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感 恩 母 亲 </b></p><p class="ql-block"> 母亲执意要在老家过年,老家过年人多热闹,便随了她的愿。元霄后把母亲接到身边,继续我们的三人世界、空巢生活。</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的“三·八”节,打开微信全是节日的问候,老伴张罗了几个好菜,和着节日的喜庆,提前为86岁母亲庆生,简单却很温馨。</p><p class="ql-block"> 此刻,就想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一份热爰。</p><p class="ql-block"> 记得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学大师曾仕强在演讲中有一番阐述:天下父母没有好坏,只有不同。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孟母三迁、陶母退鱼、欧母画获、岳母刺字相提并论的故事,但她有着中国传统妇女共有的特质,心地善良,性格纯朴,为人诚恳,吃苦耐劳。母亲正确的三观陶染着我们的家庭,引领着我们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天底下最伟大的爰莫过于母爰,把祖国比作母亲,战士上前线总是唱响:再见吧妈妈!这便是对母爰最为深刻的诠释。我对母亲的认知,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小时候,对母亲只是一种依赖;青年时,对母亲也只是一种舐犊之情;只有当生命的太阳走过正午,又走近黄昏,当我们数着自己一根根白发惊叹着岁月不饶人,此刻,对母亲才有了真正深刻的理解和敬畏。</p><p class="ql-block"> 眼看着母亲双鬓的银丝,弯月的脊背,颤颤巍巍的形态,并时常忍受着伤痛,时不时地出现眩晕,不由得想起母亲昔日忙碌的身影,龟裂的双手,疲惫的眼神,她是为了我们辛劳一生,落下一身病痛。</p><p class="ql-block">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恩上天的眷顾,让我们有机会陪着母亲慢慢地变老和尽孝。现在,我们夫妻俩一门心思照顾好母亲,使她舒心地度过余生,给予营养药物支持,清淡饮食调理,家庭理疗,鼓励锻炼……令人欣慰的是母亲的病情得到控制并稍有好转。</p> <p class="ql-block"> 一、 九岁过门,当童养媳。</p><p class="ql-block"> 母亲娘家姓刘,出生在三月,取名三妹,上面有个姐姐年长9岁,5岁那年有了一个弟弟,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但亦其乐融融。命运捉弄人,总是让人猝不及防,这年外公被捉了壮丁,受到惊吓一病不起,回家没几天就离世,家里的天塌了,刚满周岁的弟弟是这个家唯一的希望,也是外婆唯一的精神支柱。外婆含辛茹苦艰难度日,本想着把儿子拉扯大维系着这个家,但不曾想到在母亲9岁那年弟弟夭折,老天爷硬生生地把这个家的希望给掐灭了。外婆被迫无奈只能选择改嫁,把18岁的大女儿嫁人,又把9岁的小女儿送人当童养媳。母亲过门,姐姐一路相送,一路哭泣,依依不舍。 </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婆家姓李,家里有三个儿子,论年龄母亲排行老二,后来又有一个妹妹。外婆和奶奶是堂姐妹亲戚,政府已经取缔童养媳婚姻,大人交待母亲管爷爷奶奶叫爹妈。从此,母亲过着和同龄人不一样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寄人篱下的感觉只有自己心里清楚,便形成了自己沉默寡言埋头干活的性格特征。母亲9岁开始帮人纺线,挣钱补贴家用;12岁开始编草鞋,每天编1扎(5双),20扎一卖,换回粮食和日常用品;15岁开始干针线活,包做全家人的布鞋。爷爷经常咵她:三妹俚是我们全家的贵人。1956年母亲19岁时,回娘家住一个月,正式迎娶。</p> <p class="ql-block"> 二、女本柔弱,为母则刚。</p><p class="ql-block"> 母亲初嫁,成为这个家的长媳和弟妹的大嫂。人们常说,家庭的和谐兴旺离不开一个能吃亏有担当的兄长,同样也需要一个吃苦耐劳包容一切的大嫂。爷爷是归宗安家,没有任何亲眷帮衬。用30吊铜钱(折合8块银元)购买了2间旧房,契约载明有了自建房即赎回,在大厅后面的廊房支起一个灶台,便是简单的、开放式厨房,家徒四壁,身无长物。在我记亊起,父母住一间,奶奶和全家的女生住一间,爷爷领着全家的男生每天爬楼梯、睡地舖。当下最难的、刻不容缓的亊情,就是盖新房。母亲会意地演绎着自己的角色,除参加生产劳动外,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如花生和蕃薯等;养殖家禽家畜,存栏几头耕牛和母猪、生猪,还有鸡鸭等。一旦有点盈余,就制备一些建房材料,在族人的援助下,修剪祖山的松枝烧制砖瓦,经过十年的努力,一厅两直四间新房终于落成。</p><p class="ql-block"> 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是母亲始终恪守着的本份。母亲生养了6个孩子,父亲先后担任大队会计、大队长、书记和公社基建队长,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爷爷奶奶年亊已高,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操持着家务,供我们上学,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分昼夜的运转,忙碌的身影深深地印入我们的脑海。为了改善生活,母亲经常抽空去摸螺丝、捞虾米、抓泥鳅,夏天正午时刻,冒着酷暑出去,专找有泉水的地方,一捞就是一鱼篓。母亲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上进,兄妹中有两人通过高考走出大山。</p> <p class="ql-block"> 三、慈母情深,濡沐相依。</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慈祥和豁达,是儿女们三生修来的福份,像母鸡呵护小鸡那样,她关心着、爱护着每一个孩子。母亲小时候没钱上学,后来也没机会参加农村夜校扫盲班,却非常重视我们的学习。我7岁那年,没钱置办启蒙酒,把我送到外婆家上学,完成了小学课程并顺利考取中学。我是家里的长子,受到父亲的责罚最多,甚至还会受到无端的责罚,连邻居都看不过去,说不该送到外婆家读书,母亲为我没少跟父亲拌嘴。我是小心翼翼,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才会放肆一把,释放心中的压抑,那时心中有怨气,但并不记恨,父亲的严厉成就了我的今天。母亲平时十分节俭,每年五月三荒时,全靠盐菜汤或米糊下饭,我们上中学要住校,每周都能吃上肉丁炒碱萝卜。记得有个周末曾埋怨没有改善生活,母亲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家里常常三月不知肉味。”我知道母亲无论做什么菜,那一定是家里最好的,至今想起来还为当时的不懂亊感到羞愧。第一次离开母亲是应征入伍,她没有言语也没有叮嘱,从她的泪眼中我读懂了母亲对儿子祈盼;探亲归队那天,母亲一大早做了很多我最爱吃的糯米果和麻糍,让我带上。此刻,不禁想到了孟郊的《游子吟》,这就是让我久久感念的慈母之心,那么地自然、真实而又淳朴。</p><p class="ql-block">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儿女的本份,无论做得多好都是应该的。母亲却说:“我养你一回,你救我三次。”1981年,我退伍回乡务农,母亲已患病几年,肚子痛得厉害,每月痛上10余天,久治不见好转。我到爱人单位探亲,向她的同事讨要一点红茶菌(海宝),回家用糖茶水培养,坚持服用一年有余,直到我高考离开,居然把病治好了。其实,红茶菌跟九十年代畅销全国的三株口服液药理同源、功效一样。2000年女儿高考,母亲腰腿痛得厉害,站不得、坐不得、躺不得,送女儿上学顺道接母亲治病,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1.2mm,医生说病情很严重,必须手术治疗。我选择保守治疗,从医院借来牵引器,请同事仿制一个,坚持居家牵引半年,症状全部消失,复查结果突出仅为0.2mm,至今未复发,堪称奇迹。2012年母亲出现剧烈咳嗽,其状吓人,CT报告提示:肺部大面积阴影,先排除ca,确诊为结核,给予四联药物治疗六个月,又加强治疗二个月,愈后良好。2008年把父母接到身边生活,这是我们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品尝着母亲做的饭菜,回味着记忆深处且难以忘怀的儿时的味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妈妈的味道。我在单位做事为人受到大家的认可,父母在单位也倍受尊敬,看得出二老也很快乐。我就在想,趁还能走得动带他们出去旅游,不留遗憾。先去了北京和天津,第二年又去了海南。旅途中跟母亲开句玩笑:“还是生儿子好吧?”她语出惊人:“媳妇好才真是好!”现如今母亲已是高龄老人,依然保持着阳光的心态、敏捷的思维,在众人眼里她是一个明白亊理、相处舒服的好长辈。</p> <p class="ql-block"> 这是母亲80岁生日,兄妹6人与母亲的合影。原本打算给她做80大寿,母亲说这要很硬的命才能承受得起,我们遵从了母亲的意愿。</p> <p class="ql-block"> 这是农村的老纺车。母亲5岁开始学纺线,9岁已经娴熟地掌握纺线技巧,手指拿捏到位,出线粗细均匀,织出来的布也会更平整,大家一致看好她。母亲通过纺线挣钱补贴家用。</p> <p class="ql-block"> 母亲12岁开始学习编草鞋,悟性好,编得快,每天编织1扎(5双),20扎一卖,换回粮食和日用品。</p> <p class="ql-block"> 这是陪伴父母亲到北京、天津等地旅游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陪伴父母亲到海南旅游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是陪伴母亲到井冈山避暑、游玩的照片。</p>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