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最好的奖励》贾晓彤

贾 小 彤、

<p class="ql-block">  诗人郑燮有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教育之于孩子如同新竹得到了阳光雨露,而身为人师,我更加明白一个优秀的指引者能引导孩子们走向多么美好的未来。古人形容教育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块璞玉需要精雕细琢才能绽放光彩,而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孩子更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教化,浇灌他们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  李镇西先生在书中写他最得意之事是从他身边“走出去了数以千计善良、正直、勤劳、睿智的合格公民”,这也是使我最心潮澎湃的一句话。试问,哪个老师最自豪的事不是教导出为社会做贡献的学生呢?教学这许多年来,看着孩子们走向社会,长大成人,我愈来愈为我是一名老师而感到自豪。</p> <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我也越来越感到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责任。在书中,李镇西先生提到了教育家吴非,他们在交谈时认为真正的教师修养在于“不苟且”,对此,我大有体会。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才会达到好的效果。孔子也主张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导不同性格的孩子,最终殊途同归,达到使孩子成长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我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俗话说“教学相长”,在不断见证孩子们成长的同时,自己也不知不觉地成长了许多。在书中,李镇西先生举了王晓波老师的例子,她让每个孩子的生命“开花”时,她自己的生命也“开花”了。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老师也会和孩子一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  正所谓“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新竹的层层拔高少不了老竹的细心呵护。以心为引,才能为孩子们锻造无限未来。教育的目的是成长,是使孩子们获得丰富的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老师,理当鞠躬尽瘁,尽职尽责。</p>

孩子

老师

成长

李镇西

新竹

教育

不同

自豪

教导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