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花鱼塘自退渔还湖,零星看护鱼塘的屋子只剩了些残墙断壁,一大片废弃的鱼塘里芦苇、杂草丛生,依然成了鸟类生活的天堂。有一种叫做“普通秧鸡”鸟就生活在那里,虽然名字带“鸡”但它却不是鸡,而是鹤形目、秧鸡科、秧鸡属的一种鸟,与各种鹤鸟,以及郊外比较常见的黑水鸡、白骨顶鸡、 白胸苦恶鸟等属于一个大家族。</p><p class="ql-block">大自然有不少鸟的名字里都有“普通”二字,其实它们一点都不普通,如:普通翠鸟、普通燕鸻、普通鵟、普通䴓等。当然这些鸟并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人们起初为它们取名字只是为了很好的区分它们。</p> <p class="ql-block">“秧鸡”一词始见于明代中医学家卢和编纂的《食物本草》,《纲目》云“秧鸡,大如小鸡,白颊长嘴,短尾,背有白斑。多居田泽畔,夏至后夜鸣达旦,秋后即止。一种䳾鸡,亦秧鸡之类也,大如鸡而长脚红冠。雄者大而色褐,雌者稍小而色斑。秋月即无,其声甚大,人并食之。”在我们国家秧鸡有两种普通秧鸡和蓝胸秧鸡。</p><p class="ql-block">普通秧鸡,又名紫面秧鸡,俗名秋鸡、水鸡。中型涉禽,和家鸡差不多大小。在世界广泛分布于除极地和无水沙漠以外的地区,是陆栖脊椎动物分布最广的科之一。秧鸡科鸟儿是一种古老的鸟,在地球上的历史远远超过人类,其家族兴旺,至今也没有被列入濒危物种,说明这种动物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环境适应力。</p> <p class="ql-block">秧鸡是杂食性鸟类,肠胃适应力很强,荤的素的、活的死的,它都能吃。我曾经在陈堡草荡拍摄到普通秧鸡生吞青蛙的场面,秧鸡对食物的需求很简单,一般情况下它们主要以小型水生和陆生无脊椎动物,昆虫及其幼虫,蠕虫,螺蛳等软体动物,蜘蛛,以及水生植物茎叶、种子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它们在浅水处,常把喙探入浅池中,轻松觅食植物根茎、嫩叶,底栖的螺丝、蚂蝗等动物;也会像像白鹭一样,用尖喙刺杀小鱼、小蛙等猎物,甚至用喙刺死或淹死芦苇中的大苇莺雏鸟等其它小鸟作食物。</p> <p class="ql-block">普通秧鸡极难发现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一种夜行性动物,胆小谨慎、善奔跑和藏匿,喜欢在晨昏甚至夜间觅食,白天大多数时间隐藏休息,不轻易到开阔处活动。如果不鸣叫,基本难觅它们行踪。</p><p class="ql-block">普通秧鸡的天敌是来自水中的水貂、水獭和苍鹭,它们会猎杀成年秧鸡和幼鸟,空中的猛禽如游隼、红隼、鹰类也会捕杀它们。除了天敌之外,人类的贪婪杀戮是秧鸡鸟的最大天敌。人们认为秧鸡肉可入药,具有补中益气、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它主治蚁瘘、小儿体虚、羸瘦、脾胃虚弱和食欲不振。</p> <p class="ql-block">“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它们不属于餐桌。”普通秧鸡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收录《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应引起公众广泛和高度重视,杜绝野外捕猎,不要乱捕滥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