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之行第四篇秘鲁——寻找失落的印加帝国库斯科&马丘比丘

晴天

<p class="ql-block">(一)印加帝国的崛起时的都城库斯科</p> <h3>2017.3.27阴转小雨。我们来到库斯科城,这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的印第安帝国的古城。11世纪印加帝国初期,皇帝曼科卡巴克主持兴建了这座城市,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征服之后,在辽阔的印加帝国时代达到它的顶峰,库斯科发展成为帝国的首都和神圣的城市,是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中心。帝国的社会组织是非常等级制的,这种观念影响了城市的设计布局。</h3> <h3>印加帝国鼎盛时代几乎占领整个南美,光栈道全长就有3万多公里远远超过万里长城。</h3> <h3>在库斯科城内,印加帝国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在城中心的武器广场正中,秘鲁民族英雄,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的全身雕像耸立在那里,广场四周则环绕着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h3>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大教堂顶端的福音钟楼悬挂着一口130吨重的大钟,据说是南美大陆最大的钟,钟声能传到40千米之外。</p> <h3>1670年城市按照巴洛克风格重建,并使它成为艺术中心。今天,库斯科的主要建筑物属于这一时期。</h3> <h3>印加帝国的太阳神庙</h3> <h3>昔日大殿到处金碧辉煌,墙壁上全是贴的金膜。西班牙人占领后将这些金子全部刮走了。</h3> <h3>昔日的辉煌灿烂的日子里这个太阳神庙的院子里堆放的是各国奉送的的金子银子</h3> <h3>传说中的印加帝国的太阳神庙外的金玉米地。玉米是用金子做成的。</h3> <h3>西班牙人并没有把印加人的神庙,城墙完全销毁,而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再建自己的教堂,修道院,所以在库斯科常常能看到一个建筑里存在了两种风格,两种文明,而水乳交融。好比著名的Santo Domingo教堂,就是建筑在印加的太阳神庙的基础上。还有兵器广场(Plaza de Armas) 的库斯科大教堂,它的藏品"最后的晚餐"世界闻名。这可不是达芬奇的原画,Marcos Zapata的模仿之作创意非凡,耶稣和他门徒面前的餐桌上摆的竟是印加人的佳肴—豚鼠因此,库斯科的建筑既有印加帝国的痕迹,又有西班牙的风格。</h3> <h3>用手工打磨的一整块石头,切割为六面,十四角。</h3> <h3>为防地震墙面向内倾斜</h3> <p class="ql-block">秘鲁这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土,玉米土豆种子都有上千种,而且是许多粮食蔬菜种子的原产地。</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外墙,下半截是印加帝国的石头垒起的的墙体,上面是西班牙统治时期改建成的欧式建筑风格。街道很窄,路中间还有一条排水沟。</p> <h3>在酒店里,这里的人们用乐器演奏当地的音乐,我听着歌曲的风格有点到了西藏的感觉</h3> <h1>(二)失落的印加帝国马丘比丘</h1> <p class="ql-block">2017.03.28,天气晴转多云午后大雨。从乌鲁班巴坐汽车,转去马丘比丘马的专用小火车,再乘景区公交车到达马丘比丘。被称为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距当时的都城库斯科120公里,坐落在安第斯山脉最难通行的老年峰与青年峰之间陡峭而狭窄的山脊上,海拔2400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遗迹。在印加语中,马丘比丘代表"古老的山巅"。数百年前,连接马丘比丘与库斯科的,只有群山间一条狭窄的印加古道。而今,当我们乘坐旅游列车到达这里时,会感受到强烈的震撼:面前的马丘比丘,似乎随时都可能从狭窄的山脊滑下万丈深渊,而正是在这陡峭的、荒无人烟的山脊上,印加人建起了自己的城市。</p> <h3>人们认为马丘比丘是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Pachacuti)于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秘鲁时都有人居住。考古学的发现显示马丘比丘并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贵族的乡间修养场所(类似罗马庄园)。围绕着庭院建有一个庞大的宫殿和供奉印加神祗的庙宇,以及其他供维护人员居住的房子。据估算,在马丘比丘居住的人数在高峰时也不超过750人,而在没有贵族来访的雨季时就更少了。</h3> <h3>马丘比丘城内有神庙、王宫、堡垒、民宅、街道、广场等建筑,它们由纵横其间的台阶连接起来,有的石阶多达160层。并且,这些建筑全部用大块花岗石砌成,石块之间结合紧密,不用任何黏合材料,全是石匠们使用简单工具拼接垒筑而成。几个世纪以来,这里发生过多次地震和山洪,而雄伟的古城却安然无恙,丝毫未损。古代印加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在此得到了极好的印证。马丘比丘古城建在乌鲁班巴河边2500米高的山脊上,整座城市大致分为以花岗岩巨石圈出的一级级梯田的农业区、贵族住宅与神庙齐聚的上城区、民居与仓库并存的下城区。农业区位于城市东南,占总面积的一半多一点,有一条沟壑将它与城市区隔开。农业区约有一百块梯田,此外还有排水渠、墙壁和其他农耕设施。整个城市格局呈现功能分明的区域划分。</h3> <h3>上城区即城市区,位于遗址的西侧,以神庙、祭坛和贵族宅邸为主。城市区的西部分为男子区和宗教区,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印加王宫和大塔楼。这两处建筑的石墙非常精美,堪与库斯科的太阳神庙和贞女庙媲美。城市区的东部也分为两个小区:服务区和妇人区。服务区主要建筑有磨房区,是印加人为了加工粮食而建,此外还有相配套的房舍和仓库。位于妇人区的三门厅,是整座古城最大的建筑群之一,内含16个小区。帕查妈妈神庙也位于妇人区,是印加人供奉象征丰产的大地女神——帕查妈妈神的地方。</h3> <h3>这里是国王和贵族居住区</h3> <h3>通往上城区的小路</h3> <h3>可见到上面的三孔石屋</h3> <h3>在山顶上马丘比丘的悬崖边,人们可以欣赏到落差600米直到乌鲁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h3> <h3>人工梯田。可见到落差600米直到乌鲁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h3> <p class="ql-block">这个古老的印加遗址建于1400年代中期,由于西班牙人的到来,马丘比丘一夜间成为空城,销声匿迹400年从未被西班牙人找到,直至1911年被发现后震惊世界。1983年以来,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p> <h3>下城区</h3> <h3>用来砌墙的原石料</h3> <h3>用石头垒起来的墙体</h3> <h3>这些梯田曾今为当今世界的提供了良好的种子比如玉米土豆、辣椒、胡萝卜、西红柿等等粮食和蔬菜种子</h3>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的来历要追溯到一位传奇人物——印加王帕查库蒂Pachacutec。作为统治者,他带领印加人打败侵略者、四处征战、大获全胜,一手缔造了美洲有史以来第一大帝国,被历史学家称为“安第斯山脉的亚历山大大帝”,也正是他下令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脊上,建造马丘比丘。</p> <h3>拴日石,和玛雅人一样,马丘比丘的居民擅长天文,"拴日石"也的确起着观天象的作用,人们通过石柱的影子来判断日期和时间等,以安排播种和收获,其底座石的角还起着指南针的作用。</h3> <h3>饮用水的水渠</h3> <h3>在山顶上马丘比丘的悬崖边,我们可以看到到乌鲁班巴河</h3>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真正的体量,其实远远大于目之所及的范围——60%的马丘比丘位于地下。印加人为了让马丘比丘在险峻山脊上岿然稳固,</p> <h3>一流的农田水利建设</h3> <p class="ql-block">一百多年以来,有许多人为马丘比丘驻足停留,留下大量华美的篇章歌颂它,激发了无数人对马丘比丘的好奇与想象,也让马丘比丘成为了世界上最诗意的遗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海勒姆·宾厄姆这个名字总是与马丘比丘紧紧相连——1911年,正是这位探险家,在队友都要放弃时坚持登山,首次拍下了马丘比丘的真实样貌并做了系统研究,让马丘比丘“重见天日”,引起举世轰动。</p> <h3>走到小茅屋就到了这座城市的边缘。</h3> <h3>高山羊驼是这里的特有的动物</h3> <h3>以一块巨石做为底座直接切割而成的墙体。据说此石头切割成不同形状的面,一块石头切出39个角。古城修建所使用的砖是经过非常精确的切割的,堆砌的非常紧密,连一块卡片都塞不进去。这就是为什么马丘比丘和其他印加遗址到现在还屹立不倒的原因。 </h3> <h3>三石孔</h3> <h3>神鹰庙是下城区唯一的神庙,其地面上有类似鹰头的石刻,神庙后面的巨石就像是神鹰展开的两翼,造型有如自然天作,栩栩如生。曾有人发现,在神鹰庙背后的&quot;羽翼&quot;里有造型独特的石龛,石龛中安置着木乃伊。</h3> <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的某一天,聂鲁达骑着马,翻越重重大山,专为马丘比丘而来。他为这座神秘而古老的印加遗址写下了一首500行的旷世长诗《马丘比丘之巅》,洋洋洒洒的超现实主义笔法之下,是安第斯山巅曾经繁荣的都城、曾经熙攘然而永远消失的人群、古印加帝国的辉煌和消亡……</p> <p class="ql-block">巴勃鲁·聂鲁达Pablo Neruda:“于是,我在茂密纠结的灌木林莽中, 攀登大地的梯级,向你,马丘比丘,走去。你是层层石块垒成的高城,最后,为大地所没有掩藏于沉睡祭服之下的东西所居住。在你这里,仿佛两条平行的线,闪电的摇篮和人类的摇篮,在多刺的风中绞缠一起。”</p> <p class="ql-block">三毛:“下机时天空是晴朗的,海拔三千五百公尺的古城,在一片草原围绕的山丘上气派非凡。印加的石基叠建着西班牙殖民时代的大建筑,两种文化的交杂,竟也产生了另一种形式的美。”</p> <p class="ql-block">在印加语中,马丘比丘代表"古老的山巅"。数百年前,连接马丘比丘与库斯科的,只有群山间一条狭窄的印加古道。而今,当游客乘坐旅游列车到达这里时,会感受到强烈的震撼:面前的马丘比丘,似乎随时都可能从狭窄的山脊滑下万丈深渊,而正是在这陡峭的、荒无人烟的山脊上,印加人建起了自己的城市。左上角就是古印加帝国时代唯一的出口。</p> <h3>人工梯田</h3> <h3>这两人的背后还有一座城他们商量着要不要上去。因为那里是很难攀爬的。都是登山爱好者们事先预约的。</h3> <h3>可见山上有人在攀登</h3>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的下城区是普通居民区和储物仓库区,这里的石造建筑材料和上城区相比,粗糙许多,建筑也不如上城区的宏伟高大,因此下城区又有"平民区"之称。平民区的尽头有一座研钵屋,这座石屋的地面上有两个类似研钵的圆坑。有学者认为这里曾是印加人用来研磨食物的加工厂。</p><p class="ql-block">但是,后来的考证发现,印加人所用的研钵形状和这两个圆坑很不同。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两个圆坑在储水之后,是印加人用来观测日月星辰的"天文仪器",研钵屋是设在下城区中的天文观测站。中间可以做指南针用</p> <h3>类似现代的复式楼</h3> <p class="ql-block">之前所设计的城市水系统</p> <p class="ql-block">下雨了披上雨衣继续走走看看不想离去。</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印加遗迹,吸引着无数游者前来探索。</p> <h3>返程的路上大片的高原牧场与雪山辉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