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月1日至3月9日读完</p><p class="ql-block">2022年的第一本书《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p><p class="ql-block">真正的教育是一人格教育。</p><p class="ql-block">诚信:不要轻易答应别人的事,不要轻易的大包大揽、许诺,一旦答应的事就要牢牢记住,努力去做。</p><p class="ql-block">体验: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体验的越多感受的越好,成长得越好。</p><p class="ql-block">自立: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大人尽量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p><p class="ql-block">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p><p class="ql-block">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p><p class="ql-block">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p><p class="ql-block">第一改变孩子孩子的认知;</p><p class="ql-block">第二设置行为规范;</p><p class="ql-block">第三持久的训练。</p><p class="ql-block">沟通: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碰到任何一个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当你要处罚孩子的时候,要给孩子一个辩护的权利,让孩子心服口服。</p><p class="ql-block">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p><p class="ql-block">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反复失败的孩子越来越差,反复成功的孩子越来越好。一定要让孩子快乐的学习。</p><p class="ql-block">作业:独立完成作业,自己检查,有问题自己改正,同时学会复习。</p><p class="ql-block">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具有动荡性,如果毫无防备,父母和老师就像坐在火山口上的人很难说,哪一天就会出现问题心理问题,往往具有猝不及防的特征。</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心理健康?一个人很热情,还有责任心很会关心别人不怕困难,不怕委屈,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的。</p><p class="ql-block">儿童教育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最神圣的原则,就是千方百计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是个能人,是个充满希望的人是个幸福,快乐的人有心理学的语言说,就是培养人的积极的自我概念概念。</p><p class="ql-block">“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选择的成功的人生。”</p><p class="ql-block">儿童教育往往有这样一个特点:三分角七分等,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是要一个过程的,我们要多一份宽容。</p><p class="ql-block">百依百顺:法国思想家大教育家卢梭在教育民主艾弥尔中说,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的增加。</p><p class="ql-block">体育:在人类文明历史上,体育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儿童的身体训练要在智理之前,即体、德、智这么一个顺序。</p><p class="ql-block">青春期和更年期是人生中两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这两个阶段都需要得到大家的宽容。</p> <p class="ql-block">3月10日至18日,用9天读完,大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心若菩提》</p><p class="ql-block">9岁上学——淘气辍学——靠《新华字典》和《辞海》自学——放牛1年——贩烟丝1年——贩水果5年——22岁结婚——贩白木耳——2年工地(修车,帮助别人的初衷,专注28天)一炊事员(善于发现问题,解决三个矛盾)——大洋农场做果苗技术员——因善良结识王以晃(不让喝生水)——认识老吴与小林——开始做玻璃厂——产品不合格找李维维——搞指标,结交朋友——不断创新,遇到问题思考多,做得多(玻璃标准,内部精细化管理)</p><p class="ql-block">习惯早起(贩水果)</p><p class="ql-block">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办多少事(用心、真心、爱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p><p class="ql-block">父亲在日本:第一年做家务(煮饭、倒马桶、练习走路、微笑);第二年当货郎;第三年站柜台。</p><p class="ql-block">当时母亲总交代我们,千万别告诉别人我们家吃两餐,记住:“让人知道了,只会看不起你”,出门“要抬起头来微笑,不要说肚子饿,要有骨气、有志气!”。</p><p class="ql-block">辍学后靠《新华字典》和《辞海》自学。</p><p class="ql-block">爱动脑筋(偷魚)</p><p class="ql-block">任何事,只要肯动脑筋没有解决不了的。(指标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咬定青山不放松:学生档案问题(不屈不饶找到福建人事局推动);股票上市去北京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外出的时候,再累也要穿戴齐整,打扮和自己的身份相当。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着。</p><p class="ql-block">因为是临时工,逢年过节工厂里的厂长、会计、出纳等部门行政管理人员会分到一些鱼啊、肉啊什么的,没有我的份,但我,只当没看见。为保持心境,在那样的日子里,我总是躲得远远的。心里却在惦记:只要能给我工业的这个平台,将来我就能做出最好的企业来。</p><p class="ql-block">结识老潘,不收不义之才(老潘给3000元)</p><p class="ql-block">去芬兰珍惜学习的机会给自己找任务。</p><p class="ql-block">如何当好一个总经理首先要将自己放在老板的位置上,第二要爱兵如子,要像父亲对待儿女一样,对待员工从德智体发展全方位去关心他们,因为他们才是企业真正的财富。</p><p class="ql-block">只要有思考,哪里都有老师(比如那万能玻璃模具,福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生产理念、管理经验、财务知识。</p><p class="ql-block">他的综合素质特别高,能够为企业搭一个整体的架子,但是同时也能去思考为什么成本很高,自己下车间,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摸索,编写了流程来降低成本提出了目标管理法及统计分析评估改正。</p><p class="ql-block">收购通辽 了3亿,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同时多解释说明让团队了解战。</p><p class="ql-block">关闭砂矿厂,因为有污染,没有环境要效益做什么,你就是一时赚到了效益,从长远讲你始终是感到不安的,试问还有什么可以比心安理得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收费站立誓不赚钱,家乡父老乡亲的钱不赚为好,因为这会成为永久的负担。</p><p class="ql-block">“知危不危”,优秀的经营者,必须具备精确判断,未来方向的智慧,即“天象”。福耀将如何面对?这实实在在考验了我的智慧与我的管理能力!几分冥思苦想反复计算,缜密考虑,我认为要展开一场自救的运动,立即行动,刻不容缓,要与危机到来的时间进行赛跑。</p><p class="ql-block">任何事,有因就有果;看到了因,也就知道了果。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看到那些藏在各种果中的因。认真地观察,因,总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p><p class="ql-block">虽然这些可以做得毫无痕迹。但是,人在做,天在看。这些动作都是违背人格与道德的,一旦做了,那是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日月同在,永不能消除。</p><p class="ql-block">今天,在我回忆这一段历史,我依然为自己的举动而自豪,22亿元人民币没能买到我的人格。或者说,我没有向22亿元的巨额利益屈膝。这让我至今自豪无比。</p><p class="ql-block">退回政府拨款1000万,最重要的是经营信誉。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信誉,就失去了生存价值。因为这笔钱是我错误判断形势说会亏损他才给的,现在没有亏损按理应该归还。这样做,才会赢得他对你的尊敬。以后万一有困难人家也会理解并帮助你。这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p><p class="ql-block">有就给我,不会太迟。(淡定写评安永企业家稿件)</p><p class="ql-block">有福者必须先有量,量从福中求。</p><p class="ql-block">真可谓天道酬勤,更是天道酬仁。</p><p class="ql-block">国家会因您而强大</p><p class="ql-block">社会会因您而进步</p><p class="ql-block">人民会因为有您而富足。</p><p class="ql-block">虽然这三句话看着有点大,但我始终作为人生价值观的灯塔来树立。</p> <p class="ql-block">3月19日至3月29日,10天读完。</p><p class="ql-block">《把人生过成喜欢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幸福是感恩,是知足,是自在,是节制。</p><p class="ql-block">对幸福的体会需要训练,我们要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当他来到的时刻,激情的享受每一分钟,据科学家研究:有意注意的结果要比无意要好得多。</p><p class="ql-block">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p><p class="ql-block">内啡肽的产生是很吝啬的,我们体内的内啡肽是体力和精神双重努力的结果,它带给我们的欢愉宝贵而稀少,它是用劳作汗水才能换来。</p><p class="ql-block">一个民族,之所以有尊严的日渐强大,一定要有自己的根,问一问你曾祖父母的名字。</p><p class="ql-block">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留一点当下的幸福给自己,幸福并不是爬到山顶的那一刻,而是贯穿在攀登的全过程。</p><p class="ql-block">无助的,不是人生,而是你的心态。</p><p class="ql-block">你的第一责任是让自己幸福。</p><p class="ql-block">我们心里的根扎在哪里呢,就扎在“自我认同”这片肥沃土壤中。</p><p class="ql-block">只有内心的坚定,才能把岁月留下的伤痕化成长长的书签。</p><p class="ql-block">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p><p class="ql-block">“量力而行”是生命的解脱。</p><p class="ql-block">人要珍惜自己的能力,这是你与生俱来的唯一保障。</p><p class="ql-block">学会与自我相处,世间一切关系都在滋养我们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尊重自我的坏情绪,不再单纯地否认自己的怒气,我会问自己我为什么爱生气,找到原因之后我会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情绪。找到疏导和释放的最好方法在于不让它们有长大的机会。</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面对不可改变的和能够改变的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不同的选择汇通往不同的风景,收获不同的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狱。</p><p class="ql-block">再来谈谈,更年期的问题,它的实质就是害怕衰老,害怕自己不被人需要。</p><p class="ql-block">痛则大悲,喜则大笑,只要是从心底流出的对世界的真情感,都是生命之壁的摩崖石刻,经得起岁月风雨的推敲,值得我们久久珍爱。</p><p class="ql-block">你可以犯错,我也可以犯错,对于这类毛发般的错误,原谅了吧,人生需要“莱卡”精神。</p><p class="ql-block">时时坚守内心的愿景,愿所有等待不会被辜负。</p><p class="ql-block">只要有目标就不会孤独和绝望。</p><p class="ql-block">总之,只有一生中不断地从目标和开发自我潜能两方面入手,找到持久而稳定的意义感,你才能充实而快乐,也就能拥有真正的幸福。</p><p class="ql-block">当你面临改变的不安时,请交叉着自己的双手,这种不安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被它吓倒,你现在应该感到一种由衷的高兴,因为这种不安的存在,向你证实了改变正在进行中。等冬天改变为春天的时候,冰雪会销融,当春天改变成夏天的时候百花会凋零,但是我们会因为这些变化而拒绝大自然的轮回吗?生命也同理,变化就意味着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有些方法可以帮你突破舒适区又不至于做过头,每天做点不同的事情,换条路去上班,去试吃不同的餐馆,尝试新的操作系统,重新调整你的现实生活状态,无论改变大或小,每天做一点改变,从改变中寻找新的视角,如果事情没像你计划的那样发展,不要不安。</p><p class="ql-block">告别“应该”,自由呼吸。</p><p class="ql-block">不为别人的喜欢而活,我们是自在之物,我们不必讨好任何人,就可以欢天喜地地背负大地面朝青天。</p><p class="ql-block">接纳自卑,它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帮助你。</p><p class="ql-block">邓亚萍:</p><p class="ql-block">我不比别人聪明,我还自卑,但一旦设定的目标就绝不轻言放弃,什么都不用解释,用胜利说明一切。</p><p class="ql-block">每天,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我相信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会有超人的成绩,这也是我多年闯荡赛场的切身体验。</p><p class="ql-block">读书常常要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壁苦思,那种清苦孤独,是一种折磨,没有恒心是坚持不下去的。</p><p class="ql-block">你不必是一个伟大的人,只要是个感觉良好的人就行了。</p><p class="ql-block">“放松”才能实现完美。</p><p class="ql-block">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减压的方法,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调整呼吸”。</p><p class="ql-block">朋友的年龄就像食物的种类,杂食最佳。</p><p class="ql-block">支持系统中,要容纳能给我们提供不同意见的人那些话,虽然可能忠言逆耳,却对我们的心理建设大有裨益,让你的支持系统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中。</p><p class="ql-block">在晴朗的日子里,辛勤的采来花粉酿成蜜糖,才能在没有花开的日子里,依然有香甜可以回味。</p><p class="ql-block">无自主的人格支持系统,无良好的沟通方式,这是很多现代人的困境。</p><p class="ql-block">自卑并不可怕,它是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与之相伴的朋友。如果你学会了和自卑友好相处,不让它左右你的心境,又能不断地利用自卑对你的激励和升华作用,那么你就会变成一个超越了自卑而生机勃勃的人。那时候,你对自己将有一个良好而恰当的评价,既不狂妄,也不气馁,对自己的期望值恰如其分。能恰当地照顾自己,喜欢自己的身体,善待自己的身体;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有条不紊地工作学习生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退休造成的丧失,是你被社会主流所甩出,你丧失了单位,丧失了身份,丧失了一种价值感。</p><p class="ql-block">人们常常爱说“向前看”,其实最重要的时刻,不是以前,也不是以后,而是“当下”。“当下”就是此时此刻你能感觉到的温度,你能体验到的味道,你能发出的声音,你能行走的路程,你所思考的问题,你所做出的决定,生命就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p><p class="ql-block">当下不是“立刻”,而是“正在”:我们正在做的一切,就是我们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要忽视一个个“正在”,无数个“正在”的经纬编织起来,人生就成了一匹锦缎。每一根丝线都结实而鲜艳,锦缎就熠熠生辉。好好度过了每一个当下,你就把握了人生。</p><p class="ql-block">面对你的支持系统的名单,想想看,你已经多长时间没有和他们促膝谈心了?想想看,你已经多长时间没有向他们细细通报你的想法和变化?想想看,你已经多长时间没有和他们一道喝茶和共进晚餐?想想看你已经多长时间没有和他们一道凝望星空疾走原野?</p> <p class="ql-block">3月29日至4月5日,读完《女心理师》</p><p class="ql-block">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快乐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一种选择。</p> <p class="ql-block">4月6日至4月26日,用了20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很艰难,听了两三遍的音频读了一遍的书。但是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明显能感觉到自己,整个的人更加专注、宁静与放松。下面是文摘:</p><p class="ql-block">《当下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让人痛苦的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无法停止的强制性思维。</p><p class="ql-block">痛苦之身:痛苦的积累库,从无意识中抢夺一些有意识;开悟,觉察到当下即为开悟。</p><p class="ql-block">其实,臣服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蕴涵着强大的行动力和正面向上的能量。</p><p class="ql-block">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平静并专注于当下这一刻。</p><p class="ql-block">临在状态,就像一个仆人在等待主人的归来,时刻处于警觉中。</p><p class="ql-block">你高度警惕,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你没有在思考,这就是冥想的本质。</p><p class="ql-block">请你务必认识到当下时刻是你所拥有的一切,把你的生活重心完全的放到当下这一刻,只在必要时简单地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永远对当下说“是”。</p><p class="ql-block">接纳,然后采取行动。不管当下时刻的情况怎样,心甘情愿地接受它,就像它是你选择的一样。总是与它共事,而不是抗拒它,使它成为你的朋友和盟友而不是敌人。这将会不可思议地改变你的整个生活。</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当下才是最为珍贵的东西。为什么?首先,因为它是唯一真正存在的东西,你的整个生命就是在这个永恒当下的空间中展开的,而这个永恒当下是唯一不变的常数。生命就是此刻,你的生命从来不会不在此刻;其次,当下是唯一可以带你超越有限大脑的切入点,也是唯一可以带你进入永恒的本体领域的关键。</p><p class="ql-block">美丽的花儿不会为明天而担忧,它们安逸的生活在永恒的当下。</p><p class="ql-block">当你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处于当下并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同时,当你能感觉到生命的每一刻都如此愉悦时,那么我可以说你已经从时间中解脱了。</p><p class="ql-block">从时间中解脱就是:从你在过去中寻找认同感的心理需要以及在未来寻找满足的心理需要中解放出来。</p><p class="ql-block">通过自我观察来养成监控自己思维和情绪状态的习惯。</p><p class="ql-block">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此刻我很自在吗?”。</p><p class="ql-block">无论身处何地,全然地安于当下。</p><p class="ql-block">如果真的没有任何事情能改变你的“此地”和“此时”,并且你不能使自己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那么请放下内心所有的抗拒而完全地接受你的“此地”和“此时”吧。</p><p class="ql-block">当你工作跑步时,全力地去做吧。充分享受能量的流动以及那个时刻的高能量。</p><p class="ql-block">当你尊重、认可并完全接受你当下的事实,无论你在哪儿,你是谁,现在你正在做什么?当你完全接受你所拥有的东西,你会对你所拥有的、对本然心存感激。而对当下和此刻生命的完整性心存感激,才是真正的富裕。富裕不会在未来到来,但它会在适当的时刻以各种方式出现在你面前。</p><p class="ql-block">你外在的旅程可能包含着上百万个步伐;你内在的旅程却只有一步—你现在正在行动的那一步。</p><p class="ql-block">美好源自于你临在的定静之中。</p><p class="ql-block">倾听沉默会在你的内心深处创造宁静。</p><p class="ql-block">宁静就是临在。</p><p class="ql-block">把自己看成透明的,让所有事情穿过你。</p><p class="ql-block">与你内在身体永远联结的关键就是时时刻刻地去感受它。这将会迅速改变和深化你的生命。你对内在身体投入的意识越多,你内在身体的振动频率就会越高,这就像打开调光开关并加强电流时,灯会变得更亮一样。</p><p class="ql-block">请不要将你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思维和外部世界上。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但是同时请尽可能地感受你的内在身体。</p><p class="ql-block">它同样也是一个很强的自我治疗体系。当你不进驻自己的身体里时,大部分疾病就会乘虚而人。如果主人长期不在,各种角色便会“入住”。当你进驻自己的身体时,一些不受欢迎的“客人”就会很难入侵。</p><p class="ql-block">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有意识的呼吸,本身就是种强而有力的冥想方式,它会逐渐使你与你的身体相联结。</p><p class="ql-block">无论何时,当你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解决方案或一个创意时,停止思维片刻,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内在的能量场上。觉察这种内在的平静状态。当你重新开始思考时,你的思维将会变得新鲜且具有创造性。在任何思维活动中,请习惯性地徘徊于思考和对内心的倾听之间。我们可以这样说:别用你的大脑思考问题,而是用你的身体去思考问题。</p><p class="ql-block">不管你的外在形体是衰老还是年轻,是虚弱还是强壮,只要你与内在身体相联结,就不会有区别。</p><p class="ql-block">首先,停止批判你自己,然后,停止批判你的伴侣。爱情最伟大的催化剂就是完全接受你伴侣的一切,而不是去批判或以任何方式去改变他或她。</p><p class="ql-block">爱是一种本体的状态。你的爱不在你身外,你的爱在你之内。你永远不会失去它,它也不会离开你。</p><p class="ql-block">无法去“做”什么的。你不能改变你自己,当然也不能改变你的伴侣或其他人。你所能做的就是为这种变化创造一个空间,让变化得以发生,并让恩典与爱进入。</p><p class="ql-block">给别人和你自己一些空间,这一点非常关键。没有这个空间,爱情之花不会盛开。</p><p class="ql-block">或者如佛陀所指出的,“无常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也是你生活中将会遇到的所有情况的一个特点。</p><p class="ql-block">一个深深的湖泊。你生活的外在情况和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这面湖泊的表面。随着循环和季节的变化,湖面有时平静,有时波澜起伏。然而在湖的深处,总是宁静的。你就是整个大湖,不仅仅是湖的表面而且还是湖的底部,永远都是绝对的宁静。你不会心理上执着于某种情况而去抗拒任何变化。</p><p class="ql-block">臣服是一种顺随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又深刻的智慧。你唯一能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在当下时刻。</p><p class="ql-block">除了你的心理形式,你的身体也会因为抗拒变得古板和僵硬。身体的各个部位会产生紧张感,整个身体都会收缩,对健康极为重要的生命能量的自由流动就会受到限制。</p><p class="ql-block">但是在臣服状态中,一种完全不同的能量会流入你所做的事情之中,臣服让你和本体的能量源头重新联结。</p><p class="ql-block">你会经历什么样的未来,主要取决于你当下时刻意识的质量。所以臣服是引发积极变化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在臣服状态中,你会清楚地看到你需要做什么,然后采取行动,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p><p class="ql-block">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未来需要做的一百件事情上,而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此刻可以做的一件事情上。</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只有无意识的人才会企图利用或操控他人,但是也只有无意识的入才会被别人利用或操控。</p><p class="ql-block">如果你不能臣服,请你立即采取行动:说出来或做一些事情来改变这种状况,或者离开它。请对你的生命负责。别用消极心态污染了你美丽的内在和这个地球。请不要让任何形式的不开心在你内心中生存。</p><p class="ql-block">轻松、清晰和宁静</p><p class="ql-block">我说过,当你处于强烈的临在状态中时,“无为”是转化和疗愈个人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p><p class="ql-block">那么请你接受内心状况,这就是说,不要去抗拒痛苦,允许它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4月25日至26日,听完并读完《在我离开之后》,是一位妈妈为女儿写的自己离开之后,女儿应该如何生活,眼睛一直湿润,时不时的我会想到万一妈妈哪一天去世了,我怎么办?或者会想如果我去世了,我的孩子们会怎么样?更提醒我要关注当下,更珍惜和她们相处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4月27日至5月1日读完诺贝尔文学奖阿尔贝·加缪《鼠疫》。</p><p class="ql-block">喜欢其中一句话: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惊喜。</p><p class="ql-block">在鼠疫中,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所以只有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努力去做一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里厄和他的母亲一样,冷静、善良、坚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奥同先生一家的描述简洁而立体。孩子得瘟疫后母亲的反应,让我泪如雨下。母亲瞪大眼睛,用手帕捂着嘴,静静地看着,医生对她说“你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对吧,给他收拾一下衣服”,描述出母亲的惊恐与压抑,奥同先生说“我希望菲利普没有受太多的罪”和希望加入志愿者,“这样我感觉可以离我的小儿子近一点。”,寥寥几笔写出父母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孩子,无论他们活着还是死去。</p> <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读完</p><p class="ql-block">【菜根谭共读】</p><p class="ql-block">女儿要去远方上学,担心她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忘,我们共同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共读《菜根谭》,每天一则,共同录音。从2021年9月,女儿上大学开始,一个学年结束,《菜根谭》也共读完成。</p><p class="ql-block">越读《菜根谭》就越喜欢,充满了古人的智慧与处世哲学,遂和妈妈、姐姐、女儿、老公、弟弟一起组了读书小组,除了录音,天天分享一篇给大家学习,大家的反应都很好,都说学到不少东西。学习本是一个是点滴积累、思考和改变的过程。</p><p class="ql-block">我爱我家,尽管是一个农人之家,但我们都善良、勤劳、积极上进并且爱学习。</p> <p class="ql-block">【共读】《洛克菲勒给儿子的38封信》读完,每个人读书的方式不同: 张广宁每封信看完结合自己的实际剖析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下一步要在哪些方面多加强,自我批评多; 王筱娟是通过喜马拉雅录制每一封信,同时摘抄读书笔记; 王琛博是通过喜马拉雅录完了38封信; 燕子和峰子是在笔记本上抄录笔记; 榕前期看信,最近正在喜玛拉雅补录音。很开心,我们大家一起学完了这一本书,接下来我们开《朱子家训》。</p> <p class="ql-block">6月至8月10日读3本并与榕讨论。</p><p class="ql-block">《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p><p class="ql-block">河鼠:能干、理智,经常骂鼹鼠</p><p class="ql-block">鼹鼠:可即便拥有了河鼠这般的友谊和善意,鼹鼠还是不满意。他宁愿河鼠不要总这么能干,能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哪怕做错了也没关系。</p><p class="ql-block">獾:“看到问题解决问题,果断决定,这就是我的作风”;“先搞定自己,这是我的老话”。“我好你不好”型,不会抑郁。</p><p class="ql-block">蛤蟆妈妈:唯命是从,总在看脸色。对待蛤蟆像宝宝。</p><p class="ql-block">蛤蟆爸爸:严厉而正直,总是不满意蛤蟆。</p><p class="ql-block">蛤蟆:爱吃、爱喝酒,做事爱过头。骨子里软弱,不安分喜欢由着自己的性子。顺从与取悦父母。</p><p class="ql-block">鼹鼠意识到,蛤蟆现在脏兮兮的样子背后,是精神和内心经历的重大变化。蛤蟆感觉整个人都不太好。抑郁时看到的世界像一个黑白照片。感觉自己没有什么价值,把生活搞得一团糟。抑郁症好转的迹象:仿佛卸下了习惯已久的盔甲,各种感官,尤其是视力格外的敏感,能感受到万事万物的存在。精力充沛,可以做一些事情,</p><p class="ql-block">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得出于自愿。</p><p class="ql-block">蛤蟆从第一次面谈中,学到“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p><p class="ql-block">苍鹭倾听并不断向蛤蟆发问的方式,使得蛤蟆觉察到了自己的种种想法和感受,渐渐地,他开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换句话说蛤蟆开启了学习模式。</p><p class="ql-block">我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父母其实拥有巨大的权利,可以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可以爱孩子也可以抛弃孩子,可以宠爱他们也可以虐待他们,而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p><p class="ql-block">儿童如何释放愤怒:退缩、厌烦、拖延、郁闷、任性、呕气、撒泼。</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p><p class="ql-block">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p><p class="ql-block">这么说,也许有些残酷,蛤蟆,能帮助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问自己,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p><p class="ql-block">“儿童状态”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埋怨</p><p class="ql-block">“父母状态”挑剔和教育别人。</p><p class="ql-block">“成人状态”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理性而合理的行事。</p><p class="ql-block">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的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p><p class="ql-block">低自尊的人通常觉得生活对他们不好却更善待别人,有些人会竭尽所能地选择记住那些悲伤和不快乐的事件,而忘记或忽略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我们不仅用头脑去思考,要用情感去体验,要充分理解自我就要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连接,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p><p class="ql-block">“概括而言,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p><p class="ql-block">‘共情’也许是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p><p class="ql-block">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p><p class="ql-block">河鼠决定要用一顿午宴来纪念蛤蟆的康复。他说:“人们太容易让重要的事件就这么过去,忘记关注或为它们庆祝,也许是因为我们通常都只在事后才明白它们有多重要。</p> <p class="ql-block">《干法》</p><p class="ql-block">1、工作是可以治愈一切的良药。</p><p class="ql-block">2、极度认真的工作。</p><p class="ql-block">3、多思考:每一件事情都要想一想怎么干,比如打扫库房,可以试一试,今天从这一头,明天从另外一头,一天从四周向中间,看看怎样最好。</p><p class="ql-block">4、做一个“自燃型”的人。</p><p class="ql-block">5、全力过好每一天,短期,冲刺型,并且每天反思。</p><p class="ql-block">6、干净整洁、完美。</p> <p class="ql-block">最近在领导的推荐下,看完了《复盘》这本书,对我自己的影响很大大。</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复盘”,通俗点讲就是“回头看”,时常回头看看自己做过的事情,哪里做得好,就记下来,下次可以继续,当然也可以思考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哪里做得不好,是什么导致的,下次怎么避免,正确的解决方案又是什么,等等。</p><p class="ql-block">人,为什么要复盘?因为大多数人犯下的最大的错误是没有客观地看待自己以及他人,这导致他们一次次跌倒在自己的弱点上。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说:“我们向书本学习或向别人学习只占到30%,剩下70%都是向自己学习。”向自己学习的方式,就是复盘。人成长本质上是自我成长,别人指出我们的问题,我们不一定认同或改正,而自己看出了自己的缺陷,我们更容易在下一次避免。</p><p class="ql-block">那么如何复盘呢?我认为有三点:</p><p class="ql-block">第一是确立目标。可以是大目标,也可以是小目标,可以是当日目标,也可以是周目标、月目年、年目标,甚至可以是整个人生的目标。</p><p class="ql-block">第二是记录。因为人的记忆很容易出问题,而记录能为后期的复盘提供最真实的材料,是复盘的基础。</p><p class="ql-block">第三是复盘。通过反思、反观与反省,看看自己每一件事情是否做好,可否改进,是否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复盘就就像我们骑自行车车时,不断用车把手校正自行车的方向,才能确保我们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p><p class="ql-block">任何一件事情才开始与坚持都是非常难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将复盘坚持下来呢?</p><p class="ql-block">作者认为,每天固定时间复盘,形成习惯,就不容易被其他的琐事打乱。</p><p class="ql-block">愿你我都养成良好的“复盘”习惯,为自己的成长助力!</p> <p class="ql-block">封控在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读书时间长,</span>读完《精力管理》。</p> <p class="ql-block">《感恩日记》</p><p class="ql-block">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我怎样看待这一切。我可以被动地等待美妙的事情发生,然后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我也可以接受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然后试着往生活中多加一点感激。</p><p class="ql-block">原本,我们拥有一些非常美好的东西,但是通常,只有等到爱人离去,美好时光流走,鲜花枯萎之后,大家才意识到那曾经的一切是多么珍贵。</p><p class="ql-block">当时,拿着一盒哈根达斯巧克力味冰激凌站在冷藏柜前的我,在心里</p><p class="ql-block">暗暗起誓:“我再也不要等到失去之后才痛惜哀悼。我会感恩拥有的一切。”</p><p class="ql-block">我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拨开乌云,拥抱灿烂阳光。</p><p class="ql-block">家庭、朋友、工作,我要成为自己的社会科学家。我想看看,当我对身边的人和事心怀感恩时会发生什么。我不会潦草调查,而是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并跟进、记录、报道所见所得。我会向专家和心理学家咨询,并且阅读哲学家、心理学家及神学家撰写的书籍。</p><p class="ql-block">收到朋友送来的鲜花,或是在公园里度过一个悠闲轻松的下午,但这些时刻也是脆弱和短暂的,单薄的愉快留不下一片云彩。相反,感恩不依赖于任何具体的事件,所以它是持久的,而且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或逆境影响。感恩需要我们积极地投入情感,切切实实地停下来感受、体验这种情感,而不是被动地“完成它”。所以,感恩创造了内心的富足,伴随我们穿越一切的顺境和逆境。</p><p class="ql-block">研究者发现,每天晚上(或一周数次)写下3件感恩的事情,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感,降低抑郁的风险。</p><p class="ql-block">研究发现,心存感恩并不需要遇到什么特别的好事,感恩的人会重新解读自己的生活和经历。“相对于关注自己缺乏的东西,他们会确保自己看到拥有的东西。”</p><p class="ql-block">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值得感恩的理由。只有当我们欣赏正在拥有的东西时,才能收获生活送来的礼物。</p><p class="ql-block">有人说3条好评才能抵消1条差评所带来的影响(在和伴侣和孩子说话时要切记这一点)。</p><p class="ql-block">有时候你需要停下脚步,用全新的眼光看待眼前的一切,而不是像机器一样不断重复。这样,新鲜的空气才能进入你的心灵居所。</p><p class="ql-block">在那项关于感恩的全国性调查中,我们调查过男性对婚姻的看法。77%的男性表示,如果妻子可以主动表达爱和情感,他们会非常感恩。</p><p class="ql-block">表达感激之情是基本礼貌,但我们很少对最爱的人这样做。</p><p class="ql-block">好点子很容易消失不见,所以我把这个计划写了下来。我计划在这月里,每天至少找两个感激丈夫的理由。不虚伪,也不假装,我会搁置抱怨。</p><p class="ql-block">不论我们做了什么,得到认可都会让人高兴。</p><p class="ql-block">刚开始的那些天,我需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停下来才能想到去感恩罗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涌上心头的阵阵暖意开始自然地一直流淌下去。</p><p class="ql-block">阿特金森博士鼓励我坚持下去,并把这叫作“不懈地感受正能量”,继续表达感激和欣赏会让我的丈夫感觉很好,也会让我感觉很好。许多研究显示,表达感恩的那个人将会获益最大。感恩之心会让给予比获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回归日常生活、结束一整天的忙碌后,我们需要记得时不时停下来回味这一刻的感受。”罗恩说。</p><p class="ql-block">很开心有罗恩陪我一起欢笑。心怀感恩,我们在一起的时刻会比以前更加快乐。</p><p class="ql-block">○每天至少找到一件值得感恩的事:</p><p class="ql-block">○关注生活中积极的一面而非问题;</p><p class="ql-block">○告诉伴侣你感谢他(她)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接纳并不是指不要求对方做出任何改变,而是接受他原本的样子。在和另一半谈论不怎么愉快的话题之前,先向他(她)表达感谢吧。”西尔维娅建议道。</p><p class="ql-block">即著名的《爱比克泰德论说集》。这部书阐述了爱比克泰德的一个思想:幸福生活的关键就是明白我们只能控制自己和自己的反应。人们不是因为某些事件而不安,而是因为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看法而烦恼。</p><p class="ql-block">学校放假了,我很高兴,没有什么比和儿子在一起更能让我高兴的了。但我也意识到,父母常常因为想要“指导”孩子而忘了享受团聚的时光。母亲们总是时刻惦念着孩子的需求,想搞清楚自己能做点什么。你需要新袜子吗?让我往你的麦片里再倒点牛奶。这些举动都源于爱,却让我们和孩子非常疲惫。我决定做一些改变。</p><p class="ql-block">随着我越来越少地提出“建议”,马特在我身边的时候也越来越放松。</p><p class="ql-block">欣赏孩子原本的样子应该是一件自然且显而易见的事,但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家长在这方面的表现都非常糟糕。不管哪个年龄层的孩子,都希望获得父母的认可,对他们来说,这是很棒的礼物。</p><p class="ql-block">“你觉得你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但你女儿会觉得这是否定和批评。你或许可以试着只给出肯定和正面的反馈。”</p><p class="ql-block">杰丝真正想向女儿传递的信息是:“你是我这辈子得到的最棒的礼物!你能够出现在我的生命里,真是太值得感恩了!”</p><p class="ql-block">这只是我们取得的一个小小胜利,但它证明:人类本能地想与无条件欣赏自己、接纳自己的人相处。</p><p class="ql-block">卡特教授也是一位家庭幸福咨询师。解答客人疑惑时,卡特教授常会建议他们制订一个感恩仪式。例如,吃晚餐时,每位家庭成员都真诚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或是在睡前分享当天发生的3件美好的事。有助于他们乐观和舒缓压力。</p><p class="ql-block">上面是圣雄甘地的名言:不论你做的事情看起来多么微不足道,重要的是你要去做。</p><p class="ql-block">那所学校的校长说:“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心怀感恩未来他们收获成功与幸福的可能性就更高。</p><p class="ql-block">家长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可能就是树立一个感恩的榜样,在计划未来和享受当下之间找到平衡。</p><p class="ql-block">发现每一天的美好意味着(尽可能)忽略日常的麻烦和问题。我们不应该只把感恩之心留给特别的日子。</p><p class="ql-block">社会思想家约翰·罗斯金说过: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坏天气,只有各种不同的好天气。</p><p class="ql-block">我做了个深呼吸,试着把坏事变好</p><p class="ql-block">回家之后,我拿出最近在看的书,公元2世纪的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撰写的《沉思录》。在为平定兵患而征战四方的同时,奥勒留对自我意识和人生本质进行了深入思考,记录下了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沉思录》的中心主题之一是,我们要认清哪些是可以控制的,而哪些不行,然后对可以控制的事物采取行动,忽略那些不能控制的部分。几个世纪以来,奥勒留的哲学思想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共鸣。</p><p class="ql-block">书中有段话很适合那天的状况:不论你是冻得发抖还是热得冒汗,累得犯困了还是清醒着,不要让环境妨碍你做该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翻到其中一页,上面有这样一段话“早上起床后,想想活着是我们享有的多么宝贵的一项权利,我们可以呼吸、思考、享受和爱。”</p><p class="ql-block">于公元前340年,他在很久之前就认识到了感恩的价值。他建议我们,不要因为渴望得不到的而错过已经拥有的。要知道,现在已经拥有的,也曾是你渴望的。</p><p class="ql-block">最懂得感恩的人幸福感最高</p><p class="ql-block">感恩日记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帮助我调整了视角,让我重新用积极</p><p class="ql-block">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承认他人为你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可以深化你与他们的内在联系。</p><p class="ql-block">全新的感恩态度并没有让这个冬天变得更暖,但我开始自行给每一天制造几缕阳光。</p><p class="ql-block">寻找事情的积极面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这让我觉得非常有趣。快乐与否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取决于我如何解读它们。明白这一点后,我仿佛身心都自由了。</p><p class="ql-block">很幸运,我可以跳下那台“想要更多”的跑步机。</p><p class="ql-block">但物质财富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能够令人满足,吉洛维奇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发现,相比物品,人们从体验中获得的乐更加持久。</p><p class="ql-block">“不再留意”正是我们难以对已经拥有的东西心怀感恩的原因。</p><p class="ql-block">但当你和朋友、家人度过一段美好时光,或走进大自然时,就会感恩宇宙为你提供了这一切。</p><p class="ql-block">物品和感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他们总结说:“物质主义一向与较低的生活满意度相关。”相比用珠宝、衣服和汽车填补心灵缺口,更好的是用感之心让心灵的缺口自行消失。懂得感恩的人会获得额外的奖励,他们更少渴望拥有那些最终无法让自己更加幸福的物品。</p><p class="ql-block">极简主义的理念正是少拥有一些,感恩就会多一些。</p><p class="ql-block">即使明确知道游戏规则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倾斜了,我们依然会本</p><p class="ql-block">能地把一切归结为“我值得拥有我拥有的一切”。</p><p class="ql-block">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之所以能拥有眼前的一切,部分原因是我们运气好。我们应该为此心怀感恩。相比在事情不顺利时抱怨世道不公,我们不也应该在事情发展平顺时心怀感恩吗?</p><p class="ql-block">“已经足够了”简直成了我的新口头禅。</p><p class="ql-block">研究已经表明,如果把钱花在对他人有利的事情上,就算花得值得。</p><p class="ql-block">“我要开5张支票,每张100美元。我想,感恩自己拥有的钱的最好方式,就是送掉其中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对目前的工作心怀感恩并不会削弱我们的斗志。它会让我们更快乐,工作效率也更高。我们可以在感恩现有工作的同时,期待在未来展翅翱翔。</p><p class="ql-block">对你的工作心怀感恩几乎和对你的伴侣心怀感恩一样难,因为我们对这两者都有过于复杂的期待。</p><p class="ql-block">被感谢是最强的工作激励因素之一,甚至比钱的激励效果更明显。</p><p class="ql-block">“为工作制订一个目标,和真正遇到一个关心、感谢、看重你一切付出的人是两码事。”</p><p class="ql-block">戴尔·卡耐基的课程教授了一条关键的人际原则:坦率、真诚地感谢他人。</p><p class="ql-block">感恩之所以会让我们身体健康,是因为它是压力的解毒剂。当你心怀感恩时,压力的所有征兆愤怒、焦虑和担心都会消失。</p><p class="ql-block">“保持通透、感恩对健康非常重要。不快乐就不可能保持最健康的状态。”</p><p class="ql-block">“思考过去或未来,是人们对这个世界感到心烦意乱的、仅有的两种方式。”利波尼斯医生告诉我。</p><p class="ql-block">担心、生气或害怕的情绪会释放白细胞。</p><p class="ql-block">但我的免疫系统怎么会知道我在写感恩日记,或是在感谢我的丈夫呢?我想象着这些小小的白细胞正在说:“噢,她很开心!不需要巡逻了!”</p><p class="ql-block">“清晨的散步是对一天的祝福”</p><p class="ql-block">回到现实,已经有研究发现,大自然是天然减压器,对我们的健康大有益处。</p><p class="ql-block">他们解释说,当集中起来的注意力被破坏,我们就会感觉紧张。注意力被分散,或是变得非常全神贯注,都会令我们非常疲惫。自然状态下,我们的思绪会分散,也会重新汇聚。</p><p class="ql-block">“我去年怎么也没听你这么说过?实际上,我都不记得你曾经欣赏过自己有多美。”</p><p class="ql-block">但现在我是个成年人,如果我不介意自己腰立有一点赘肉,那谁也没资格责备我。但如果我想改变,就需要行动起来。</p><p class="ql-block">哇喔!虽然我近几个月都在关注感恩,但从没想过感谢自己,并对自己心怀感恩。</p><p class="ql-block">“处于负面情绪中时,你就会想吃一些能马上让你感觉更好的东西。只有正处于正面情绪中时,你才会更多地思考自己的长期感受。”</p><p class="ql-block">○开动之前,花1分钟感谢眼前的</p><p class="ql-block">餐点。</p><p class="ql-block">O不论发生什么,坐下来吃。</p><p class="ql-block">○在胃里装满感恩,而非食物。</p><p class="ql-block">我没有因为担心食物会让人变胖而害怕食物,而是把每一餐都变成了一次庆祝。</p><p class="ql-block">那张写着“谢谢你,我很强大!”的卡片被我一直放在厨房里。现在,我不再因为身体做不到的事情而折腾自己,而是骄傲于它能做到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不是快乐让我们感恩,而是懂得感恩让我们快乐。”</p><p class="ql-block">“诚实地面对自己造成过的伤害,真正为自己获得的祝福心怀感恩,而且愿意积极争取未来可以获得的更好的东西。”听起来像是明智的整体生活规划。</p><p class="ql-block">感恩,我们无法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所以只能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很感恩他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中。</p><p class="ql-block">“愤怒于一件不遂心的事会浪费非常多的能量。和生活对抗是出现问题的原因。当你可以接受生活本来的样貌,就离找到平静下来的方法不远了。”</p><p class="ql-block">简告诉我,手术之前她不断祈祷。“我没有祈祷自己会痊愈,因为我不认为这样做会对结果产生任何影响。我祈祷自己可以获得力量和恩典,不论发生什么都可以安然应对。”</p><p class="ql-block">但事实上,遭遇困境时,大部分人都可以很好地应对。”</p><p class="ql-block">“我们都喜欢认定人们的成功是因为他拥有天赋,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拥有热情和目标,并坚持不懈地追求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东西。”</p><p class="ql-block">最近,安德鲁刚和16岁的儿子成功登顶乞力马扎罗山。他把这趟艰苦跋涉之旅看成一个精彩的隐喻。“当你感觉自己快要死了但还是坚持爬到山顶的体验是永生难忘的,”安德鲁说,“我告诉我儿子,永远不要相信任何人说的你不能做某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停下来欣赏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吗?还是说,我们只会在迷失自我时才后悔惋惜?我们经常让生活中的美好变成透明的背景,所以现在,在一切变得太迟之前,我希望它们能站在舞台的中央。</p><p class="ql-block">感恩当下包括感恩孩子还小的时候。“只要他们快乐,就不必担心其他事情。”我的婆婆曾这样说。</p><p class="ql-block">“我想,对于现在来说,我所做的一切已经足够。”我微笑着对罗恩说。</p><p class="ql-block">刚开始,这一年的感恩计划似乎是个玩笑,而当我决定写一部书时,它又可能仅仅变成一种工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计划的展开,感恩越来越深入我的内心和灵魂。我不仅在总结自己的生活,也是在感受。渐渐地,我身上的某些特质发生了变化。感恩影响了我看待每一件事的角度。保持积极、捕捉事物美好的一面变成了我的第二天性,让我更加快乐。</p><p class="ql-block">我意识到,这一年中,我开始用全新的方式留意生活和自然中的细节:美丽的彩霞、绚烂的夕阳、湍急的河流、轻拂的微风、洒在脸上的温暖阳光。</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中,我常常让自己停下来,感恩体验到的每一种感觉,现在,感恩自然而然地涌现。最简单的快乐就是充满活力地过好每一天。</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停下来欣赏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吗?还是说,我们只会在迷失自我时才后悔惋惜?我们经常让生活中的美好变成透明的背景,所以现在在一切变得太迟之前,我希望它们能站在舞台的中央。</p><p class="ql-block">这一年的感恩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我,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让我掌握了每时每刻都能捕捉到快乐的能力。我知道应该好好感谢生命中的每刻,真正去感受孩子们的温暖拥抱、丈夫的爱以及树上的冰晶和雪地里的脚印。它们不会永远在那里。我也不会。不过,那不重要。此刻永存。</p> <p class="ql-block">《我的时间管理习惯没问题》读书笔记</p><p class="ql-block">要想管理好时间,必须具体记录下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计划出在零碎时间里要做的事情,养成先制定目标,并在一定时期内为之努力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世界上的成功人士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遵守时间;第二,总是清晨早早起床迎接一天的到来。</p><p class="ql-block">晨读</p><p class="ql-block">该做的事和想做的事,该先从哪个做起呢?对,就算心里倾向于先做后者,也要先处理完前者再做后者。如果选择了后者,那么留给前者的时间会不够用。如果选择了前者,人们就会为了能尽快去做后者而提高注意力,在较短的时间里做完前者。而且,处理完了该做的事,才能心安理得地专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p><p class="ql-block">时间管理习惯的养成可以从遵守约定时间、节约用好24小时、先做重要的事、制订并遵守生活计划表、做事不拖延和合理利用零碎时间等非常细小的事情做起。</p><p class="ql-block">制订计划表就是一种节约宝贵时间的方法。制订每日计划表是珍惜每一天时光的最佳方法。</p><p class="ql-block">但是一到周五晚上,我们就会认为能休息两天,往往会无限制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导致很晚才睡。其实,大人们也不例外。睡得晚了,第二天就会比平时晚起。(不同国家的人坑都-样)</p><p class="ql-block">无论做什么,集中精力就好。</p><p class="ql-block">制订月计划表,严格执行并及时反思。</p><p class="ql-block">所以,就算做得再多,必须做的事仍旧没动,等于什么都没做。</p> <p class="ql-block">《奶蜜盐》</p><p class="ql-block">🌷【简介】</p><p class="ql-block">“奶”🥛:</p><p class="ql-block">人的成长本质上都是自我成长,</p><p class="ql-block">用生命之初的“奶”为孩子一生涂上温暖底色,更深刻的意味指的是以母亲为核心的充满温暖、充分照料的生活环境,这个环境以充分的爱和满足感为导向,所有孩子都不可缺少来自母亲的爱与照料,也是其他人不能替代的。只有在母亲的怀抱中一个孩子才能够成长得更健康、更活泼生动、更舒展明亮,母亲要给孩子甜蜜的注视,给孩子的表情、动作、声音做出及时的反应,让孩子从小就能产生更多的自我肯定,这样,母亲就创造了一种对孩子成长有促进作用的环境。</p><p class="ql-block">“蜜”:</p><p class="ql-block">指的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把鼓励赞赏这些甜蜜的情感支持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生命的打开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果生命被打开的状态是用鼓励赞赏的方式打开,孩子的主动性、乐观态度、探索精神等与生俱来的生命热情就会释放出来,成为生命中最本真的能力和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反应方式。</p><p class="ql-block">一个人遇到事情就萎缩,遇到挑战就沮丧这种消极的状态,和早期成长过程中鼓励的缺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实际上是需要能量激发的生命个体,人生命中几乎所有潜在的能力,美好的可能性都是需要激发才能够得到很好的展现和发展的。</p><p class="ql-block">“盐”:</p><p class="ql-block">生命之盐,让成长“举重若轻”。“盐”代表着三个方面的东西:一是坚毅勇敢有责任心;二是生命的现实感。它体现在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接受什么样的任务,有什么样的困难,都有面对现实去承担接受的能力,从而在锤炼中成长,而不是回避逃避和退缩;三是生命的自由度,包括心灵的开放,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有精神的追求,让生命有某种轻盈感而不是被种种沉重沮丧所负累,它和现实感构成一种生命积极的张力。</p><p class="ql-block">🌷【奶】在孩子生命的早期,需要父母的“陪伴”,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多拥抱,多亲吻。</p><p class="ql-block">“满足在前引导在后”这个引导并非那种高高在上的强加观点,而是要父母尝试俯下身与子女平等对话,让孩子学会自我判断与选择,学会表达个人的见解,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p><p class="ql-block">母爱缺失,会带来一生的精神伤害。</p><p class="ql-block">母子关系决定其他关系。母爱缺失所引发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会造成日后我们越是对亲近的人越处理不好彼此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母爱是“接纳和慈爱”,父爱是“平衡和责任”,充分的母爱会让孩子的心灵更好的成长,适当的父爱有助于让孩子完成其社会化。</p><p class="ql-block">把亲子关系还原到最自然的状态,就是孩子要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排在亲子关系的第一位的不是教育,而是“满足”,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首先要给予充分的陪伴。陪伴让言传身教变为可能。孩子会很自然的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这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p><p class="ql-block">父母要多向孩子表达爱,坚持和孩子每天沟通。</p><p class="ql-block">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有两种最基本也最重要一是身体的接触;二是言语的表达。</p><p class="ql-block">我们爱孩子,这个爱应该是具体的可见的,其中最重要一点的就是要跟孩子生活在一起,让孩子每天都能听到父母的声音,看到爸爸妈妈的笑脸,早上醒过来的时候不孤单,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害怕,在父母的爱的陪伴下成长。</p><p class="ql-block">孩子的快乐,一个孩子如果在童年的时候很少得到父母的疼爱,他就会形成一种苦相,并且这种苦相可能会陪伴他一辈子。</p><p class="ql-block">童年时的爱给够了,一生都不缺,他也会生出更多的爱传递给他人。</p><p class="ql-block">如果父母做错了,请马上给孩子道歉,在道歉的那一刻,治疗就开始了。对父母而言,保护孩子在童年不遭受伤害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p> <p class="ql-block">🌷【蜜】🍯:</p><p class="ql-block">只有少数母亲能贡献“蜜”,能贡献“蜜”的母亲不仅必须是一个好母亲,而且还必须是一个愉快的人。</p><p class="ql-block">有益的父母,通常都是那些自身精神质量高、一直处于积极状态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总是用鼓励的方式去支持孩子,让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处于一种被肯定、被打开的状态,激发出孩子的主动性以及乐观、勇于探索等品质。</p><p class="ql-block">先弄清“爱”的本质,然后去爱</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要走的路,父母既无法代替,也无法去设计。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p><p class="ql-block">孩子是否想成为你期待的样子?</p><p class="ql-block">父母对孩子的“爱”的本质是什么?是去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孩子的成长只能是自我成长,父母不能以控制者的角色去设计,而应该以欣赏者的态度去欣赏,用鼓励和肯定的方式,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去。</p><p class="ql-block">让孩子感受自我成长的甜蜜</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父母懂得“爱”的本质,他就会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已要走的路,父母既无法代替,也无法去设计。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他的优势,走上对于他来说“正确的路”,而不是对于父母来说“正确的路”。</p><p class="ql-block">我们生养一个孩子最大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生养一个孩子,其实最核心的目的,是让这个孩子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让这个孩子成为他自己,让他有属于他的幸福,为这个世界增添一种积极的因子。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个世界一定会多一份痛苦。</p><p class="ql-block">让儿童成为儿童</p><p class="ql-block">每个生命都自有它的成长规律,一个人长得太快,也就意味着他老得更快,更容易失去生命的弹性跟热情。</p><p class="ql-block">“生命的纯真,让人永远保持创造力”:我常常遇见一些令我感到惊奇的人,这些人身上有一种让我特别喜欢的童真的状态:他们对新事物总是怀有特别的好奇心;他们对于未知的学问,总会积极去探索;他们跟人交往的时候,特别开朗、直率,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p><p class="ql-block">对孩子来说,父母给予孩子的鼓励越多,孩子就会成长得越好。父母的鼓励不但会让他们感到快乐,还会成为他们愿意更加努力的一种推动力。</p><p class="ql-block">人们经常说,对孩子要求越高,孩子越有可能成为成功者,但我们在生活中却经常发现,在一些家庭里,父母对孩子非常严格、期待很高,结果孩子表现得一塌糊涂。到底怎么回事呢?难道是父母对孩子要求高错了吗?</p><p class="ql-block">其实问题主要不在于高要求,而是伴随着对孩子的高要求,父母很少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与肯定,而是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沮丧和失望。</p><p class="ql-block">“激发孩子爱的优越感”</p><p class="ql-block">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取悦。一个良好的家庭,彼此之间也需要在情绪上相互取悦。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氛围会显得活跃、轻松,而且积极向上,孩子能够在这种氛围中吸收到好的能量,顺势成长。相反,如果父母常常对孩子进行打击、批评,就会让孩子相互取悦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样孩子也会表现出更消极的情绪状态来。我希望父母们读到这里时,不妨想一想,在你的家庭里,你和孩子在一起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氛围?</p><p class="ql-block">那些得到了父母的鼓励的孩子,能够充分享受自己的成长,并且产生一种“爱的优越感”。这个优越感不是在跟别人的比较中产生的,不是指财富、地位、名声,而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生命力。它是从父母的爱里面产生出来的,是父母的欣赏、鼓励、保护、成全所激发出来的正能量,它深植于孩子心底,是能够惠及孩子一生的力量。</p><p class="ql-block">父母的这份鼓励,比所有的说教都更有激励人的力量。这份父母的爱,激发了孩子的优越感,让孩子觉得自已是珍贵的,对父母而言是有意义的,是可以越来越好的。他所有的一切,父母都欣赏,都在期待。</p><p class="ql-block">所有的孩子心目中都有一个潜在而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得到父母的认可,从父母的认可中得到自我肯定。</p><p class="ql-block">在亲子关系里,我坚持以鼓舞为主。在孩子遭受人生困难的时刻,他们内心最渴望的是父母的安慰与鼓励,无一例外,这是人天然的一种情感需求。如果父母都能知道这一点,在孩子需要帮助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予他鼓励、信任,孩子就会幸福一生。</p><p class="ql-block">我们怎么知道他最终会长成什么样?人们,总是太相信立竿见影的东西,总是认为通过某一种力量就能够迅速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状态,而忽视了孩子本身所具有的慢慢改善自我的成长能力。生命的成长,需要的是这种“缓慢”生长的力量,而不是那种强力的改变。</p><p class="ql-block">学会与孩子的不足友好相处</p><p class="ql-block">所有孩子身上都有他很优秀的地方,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挖掘他的优势,让他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越来越优秀;所有孩子身上也都有一些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缺点,父母要学会去接纳甚至保护。</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有他很优秀的地方,父母不应该去要求孩子一定要在自己所期待的领域达到很优秀的状态,而是应该帮助孩子挖掘他的优势,在他所擅长的地方越来越优秀。</p><p class="ql-block">只是在今天这个社会,有时候父母过于急切,对孩子过于苛刻,反而很容易忽视孩子身上最好的品质。</p><p class="ql-block">中国父母一直习惯于把亲子关系简单地看成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不是亲密生活、共同成长的关系。</p><p class="ql-block">保护孩子身上的不足</p><p class="ql-block">任何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性情、才能、趣味,都不可能完全符合父母所期待的那个标准,也不可能完全符合社会所规定的那些标准。在孩子身上,总是会有一些缺点,无法因为父母的讨厌和不喜欢而改变。父母应该学会去接纳甚至保护孩子的一些不足。</p><p class="ql-block">改变不了,就要接纳它。也就是说,对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去与自己的不足、与自己身上的缺陷友好相处。这样孩子才不会因此而自卑,才不容易对他人产生妒嫉,甚至仇恨。父母的爱,父母的接纳与鼓励,是治疗孩子这种缺陷的最佳良药。</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在父母那里得到充分的鼓励与保护,并不是说他在社会上就不会受到伤害了,但父母的这种保护会帮助孩子生成一种自我保护、抵制伤害的能力,让他们对伤害免疫、不再害怕。来自父母的力量,会帮助他们去超越人生中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p><p class="ql-block">有时候,父母不当的教育会强化孩子某些偶然出现的特点。所以,父母关注孩子时,先要判断孩子出现的行为到底是属于什么“级别”的问题。如果只是偶然出现的、暂时的问题,不要过度地去教育,否则往往会产生负效应。</p><p class="ql-block">差一点,又何妨?</p><p class="ql-block">在某些方面,孩子与他人相比会有明显的不足。这个不足,不是孩子足够努力就能改变的。让孩子正确面对这种竞争的方式是:挖掘自己的优势,多与过去的自己比较。</p><p class="ql-block">这些父母不明白【其实一个人能够实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是早已决定好了的,他个人的资质水平,他所在的家庭在各方面的积累情况,都决定了是否具备这种可能性,而不是只要一个孩子足够努力就定能达到父母想要的目标。</p><p class="ql-block">人的智力、身体等生物性上的进化,总是最慢的,即使经过强力的训练也无法改变。</p><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家长们都应该相信二点: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发光点,扬长远胜于避短,每个人最终都是用自己的优势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更好的立足之地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质,肯定孩子的独特性,理解和保护孩子的短处。</p><p class="ql-block">人生处处充满了竞争,一方面父母要让孩子学会面对竞争,正视竞争;另一方面也需要面对竞争的失败,学会善待自己。要善待自己,就要少跟其他人比较,而多跟过去的自己比较,去体验一种我已经成长了、我已经进步了的快乐。</p><p class="ql-block">几乎所有羞涩的人都渴望自己变得强大,比强大的人更渴望强大!所以羞涩的、内向的人往往更加有力量,虽然他一直处于弱势,但一旦他获得正确的引导,他就能成为巨人!因为弱势者为了变得强大,他会更专注,更有内力,对生命有更深邃的审视。</p><p class="ql-block">长得太快的树木,往往都特别脆弱,对于树来说,长得慢才能活得久,长得慢才能活得好。人也是如此。除了学业,人生的面向还有很多个人如果把生命的精气神都耗在学业上了,那生命的成长就有问题了。</p><p class="ql-block">学业枯竭带来的问题有几个方面:第一,孩子一生都会生活在精疲力竭的状态之中,他总觉得好像休息不够、精气神不足。第二,一旦学业目标达到了,他就失去了对学业本身的兴趣。第三,生命力不足,创造能力缺乏。其实人发展到最后,更关键的是你有没有持久的关注力,能不能不断激发自己去探索,这些才是最重要的生命能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我们真的低估了睡眠不足对整个民族身心健康的危害</p><p class="ql-block">孩子每天需要10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长;9~14周岁(含14周岁)的孩子每天需要9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长。德国睡眠教育专家认为,睡眠不足也是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很多因为抑郁症自杀的人,在自杀之前,睡眠都出现了问题。</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一直强调,从家庭教育来说,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正常</p><p class="ql-block">人来培养,要用正常人的方式来对待他,这样孩子就不会得所谓的天才病。</p><p class="ql-block">培养天赋,而不要培养天才</p><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上天才的数量少之又少,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或者是爱好「保护孩子的天赋、兴趣,远比逼着孩子成为“天才”更有意义。</p><p class="ql-block">每个人身上所具备的天赋,都是上帝对这个人特别的眷顾,如果父母牺牲了孩子的这种天赋,对孩子而言,将会是最大的伤害。父母常常以爱的名义,以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为理由,用貌似帮助孩子的方式去伤害孩子。我们什么时候能认真倾听一下孩子的声音呢?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应该更有勇气去走与别人不一样的,但却适合自己孩子的路呢?这应该是值得很多家庭去思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需要父母意识到无论孩子是否是天才、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否能成就天才,都要首先把孩子当作一个普通人、正常人来看待,让他在有限的条件内正常发展,这是培育一个生命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获得幸福。</p><p class="ql-block">天才的大脑和普通人的心态相结合,让陶哲轩身上闪现出不同寻常的人性光芒。这种非常健康的“成功”,才应该是天才们最好的结果。</p><p class="ql-block">真正天才的品质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当孩子找到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就会投入持续的关注,发展出人生巨大的优势。作为父母,应当立足孩子的未来去思考,保护孩子的天性,让他们有自由的环境发展自己的兴趣。</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培养任何一个孩子,首先要弄清孩子的兴趣所在,这正是他们可能投入持续的关注力,自己向天才迈进的起点。</p><p class="ql-block">所以在我的家庭里,对孩子所感兴趣的一切给予鼓励,是我们对孩子最基本的态度。哪怕有时候我们还不能接受孩子的某些想法,但我们也要努力不去损害她的热情。</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今天的父母要成为一个学习者要从原来的经验里面走出来,去给孩子更加全面更有前瞻性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要立足于对孩子未来的思考,要从孩子的一生来规划他今天的生活。如果这样去思考的话,父母就会发现,孩子身体健康多么重要,合群多么重要,更容易变得快乐多么重要,遇到挫折的时候他能够自己调整、改善多么重要。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孩子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那会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一颗种子,如果得到了很好的浇灌与培育,这颗种子就会长成一棵繁茂的大树一不但造福他自己,还会造福社会。</p><p class="ql-block">保持对孩子的未知,也是保护孩子的神秘性,保护孩子的独特性,保护孩子生命天然的状态,让他可以完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有的人创造力比较强?我认为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小时候他玩什么父母都不要干预。只有孩子信赖自己的感觉,信赖自己的爱好,他才可能使这种爱好变成一种创造性的发挥。</p><p class="ql-block">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东西就得允许他去尝试,有些傻气就让他尽情冒好了,哪怕做错了,这些错误也会给他教育,让他获得一种自我判断的能力,学会对自己的保护。</p><p class="ql-block">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对孩子发展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盐】🧂:</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要想获得持久的活力,最为根本的力量来自对自卑的超越。生命处处都有限制,自我改变的信念的强弱往往与成长的原初得到什么样的启迪与祝福有关。</p><p class="ql-block">我就对他说:“爸爸,你教育孩子的责任已经在我们这一代人身结束了,以后孙女和外孙女的成长,主要是她们的父母,也就是我们责任了。”</p><p class="ql-block">对那些贪玩的年轻父母,我很想强调的是: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教育,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所以你生出一个孩子,就是生出了一生的责任,当你的休息娱乐跟孩子的成长发生冲突的时候,还是应以孩子为重。</p><p class="ql-block">我经常对一些年轻的妈妈们说,说一句心肠比较硬的话,你们一定要掌握住孩子的教育权,哪怕有时候家庭里会因此出现一些不愉快,也决不要轻易后退。</p><p class="ql-block">母亲帮助孩子形成丰富健全的情感世界,父亲则促进孩子社会能力的发展,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父亲不缺席,男孩才能更像男孩,女孩才能更像女孩。</p><p class="ql-block">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让你去算到底省下了多少钱,而是想让你知道:老人家为你省下的这些花销,是你本来应该支出的;这些老人家付出的劳动,是你本来应该亲力亲为的—不管老人家的做法多么落伍,多么固执,你在跟老人家沟通之前,都要记得心存感激。</p><p class="ql-block">因为你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一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并且知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选取什么样的方式,在具体的情境中要做什么样的选择。但是,一定要牢牢记住的是,你播下的首先应该是善种,这样才能最终结出爱的果实来。</p><p class="ql-block">无数个令人心痛的儿童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父母避讳谈论死亡,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起“生命第一”的观念。</p><p class="ql-block">那么,身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要尽可能早地告诉孩子生命的可贵。而且,根本不存在一个没有痛苦的死后世界。第二,就是要告诉孩子,遭遇危险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生命都是第一重要的。第三,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化解孩子的负面情绪,防患于未然。</p><p class="ql-block">当父母不在场,他人做出了让孩子即刻行动,但很有可能造成极大伤害的指令,而且这种伤害又是事后无法修复的,怎么办?这就需要孩子当即做出有防御意义的行动来保护自己。比如拒绝学校老师不当的惩罚。这种观念及早传达给孩子。正如一位哲学家说的,“要让死亡变得不容易!”活着就是希望,活着就有希望,“活着比一切都重要”的观念,要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第一准则,要成为在餐桌上与孩子最常交流的话题。上面这个例子讲的是外力施加于孩子身上造成的不幸,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孩子选择自杀。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父母就一定要重视每天和孩子的沟通。当然,这种沟通是那种平心静气的交流,而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质问与指责。只要你每天都能跟他交交心,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况,他就会乐于告诉你他在学校里发生的事以及他的困惑与郁闷。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在老师因疏忽给孩子造成伤害之后,及时察觉并采取补救措施,也就是和孩子谈心,抹去孩子心理上的阴影,避免孩子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p><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的核心:“身体教育学”</p><p class="ql-block">庭教育研究的核心,其实是身体教育学。一些性格不好的孩子,并不是天生性格有问题,而是因为他的汗流得太少了。因为只有流汗,才能有机会把身体里晦暗的、消极的情绪排泄出来。只有流汗才能激活身体的机能,大脑才能分泌出多巴胺,产生愉悦自信、快乐和幸福的感觉。让孩子多流汗,不仅可以促进他的身体发育,还能让他更相信自己。“野蛮其身体,文明其精神”,如果没有野蛮其身体,其实是很难文明其精神的。</p><p class="ql-block">要知道人生处处有竞争,这不仅是智慧的竞争,更是一种体力、耐力、意志力的竞争。我常常跟我女儿说只要有时间你一定要吃好睡好运动好,这样才能跟应试教育做长</p><p class="ql-block">期的斗争。</p><p class="ql-block">没有强健的身体,一个人是很难与他人竞争的,在遇到困难与压力时也更容易崩溃。</p><p class="ql-block">你也大可不必为此跟他打上一架,甚至丢了性命。说实在的,在今天的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一种具有“垃圾性格”的人,他们的人生很失败他们因此对整个社会都存在着强烈的敌视心理,随时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爆发。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告诉孩子,这样的人是很危险的,有时候你不知道危险在哪里,但为安全起见,你一定要做到与人为善,一定不要因为一件很小的、没那么重要的事情而去伤害别人的自尊,或者刺痛了别人某一根神经,从而招来不必要的伤害。</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和孩子谈血性,首先要谈的应该是如何保护自己;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怎么能以更智慧,也更能保证自已安全的方式去帮助别人。</p><p class="ql-block">其实孩子是很善于思考的,有时只是因为父母替他们想得太多太周到,才会让他们放弃了思考。我们要相信,当孩子需要自己去应对某件事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就会生发出解决问题的智慧,当然,也包括面对问题的勇气。</p><p class="ql-block">我就在想,什么样的爱,才可以既让孩子保持生命的自然状态,又有助于引导他的心智成长呢?我们不能因为谨慎,甚至恐惧,就给孩子硬性规定“不能跟陌生人说话”,这样很可能反而会害了孩子。要相信,孩子其实有种天然的辨别能力,只要父母恰当地引导与启发,孩子是能够分辨出好人和坏人的,其实这也是一种生活常识的积累。</p><p class="ql-block">我始终认为,一个家庭,一定要把养育孩子这件事看成是此所有其他事情都重要的事。</p><p class="ql-block">要做一个“专业”的父母,具备教养孩子的专业素养,这样才可以避免很多错误与失误,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出一个更为健康的环境。</p><p class="ql-block">“专业”的、合格的父母,会用恰当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而不是用自己情绪化的东西威逼孩子。</p><p class="ql-block">但有些情况,父母采用消极对待却并不合适了,而是需要父母为孩子确立明确的行为准则,告诉他应该干什么不该于什么,有些事情,哪怕孩子很不愿意,甚至十分抗拒,只要它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的,那父母就要坚决让他做。</p><p class="ql-block">既严厉又温和地给孩子定规矩。</p><p class="ql-block">从孩子的天性来讲,他们当然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被保护的、安全的世界里。但如果父母过于保护孩子,也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所有的成长都是学习的结果。孩子需要付出,需要努力,甚至需要不断挣扎着突破自我才能完成个体的成长。不去付出、不去担当一些责任,人的成长就无从谈起。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对付出是有畏惧感。</p><p class="ql-block">“你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我的孩子上学呢?”我说作为父母,有时候要帮助孩子成长,你必须要能够狠得下心来,这个狠得下心来,对孩子没有任何的伤害。痛苦只是一时的,但这些痛苦,却是孩子成长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p><p class="ql-block">所谓的形成良好的习惯,其实就是给孩子立规矩,或者说是订“契约”,与孩子明确约定哪些事坚决不能做。这并不是一次就能到位的,所以父母需要特别耐心,要一次一次跟孩子讲道理。随着孩子不断长大,父母还要学着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引导他。</p><p class="ql-block">大人给孩子立的这些规矩,都是为了使他更为坚强,更为独立,更有勇气去承担自己的责任。而无原则的过度的爱,对孩子只是一种伤害。</p><p class="ql-block">我相信,未来社会可能会对人的品</p><p class="ql-block">行,尤其在诚信方面,要求更为严格。所以在孩子的品行方面家长一点都不能放松要求。</p><p class="ql-block">对未来社会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他说“让孩子说真话,做真事,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p><p class="ql-block">为了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有担当的人,父母既应该让孩子了解父辈的辛苦,激发孩子的责任意识,同时还要放手让孩子去承担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事情负责。</p><p class="ql-block">贫穷,其实并不是一件让人感到羞耻的事。好吃懒做、爱慕虚荣、没有上进心、没有担当,才应该感到羞耻。所以,父母一定要有一个最基本的意识:我们既要把我们工作的不易告诉孩子,也要通过我们自己的人生故事,去激励孩子,让他能够正视现实,正视自己的家庭存在的各种困难,这对激发他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其实是极为重要的。</p><p class="ql-block">我对孩子说,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首先就是来自爷爷奶奶当年的艰辛劳动,你是在享用他们当年很辛劳动的成果。</p><p class="ql-block">父母有时候需要把责任让渡给孩子,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十分重要的。</p><p class="ql-block">孩子自己能够尽到责任的事情,就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这样孩子的责任意识才能逐步建立起来。</p><p class="ql-block">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强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更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因为城市化等原因中国的孩子劳动意识教育明显欠缺,父母应该创造一切条件</p><p class="ql-block">提高孩子的劳动能力。</p><p class="ql-block">爱孩子,就要教会孩子独自生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必然和劳动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劳动的人也是没有价值的人,对别人来说只是一份负担。</p><p class="ql-block">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不能让孩子过得太好、太安逸了,不能让孩子太少有流汗、出力、承担责任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培养劳动意识,激发孩子身上的积极因子。</p><p class="ql-block">爱好劳动的人,性格会比较好,事业也会比较优秀,因为这样的人不容易依赖别人,不容易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给别人。</p> <p class="ql-block">经我们了解后,发现事实恰恰相反:越是优秀的老师承担的责任越多,付出的劳动越多,很多优秀的成果都是在忙碌中创造出来的—越忙碌,效率越高。</p><p class="ql-block">很多家长也知道要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但在实践中经常感到为难:孩子在小学阶段,课业负担不重,当然可以让他多做点劳动,但是等到孩子上中学了,学业负担重了,劳动与学习发生冲突,该怎么办呢?这时家长往往就会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认为其他事情可以往后放一放。其实我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认为女儿学习任务重,只要我们把事情都替她做了,不让她分心,她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好。但实际效果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我们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并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孩子因为不劳动而滋生出来的很多问题,比如缺少责任感。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那些不爱劳动的孩子,每当他在学习成绩上出了问题,或者是跟别人相处有问题时,他会更多地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相对来说,懒散的孩子学习成绩更有问题,勤快的孩子反而学习效率更高,包括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更有效,责任感更强。</p><p class="ql-block">这时我觉得我们作父母的真的需要反省一下,因为孩子的能力丧失,父母有很大的责任。父母把孩子要承担的责任都给包办了,不仅孩子的责任意识会萎缩,可能他很多身体方面的能力都会萎缩,包括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身体的敏捷度。</p><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劳动会激发人的智慧,激发人的很多能力。劳动能让孩子变成一个社会化程度更高的人,一个能够承担自己责任的人,一个能够关心别人的人,一个能够在团队里受欢迎的人。孩子如果丧失了劳动能力,就很容易变得自私、冷漠,对周围的世界无动于衷,因为他在不需要承担责任时,那些消极的东西就会在他身上暗暗滋生。</p><p class="ql-block">劳动会培养出一种美感,培养出对生活的热情,对生活乐观的态度。</p><p class="ql-block">一个整洁的家庭不一定有特别多的财富,但生活在这个家里的人肯定特别热爱生活。</p><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今天,特别是在城市里一其实乡村孩子也一样,劳动机会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应该怎样训练孩子的劳动习惯呢?我认为,</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p><p class="ql-block">一种就是我刚刚所讲的,把爬楼、徒步、提重物等这一类的行为看成是一种劳动。</p><p class="ql-block">再一种是让孩子在家里从事简单的家务,包括整理自己的床铺,自己洗自己的袜子、衣物、毛巾,以及扔垃圾、洗碗等这类事情,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劳动。</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劳动方式,就是父母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某种劳动机会。比如,周末全家人到乡下,到亲戚家,或者到某一个拓展营地,去进行一些劳动。</p><p class="ql-block">在实践中我还有一个体会,那就是劳动还能增强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对父母的体谅,改善孩子对劳动者、对城市里面所有为他服务的人的劳动价值的理解。</p><p class="ql-block">“空心病”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心理疾病,在青少年中间,它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这种病症的核心特征是患者对生存产生无意义感,对生命产生空虚感。</p><p class="ql-block">我们阻止“空心”的路在何方?我认为重新反思农耕文化的重要性,重新从农耕文明中寻找出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选择。农耕文明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亲近、互动频繁,这正是走向工业文明社会的我们所缺少的。我们不仅应该让孩子明白,更应该让自己明</p><p class="ql-block">白,无论社会进步到何种程度,无论人们的物质如何丰富,脚下的大地是我们永远的生命载体。对于土地与自然,要始终保持亲近、保持敬畏,要让生命在大地之上舒展开。如果一个人对大地没有感情,那他对其他事物的感情,肯定也是轻浮不定的,没有真正接触到土地和自然,他的心灵也一定是悬浮在空中没有落脚之地的。</p><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在这样的母体文化中,双脚站在大地上,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回馈自然,是其最主要的文化特征。它警示我们生命的根之所在一人活着,必须接地气。所以,父母们不妨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从数理化和电子产品的围攻中解放出来,让孩子体验耕种,体验人生活在地球上的基本活动;让孩子探寻植物、动物、季节、气候、星象、宇宙等有关大自然的一切奥秘;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和自然接触,体会它的变化。</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能够前进,往往并不是被目标所激励,而是被成就感所推动。也就是说,哪怕只是很微小的进步,但如果得到老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就会让你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你觉得,哪怕学得再辛苦,心里也会很愉快。</p><p class="ql-block">当孩子获得进步时,哪怕很缓慢,从中获得的成功体验也足以让她对自己所学的学科产生更强烈的感情。对孩子严厉、高要求,能够在短期里产生一定的推动力,但是在某些孩子身上,这种严厉跟高要求也可能会使他产生畏惧感。我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要顺其自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并且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孩子有信心去一步步地迈向成功。</p><p class="ql-block">对于补课,合理的建议是,孩子需不需要补课,最重要的是要跟孩子商量,问孩子是不是觉得非要有人帮助不可。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力,而且孩子在自己做出决定后更有一种责任感,在补课时也就更加认真。</p><p class="ql-block">对于“飞翔者”,不仅限于取得要好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引导孩子有更多的兴趣与爱好,能够有更广泛的学习领域,鼓励孩子成为自己擅长领域的知识的分享者与责献者。</p><p class="ql-block">父母对学校的事务越关注、越参与,孩子的学业成绩就越好,孩子的成长也会越好。父母应该与老师建立一种正常的情感互动,同时多理解老师的困难,不要与老师、学校为敌。</p><p class="ql-block">其实,在父母跟老师、跟学校交往过程中,不管怎么说,学校总是掌握着主动权的。也就是说,我们当父母的需要有这样的意识:无论你再忙,都需要跟老师多一些沟通。而且不管老师的情绪或态度再不好,我们都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过多的负面评价老师的话,因为这样的评价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我其实还想说的是,教师工作繁忙、压力巨大,可能有时候在情绪上会有一些波动,我们家长如果对此能有更多的理解,那么与老师的沟通就会变得理性很多,沟通效果也就会好很多。</p><p class="ql-block">处理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成为合作者,互相包容互相促进,而不是在发生矛盾时就一定要分出个胜负输赢。任何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健康合作。</p><p class="ql-block">电子产品的使用,也需要“驾照”</p><p class="ql-block">电子产品对孩子心智、身体、大脑的发育都有不良影响,对于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父母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制定使用规则,指导孩子正确、适度地使用。</p><p class="ql-block">电脑可以用来学习,也可以用来娱乐,让孩子学什么,娱乐什么,主动叔要掌握在父母的手里。我建议在孩子刚开始上网的时候,父母要</p><p class="ql-block">坐在他身边,对孩子进行明确的引导,同时对每天上网多长时间也要</p><p class="ql-block">有严格的规定。</p><p class="ql-block">把孩子放到群体环境之中</p><p class="ql-block">在群体环境中,孩子会在各方面都得到一种自然的学习。孩子之间的交往有它的规则,父母不能因为保护孩子而过度千涉。孩子与同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父母一定要多为孩子创造这样的群体环境。</p><p class="ql-block">“我觉得不要紧。”不要紧并不是孩子懦弱,因为孩子之间天然就有某种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其实跟我们大人所看到的不平等是有所不同的。在这样的不平等氛围里,孩子还是会感到很快乐,即使有时候有点儿委屈,但是他能够忍受这个委屈。孩子的这种示弱,我们可以称为积极的示弱,或者称为妥协。这也是学习相处之道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p><p class="ql-block">一个孩子如果完全不跟其他孩子在一起玩,他的外貌都会显得特别老气,因为长相本身也反映了学习的结果。他如果只是向爸爸妈妈学习,向爷爷奶奶学习,他就很容易变得一脸老相。</p><p class="ql-block">其实,孩子之间发生点磕磕碰碰是非常正常的,父母没有必要对此做过度的反应。我们往往对孩子会过度保护,过度焦虑,这都容易使孩子变得过于脆弱,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感,人际交往能力差。</p><p class="ql-block">任何一个人跟他人的交往能力,都是从与自己父母、与自己兄弟姐妹的相处中获得的。家庭成员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原型和基础。一个人跟他人处得好不好,最关键的是要看他跟父母的相处方式有没有问题,跟兄弟姐妹的相处方式有没有问题。</p><p class="ql-block">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杜绝坏习惯,明确的惩罚制度很有必要。我把对儿童的惩罚与教育,采取登记管理的原则,分成七个等级:提醒、批评、冷落、斥责、剥夺、禁闭、罚打等。父母首先要对儿童成长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要随机指点,随处引导,重要的是,要在孩子“第一次”犯错时就能给予他正确的教育。抓住了“起始处”,也就能避免孩子走上错误的成长之路。</p><p class="ql-block">因此,对父母而言,掌控住自己的情绪不让它失控,在孩子犯错时不狂怒,不轻易选择体罚,特别是重罚,也是对自己和孩子的一种保护。</p><p class="ql-block">每个强势的父母背后可能站着一个懦弱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在父母容易情绪失控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容易情绪不稳、内心懦弱,甚至做出危险的行为。父母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孩子犯错时,采用文明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以自我反省的机会。</p><p class="ql-block">一个懦弱的男孩背后,往往有一个强权的父亲;而一个暴力的女孩后面,往往会有一个暴力的母亲。</p><p class="ql-block">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要犯错误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父母的提醒、教育获得改善,也可以通过孩子自身的觉悟得以调整解决,而对孩子过于严厉的教育,只会使他丧失自我的反思力,到头来只能害了孩子。</p><p class="ql-block">有学者认为,一个人内心所受到的伤害与失败感需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赞赏与鼓励才能弥补,“1次批评需要24次表扬才能使一个孩子再</p><p class="ql-block">次恢复内心平衡”。</p><p class="ql-block">“尿不湿时代”的孩子对个人的权利、尊严都更为敏感,父母如果采用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可能就会带来危险。对待新时代的孩子,父母必须首先理解和接纳他们的不同特点。</p><p class="ql-block">社会中,则更多的是以生存为导向。而这必然导致:以个人幸福为导向,就会更为敏感,会更加追求优质的生活,更追求个人的尊严与权利;以生存为导向,就会更加吃苦耐劳,容易接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一类的价值观,更容易接受挫折、苦难,并会认为这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有一些学者认为,今天的孩子在自己情感需求的引导下,对个人的权利、尊严更为敏感。传统社会里的某些对待孩子的方式,现在再用就可能会变成一种危险。</p><p class="ql-block">父母的评价;9岁之后,他会更加看重老师跟同学的评价;到了初中以后他最为在乎的是同学对他的评价。</p><p class="ql-block">我觉得,对孩子的肯定、鼓励、表扬,一般来说是可以当众进行的:但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有时候需要有一种隐私意识。作为父母或者教师,对孩子的任何批评教育,我们都需要考虑这种批评教育会不会产生负面的后果,需要考虑孩子的承受力和理解力。</p><p class="ql-block">比如说今天的孩子他更在乎的不是你说得对不对而是你说的方式尊重不尊重他。他更希望你能用一种跟朋友交流协商的方式跟他交谈,而不是用强制与灌输、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方式。</p><p class="ql-block">一定要从这样的观念中摆脱出来。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对话、协商,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需求,接纳孩子跟你不一样的观念,由此在家庭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态度。</p><p class="ql-block">某些情况下,孩子更像是大人的老师。时代在发展和前进,下一代的孩子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社会能力等诸多方面都会逐渐领先上一代的父母。作为父母,应该反过来向孩子学习新的技术、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更有包容力、更有宽容度的思想观念。</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孩子会闭上倾诉的嘴巴?在亲子之间的沟通中,父母总是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导致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要想重新建立起良好的亲子沟通,父母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沟通方式,谨慎对待孩子的情绪。“谈孩子有兴趣的事,而不是父母有兴趣的事”。最后,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应该在尊重与鼓励的前提下展开讨论。</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害怕三件事儿:父母不要我了,父母不爱我了,父母不满意我。</p><p class="ql-block">必须要承担的生命之重</p><p class="ql-block">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要面对很多教育中的挫折与失败,父母必须鼓起勇气去接受这些失败,面对各种压力与挑战,身为父母,必须要排除万难去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们总是会一厢情愿地希望孩子达到某一个目标,但孩子不见得现在就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也不见得他会认同父母的这个目标。当我们的期许跟孩子的能力、孩子自身的期许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听孩子的。</p><p class="ql-block">在人类的普世观念里,人和人要彼此尊重相互宽容,以及学会欣赏和鼓励他人。</p> <p class="ql-block">《颜氏家训》学习要点小结</p><p class="ql-block">1⃣️做父母要慈爱、有威严,督导训导孩子勤学上进,读书要作为家规代代传承。</p><p class="ql-block">2⃣️“教育媳妇要趁新到,教育子女要趁早。”</p><p class="ql-block">3⃣️做父母要慈爱,爱自己的孩子,无论男女,老大或老二,无论孩子愚钝或聪明,要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p><p class="ql-block">4⃣️兄弟姐妹之间如同形与影的关系,要互相珍惜从父母那里分得的血气。兄弟姊妹的关系要相亲相爱、相互照顾。不要相互期望过高,期望过高就会产生不满。兄弟姐妹和睦,子侄之间就会相互爱护。哥哥姐姐应该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应该尊重哥哥姐姐。</p><p class="ql-block">5⃣️男女婚配重在选对的人,不要过多注重门第、财礼。</p><p class="ql-block">6⃣️多与善人、君子相处,这样时间一长,就像进入芝草兰花的屋子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p><p class="ql-block">7⃣️要谦虚,要向古人学习,向同辈中优秀的人学习。向农夫、渔民,向各行各业中杰出的人物学习。</p><p class="ql-block">8⃣️学习的目的是开始心智,提高认识力,以利于自己的行动。</p> <p class="ql-block">《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读书笔记</p><p class="ql-block">所有关系的根源是人与自身的关系。在生命的某个时刻,这些分裂的部分有再现的倾向,要么毫无知觉,要么如火山爆发。</p><p class="ql-block">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说服内在的那个难以捉摸的痛苦小孩,使他们相信他们最终是被看到和听到的,然后能够冒险走出来,站在成年人的水平去讨论问题。</p><p class="ql-block">心灵胜过一切,如果你有内在的和平,那么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会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保持一颗开放的心。</p><p class="ql-block">每走一步都被评判,却很少得到鼓励。</p><p class="ql-block">唯一能帮助你的人莫过于你自己。</p><p class="ql-block">但是所有的疾病都肯定会粉碎家庭中的安全感,以及伴侣们长时间以来学会的将快乐依赖着彼此身上的日常生活舒适感。</p><p class="ql-block">人们总期望自己的伴侣改变,但其实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而恰恰只有我们的改变才能带来伴侣的改变,这就是现实中的悖论。</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在烧迷迷糊糊中读完了《稻盛和夫自传》,方理解他的成功是必然,“利他之心”是永恒的正道,“拼命向前”是他做事的方式,路是对的,走路的方式也对,没有不成功的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