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洁之民</h3> <h1>早春二月,我来到坐落于牛首山下的“金陵小城”一游,小城美轮美奂,是近年来打造的一个体现南京历史文脉的旅游景点,整个景区规划占地三千亩,目前建成的是小城“八里”之一的燕集里。</h1><h1><br>为了表现南京自六朝以来的文化传承,燕集里那些古典式建筑的大屋顶都用了一种独特的蓝色琉璃瓦,这种蓝融石青、石绿、孔雀石于一炉,被称为“金陵蓝”,据说这是从南京的六朝壁画中获得的灵感,因此便将其作为金陵小城的标志色,用以传承六朝的厚重文化,彰显南京的悠久文脉,正是这一抹“金陵蓝”使得小城绽放出异样的瑰丽色彩。<br></h1> 金陵蓝 <h1>燕集里的主要景点有桃蹊、文心馆、邻曲巷、凌霄台、绿筱园。桃蹊曲径通幽,文心馆典籍充栋,邻曲巷锦肆绵延、绿筱园满池碧水,难怪金陵小城号称“梦回最美金陵,感悟旷世风雅”。</h1> 桃蹊 文心馆 邻曲巷 凌霄台 绿筱园 <h1>燕集的本义是指宴饮聚会,“燕”是“宴”的通假字,燕集就是古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聚在一起的饭局,因此邻曲巷里有不少的酒肆客舍。</h1><h1><br>提及燕集,不免会让人联想起《世说新语•汰侈》中说的一个故事:西晋时的巨富石崇凶残暴虐,他每次邀请客人燕集时,常令长相漂亮的婢女给客人敬酒,客人如果不能把酒喝完的话,石崇就要把婢女残忍地杀掉。有一次他在宴请王丞相与大将军时,竟然一连杀掉了三个婢女。<br></h1> <h1>如此看来,文人雅士的燕集是曲水流觞,诗酒唱酬,确实可以体现“千年风华”、“旷世风雅”,而石崇的燕集则让人心惊肉跳、魂飞魄散,是涂炭生灵、血腥屠戮!想到此,我觉得不妨将燕集理解为燕子聚集的意思为好,而且春天的燕集里也确实有许多灵巧的燕子在房梁屋檐下、柳叶桃花间飞来飞去。</h1> 曲水流觞 <h1>燕子是一种深受国人喜爱的祥鸟瑞雀,也是一种文化的精灵。</h1><h1><br>燕子是报春的使者,是春天的象征,魏晋时就有“剪彩燕迎春”的习俗,直至今天,冬去春来,民间还要放飞燕形的风筝,迎春接福。 <br></h1> <h1>燕子也是婚姻爱情的象征,因为它们总是双飞双栖,形影不离,人们便用双飞燕比喻夫妻好合。五代的冯延已有首《长命词》写道:“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梁上燕,岁岁长相随。”</h1> <h1>燕子还是喜庆的象征,新屋落成,“乳燕飞华屋”,一派祥瑞之气;燕巢筑梁间,乳燕呢喃又细语,更是预示着房主家的人丁兴旺。</h1> <h1>人们在一只燕子身上寄托了这么多的美好寓意,因此古诗中有关燕子的描述也就俯拾皆是:在桃蹊,可以体会“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在文心馆,可以体会“似曾相识燕归来”;在邻曲巷,可以吟诵“谁家春燕啄春泥”;在绿筱园,可以吟诵“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h1> <h1>望着一只只有灵性的燕子在燕集里穿梭不停,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我在燕集里还邂逅了不少汉服翩跹的美少女,在我眼中,她们也是一只只精灵的春燕。每个景点都少不了她们的身影,个个都在忙着用手机拍照,就像是辛勤啄泥的燕子;每条小路上都有她们的倩影,一路走一路交头接耳,就像是呢喃细语的燕子。</h1> <h1>望着飞檐翘角、气势恢宏的金陵小城华丽殿堂,再看看身着汉服的小美女们活跃在其间,忽然想起了刘禹锡写南京的那著名诗句:“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眼前的这些寻常百姓家的小燕子却飞入了比魏晋南北朝时的王谢二家还要豪华的殿堂,真是“和煦春风今又是,换了人间”。</h1> 屋顶兽角上有一只燕子 <h1>看着燕集里这群欢快的小燕子,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岁月的静好,特别是看到汉服美女们在梅花前闻香的情景,更是让人脱口吟诵道:“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群像燕子一样的汉服美女在这个春天自由自在地欢唱、无拘无束地飞翔,不禁让人由衷地感叹道:金陵小城的春天真美!</h1><div><br></div><div>(部分图片选自网络)</div> 2022年3月8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