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二十四节气 赴一场春天的约会—惊蛰亲子研学活动

伊禾教育

<p class="ql-block">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在瞩目的冬奥会上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它与浪漫的古诗词、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影像融为一体,以全新表达方式,惊艳亮相在全球观众面前。</p><p class="ql-block">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p><p class="ql-block">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春回大地,万物开始复苏,唤醒了春天的梦。此时,阳光正好,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在这温风如酒的醉人时节,伊禾三生教育实践基地在惊蛰之时迎来了洛阳市少儿图书馆的19组会员家庭,开展“感触二十四节气”少儿非遗之旅系列活动。将会激起怎样的涟漪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玩转亲子游戏  享受美好时光 <p class="ql-block">  微风不燥和爸爸妈妈、爷爷、姥姥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p> 唱童谣,知惊蛰 制作非遗美食——栾川山水豆腐 <p class="ql-block">  山水豆腐是栾川最有名的地方小吃,孩子们合作用石磨磨豆子,体验过滤豆浆,点酸浆,了解了豆浆慢慢变成豆花的神奇过程,最后放入模具压制成型。完整的体验过程让孩子们深刻感受了劳动人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第一步:磨豆子</p> <p class="ql-block">第二步:过滤豆浆</p> <p class="ql-block">  浓浓的豆浆味吸引了家长朋友,一起品尝鲜豆浆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第三步:认识酸浆,并体验点浆过程。</p> <p class="ql-block">第四步:压制成型</p> <p class="ql-block">晚上带回家中制作豆腐美食。</p> 特色情境自然课程——春雷惊动 <p class="ql-block">  惊蛰有哪些习俗,蛰伏一冬的虫子都有哪些出来觅食?在家长的陪同下,拿上放大镜、小铲子、虫子收集盒、调查问卷表,一起走进田间地头去寻找冬眠的小虫子,都有哪些发现呢?</p> <p class="ql-block">认真做好记录!</p> <p class="ql-block">  一起看看都找到了哪些虫子?蚂蚁、蜈蚣、蚯蚓……孩子们一个个分享着自己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  通过自己观察、了解、探索、记录知道了惊蛰过后小虫子慢慢会醒过来,出来觅食。孩子们自己创编动作,选择角色,带上头饰通过语言、舞蹈、动作表演了惊蛰的故事,迎来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和欣慰的笑声。</p> 孩子最美空间读书会 <p class="ql-block">  静而生慧,慧而生智。</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孩子们相约一场知识的盛宴,寻找书中的惊蛰,置身于书香世界,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p> 家长食育活动—“橙玉生” <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的华夏民族,离不开土地的滋养。</p><p class="ql-block"> 为掌握农耕,先民们用数千年的时间,侦测天时的变化,总结出“二十四节气”,并依此在泥土田间耕耘,用应季之物作食,以满足身体机能最原始的欲望与快乐。</p><p class="ql-block"> 因而,既走胃又走心的应季的吃食,反映出对节气、对天时,最直观的尊崇,以及“应时而食”的仪式感。惊蛰有吃梨的习俗,<span style="font-size:18px;">梨子素有“百果之宗”的美誉,而在《山家清供》饮食食谱中葛天民《尝北梨》诗云:“每到年头感物华,新尝梨到野人家。甘酸尚带中原味,肠断春风不见花”。香橙不仅甘甜多汁,更具有特有的香气。将梨与橙子放在一起做出美味的食育养生美食——</span>“橙玉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布置静雅富有诗意的活动场地。</p> <p class="ql-block">  家长认真倾听,一起探索食育文化。</p> <p class="ql-block">  认真制作食育美食。</p> <p class="ql-block">  用心设计摆盘,和孩子一起享受美好时刻!</p> 礼学—奉茶礼 <p class="ql-block">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敬茶奉茶的礼仪,孩子们通过庄严的奉茶礼体验,以表达<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恩!</span></p><p class="ql-block"><br></p> 非遗香文化——布梨不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药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惊蛰时令,大地回暖,自然界的各种动物开始出来活动、繁殖。惊蛰后,佩戴个香囊,可以安神驱虫。2008年香囊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亲子合作,缝制“布离不弃,孩子们担任称重、磨香料的任务,而家长择担任缝制的任务,共同合作完成,深刻体验非遗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爸爸们也是心灵手巧的哦!</p> <p class="ql-block">  一起来欣赏下成品吧!</p> <p class="ql-block">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两天一夜的活动中,孩子们进行了识惊蛰、寻惊蛰、品惊蛰,读惊蛰一系列活动。在感知节气的过程中,沐浴着传统文化的洗礼,聆听民俗的声音,在传承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家长纷纷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幸福的亲子时光。发表了参与活动的收获和感动,感谢伊禾三生教育实践基地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洛阳市少儿图书馆搭建的平台,</span>带给他们有意义的文化盛宴!</p> <p class="ql-block">  满怀期待相约下一次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