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咤山, 海拔1910米,越城岭名山之一,北与宝鼎山相邻,徐霞客记作那叉山。山名之由来,我猜测与佛教有关联。据唐代佛经记载,哪咤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传说是毗沙门天王之子,而无量寿佛全真曾在宝鼎山修炼,二山相近,哪咤为之护法,正其所宜。<br>《西延轶志》载:“哪咤山,署东四十里,峰环如莲花瓣,中间堆阜如莲篷实。有古冢,时隐时见,虽土人莫测其所在。”当地村民介绍,哪咤山实为一群山峰的统称,从北向南依次是狮子头、尖尖老山、三角顶,主峰是狮子头,岩石为体,不同视角观之,或如狮头,或如铁甲人面。莲花座则是指山峰之间的一块开阔平地,平地边的山脉向四周伸展开来,远远望去,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br> <p class="ql-block">从金竹坪登顶哪咤山,大约需要两小时左右的时间,山径陡峭,很是考验一个人的体力。沿途林木茂盛,遮天蔽日,时有溪流淙淙,喝上几口,沁人心脾。当终于站在山坳上,向东看去,一朵巨大的莲花便展现在眼前,云雾随着山风飘来,莲花若隐若现,阳光忽明忽暗,山景变幻莫测,给人一种仙仙的感觉。云雾散开,青山复现,又让人感到胸襟无比的开阔。这种感觉相当奇妙,至今让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山坳往北,便是主峰狮子头。山顶一片细叶竹丛簇拥着许多奇石,站立其上,四周风光尽收眼底。北边的宝鼎山仿佛触手可及,宝鼎寺也隐隐可见。宝鼎山南边圆溜溜的岩体使人不禁与某种职业的智慧头颅相联系。(全真大师,我真的不是对您不敬。)南边的石牌山也不再遥远。</p> 从狮子头到莲花座需要穿过一片竹林,这竹子与山顶上竹子是不同的品种,类似于用作粽叶的那种。竹林密不透风,将道路完全遮盖,形成了一条数十米的竹林隧道,人只能弯腰才能通过。隧道内还交织着溪流,偶尔还能听到蛙鸣。<br>莲花座的面积不亚于一个足球场大小,相当于一片湿地加草甸。高山黄花(一种千里光属野花)绽开的季节,草甸上金色灿烂,十分美丽。村民们放养的黄牛徜徉其间,野性与田园牧歌氛围并存。几条小溪向东边树林流淌而去,现时溪水下山是否能形成瀑布不得而知,但当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是见到过的,他说:“南望那叉山飞瀑,悬空而坠”。可以想见,水势还不小。<br> <p class="ql-block">古时这里曾建有寺庙,名字叫清凉寺。我们在莲花座南侧的一座牛棚旁见到一些看上去有些年代感的木料和砖块,想必是遗址吧。传说还有一座古代的和尚墓,墓上建有石塔。有一次,村民向导带我们在一片十分茂密和隐秘的树林里找到了古墓,但非常不幸的是,墓被盗掘了。看着地上零乱躺着的、硕长的方形青石条,心中暗叹: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逃盗墓。石条上边没有发现任何文字,考古之心顿时熄灭。</p> 哪咤山长生着许多高山杜鹃,花期不同,3月至6月都在陆续地开放,品种有映山红、鹿角杜鹃(寡婆花)、满山红、云锦杜鹃、毛果杜鹃、心基杜鹃、耳叶杜鹃、百合杜鹃、团叶杜鹃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种以资源地名命名的杜鹃,叫资源杜鹃。(顺便说一下,资源县有两种以资源地名命名的植物,另一种叫资源冷杉,在银竹老山自然保护区。)资源杜鹃被植物学家首次发现于资源县的唐家山,我们在哪咤山也发现了数株,正处于盛花期。它的花苞是深红色的,开放后花瓣呈粉白色,并点缀有暗红斑,整个花冠为宽钟形,看上去显得很典雅。<br>爱好户外运动的朋友,都非常喜欢哪咤山,喜欢它别具一格的风光,恬静的环境,丰富的动植物,人处其中,会产生一份空灵的情怀和思古的幽情。<br><br>重写于2022年3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