block">小院的大门由石块堆砌,随意挂着一个不规则的木匾,上面歪歪斜斜刻着“留门等你”几个大字,我很好奇,便推门而入。</p><p class="ql-block">院内绿树环绕,草木葱茏,鲜花盛开,芳草茵茵,宛如浪漫的小小伊甸园,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院内左边是一栋约有一百多平米的青瓦平房。入内,在酷热的三伏天,顿感些许凉意。</p><p class="ql-block">室内陈设简约大气,长条木桌、木凳,搭配具有现代时尚的桌布、靠垫,尽显一丝温情。墙上挂着当地民风民俗的装饰品。现代时尚与历史沧桑完美的碰撞,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宁静与舒爽。</p><p class="ql-block">小院的主人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妇,穿着时尚的衣裙,笑意盈盈。一个约4岁左右的男孩在屋内玩游戏,一只纯白猫咪,温柔的跟在她身后。</p> <p class="ql-block">她告诉我们,这是酒吧、茶坊和咖啡屋,也有鲜榨水果饮品。我们很想在这个小院和屋内逗留,便每人要了一杯芒果、火龙果、西瓜、青梅混制的水果奶昔,价格比成都市内的饮品要贵一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坐在窗下,望着雨中郁郁葱葱的远山,繁花似锦的小院。啜呷着红红绿绿的奶昔,在酸酸甜甜中与老板攀谈起来。</p><p class="ql-block">老板告诉我们,她就是本地人。这个小院和平房是她夫家祖业,现在一家人都搬到山脚下的本寨居住,他们就在这里开店。几年了,慢慢成为网红店,很多人都喜欢到这里坐一坐,特别是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我忍不住询问,既然是自己的产业,水酒的价格为什么不菲。她告诉我们,云山屯交通不便,只有一条山间小路能到达,汽车不能上来。食品、货物全靠肩挑背扛,就增加了成本。</p><p class="ql-block">我暗自又想,这已经打造为旅游景区,开店的各种税收也不少,价格高一点也是理所当然,心便释然。</p> <p class="ql-block">云鹫山巅,苍翠碧绿。雨色中的云山寺,烟雨葱茏,神秘、飘逸。青瓦红墙,绿树掩映,肃穆静谧。仿佛气定神闲,其实内心藏着万千端倪。</p><p class="ql-block">据《云山寺志》记载,这座寺庙初建于元朝末年,当时只是简陋的茅草庵,有两位僧人,师徒二人相依为命,在这里默默修行。此后数年,他们慢慢开凿出700级石阶梯,修缮和扩大寺庙,逐渐形成一定規模。此后初一、十五,香客络绎不绝,门庭若市,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古刹的钟声,在风中回荡,似乎在吟诵一首悲壮而苍凉的史诗。百年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当年征服者们的光辉与荣耀,早已随风飘去……时光让我们找回内心的宁静与温馨。</p><p class="ql-block">一段细碎的闲暇时光,一次触摸历史的穿行。我用相隔千里的距离,在蒙蒙细雨中,溯洄与你前世的情缘,感受历史跫音的空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