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50年5月,成立六年的渤海行政区撤销,除部分县(乐陵、庆云)划归德州专区外,余者成立惠民专区。当时下辖惠民、阳信、无棣、滨县、蒲台、沾化、利津、垦利和博兴、高青、广饶、齐东共十二个县(以后蒲台县和齐东县撤销,1953年邹平、桓台隶属惠民专区)。专区驻地在惠民县城。1952年,地委专署从惠民县迁到了北镇。在老北镇西边建起排排平房。这就是新北镇,或者说是现滨州市城区的最原始雏型。1958年,惠民专区与淄博合并,成立淄博专区。专区驻地随之南迁淄博张店。1961年又分家,惠民地委专署重新搬回北镇。</p><p class="ql-block">此时的北镇,虽是专区驻地,行政级别却啥都不是,典型的十三不靠。前几年重点建设张店了,北镇属被遗忘的角落,“城市”就别提了,既不是县城驻地,连个乡镇驻地都算不上,可能是全省专区驻地最另类的存在。当时中国还有一个北镇县在辽宁,人家是县城,咱虽名曰“镇”只有几个平房大院,地图标示只是一个小圆圈,却是专区驻地,所以谁也别小瞧谁。</p><p class="ql-block">1958年我父母从济南调惠民县工作,记得一辆三轮车就把家搬走了。1960年又调淄博地委工作,这次我们全家是乘汽车到张店,家当是单位用一架马车拉去的。当1961年往北镇迁时,连人带东西整好一汽车。家当的数量也是与时俱进啊。汽车翻上黄河大堤,看到的第一眼即一大片窜天杨茂如森林,房子都隐于林中。路旁的北镇电影院是最高大醒目的地标建筑,上面电影广告是影片《三滴血》的剧照。这是今生对北镇留下的第一个印记,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简单描述一下淄博地委大院的概况。</p><p class="ql-block">位置大致在张店北部,张北公路西边(即现在的淄博市委所在地)可能从1958年起就开始建设了,当我家搬去时就已成规模了。南北两个大院,路北是办公区,办公楼挺雄伟,食堂礼堂面积都挺大,道路宽阔绿树成荫。大院白天是大人们上班的地方,晚上则变成了孩子们手持自制木头手枪追逐嬉闹“抓特务”的娱乐场,直到家里人去找方罢休。南院是宿舍区,一排排平房整整齐齐。专署在更往西北的方向,至少一公里。因为机关子弟小学在那里,每天上学那里是必去之处。总之淄博是城市味十足的地方,与随之回搬的北镇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天渊之别啊。</p><p class="ql-block">在淄博只待了一年,次年就两地分家搬回北镇了。连我们这些孩子心里都有落差,不知大人们做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惠民地委大院大门</p><p class="ql-block">这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机关大门样式。大门两侧各有偏门,门内对称分别座落着传达室和收发室建筑。记得看大门的韩师傅是个棋迷,经常有人在里边对弈。我也是观棋的常客,这里可以说是我的象棋启蒙之地。有一次韩师傅串炮打着对方两个车,那得意的表情迄今记忆犹新。后来听说他有肝炎,但是当时对象棋的痴迷远远超过别的,兴趣与健康孰轻孰重根本不在考虑的范畴。幸亏韩师傅的肝炎不如新冠的传染力大,令我活到现在也没染上。😁</p><p class="ql-block">记得夏日的晚上,大门外常有一些人在路边乘凉。抬头望着满天闪烁的星斗,密密麻麻,不计其数。如今想再看到如此天象只有去少数天象观测站或青藏高原了。现在已成一种奢望了。方觉那时能随处见到如此壮观的景象是多么难得和可贵啊。</p> <p class="ql-block">惠民地委大院一条马路看到尽头。(记得某年在路尽头盖起了一巨大影壁,可惜某夜被大风刮倒了)路两侧分列着排排红砖平房。路两旁是剪成平顶的柏树,非常茂密。因为这是此后多年孩子们夜晚抓迷藏的理想之地,所以印象非常深刻。</p><p class="ql-block">在大院中部马路西侧,有一个宽敞的院落,中间甬道两侧种着花木,甬道直通到一座较为高大的近似方形的建筑前。这就是地委常委会议室。地区的首脑中枢。两侧平房是各位地委领导的宿舍。</p> <p class="ql-block">地委刚搬来时房子不够用,现有的平房都作为宿舍安排了。按照级别,部级三间,科级两间,职员一间。(家具包括一个单人沙发、茶几,桌橱,若干条凳架几张木床板。取暖炉铁皮烟囱等)办公用房还是借用马路对过地区专社(地区供销社)的房子。许多桌子上还印着“淄博地委”的字样。</p><p class="ql-block">我家刚搬到地委院里是住在马路西最前面一排。门前空着一大块荒地。当时正值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国正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吃饭问题成了首要难题。门前荒地自然成了救急的用武之地。家家在门前开出一块地,好在那时没有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问题。胡萝卜、地瓜收成还不错,这些劳动成果弥补了每月二十三斤定量的缺口。连地瓜叶也成了口粮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过了一段时间,机关在这片地上建了工字型的办公用房,地委的干部们不必再到马路对面上班了,实现了办公“自给自足”,同时家家门前的“自给自足”也告一段落。记得好象各单位在周边县里统一规划了一些土地继续这种集体的“农耕生涯”,在当时情况下应该说是一种务实的做法。</p><p class="ql-block">这时我家搬到了礼堂前面那排平房,这里住的都是组织部的工作人员。房后礼堂院里是个篮球场,是大院子弟常去的场合。尤其到了文革中期,几乎每天都在这里打球嬉戏。学业荒废,球艺见长。记得1964年李先念副总理来鲁视察胜利油田到了地委,当晚在礼堂举行欢迎晚会,地区剧团前来演出。当时戒严不准进入,家长都不许我们出门。从后窗偷窥,许多穿相同大衣的人鱼贯而入,根本看不出模样。起码我家的位置是得天独厚啦。</p> <p class="ql-block">当时就读在北镇第一小学。从地委大院向西约一华里。每天沿着马路旁的沟边上学去。夏天暴雨狂泄,大树相夹的空旷的路上溅起一片水雾,蚯蚓躺在沙石路面上。那时没有家长接送这码事,无论远近都是自行解决,只有朵朵油布雨伞雨衣在风雨中飘移。</p> <p class="ql-block">记得地委大院有一部嘎斯卡车,车号14—45485。(专署也有一辆,车号是14一45484。提到惠民专署顺便说一句。人家大院有三条马路,比地委院大了许多,包括机关门诊所等都在院内)这部卡车我们沾光最大的就是秋天拉一车螃蟹回来全院共享。另外机关还有一架马车。现在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可当时几乎每个机关单位都有马车,进入汽车时代是以后的事。</p> <p class="ql-block">至于领导用车,全地区只有一部浅颜色的“华沙”轿车。(车号14—45000)这是那时领导干部的标配座车。记得以后从大字报上看到,当年地委书记的“华沙”领头,后边跟着各县领导一众吉普浩浩荡荡周游全区视察工作。当时的情景可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1966年文革运动爆发,到第二年惠民地委专署被夺权,成立“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地委大院也非世外桃源,两派群众组织揭竿而起。这时的“当权派”积极参加运动的唯一选择就是写好检查。工农干部出身的父辈文化功底有限,这时家里的学生就派上了用场。父子一起斟字酌句研究“检讨书”。父亲找来纸墨,儿子誊抄大字报。既提高了“检讨书”这一新的体裁的写作水准,又进行了书法功底的强化训练,一举两得,权当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了。到后来,“走z派”们要么被批斗,要么靠边站,到1969年基本都全家被赶到了沾化海边的义和庄。当然我家也不例外。在地委大院第一段九年时间告一段落。</p> <p class="ql-block">七八十年代的滨州街头</p> <p class="ql-block">1971年,大多数干部被解放重新安排工作。父亲离开了地委调到地区物资系统工作。到1979年又回到地区纪检部门,再次搬回了熟悉的地委大院直到2005年。前后在此共生活了23年。期间1984年为与滨州市统一地名,惠民地委行署驻地北镇更名为滨州市(县级)。这期间地委大院宿舍也盖起了楼房,各家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p> <p class="ql-block">2000年,滨州撤地设市,地委大院成了历史,改称市委大院了。为滨州的进步而欢欣,也为惠民地区滨州地区成为历史而惆怅。毕竟它与我们每个人共同走过的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一去不复返了。</p> <p class="ql-block">时间到了2005年,滨州西区仿佛一夜之间矗立在了新立河西岸。一座崭新的生态的美丽的新滨州出现在黄河之畔。大院西迁。原址建成了滨州有名的渤海国际商圈。新市委办公大楼(市政大厦)雄伟壮观,而原地委和行署大院也变成了黄河家园小区。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安居乐业怡养天年。地委大院的变迁是整个时代发展的缩影,也是滨州迈向现代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忽忽一甲子。昔日北镇,地委大院,往事如烟。悠悠老矣,著写此文,以为怀记。</p> <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