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园林工程技术管窥。(副本)

少年游

<h3>  7月的新加坡,相对地处中国大陆腹地的江城,虽然温度不高,但湿度颇为惊人!每天在室外都是大汗淋漓。同行的朋友们大多数都是园林行业从业多年的精英人士,这也使我这次有机会看到了很多公园、山体、花园和街头绿地。游行归来,总结起来,有三点令我印象深刻:1.丰富的园林植物,特别是色彩艳丽的园艺品种繁多!2.便捷而完善的步行系统。大部分还带有顶部遮阴遮雨功能,十分人性,且常常与建筑灰空间结合起来。3.成熟的工程设施,除了施工技术要求,看得出来有一整套的行业配套产业。 闲话少说,本篇谈谈第3点,园林工程技术,当然是笔者窥豹一斑的感受。</h3> <h3>亨德森波浪桥附近山地的护坡处理。以同一种大块的长方形水泥块构成,垂直于坡面的插入土壤很深作为受力件。平行于坡面的搭建起来作为主要看面,中间填上土壤种植植物。</h3> <h3>新加坡植物园道路两侧的排水设计。立道牙中间的开孔很特别,孔向下呈斜面。流水的绿地中布置碎石。汇集在绿地中央成为一条平行道路的旱溪。旱溪平坦的地方放置碎石,有高差的地方布置大石块消力。</h3> <h3>宾馆对面的珍珠山公园。由于附近在地铁施工,不易达到,笔者与姚老师和潘臣虎同学两次起早利用早餐前时间造访。看起来类似武昌的蛇山,至今为止山顶仍然是军事禁地。其他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健身休闲为主的山体公园,山脚下很多办公建筑和民宅。山上有健身场地和跑道。早上刚亮的时候能看到很多美女晨跑。当然帅哥和老人也多,被我自动忽视了。下面是公园入口的大坡度挡土墙。隔一段会有一个石头砌筑的砌体作为“柱子”,中间以三维网填土连接,三维网上覆盖很细的塑料网,上面种植覆盖力很好的大叶油草。</h3> <h3>表面清晰可见的三维网。</h3> <h3>从背面坡度较小的地方看该挡土墙。由于前面所提技术的支持,设计师可以随意发挥,任意形态。绿龙蜿蜒。</h3> <h3>公园与城市衔接的地方是若干台地组成的疏林草地。隔不远就有一个截水沟。截水沟侧边开孔。下雨的时候雨水经过草地的过滤直接入口沿纵坡排走。平时,雨水经过土壤的过滤经开孔流入水沟。</h3> <h3>坡度变化明显的台地。</h3> <h3>山脚的疏林草地,马虎同学根据剪草痕迹判断为5联割草机作业。</h3> <h3>山坡上的护坡绿化,远看长满了肾蕨,生机盎然。但其实是一个水泥护坡。</h3> <h3>细部观看,在现浇的过程中应该是通过插入有规律的模具,形成很多空。空还比较密集,成型后填土种植植物。</h3> <h3>山脚附近的水沟,这种形式倒是比较常见,采取打断道牙的形式使雨水进入排水沟。但道牙是预制的弧形道牙,且水沟是又窄又深明沟。</h3> <h3>山体公园步行道两侧的截水排水沟,也是成品构件。山上的雨水经过植物过滤汇入。未经过滤过的使用立道牙隔离流入另外一个系统。注意后面的照片可以看出两侧同样有空。</h3> <h3>雨水大量涌出的地方有水流回旋放大之处,削弱动能。</h3> <h3>坡度较大的排水沟,该构件显然缺点也不小。缺牙呲互,不甚美观。</h3> <h3>扎实耐用的成品坐凳。由四块预制混凝土件组装而成。表面是水洗石。</h3> <h3>山间平台旁的旱溪。有顺着植草沟而下的水流汇集而成。坡度变化的地方也放置大块碎石防止冲刷。看样子平时没有什么积水,生长着成片的闭鞘姜和竹叶兰。</h3> <h3>山上的平台上人工种植的大型兰科植物,看起来是万代兰属的种类。在种植的时候旁边预埋了很多木炭以防止积水和保持湿度。</h3> <h3>山坡上的健身步道。两旁有不少被台风吹倒的大树,被齐平地面直接砍伐后,锯成数段直接沿立道牙放置。想来应该是故意为之。由于边界效应,这里成为昆虫的乐园。一路上看到不少黄猄蚁,机警灵活,一看就不好惹。有一只还攻击了姚老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