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的岳母</p> <p>我的岳母屈先明</p> <p>岳父向培保和岳母屈先明</p> <p>母女情深</p> <p>我的岳母</p><p>我岳母屈先明,是一位性格坚强的女性。她一生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年青时的丧子之痛,中年时丈夫因病撒手而去,到老两个成年女儿又不幸先后丧于非命。一次次打击使她的身心受到很大摧残。</p><p>她先后生了四男三女:四个儿子取名为兴、旺、发、财,三女取名为英、清、云。后来仅存一儿一女。其余孩子都先后早逝。</p><p>早年岳父驾一条大木船,在长江上跑运输,家境殷实。但好景不长,有一年,国民党杨森的队伍在秭归强征岳父的船运兵去湖南,当船行至洞庭湖口的时候,岳母坚决不往前走了,带队的军官说:“你的船不进洞庭湖也可以,但是要给钱我们租船!由于担心洞庭湖有土匪,冒险进去凶多吉少,岳母咬牙卖掉大船,把钱给了那个穷凶恶煞的军官,和丈夫带着几个未成年的孩子,艰难地由监利往家乡逃难。</p><p>逃难途中,当时还只有五、六岁的三儿向立发、四儿向立才在沙市被日本飞机炸死;长子向立兴,在逃难途中因口渴猛然喝冷水呛了肺,由于无钱及时医治在经受了长达两年的病痛折磨后吐血身亡。</p><p>解放后,岳父长年生病,家中尚有三个未成年的女儿,一大家人生活十分困苦。</p><p>那些年,全家只指望在船上当水手二儿子,可老二的妻子没有工作,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生活也不好过,不过儿子每月还是挤出五元钱给父母。五元钱不算少,在当年可买六、七十斤包谷啊!</p><p>1956年,岳父久病之后不幸逝世,家中的生活更加艰难了。这时仅靠岳母做针线活、三个女儿帮人家挑水、洗衣挣钱糊口。</p><p>不料后来不幸的灾难竟一次又一次地接连摧残着这个家庭:</p><p>1964年8月香溪河发大水,19岁的大女儿向立英下河捡柴,不识水性的女孩,不知江水深浅,站在水边伸手捞木柴,不料身子往前一伸,便倒在了水中,转眼便没了踪影。就这样不幸失脚落水而亡,由于满江大水,根本无法打捞,可怜的她连个尸首都没找到。</p><p>1968年刚满19岁的二女儿向立清在县水果公司新滩柑桔收购站做临时工,有一天她和几位同事在土窖里搬运柑桔,突然土窖倒塌了,她和另一个女孩被埋在了土窖里,等大家奋力把她们救出来时,两人已奄奄一息,在将她们送往宜昌就治的船上,这如花似玉的俩女孩已先后香消玉殒了。</p><p>两个女儿死于非命,对岳母的打击太大。特别是二女儿的死,使她悲痛欲绝:因为当时只有二女儿在她身边和她相依为命,而这个女儿,对母亲特别孝顺,嘴特别甜,经常哄得老人家心里暖烘烘的。二女儿去逝后,老人家整日以泪洗面。老二媳妇见老人孤苦怜仃,便把她从秭归接到宜昌,以为可以缓解老人的心情,但是丧女的巨大悲痛使她整日闷闷不乐。儿子向立旺回家后发现母亲精神不好而且身体十分瘦弱,就劝老人家到上海去散散心,因为小女儿当时在上海国棉19厂实习,老人家同意了。</p><p>到了上海,小女儿请假陪老人到上海长航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说老人主要是气血不活,吃点药再加以细心调养会慢慢好的。</p><p>在上海,天天和女儿在一起,老人的心情慢慢开朗了。星期天,女儿带着母亲去看黄埔江,去南京路、城皇庙、植物园游玩。在上海半年多的时间,老人的病渐渐好转了,悲痛的心情也慢慢缓过来了。后来儿子顺船将母亲接回了宜昌。这之后不久,我从军垦农场分回秭归后便走进了老人的生活之中。</p><p>自小女儿从上海实习回到宜昌后,岳母便离开儿媳,去宜棉厂和女儿一起生活。那些年虽然市场上各种物资供应紧缺,但为了照顾老人的身体,女儿到处托人买糖、买炼乳等营养品为老人补身体,每月定量供应的猪肉、猪油也是先让母亲吃。这段时间,老人的心情很好,生活过得很愉快。</p><p>我从秭归调到宜昌后,我在工厂附近租住了一间很小的房屋,半年后妻子在厂集体宿舍占了一间约二十平米的母子间,不料遭到厂后勤部门的驱赶,这时岳母出面顶着坚持不搬。僵持几天后厂后勤部门见有老人住这,只好作罢。这样我们便不合法地在这小房子里住了下来。</p><p>那期间我每天早出晚归,但不论晚上我什么时候回来,岳母总是等我回家后才吃饭。为了使老人心情开朗一点,我经常陪她喝一点酒,陪她说说话,我真心实意地向对待自已的母亲一样孝敬她,老人待我也象待亲生儿子一样。</p><p>1976年是龙年,本应是个大吉大利的年份,可是对中国来说这一年却是天灾与人祸交错频降的一年:这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为国为民操劳过度不幸逝世;3月8日,吉林降了一次罕见的陨石雨;四月清明节,爆发了天安门事件,广大群众遭到镇压;5月29日,云南西部地震;7月6日,90岁的朱老总因病逝世;7月28日,河北唐山大地震,二十多万人命丧黄泉;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大地震;9月9日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p><p>毛泽东逝世,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次最强烈的大地震。毛泽东逝世,结束了一个时代:即毛泽东时代。</p><p>毛主席逝世,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新华社报道说:在辽阔的国土上,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举国上下,八亿人民沉痛悼念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伟大国家的缔造者和英明领袖、我们各族人民的伟大救星毛主席。</p><p>宜昌市政府在铁路坝广场布置了规模巨大的悼念会场。各机关、厂矿、学校都在本单位布置了庄严肃穆的悼</p> <p>念灵堂。那几天大家都在扎白花、做花圈。市政府大会议室里摆满了花圈,主席台上安放着毛主席的巨幅遗像,遗像上方的横幅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永垂不朽”。各单位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地前来悼念。灵堂内庄严肃穆,哀乐声不断。人群里个个泪流满面,不少人失声疼哭。大街上、单位内、家庭中的一切娱乐活动都停止了,连小孩也停止了嬉闹,人们见面只面无表情地点下头,连话语都省去了。那段时间连空气都好象凝固了似的!这种空前巨大的全民悲痛到北京天安门前召开追悼会时达到了顶点!</p><p>这一年我岳母也卧病在床。当我在病榻前安慰她时,老人家慈祥地对我说:“我不怕死,人总是要死的,你看周总理、毛主席那样伟大的领袖,也不可能长生不老,何况我们老百姓呢”!</p><p>妻子回秭归保胎后,我因为要上班,无奈将病中的岳母送到舅舅家请他们代为照顾。一天中午,我照例去进舅舅家探视病中的岳母,发现气氛不一样,过了一会,姨妈对我说:“小李,你的妈病得很重,你看屎啊、尿啊都弄到床上了…”</p><p>我听她这样一说,知道得把老人家弄走了。当天下午,我借了一辆三轮车,弄了一把躺椅,让岳母半坐半躺在椅子上,再用棉被将她盖好,谢过舅舅、舅妈,骑上三轮车将岳母接回到宜棉厂我自己的“家”。</p><p>由于岳母病重,我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将老人送进了宜棉医院。医生对我说,这位老人恐怕一住进来,就再也难得出去了。</p><p>眼见老人的病一天天加重,我只好带信要妻子快回来。那段时间,我白天上班,晚上到医院照看病重的岳母,还要留心身怀六甲的妻子,真是心力交瘁!不过没过好久,我的父母亲来了,要不然我一人真的难以应付!</p><p>岳母患的是肺心病,医生说她的病是因长期的悲痛积聚在心中得不到排解、严重的气血不活引起的。由于肺中的积液严重影响呼吸,头和脚肿得十分利害。这种病当时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医治,只能用一些利尿的药来缓解。由于老人当年己年过七十,衰老的身体再也抗不住病魔,终于在1976年10月与世长辞了。</p><p>按照老人家生前的意愿,我请人将她安葬在王家河油库后边的山坡上。自那年以后,每年清明节前,我都要去岳母坟前祭拜,回忆老人的恩德、寄托我们的哀思。</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