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心随夕阳飞天涯</p><p class="ql-block">——写在《梦追春光》即将付梓问世之际</p><p class="ql-block"> 郭建民</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人,因了种种原因,我在最适合读书的年龄阶段却离开了校门,回到了农村。回头想来,这该是我人生的不幸,但事物都有它的两重性,我的人生之不幸却转成了大幸,正是农村广阔的天地和太多的坎坷,像一块磨石,它在逆向用力时砺炼出我特殊的人生和精神品格。</p><p class="ql-block">是家乡的山水为我营造了心灵的家园,给了我丰厚的文化营养,是党的阳光雨露哺育我成长,是梦想的力量激励着我的创作热情并一直走到今天。像热爱土地一样,我对文学有一种透至骨髓的热爱。我觉得,我是一个因热爱生活,热爱诗歌而获得幸福的人,它历经了一个花甲子的艰辛与跋涉的漫长过程,我留下的真实的文字,记录了时代的风云变幻,记录了农民的喜怒哀乐,记录了家乡的发展变迁,用自已的心路历程,写出一部部农民文化的心灵史。</p><p class="ql-block">我虽然怀有文学的梦想,但从不敢去想那些成名成家的事,也不会写出什么大作品。写作仅仅是我一种兴趣爱好,一种精神追求,我只是想在我日常的生活中,在平凡的工作中,在人生的旅途中,写下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用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有温度的文字去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我十分乐意深浸其中并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梦追春光》是我近两年来笔耕的原创新作。这些作品全用手机写作完成的,全都留在手机中。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心血之作存放在手机中易于丢失,一旦丢失,诗的灵感流逝了,现场感也没有了,单凭苦思冥想的回忆,是很难恢复诗作的原貌,这个损失是无法补救的,于是,又产生了出书的想法。</p><p class="ql-block">俗语云,千年的文字会说话。印成纸质本的诗集,便于交流,便于永久保存。</p><p class="ql-block">《梦追春光》由“耀州秦腔人”,“七月的阳光”,“热爰泥土”,“城之魂”,“挣不断的铁链”,“重阳节的梦”,“头顶上的风景”,“春风回来了”共8个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这里要重点说一下书的第一部分“耀州秦腔人”。去年春天,常志诚先生与我合编出版了《耀州秦韵》一书,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从耀州秦腔百年的历史中,了解到了众多秦腔艺术家以振兴秦腔戏曲为己任,追求卓越,视戏曲为生命的艺术操守,他们一个个的艺术水准达到了炉火纯青,后人难以企及,难以超越的境界,他们中大多数人在时代波谲云诡的变换中遭遇到的是悲剧性的人生命运。正是他们的初心坚守和担当勇气,创造了一个世纪的耀州秦腔戏曲的历史辉煌,使古老的秦腔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这本诗集在《耀州秦韵》一书的基础上,增编了耀州秦腔名家杨荫中,宋竹梅二位艺术家。宋兴民先生提供了杨通民、宋正风、张鸿中、李剑佟、冯存民、王金民、高爱玲、樊来民先生的照片,石侃之先生在户县档案馆找到了曹韵卿先生的画像,使耀州秦腔艺术家们的群像更为丰满了。</p><p class="ql-block">承蒙著名作家、诗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初红先生,著名作家、铜川市新区文联主席何文朝先生为本书作序,在此,一并致谢。</p><p class="ql-block">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将继续在生活和创作中守护文学的神圣,发挥余热,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唱,写出有温度有厚度的文字。</p><p class="ql-block">诗人不会下岗,也不会败于年龄,只要诗心不老,生华妙笔永远不会生锈。</p><p class="ql-block">梦随老九李强华,也学写诗话桑麻。</p><p class="ql-block">笔耕心田吐丝雨,更付真情催泥花。</p><p class="ql-block">桃红柳绿春已去,霜染丹枫是晚霞。</p><p class="ql-block">一段情思寄何处?心随夕阳飞天涯。</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