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伦之旅》观后感(224)

Moon

<p class="ql-block">  本片讲述了一个丧妻的退休工人弗兰克去看望四个在不同城市居住的的孩子,这次旅行描绘了当时意大利社会风情与家庭亲情。主人公弗兰克在家为即将来的家庭聚会做了充分准备,精心准备了上等红酒,牛排等食材,想与四个孩子共度团聚的快乐时光,可等来的是一个个孩子忙于事业不能回家的消息。丧妻后,他倍感孤独,无奈,他背着医生在四个孩子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去旅行逐一看望他们以求共聚天伦。但这次旅行让他百感交集:他寄予厚望的四个孩子均一事无成,更让人伤心的是,其中一个更在不久前意外身亡。孩子们用大大小小的谎言试图安慰父亲,每个孩子过得都不太如意,而父亲则在妻子的坟前诉说着“大家一切都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弗兰克平日里,挣钱养家,却很少与孩子沟通,特别是孩子离开家后,他了解孩子的方式都是从妻子那得来的,自从妻子去世后,孩子们再未回来看他,孩子们对父亲敬而远之。不敢说实话,总是说一切都好。当父亲有了这次旅行,父亲才真正了解真相。父亲问:你们为何对你母亲诚实,亲近,却对我不诚实。女儿说,因为母亲懂得包容我们,倾听我们,所以,我们愿意与她打电话,说明我们的情况,而你总是苛求我们,给出太多的建议,又总怕我们让你失望。你对弟弟的伤害尤深。</p> <p class="ql-block">  弗兰克到了最后终于发现,孩子们不应该是为了满足自己期望而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不想当艺术家去当个油漆匠也不错,婚姻也不一定非要那么美满,在乐队里当一个小鼓手也很好,喜欢同性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切都是孩子们自己的选择。 弗兰克终于意识到了:“只要孩子们过得真正开心就好。”</p><p class="ql-block"> 我们因为独立生活,而不可避免的和父母产生了疏离。可能因为爱之真切,却有着无可避免的代沟;也可能因为我们独自奋斗的压力下,逐渐对家人这类本应最坚挺的支持系统,关上了心门。原来,和家人一起,共同面对困难或不太理想的处境,不必把“我一切都很好!”说得那么牵强。</p> <p class="ql-block">  说到底,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亲情片,没有任何错与对之分,没人能说父亲对孩子的严厉是对还是错,也没有人能说孩子对父亲的隐瞒是对还是错。一切都是出于爱。而对于家庭而言,有了爱和理解,那便足够了吧!</p> <p class="ql-block">思考</p><p class="ql-block"> 做为父母,我们在希望孩子成功与快乐中,更愿选择哪一个,做题,我们会选择快乐,可是现实中我们有时却违心地做了前者,急切他望子成龙,不是吗?多少父母,不去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总是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一味的教育孩子,高标准要求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出人头地,满足自己那所谓的面子!</p><p class="ql-block"> 每个父母都希他们以后的人生好好的,可是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没有做到真正让他们好好的。</p> <p class="ql-block">  做为儿女,无奈于“我拿什么安抚你的沧桑”。</p><p class="ql-block"> 看着那副印象画风的大卫遗作,电线杆之间有序交错的电线,弗兰克明显情绪震撼,内心翻江倒海,外表却是强自镇定。</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这样皱纹爬满额头,身形臃肿行动开始不便,利落终被言语啰嗦所取代的爸爸,你让像这般碌碌无为,只能无奈地与生活战斗的儿女们情何以堪?你用最好的岁月换取的必定不是他们的平凡甚至平庸,让我们这些交不出好答卷的孩子们拿什么来安抚你浓墨般扩散的沧桑?</p><p class="ql-block"> 这让儿女怎忍心不说出“一切都好”,慰藉那颗饱受沧桑的心。所以,现实中,多少在外的孩子,才“报喜不报忧”。</p> <p class="ql-block">  这让儿女怎忍心不说出“一切都好”,慰藉那颗饱受沧桑的心。所以,现实中,多少在外的儿女,有了“报喜不报忧”。</p><p class="ql-block"> 后记——</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伦理亲情,这锅汤,不可能熬出人人可口的美味,只因每人口味不同,适合自我健康营养即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