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症”调试问题》(启仁原创)

启仁思维

<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症”调试问题》(启仁原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不难发现,象什么“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学的名词,连没有多少文化的大爷大妈都能脱口而出,甚至还可以与人的具体精神状态对号。</p><p class="ql-block">确实,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一些与上述概念相“吻合”的人的精神现象。特别是青少年,动不动就“抑郁”、就“焦虑”了,真的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事儿了。一些家长,特别是一些听过这样那样西方心理学讲座,参加过一些相关活动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出现“问题”,立马会跟心理学讲座讲过的知识对号入座,盲目的认为孩子患上了“心理疾病”。本来,一个没有什么真正心理问题的孩子,一旦和家长一起,踏上医院心理科的大门,接受了各种“疗法”的治疗,没有问题的孩子也有了问题。甚至导致孩子的精神崩溃。</p><p class="ql-block">就象今天的医院越来越多,治疗科室划分的越来越细,而病人越来越多,很多病越来越不好治一样,心理学在中国,不仅没有在解决精神健康问题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反而在某些方面起到了負面作用。</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呢?这里我们只说两点。</p><p class="ql-block">第一点,心理学,特别是基于西方心理学理念的心理调试和心理治疗的各种方法和“疗法”,有一个基本的共同思想基础,那就是从人的潜意识和非理性层面寻找问题的根源。如果运用一般的方法难以进行这种心理上的深度挖掘,利用“催眠术”以及相关类似的方法,也要找到所谓的“根源”。</p><p class="ql-block">从另一个角度讲,在中华民族文化背景下长期熏陶的中国人,对于曝露自我家庭、自我隐私的事情,都是讳忌莫深的。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自己的隐私曝露在他人面前,无疑是耻辱。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人喜闻乐见传统的看相、算命、风水等心理调节方式,并通过这些方式,寻求精神的定力。</p><p class="ql-block">从西方心理学的哲学源头方面讲,即能找到柏拉图的概念论哲学的影子,也能发现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印迹。这种通过概念的提炼、挖掘,整合并运用逻辑推导的思维方式,一步一步地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带到了一个个小胡同里,直到最后发现那个最终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反观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不论是《周易》、《道德经》还是《论语》、《孟子》等),其特点是站在一个点上向更广阔的方向延伸,让凝结的问题柔软、发散,直至融通。</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经典的思维方式是登山式思维,登山式思维是一种寻求融通点的思维。思考的越深,精神就越开阔,解决问题的方式就越融通。西方传统的经典的思维方式是登塔式思维,登塔式思维是一种寻求确定点的思维。思考的越深,思想就越聚焦,解决问题的方式就越苛刻。</p><p class="ql-block">正是这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不同,面对相同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理论和不同的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会出现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果。</p><p class="ql-block">第二点,我们说,西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确实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技术优势。但拿到我们这个东方文化发祥地之一的中国来,要最大程度融入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整体思维方式之中,不经过一个漫长的中国化改造,肯定在许多情况下,会产生和出现各种各样的事与愿违。</p><p class="ql-block">西方人面对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寻求“根源”,而且习惯于寻求具体的根源。中国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如何把握事物的整体运动规律。正是因为如此,西方人对事物判断的基本态度,红的就是红的,白的就是白的。红的与白的各有各的本质和属性,相互之间只有协调和斗争,没有融通和互补。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和理解事物,首先习惯于从整体运动的角度把握,其次从事物各因素间的辨证关系中更进一步理解事物。</p><p class="ql-block">正是东西方文化作用于人的思维角度上的差异,使得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心理问题上,也各有各的思维特征。西方人对心理问题习惯从人的原生心理和大脑结构的角度找终极根源,中国人对心理问题则习惯于从文化上,人与人的关系上,人与物的关系上寻找原因。</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如此,中国人,不论是成人或儿童,绝大多数不承认自己的精神存在严重问题。而西方人对此,绝大多数不会避会。</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是通过提升人的思想高度和改变思维方式,让人从一个点、一个圈的角度走出来,让其心境宽起来,能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意识自己,认识和意识面临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在这种情况下,人对自我的认识能够达到多深的层次,人对自我与客观问题的现实关系能够意识到多深的层次,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从客观帮助者的角度讲,你只要输入足够的能够撬动其觉悟之门的信息和方法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上的“内观内省”、“慎独”等等方式方法,不仅对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对开发人的智慧和深度思考能力,也有着非凡的效果。</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如此,我认为,解决中国人的“心理问题”,辅导和运用“内观自醒”、批评和自我批评方式,会比西方心理学这个“疗法”,那个方法的有效很多。同时,在人们自觉不自觉养成“内观自省”、“内观开悟”的精神调试习惯时,人的心智上等级,也同时完成了。人的心智上了等级,心理的烦恼和纠结自然少了,面对客观问题和客观压力,自然也会淡定从容了。这样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p><p class="ql-block">对于西方心理学家,我挺认可容格和马斯洛的。我认为完全可以选择一些西方心理学家的理论,进行中国式的融合,成为解决中国人“心理问题”的思想工具。</p><p class="ql-block">这就如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没有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式融入、改造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对普通中国人来讲,只是一堆外国的理论,就是有人生搬硬套地强架于中国革命实践中,也会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到了毛泽东同志这里,马克思主义就成了中国革命的翅膀,成了中国革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可以这样说,这二十多年来,西方心理学在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要让西方心理学从心理专家的“彼德堡”中走出来,成为大众得心应手的自我调试工具,就必须有人做西方心理学中国化改造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