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结彩挂灯笼 现民族文化魅力——记丘头小学首届灯笼展

丘头小学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沐浴着初春的阳光,丘头小学在2022年3月9日迎来了第一届“灯笼展”。 <p class="ql-block">  “灯笼展”活动由彭老师主持,首先在刘副校长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刘校长表示,灯笼不仅凝结了丘小学子辛苦的汗水,更是学校师生团结一心的见证。一个个象征团圆意义的灯笼,营造了校园欢腾、喜庆的节日氛围。通过本次灯笼节,不仅树立了民族文化之根,更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节日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灯笼,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它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承载着喜庆,承载着幸福,是人们释放感情,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为了体现节约环保、变废为宝的新教育理念以及推进亲子教育,学校号召学生们在假期自己动手,并且在父母的配合帮助下,办出一场具有特色的灯笼节。于是,孩子们和家长一齐动手,充分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如废旧瓶罐、易拉罐、瓶盖、纸箱、纸盒、酒盒、纸皮、纸筒等)大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成功自制了形式各样、精美新奇的小灯笼。</p> <p class="ql-block">  在众多自制的灯笼里,利用红纸板等简易材料制作的灯笼数量较多,且大都制作得色彩鲜艳、别具特色,真可谓融民俗文化与现代潮流为一体。有的灯笼采用废旧塑料瓶制作;有的是用废旧纸盒为原料;有的是以铁丝扎制为主;有的则是选竹丝扎制而成。有小球形、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异型等,这真是,风格造型各有异、材料做工尽不同,一场赏心悦目的校园自制灯笼展让师生们足不出校便惊喜连绵!让人不禁为学生、家长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而感叹!</p> <p class="ql-block">  “璀璨灯笼聚丘小,明灯闪烁满校园”,看,火红的灯笼为学校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瞧,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一派喜气洋洋的欢快景象。</p> <p class="ql-block">  “一盏两盏三盏灯,丘小学子看花灯”,瞧,那一抹抹令人惊艳的中国红正在丘头小学的校园里浓情弥漫……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赏灯,点评着谁的灯笼更漂亮。</p>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前几天,同学和老师们早早地将灯笼挂满校园。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预祝新的一年里生活美满火红,团团圆圆,前程光明……</p> <p class="ql-block">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我们心中点燃爱国的明灯;多彩的灯笼装点校园,让我们浸润在传统节日的浓浓诗意里。</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灯笼,传递的或是一声节日的问候,一份温暖的祝福,一种生活的创意。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必须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为自己插上腾飞的翅膀,继续谱写中华璀璨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本次灯笼展,既激发了学生探索与动手的兴趣,更让师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师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坚定了丘头小学将文化自信融入生活,以文化育人的教育初衷。</p> <p class="ql-block">  多彩的灯笼寄托了美好的新年祝福,新学期、新起点、新气象,预祝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开灯起航,前途一片光明,朝着我们共同的海阔天空奔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