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如今老场部早已没人叫了。现在生活在134团的人,只知道团里有个一连,其实,一连就是原老场部场部所在地,而老场部就是134团原团部所在地,后来团部搬迁至原一管处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134团团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随着团部的搬迁,老场部只留在第一代、第二代134团人的记忆里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曾在下野地134团生活过的人,大概都知道134团老场部,尤其是在134团二中上过学的人,都记得老场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34团的人在异地他乡相遇,一说“我是老场部的”,“我也是老场部的”,言语中透着一种特有的自豪感,那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熟悉感也会油然而生。彼此间,瞬间有了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话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场部概貌</p> <p class="ql-block"> 乘车从奎下公路(下野地至奎屯)向北顺着一条不很长的两边栽种着高大整齐的白杨树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土路即</span>驶入老场部场部。场部是一栋很大的苏式平房建筑,房檐用30公分左右的宽木板围着,很有特色。这栋房子正中间是向南开的两扇大门,大门正上方是“∧”屋檐,在“∧”中间有颗很大的红色五角星。老场部是当时134团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老场部东面有一条由南流向北的农渠,人们叫它农二支渠。渠道两边各有两排树,渠中间有一座土木大桥,连通东西两边的路。桥西面这条东西走向的横穿老场部中心的土路,就是老场部的中心路。</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场部周边有四个农业连队,</span>东南面是四连,东北面是八连,西南面是五连,西北面是十连。各连队四周是大片大片的农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棉花,还有苜蓿、油菜、大麻等农作物。</p><p class="ql-block"> 老场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下三场子女校(二中)、卫生队、小修厂、加工厂、房建队、电站、</span>兽医站、<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七干校,还有总机房、水工连、</span>新兵连(武装连)、警卫班、园艺队(后改为一连)、十三队、打井队、五队、总库、汽车排、酿酒班、皮革厂、香槟酒厂、炮厂、粉笔厂、养路队等单位,还有养牛班、养羊班、马号班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单位构成了很有实力的老场部。随着团场的变化,在不同时期,各单位也在变化。</p><p class="ql-block"> 七八十年代工厂效益好,农业连队的年轻人都争着进厂当工人。</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每年学生都要参加农业劳动。夏天,师生到连队割麦子,拾麦穗;秋天,师生到连队拾棉花,掰包谷,摘啤酒花,很辛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树木·榆钱</p> <p class="ql-block"> 老场部盐碱比较大,每当下雨、下雪、化雪的时候,路特别难走,鞋子上粘得都是泥,人们只好穿短袎胶筒出行。但老军垦们用辛勤的汗水栽种了各种树木,树木使这片盐碱地变得美丽。</p><p class="ql-block"> 老场部的树特别多,主要有柳树、白杨树、榆树、沙枣树等。白杨树高大挺拔,榆树枝繁叶茂,柳树姿态婆娑,沙枣树婀娜多姿,长着尖刺。几种树组合栽种,就形成了一条条、一排排绿色防风墙。</p><p class="ql-block"> 水渠两边和农田四周都是树,<span style="font-size:18px;">林带纵横交错</span>。场部南面,与奎下公路并行的一排林带,人们叫南林带;学校北面一排东西走向的林带,人们叫北林带。南林带和北林带树木高大茂盛,既是一道抗击风沙的绿色屏障,也是鸟儿们栖息、筑巢孵化后代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每当天暖和的时候,鸟儿们整天在树枝间欢快地跳跃着,歌唱着,热闹极了。播种季节,到处都能听到布谷鸟“布谷”<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谷”的鸣叫声,仿佛在催促各连队职工们抓紧时间春播。五月份麻雀、燕子也开始忙碌起来,麻雀在茂密的树枝间或在屋檐下做窝,燕子在高大的房梁上做窝。大概两周时间,到处都能听幼鸟儿的叫声。</span></p><p class="ql-block"> 林带里的干树枝也为人们提供了烧柴做饭的好燃料。每当刮大风,狂风四起,沙尘扑面,大树被吹得东倒西歪,又好像被无形的巨手压得直不起腰。只听到干树枝咔嚓咔嚓往地上落的响声,林带到处都是落下的干枝条。大风或沙尘暴过后,大人小孩就带着绳子来到林带拾树枝。</p><p class="ql-block"> 林带里还有像耳朵似的黑色东西长在地上,挖出来竟然是黑木耳,这可是上等食材,运气好的还可以在林带里捡到大白蘑菇。</p><p class="ql-block"> 初夏,榆树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结出</span>新鲜的榆钱,青翠欲滴。那肥美娇嫩的榆钱,有些嫩绿,有些浅黄,满枝满杈,一串连一串,一嘟噜连一嘟噜,在和煦的微风中轻轻摇动,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榆钱可是好东西,怎么吃都吃不够。小孩子们上树直接撸着吃;大人们把榆钱撸下来装在小篮子、小袋子里,回家清洗干净,用榆钱煮玉米粥喝,味道好极了。用玉米面拌榆钱蒸熟,放点盐、酱油、醋、蒜泥和油泼辣子,这应时美食,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 榆钱熟透了,如成人拇指盖大小的干榆钱被风一吹,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地上。学校号召学生收集干榆钱做种子,交给有关单位育榆树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沙枣花·沙枣果</p> <p class="ql-block"> 沙枣树主干很少有直的,大多是弯曲或倾斜的,有的甚至匍匐于地,枝条上长许多尖刺,叶片灰绿色。每年5月初,茂密的沙枣树开出一串串灿烂的小黄花,特有的清香飘很远,走到哪儿都能闻到沙枣花的芳香。蜜蜂、蝴蝶在花间飞舞,传花授粉。女孩子们常折几枝沙枣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一个星期家里都是沙枣花的香气。</p><p class="ql-block"> 秋天,成熟的沙枣果成了一道风景,红的、黑的、黄的沙枣果挂满枝头,沙枣果有点涩,但比较甜。那一串串流着蜜的黑亮沙枣果特别好吃,吃完手指都是甜的。我们把黑沙枣摘下来熬糖稀,蘸包谷馍馍吃,味道真好。那一串串金黄金黄的沙枣果,大而多,太诱人啦,经常可以看见小伙伴上树摘沙枣果吃。我们还把沙枣果摘下来晾干,收到布袋子里,冬天当零食吃,那时孩子们口袋里的零食就是沙枣果。听卫生员说,沙枣果还能治拉肚子,有一段时间卫生队还收晾干的沙枣果。冬天,霜打雪压的沙枣果少了几分涩,口感更好、更甜。甜甜的沙枣果也是沙枣鸡的上好口粮,许多沙枣果都被沙枣鸡啄了几个小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苹果园</p> <p class="ql-block"> 老场部有上百亩的果树园,南林带南面的叫南果园,北林带北面的叫北果园,整个老场部被这一道道仿佛绿色城墙的树木环绕着。各种树木和两个大果园,创造了优美的生活环境,空气清新,绿色氧吧,这里成为那时人们心目中最有幸福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老场部的苹果品种很多,主要有夏里梦、黄元帅、红元帅、红玉、青香蕉、国光等优质品种。这两个大果园,一到春末夏初,枝头开满了花,成了名符其实的大花园。到处鸟语花香,扑鼻的芳香引来成百成千的蜜蜂,黄色的小蜜蜂在花枝间嗡嗡地闹着,从这朵花上飞到那朵花上,辛勤地采花酿蜜。</p><p class="ql-block"> 秋天,苹果挂满了树,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红的、黄的、青的苹果在阳光照耀下,闪着诱人的光泽,成熟的苹果在丰收的季节里显得光彩照人。孩子们常三三两两偷偷钻进果园摘苹果吃,因此也被果农们逮住送到学校教育。真是难为孩子们了,果园里的苹果长得又大又艳,谁见了谁不想吃上一个呢? </p><p class="ql-block"> 果农们将摘下来的苹果分类,一部分运往外地销售,一部分用马车拉到各连队卖,一部分储存在地窖里冬天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礼堂·电影院·邮局</p> <p class="ql-block"> 老场部的大礼堂是苏式建筑,正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房檐呈“∧”型。礼堂</span>非常大,正大门朝南,和露天电影院大门正对着。从大门入内可看到又宽又深的大厅,礼堂左右两边各有八扇大窗。礼堂北面是舞台,舞台后面的房间供演员休息、换服装。团场开大会就在大礼堂,冬天看电影,看节目,也在大礼堂。</p><p class="ql-block"> 老场部主要文化生活是看电影、看节目。天暖和的时候,大多是晚上在外面看电影,<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果白天在大礼堂看电影,就用厚厚的黑布帘子把门窗堵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老场部有个露天电影院,在大礼堂南面,影院四周是土块砌成的围墙,大门朝北。用砖砌的一堵又长又宽的高墙,墙面抹上一层水泥,再刷上白石灰,就是固定的“银幕”。白石灰风吹日晒就脱落了,后来就在高墙上挂上厚厚的白色帆布,那才是真正的银幕。</p><p class="ql-block"> 至今还记得那时看过的电影和京剧,电影如《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南征北战》《英雄儿女》等,京剧如<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八个样板戏。</span>有很多电影、京剧演过后,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记得特别清楚,甚至某些台词几十年后还能背出来几句。 </p><p class="ql-block"> 电影开演前,小孩子在人群里你追我赶到处跑。大人们起身叫自己的孩子,你一声他一声好像闹市。开演了,老老少少都安静下来,专心看电影。电影演完了,顿时人声鼎沸,大家议论着电影内容,说说笑笑往家走,手电筒的光柱在人群中照来照去。</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几乎一整天都在说电影或京剧里的人和事。有人还给别人起绰号,比如看了某部电影,某人很像影片中一人物,就给他起绰号叫影片中人物的名字,如瓦希里、甫志高、情报处长等等。久而久之,人们能记得某人绰号,几乎记不得他的原名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文化娱乐活动少,电影就成为当时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中的英雄人物给人们树立了榜样,学英雄,做英雄,是青少年们远大而美好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变化,追求知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人们开始去邮局定阅书刊。 </p><p class="ql-block"> 在老场部中心位置有个邮局,邮局并不大,但它连着千百人的心。一封信、一个电报、一份报纸、一本杂志、一个包裹……连着一户人家,一份情感。</p><p class="ql-block"> 邮递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把信件、报刊送到每户人家。他们不怕刮风下雨,不畏严寒酷暑,辛勤工作,把微笑和关爱带给人们,把责任和付出留给自己。<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场部的邮递员都是很棒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商店·大食堂</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物资不丰富,很多物品稀缺,日常生活必用的、必穿的、必吃的,如火柴、蜡烛、手电筒、电池、牙膏、牙刷、肥皂、香皂、洗衣粉、洗发膏、手绢、 毛巾、碗碟勺筷杯壶盆、日历、各种画、学习用品(铅笔盒、橡皮、铅笔、钢笔、墨水、作业本等)、衣帽鞋袜、布料、烟酒、糖果、饼干、油(煤油)盐酱醋茶等等都要到商店购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大件商品都要凭票购买。生活必需品都离不开团场的百货商店,因此,大商店成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主要来源。</p><p class="ql-block"> 老场部大商店在中心路北面,始建于1958年。大商店是一大长排房子,有左、中、右三个门,中间是正门,正门两边各有一扇大窗户,正门上方有一长方形造型,长方形上写有“1958”几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数字。整排房子的房</span>檐都用30多公分宽的木板围着,便于排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个门和几扇大窗户都朝南开,</span>商店内部是相通的,可容纳上百人。</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商品很便宜,两分钱可以买一盒火柴,一毛五分钱可以打一瓶酱油。童年时,我拿一角钱去大商店买水果糖,售货员阿姨微笑着递给我5块糖。我认真地问:“还找我钱吗?”阿姨微笑着说:“不找钱了,刚好。”</p><p class="ql-block"> 那时各种商品价格都不高,只是家家户户都没有多少钱。有些商品不是想买就能买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的紧俏商品</span>有钱也买不到,必须要有票才能买到。票证年代,买布料要布票,买红糖、白砂糖、方块糖要糖票,外出吃饭要粮票。</p><p class="ql-block"> 平时到大商店买东西不排队,逢年过节,商店提来稀罕的货物,买东西的人多就要排队。大人小孩排着长长的队,前后挨着的妇女们谈天说地,兴奋不已,大家高兴地耐心地排队等待着要买的商品。 </p><p class="ql-block"> 到场部大食堂买饭也要排队。大食堂紧挨着场部广播站,西面是大礼堂,东面隔一条路是住宅区,大食堂门朝东,有两个小窗口卖饭。<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食堂有</span>个不大的饭厅,来这吃饭的人主要是场部机关没成家的单干户,还有外来办事人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洋井水</p> <p class="ql-block"> 老场部有两口井,一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洋井在中心路中段向南100多米处,在奎下公路林带边上,老洋井两边有一排小林带。</span>老洋井的水量小,人们挑水要排队,必须用水泵压水,流出的水才基本上满足人们生活所需。大食堂、小修厂、加工厂、学校食堂都是用水车拉水。</p><p class="ql-block"> 随着老场部人口增加,一口井远远不够,后来打井队就在中心路中段西靠北处,打了一口新洋井。新洋井水量很大,排队挑水的现象再也没有了。清澈甘甜的水日夜流淌,人们都到洋井洗衣服,挑水回家做饭。那时每家每户都有扁担、水桶,十一二岁的孩子就会挑水了,男孩子个个都是挑水好手。</p><p class="ql-block"> 冬季,天寒地冻,到洋井的路上有冰,挑水要特别的小心,稍不注意,脚下一滑,连人带桶摔到地上,衣服鞋子都打湿。</p><p class="ql-block"> 新洋井水一年四季日夜流淌着,除满足人们生活所需外,多余的井水都顺着西面水渠流向了北林带渠中。</p><p class="ql-block"> 人们十分珍惜水资源,于是在远离居住区的低洼处,人力挖,推土机推,修了一个小水库,将大渠里的水、场部的洋井水和加工厂的洋井水蓄在了小水库里,用这水浇灌附近的农田、菜地。年幼无知的孩子们,背着大人到小水库玩水或游泳,有两个小男孩不幸溺水身亡。这给人们一个沉痛教训,后来小水库用来养鱼,鱼池水塘有专人负责看管,再未发生溺水事故。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滑冰</p> <p class="ql-block"> 冬天时间长,洋井水经常漫过渠道,向四处流淌,水都流到学校附近了。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吴纪安灵机一动,就组织学生修滑冰场。</p><p class="ql-block"> 大家齐动手,很快冰场形成了,这下体育课变得有趣味了。吴老师动员学生自己做滑冰鞋,于是我们就用两根粗铁丝固定在木板上,在木板上安上结实的鞋带,这样一双最简易的滑冰鞋就大功告成。老师们穿着我们从未见过的跑刀和花样刀滑冰,他们在冰面上自由自在地飞一样滑着,忽而近,忽而远,弓着身子,背着双手,两脚快速轮换着斜蹬冰面,那滑冰的身姿美极了,我们看着羡慕极了。</p><p class="ql-block"> 自从有了冰场,冬季的体育课我们就学滑冰。除上体育课大家滑冰外,每天放学后,还有许多人在冰场上学滑冰,一时间人太多,冰场就显得太小了!</p><p class="ql-block"> 北果园北面有一个很大的鱼池水塘,冬天水塘的水结成厚厚的冰,体育老师带着我们到那儿去学滑冰。很快,我穿着自制的木板“冰鞋”也会滑冰了。冬天的体育课和课外时间,我们大多是在冰场上度过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广播站</p> <p class="ql-block"> 老场部广播站是新闻中心,也是政治、文化中心之一。它位于大商店南、大礼堂东、大食堂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广播站</span>四个喇叭架在屋顶上,朝着东、南、西、北<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个方向,声音很大,老远都能听到</span>。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播放半个小时,内容有新闻播报、通知、音乐和戏剧等等。</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家没有收音机,大部分人家没有钟表,大家全靠这广播站知晓<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内外大事、团场大事和掌握日常活动大致时间。当时流行的歌曲和八个样板戏大家听熟了,都能张嘴唱一段。</span></p><p class="ql-block"> 每天广播按时响起来,人们知道该做什么事了。每当听到早新闻联播时,老场部的人们都忙碌起来,纷纷走向田野,走向工厂,走向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中午广播响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家各户开始吃午饭了。</span>傍晚广播响起,人们陆陆续续从田间、从工厂、从学校回到各自家中,准备吃晚饭了。</p><p class="ql-block"> 听广播已成为那时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场部人</p> <p class="ql-block"> 老场部中心路南面和北面都是一排排房子,鳞次栉比,每排房子孩子也多,家家都是三四个孩子。孩子们不上学的时候,就聚在一起玩耍,女孩子抓羊骨头子,抓石子,跳皮筋,跳房,跳绳,打沙包,踢毽子。男孩子推铁环,打三角或四角,斗鸡,打牛牛,骑马打仗,打尜尜(打”尜尜“就是将一根长约20厘米、粗3厘米的木棒,两头削尖,状若苦瓜,置于地上,然后双手紧握一根棍子,轻敲木棒一头,俟弹起约半米高时,抡圆了棍子,”嘎“的一声将木棒击向空中。打得最远的为赢家,打得最近的为输者)。有时孩子们成群结队去玩耍,在林带里拾干树枝,上沙枣树摘沙枣果,下水渠抓鱼。冬天打雪仗,堆雪人,到冰场滑冰……每天玩到天黑,大人不叫不回家。</p><p class="ql-block"> 老场部的人善良、纯朴、热情,邻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睦相处,</span>互帮互助。谁家要上房泥了,过去搭把手。谁家上房顶扫雪了,顺便把邻居家的雪也扫干净。偶尔做顿好吃的了,给邻居家也端一碗。家里孩子一时没人照看了,就请邻居帮忙照看一下。</p><p class="ql-block"> 人们来自五湖四海,河南、甘肃、四川人较多,还有山东、湖南、湖北、江苏人,还有有知识的上海知青。大家操着各地方言,又会说以河南方言为基础的团场方言。父辈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家乡方言说得地道,</span>军垦二代的团场方言说得标准。广播里是普通话,在学校,读书才用普通话,平时都说团场方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老场部,我的故乡,在那生活了二十多年。如今退休了,常常想起老场部,想起老熟人,想起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陈年往事烙印在心灵深处,时光飞逝,记忆永久。</span></p><p class="ql-block"> 老场部是第一代军垦人用心血和汗水铸起的一座屯垦戍边、艰苦创业的丰碑。它记载着134团人的生活和变化,也见证了新型134团的崛起。虽然现在很少有人提起老场部了,但它永远在第一代、第二代134团人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