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碧东公馆旧址位于大连黑石礁西村61号。建于1933年,建筑面积1031平方米,和风欧式住宅。</p> <p class="ql-block">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为清肃亲王善耆七子金碧东府邸。金碧东曾任伪满洲国龙江省省长。其父肃亲王善耆一直在做大清复辟梦。</p> <p class="ql-block"> 1947年,中共大连县委曾在该楼办公。1950年改为旅大市人民政府交际处黑石礁宾馆,后改称星海宾馆。</p> <p class="ql-block"> 1951年5月13日至7月1日,周恩来总理来大连休养,曾与邓颖超在此下榻。宋庆龄、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连期间也曾在此住过。</p> <p class="ql-block">旧居大门</p> <p class="ql-block">旧居外廊</p> <p class="ql-block">老房历史照片(网上下载)</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黑石礁西春街小楼原为南满洲保养院创始人和院长日本人远藤繁清医学博士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 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军朱可夫元帅曾在此疗养。1955年该房移交驻军部队管理。</p> <p class="ql-block">小楼雪景</p> <p class="ql-block">小楼侧面</p> <p class="ql-block"> 黑石礁海边西宁街、西长街、西春街一带原有数十栋日式小楼为旅大警备区营房。经拆除重建后,这里居住着38位副兵团以上离休老红军和老八路,故称红星村。</p> <p class="ql-block">红星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前言</p><p class="ql-block"> “将军殊勋留青史,碧海青松拭征尘”在美丽幽静的星海西村居住着38位兵团级以上的离休老将军,其中多是跟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过的老红军,也有抗日烽火中奋勇杀敌的老八路。</p><p class="ql-block"> 在黑暗的旧中国他们不甘忍受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欺压,为了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独立,跟随共产党闹革命,经过革命战争的长期磨炼和考验,逐渐从普通一兵成长为统率千军万马的高级指挥员。他们在战争年代,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和平时期,呕心沥血,再立新功;离休之后,奋斗不息,余热生辉。他们富有传奇色彩的革命经历都是一本本耐人寻味、催人向上的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忠于党的事业,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看到他们不怕牺牲,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看到他们热爱学习,关心国家大事,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的感人事迹;看到他们不畏艰险,报效祖国,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p><p class="ql-block"> 这个群体的共同经历向人们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可以创造任何人间奇迹,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住他们前进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主要向大家展示38位老将军的肖像和简历。这些老将军中,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27位,其中23位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初期参加革命的11位。参加革命最早的为1927年。参加革命时年龄最小的仅12岁。38位老将军有的参加了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有的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有的经历了各苏维埃根据地创建时期的艰难岁月;有的是我军第一代无线电报务员;有的在长征中三过雪山草地;有的在敌人的营垒中做党的地下工作;有的是我军炮兵部队的早期指挥员;有的率部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有的参与了人民空军的初建重作;有的是享誉全军的战斗英雄。</p> <p class="ql-block">老将军肖像及简历</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浴血奋战</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情注长城</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余热生辉</p> <p class="ql-block">上图:军旗</p><p class="ql-block">下图:红军战士用过的大刀、短刀及梭镖</p> <p class="ql-block">上图:红军战士用过的短剑和水壶</p><p class="ql-block">下图:老首长用过的瞄准具、子弹带和擦枪油壶</p> <p class="ql-block">上图:老首长用过的公文包,学习及生活用品</p><p class="ql-block">下图:解放战争时期老首长用过的马搭子</p> <p class="ql-block">上图:八路军和新四军军服及臂章</p><p class="ql-block">下图:老首长用过的绑腿和马搭子</p> <p class="ql-block">上图:被俘美军飞行员携带的保温水壶、取暖手炉和烟斗</p><p class="ql-block">下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首长穿过的将军常服和大衣</p> <p class="ql-block">老将军的任职命令</p> <p class="ql-block">老将军授衔及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命令</p> <p class="ql-block">老将军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老将军荣获的奖状</p> <p class="ql-block"> 黑石礁西连街有不少日式小楼归原空三军管辖。这栋楼曾被空三军政治部使用。</p> <p class="ql-block">有待修缮的小楼</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夫人青少年时期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留存着当年的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有些小楼虽得到修缮,但已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 这种一梯四户的日式普通房子过去特别多。我们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侯家沟和兴工街都住过此类房屋。现在很难见到了。</p> <p class="ql-block">位于友好广场的“大连基督教会堂旧址”</p> <p class="ql-block">现为肯德基餐厅</p> <p class="ql-block"> 从《大连故事—历史建筑》二维码下载的图片和说明。</p> <p class="ql-block"> 友好广场过去叫西广场,教堂就在广场东北侧。</p> <p class="ql-block"> 普照街92号(友好广场附近),建于上世纪20年代,新古典主义风格,原为风吕场(洗澡堂)。</p><p class="ql-block"> 可惜房前所挂“大连历史建筑”标牌已模糊不清,无法拍照。</p> <p class="ql-block"> 大连市中山区普照街41号(佳兆业广场西侧)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于1921年前后修建的映画馆(电影院)。1952年原址改建为影剧两用的工人俱乐部,1953年年末改名为旅大市工人文化宫剧场。后于1958年又经修建改造,易名为工人剧场。</p> <p class="ql-block"> 1978年9月相声大师侯宝林、郭全保先生在这里举行过慰问演出。剧场占地面积2275平米,总使用面积为3700平米。现在工人剧场已破烂不堪,正在招标改造。</p> <p class="ql-block"> 这是刚悬挂时的工人剧场铭牌,现已模糊不清。前些日子我打电话给12345反映此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 位于青泥洼桥的大连秋林公司。大楼外观几经变化,经营业态不断调整,实体店太难了!</p> <p class="ql-block"> 1945年苏军占领大连后,改称秋林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1953年移交中国,称大连秋林公司。文革时曾改名“东方红商店”。</p> <p class="ql-block"> 大连秋林公司的前身是日本三越百货店大连支店。大楼建于1937年。</p> <p class="ql-block">建国初期的青泥洼桥及秋林公司</p> <p class="ql-block"> 大连商场的前身是大连市场。1938年11月落成。文革时曾改名“太阳升商店”,后来又改回大连商场。</p> <p class="ql-block"> 大连商场是大连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商场。记得小时候商场三楼的各种美食让人流连忘返。如今这里仍然是大连人采购食品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大连市场旧貌</p> <p class="ql-block"> 位于青泥洼桥大连秋林公司北侧进步街、荣盛街、兴隆街、友谊街一带老房子已有百年历史。路口三层小楼曾是大连煤气公司办公楼,1965年我母亲在此工作,所以记忆深刻。</p> <p class="ql-block"> 不知何年开始这里的老街老楼成了交电和化工产品一条街,上百家小店聚集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该地段照片和地图</p> <p class="ql-block"> 2020年,大连市对进步街、荣盛街、兴隆街、友谊街一带老房子进行改造。该工程遵照文化遗产保护的“真案实性原则”,在不改变历史原状的基础上,参照历史资料恢复其创建时期的原始风貌;坚持可识别性原则,尊重并保留时代信息,立面改造所采用的材料及施工工艺等,在满足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大原则下,与历史原状有所区别。通过对水刷石墙面、釉面砖、特色装饰构件的修缮保护,依据历史资料,对原始特色沿街橱窗进行复原,做到修旧如故。</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原煤气公司办公楼。三层变成四层,外立面也变了,只有北侧的圆角基本保留。</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老房已修缮完毕</p> <p class="ql-block">这栋位于友谊街路口的房子变化不大</p> <p class="ql-block">友谊街路口原貌</p> <p class="ql-block"> 1937年落成的大连火车站由日本人太田宗太郎设计,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主持建造,建筑面积14118万平方米,框架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大连火车站南广场</p> <p class="ql-block">大连火车站历史图片</p> <p class="ql-block">大连临时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大连火车站未开建时地址原貌</p> <p class="ql-block">1937年落成典礼</p> <p class="ql-block">1938年大连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1946年大连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1967年10月15日,大连火车站前广场毛主席塑像落成典礼。“文革”后拆除。</p> <p class="ql-block"> 1975年大连火车站。那时站前广场南侧还是花园,胜利广场还未建设。</p> <p class="ql-block">1981年大连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1908年至1914年,大连机车厂前身从胜利桥一带迁移至北沙河口村,带动了大量日本和中国工人迁移。1909年沙河口火车站应运而生。当时机车厂内铁轨接驳到沙河口火车站的轨道上,制造好的机车可直接从工厂驶向各地。这种运输方式已延续百年。</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家住兴工街。父亲每周都从普兰店上火车,沙河口站下车回家度周末。我还时不时的去车站送父亲回部队,所以每次看到沙河口火车站都想起童年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2014年12月10日,沙河口站暂停办理旅客乘降,保留售票业务。2020年9月28日起,沙河口站停止办理售票业务。从此车站完成历史使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