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去如烟,弹指之间五十年。
五十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挥别校园,向广阔的生活海洋启航扬帆……
大学,我们心中的精神圣殿。它向我们开启一扇扇新的知识之窗,它帮我们确立了终生追求的信仰,它为我们指明了完美人生的正确方向。
我们的大学春秋,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精神却很富有的年代。人们崇尚理想和信念,崇尚英雄和模范。我们的人生楷模是黄继光、董存瑞、向秀丽、雷锋、陈永贵、王进喜,邢燕子、董加耕…,我们的人生信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奋发图强、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这一切为我们的人生铸就了坚实的根基,保证我们经得起大风大浪的洗礼,在腐败糜烂之风中傲然挺立。时间虽只短短的几年,但它却是我们人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我们的法四三班是我们的大学的缩影。
在纪念毕业五十年的日子里,把同窗们当年的形象编辑到一起,制成这个音乐相册,作为镡德山、蒋绮敏参加“法四群纪念北京政法学院1966级毕业五十周年网上联欢会”的共同节目。这里有,校园生活、四川“四清”、河北实习、留校“文革”,以及毕业分配到边疆后的照片(都是1970年以前的),图文并茂地再现那段“峥嵘岁月”,再回到那朝夕相处六年的校园。 校园生活是充满欢乐的时光。风里雨里都弥漫着书声歌声,花为我们吟唱,树伴我们起舞,我们沐浴在书雨歌风中……。
曾记否?我们心中的教学楼那么高大雄伟,阅览室里鸦雀无声,宽阔的大操场处处有龙腾虎跃的身影,大礼堂里回荡着徐敬之书记风趣幽默的话语声,小颠池畔柳絲依依、木槿花红,池里鱼游静静、莲舞轻风……满园荡漾我们的笑语欢声,花丛中藏着你我的青春梦。
图为法四三班第一屇班委会全休成员。后排左起:董偑兰、蒋绮敏、觧玉敏、钱爱娥;前排左起:陈之玮、于文涛、刘永褔。 1963年夏季,北京政法学院的校门外几位三班同学合影留念。左起:觧玉敏梁秀婷、邓建功、蒋绮敏、薛振清、钱爱娥、秦醒民、张慧臣、钱连和。 1962年入学的政法糸新生分为十个教学班,后来把原八班、九班取消了。两个班的同学分到其他各班。原八班有八人分到三班。这是原八班几位男同学在教学楼前的合影。前排左起:王嘉惠、镡德山、方光成;后排左起:王立鉌、齐景泽、李鸿宾、陈柯钧。 青春岁月活力四射,周日怎能呆在宿舍?相邀去颐和园昆明湖里搏浪击水,何等欢快开心!左起:韩豫魯、赵锋贵、杨殿林。 耳畔响着书声,双眼眺望着未来的远景,心中湧起明日的憧憬。左起:白申果、王岳来、韩豫鲁。 曙光初照排球场,飒爽英姿两女将。欲在场上夺佳绩,刻苦训练浴朝阳。
吴雪松、晋宗明両位学院女子排球队的骁勇战将在训练场上。她们身后是我们曾经生活学过多少日日夜夜的一号楼和二号楼。 两个盛满阳光的酒窝,一对乌黑长长的髪辫。当年的赵辉坐在教学楼前的花坛边。 正在刻苦磨炼双翼的雄鹰怀着凌云壮志,带着些许的稚嫩,渴望着万里长空,憧憬着芳菲的大野、锦绣的山河,企盼着建功立业的时刻……左起:裴广川、齐金良、晋宗明、孙爱民在政法学院门前。请注意他们身边的校牌是宋体字,当年我们的校徽是毛主席题字。 原八班的八仙女,个个是羞花闭月之貌、沉魚落雁之姿。天仙配里七仙女,多出一个与谁配?其实不必“替古人担忧”人家人人配得郎才女貌,已是白头偕老。左起:晋宗明、袁秀荣、李桂芳、徐淑香、刘克珍丶刘樟楠、范桂琴、背凤云。她们身后是小颠池和教学楼(背面)。 英气勃发正风华,壮志凌云闯天下。激情放怀发浩歌,报效祖国走天涯。
山西才子兼歌手秦醒民在小颠池畔畅想。毕业分配他去了海南島。 淡淡表情露惆怅,少小离家思故乡。待到本领学成时,万里长空任翶翔。
来自沈阳的姑娘李金娃,站在学院大门前暗自鼓励自己尽早溶入新的集体,投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大家注意!她身边的校牌已换上毛主席的题字。
青春壮怀出乡关,风鹏待举上云天。欲求一朝展双翼,学海搏浪挂云帆。
陈之玮、陈之选両堂兄弟双双考取北京政法学院,又分在同一班里,成为法四三班一段佳话。 壮丽青春志气昂,排球场上一骁将。增强体质多运动,刻苦攻读在课堂。
晋宗明在排球场上。看到她身后的一二号楼和锅炉房黑粗的大烟筒有何感想? 如歌的岁月,多彩的生活,美丽的青春,锦绣的前程。
学习之余同学们相约同游颐和园。前排蹲者左王岳来、右冯锦祥;后排左起:l刘永福、李世华觧玉敏、于春波、薛振清、于文涛。 𣇈雾碧池轻语,月华红楼书灯。从清晨在薄雾中绕颠池黙诵外语,到皓月临窗在阅览室灯下自习,学习生活紧张而愉快;休息日里大家相邀校园漫步,说古道今,合影留念。左起:蒋绮敏、晋宗明、李世华、镡德山、邓建功、张明之。 同窗加老乡,情义更深长。张明之与新八班的康金云周曰到天安门前合影留念。 学院美工组也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组员不仅定时活动学习画画和书法,每学年开学时举办迎新画展,还为学校组织的游行活动绘制政治宣传画,为学校文工团演出绘制布景。这几位是美工组的主力、核心组员:前左画功筆花鸟的镡德山、右画小写意花鸟画的李金生;后排左起:写隶书的张仁焕、画素描的苏道春、画写意花鸟画的高林生。 激情飞扬、舞姿飒爽。学院文工团舞蹈队不断学习、编演新的舞蹈。每年国庆节当天的狂欢晩会上他们都表演朝气蓬勃丶富有战斗气息的民兵舞;文娱汇演时表演草笠舞、罐舞等。这是法六二级的几位舞蹈骨干在排纯民兵舞。左起:吴惠群拉手风琴、雷鹰、蒋绮敏、赵世如、高大安、肖淑华。 雪白羊群如云涌,骏马飞驰起雄风。放喉一曲传悠远,草原儿女抒豪情。
学院的“舞蹈家”们在排练蒙古舞。前排左李淑清、右蒋绮敏;后排左起陈云珍(政教糸)、王小平、朱维究(政教糸)。 黎家姑娘多清秀,能歌善舞乐悠悠。下田插秧是行家,上山采茶皆能手。
在学院礼堂表演的斗笠舞,用丰富而优美的舞蹈语汇表现出黎族姑娘在田间劳动的欢快景象。表演者左起:雷鹰、李淑清、李瑞兰(病休康复后到三年级)、蒋绮敏、高大安。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舞蹈队在排练民兵舞。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国庆节当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狂欢晩会前,北京政法学院舞蹈队排练民兵舞准备正式演出。在我们青春时代的美好记忆中,每年国庆节的狂欢晚会都是缤纷绚丽的一页。 长城逶迤峙群山,学子练兵战犹酣。风华正茂怀奇志,学文习武意志坚。
1963年暑期在八达岭长城脚下解放军某部营地军训结束前合影。前排女左起:髙大安、李桂芳、臧玉荣、赵宝祥、吴雪松、晋宗明、冯素明、徐淑香、丁葆光、郭丽萍、肖淑华、田旭光;中排左起:XXX、吴连山、张俊浩、王品和、王定武、李庆玉、镡德山、崔铭中、程绍魁、艾永惠、苏老师。后排左起:钮永福、陈柯钧、陈兴波、康金云、郭岱宗、XXX、周思鹏、张永进王子良、赵希科、XXX、孙志宏…… 东方熹微军号响,文弱书生进营房。摸爬滚打练半月,队列格斗扛起枪。
原八班镡德山在军训结束时握枪留影。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用毛泽东这首诗来赞美这几位女民兵恰到好处。前排左起:雷鹰、于春波、陈重新、徐淑香、肖凤云、陈丽君;后排左起:董佩兰、李淑清、三位军人、周志英、蒋绮敏。 男儿自幼慕戍装,肩负使命保国疆。酷暑训练不辞苦,练硬臂膀握紧枪。
八达岭军训男生排左起:军人、陈之玮、刘永福、钱连和、于文涛、王开洞、韩豫鲁。 到社会实践中去,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经风雨见世面。1964年我们到四川省温江地区和峨眉地区参加半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我称之为“巴蜀雨”。
图为“参加“四清”时摄于大队的合影。前排左起:李世华、董佩兰、李金娃、XXX、于春波。中排左二陈之选、左三于文涛;后排左二赵峰贵、右二王开洞、右三苗玉欣、右五崔之山。有几位老师在其中我不知姓名,致歉! “四清”结束游览峨眉山时,三班五班几位同学合影。前排有张明之、白申果,后排有马骏驹、王子良。另几位不認识。请原谅! 巴山蜀水多壮美,巴蜀风雨真养人。咱这几位美女更白晰丰满了。左起:张洁、陈重新、解玉敏、刘凤琴。 禅林门外悟禅意,报国寺前思报国。刘凤琴、解玉敏、翟俊喜、王承明。还有一位戴眼镜的不認识请原谅。 峨眉天下秀,杜鹃开在头。师生情融融,深山笑声悠。
闫慧敏老师与蒋绮敏、钱爱娥、刘永福在下山路上。 武侯祠外想诸葛,大智大勇大谋略。原八班参加温江县“四清”运动后,全体师生在成都游览时合影。前左起:彭宝亭老师、方光成、吴念祖、王立鉌、王品和、于香名、郑瑞庆、马继有、吴连山、孙爱民。中左起:郭金祥、镡德山、崔铭中、李鸿宾、马文元、齐金良、肖振文、陈柯钧、裴广川、王嘉惠;后左起:殷杰老师、刘樟楠、袁秀荣、张华琳老师、徐醒亚老师、齐景泽、晋宗明、赵辉、徐淑香、张俊浩、肖凤云、范桂琴。 “四清”结束后游览成都名胜,在望江公园望江亭前合影。左起袁秀荣、镡德山、徐淑香、孙爱民、范桂琴。 千年古都一名城,玉照长留姊妹情。从成都返京,在历史名城西安转车停留期间赵辉与肖凤云在鼓楼前合影。 百年风云聚广场,半年风雨意深长。几个月的社会实践我们在四川农村增长了见识和才干,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同在温江县永宁公社七大队的师生殷杰老师、李鸿宾、肖凤云、镡德山回京后合影。 我们第二次参加社会实践是1965年末到1966年初在河北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的公检法机关实习。我在《水调歌头》中称其为“燕赵风”图为在石家庄桥西公安分局实习的董佩兰、晋宗明、镡德山与实习指导人合影。 蒋绮敏、肖凤云、崔之山、钱连和在石家庄桥西法庭实习期间合影。 在石家庄市检察院实习的同学在实习结束前夕与该院部分同事合影。前排左二赵辉、左三李金娃;中排左三裴广川、左四解玉敏、左五于春波;后排左二郑瑞庆、左三王岳来。 在石家庄市检察实习的同学与全院同事合影。前左一解玉敏、左二李金娃、右一于春波、右二赵辉;中左一裴广川、左二王岳来、左三朱振奇;后左一郑瑞庆。 实习结束前在华北烈士陵园参观祭拜时留影。前排左起:张明之、李金娃、钱爱娥、于春波、赵辉;后排李世华裴广川。 神州大地浊浪起,观奌不同生对立。各有组织虽不一,深心依然重情重义。
当时法四三班同学有二十多人加入“716纵队”,还有一部加入了政法公社。前排左起石书臣、梁秀婷、钱爱娥、肖凤云、董佩兰、李金娃、赵峰贵;中排左起王岳来、裴广川、白申果、王开洞、冯锦祥、郑瑞庆、于文涛、韩豫魯;后排左起秦醒民、苖玉欣、陈之玮、刘永褔、陈之选、李金生、薛振淸。 当年常有外国左派组织的代表团来校参观。图为政法公社外事组同学接待非洲朋友。前左一张慧臣、后排右三张明之。 1967年,响应毛主席号召徒步串联的同学在串连途中合影留念。前左起秦醒民、白申果陈之选;后排左起钱爱娥、于文涛、王岳来、郑瑞庆、董佩兰。 好儿女志在四方,把青春献给边疆。我们这届法律糸毕业生三百多人大部分响应“四个面向”伟大号召奔赴祖国边疆,去边远地区,分到基层。最多的是59人去了新疆,还有三十多人去了海南岛。最值得敬佩的是陈之玮和肖凤云把青春献给了区雪域高原西藏。这是他们与上届进藏的校友在布达拉宫前合影。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西藏,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十分艰苦。陈之玮、肖凤云在那样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战胜艰险,为西藏的发展作出贡献。图为1969年陈之玮在行军路上。 雪峰千仞,激情万丈。1970年陈之玮参加日喀则军分区平息局部叛乱专案组执行任务时在海拔5800米处休息。最令人敬佩的是这两位同学在几十年间从未说过当年的工作与生活怎样艰苦。 最喜天山千年雪,敢迎大漠万里风。当年到乌鲁木齐报到的五十多人,有二十几位在生产建设兵团,三十多位分赴天山南北各地。大部分在那里工作十余年才陆续回内地。可以说把青春年华献给祖国西北边陲新疆。这是当年分在南疆维吾尔族集居地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工作的蒋绮敏在接受维族贫下中农再教育时参加收割。 放眼南海千重浪,脚踏琼岛万重山。当年的海南島可以说是一片蛮荒的丛林群山。那里的自然环境、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比新疆还要艰苦。分配到那里的同学也无条件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这是分在海南岛的李金姓1971年8月在儋县那大田边。 毕业以后的五十年间,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各项亊业的发展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没有辜负北京政法学院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没有辜负师长们的期望。
最后,填首词来结束这段“政法春秋”的回忆:
《水调歌头》
伴花吟树舞,沐书雨歌风。放眼蓟门云烟,几多青春梦。晓雾碧池轻语,月华红楼书灯,任凭展才情。清正许平生,不歇万里程。
巴蜀雨,燕赵风,边关梦。纵然狂飇雷霆,奋翼搏长空。涤汚浊呼海雨,荡腐恶唤天风!为乾坤清明。报国赤子心,效民寸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