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p><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p><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p><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摘自头条百科)</p> <p class="ql-block">我爱北京天安门。</p> <p class="ql-block">故宫平面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编者初次去故宫参观,大致时间是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在北京换车或进修学习时去的,迄今已有四十多年了,对初次去故宫时的准确日期已经淡忘。那时编者年轻,玩心大,参观故宫走马观花。只记得故宫“高大”而不解其“上”,对其建筑布局和所承载的历史知道得很肤浅,也不记得当时故宫有无珍宝馆和钟表馆对外开放。留在记忆中故宫的珍宝艺术品,也似乎是进入一些大的宫殿后所见的室内陈设。2005年以后,虽然常来北京,甚至已持有了北京居住证,且去过北京很多景区景点,但一直没有再进过故宫。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后,从与熟人的聊天和浏览网上的信息中,得知故宫在管理、建筑营缮与保护文物,以及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变化很大,就想再去故宫看看。</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23日晚,编者和老伴在故宫官网预订了次日上午参现的老人票(门票、珍宝馆及钟表馆参观票,均为半价)。24日早,经扫码验门票、扫健康码和安检后,顺利地进入故宫进行了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 对编者而言,几秩未进,故地重游,似熟且生。睹物思情,逝水流年,感慨万千!现将此次游历故宫的照片及文字汇集成《美篇》发布出来,和大家分享,既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次记载,也是一种闲适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和初次去时相比,这次觉得故宫似乎比记忆中的规模大,参观中的不少路径长而陌生,走得挺累,<span style="font-size:18px;">再想去参观一下故宫西南区,已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span>究其原因,虽然和这次多看了几处景点有关,但参观的主要路径基夲没有变,变化的是渐老的自己。和记忆中初次游览故宫的体力比较,自己切身地感受到了暮年无声的老化。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编者应倍加珍惜眼前的时光,努力过好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作为与建筑行业有密切联系的建材行业“理工男”,通过此次重游北京故宫,比较深刻地看到了故宫群组建筑布局极强的总体性、综合性及对称性。故宫建筑平面总体按纵横轴线组群对称布置,重视建筑环境影响。重要建筑如前三殿和后三宫按中轴线並以功能顺序布置,而从属的文华殿和武英殿以及后宫东西六院等则按横轴线布置等,其中对保和殿和乾清门之间俗称“天街”的分界空间的作用和意义印象尤为深刻。这些建筑布局都是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体现了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最终将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高度统一。在历史上故宫中发生的所有事件无一不和建筑布局有关。</p><p class="ql-block"> 这次重游故宫,比初次去注重参观对象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收获了一些新的知识。如故宫中体量最大的太和门前未鎏金铜狮和保和殿后的云龙阶石、乾清门前垂耳铜狮、钦安殿南向天一门前铜镀金獬豸、养性门东南处烟囱、储秀宫内的“皇家电话局”、翊坤宫影壁上“明”和“盛”字的写法等文物景观所承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艺术内涵,以及观赏性和趣味性给编者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这次重游故宫的路线,和目前旅游产品中大多数推荐的路线基夲一致。</p><p class="ql-block"> 如前所述,故宫中轴线上的“三殿”和“三宫”及其东西两翼群组建筑,也分别对应称为“外朝”和“内廷”。“外朝”在前(南),是皇帝“上班”的地方;“内廷”在后(北),所谓“三宫六院”,是皇帝与后妃、皇子们居住的地方。这也是所谓的“朝廷”。这些是故宫最主要的景点,参观游览必看的重点。</p><p class="ql-block"> 具体路线是沿北京中轴线从南到北,经天安门,进入午门(故宫博物院),经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前“三殿”出;进乾清门,经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出到御花园,进天一门,见欽安殿。从御花园东向南行,先进景运门东北向所对奉先殿南区的钟表馆参观,后进景运门东向的锡庆门(珍宝馆入口),经九龙壁、皇极门、宁寿门,见皇极殿,参观珍宝馆。之后,进养性门,参观了东侧的畅音阁大戏台,经乐寿堂、珍妃井,到神武门南侧院。最后去故宫西区参观了储秀宫、翊坤宫,以及慈宁宫的雕塑展后,返回故宫南,出神武门,结束了此次重游故宫之行。</p><p class="ql-block"> 夲篇内容中有关文物介绍和说明,主要参考故宫说明牌及网上有关资料进行汇编,如有疏误,敬请指正。</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p><p class="ql-block"> 为减轻器材携带,方便拍摄,用尼康z7全画幅微单相机+尼康z24~200mm,f/4~6.3,VR镜头,“一镜走天下”;</p><p class="ql-block"> 为进行广角拍摄和携带方便,用佳能EOM 5(APS-C)小型微单相机+11-22mm,f/4~5.6, lS,STM镜头。</p><p class="ql-block"> 个别照片系手机拍摄(见其左下标识)。</p><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编辑:</p><p class="ql-block">赵俊奇(微信摄影名:赵工)</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6日,周日(农历壬寅年二月初四)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 参观游览故宫,须先经过天安门。编者虽然进过故宫,但如此之近地拍摄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主席画像,还是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端门</p><p class="ql-block"> 城门楼上挂着“故宫博物院”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从端门回望天安门。</p> <p class="ql-block">午门</p> <p class="ql-block"> 午门西侧对着北京中山公园东门。</p> <p class="ql-block">穿过午门,由东看午门后侧。</p> <p class="ql-block"> 换个角度看太和门前广场的金水桥。</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p> <p class="ql-block"> 太和门前的狮子,在故宫体量最大,分雌(西)雄(东),未鎏金。</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前“云龙阶石”</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校太原十中一位同学的父亲系民国时燕京大学毕业(我外祖父也毕业于该校)。记得在1966年下半年有一天去他家,他父亲向我提了个问题:知道“经风雨,见世面”中的“世面”是什么?我说是“社会上的人和事”,他说,除了你说的,还有两个解释:一是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云龙阶石”叫“世面”,在皇权时代一般人是见不到的,见过“世面”的人可是不一般的。二是沈阳故宫有根八棱柱,平常人们只能看到它外表八个面,最多爬上去能看到顶上一个面,总计能看到九个面。而埋在地下的那一面是看不到的。因东北话“十”和“世”谐音,故用“你能的,你见过十面吗?”的话说对方不要逞能!</p><p class="ql-block">一一老人说过的话已历半世纪之多,对我却言犹在耳,记忆犹新,为他渊博的知识和教诲所折服、感动!</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龙头龟身的铜赑屃[bì xì]</p> <p class="ql-block">铜鹤</p> <p class="ql-block">日晷[<span style="font-size:18px;">guǐ</span>]</p><p class="ql-block"> 用来测量日照下针的影子位置以计时。</p> <p class="ql-block">焚香铜炉</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缸</p><p class="ql-block"> 用来盛水消防火。如今铜缸表面可见当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用刀刮走黄金后,留下了惨痛的累累伤痕。</p> <p class="ql-block">侧看中和殿(前)和保和殿(后)</p> <p class="ql-block">中和殿</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后侧</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后云龙阶石</p><p class="ql-block"> 该阶石由一块巨大的汉白玉雕成,长16.57米,宽3.07米,厚1.70米,重量超过200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块石料。</p> <p class="ql-block">远眺北海白塔</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后侧北看乾清门</p><p class="ql-block"> 由图可见,乾清门前有一条东西横街,俗称“天街”。是区分外朝和内廷的明显界线。横街以南为外朝(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皇帝执政的地方;以北为内廷(内廷三大宫: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各六宫),也叫后宫,是皇帝、后妃生活居住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乾清门前垂耳铜狮</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两座铜狮子的耳朵耷拉着。</span>根据故宫专家解释说,清朝皇家禁止臣子进入后宫,更严禁后宫干预朝政,严禁女人走到朝前去。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两座耳朵耷拉着的铜狮</span>就是要警示后宫嫔妃和佳丽们,对于前朝的政事,要少听、少议论。</p><p class="ql-block">一一慈禧太后老佛爷可不管这一套!</p> <p class="ql-block">乾清门北望亁清宫</p> <p class="ql-block"> 乾清门外东西各安放有五口消防铜缸。</p> <p class="ql-block">乾清宫</p> <p class="ql-block">乾清宫前鎏金铜亭</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江山社稷金殿,俗称称“金亭子”,东西各一座。。</p> <p class="ql-block"> 从乾清宫后东侧看毗邻的交泰殿和坤宁宫。是否和在太和殿后东侧看毗邻的中和殿和保和殿视觉上类同?</p> <p class="ql-block">坤宁宫</p> <p class="ql-block">坤宁门(向北望)</p> <p class="ql-block">天一门</p><p class="ql-block"> 钦安殿是御花园的主体建筑,天一门是钦安殿的南门。门前左右有一对铜镀金<span style="font-size:18px;">獬(xiè)豸(zhì),</span>形似麒麟,却有叉形独角。相传既能威猛护卫,又能示人是非曲直。天一门内北向正对连理柏一株,枝繁叶茂,苍劲古朴。</p> <p class="ql-block">连理柏</p> <p class="ql-block">钦安殿</p><p class="ql-block"> 从连理柏下朝北向上拍钦安殿。</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 故宫大殿石座下的龙头既是形制和装饰需要,又可排水。</p> <p class="ql-block">千秋亭</p> <p class="ql-block">养性斋</p><p class="ql-block"> 末代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曾在此居住过。</p> <p class="ql-block">钟表馆入口</p><p class="ql-block">(忘拍了,自网上下载处理补之)</p> <p class="ql-block">钟表馆内的展品</p><p class="ql-block"> 同前。鉴于《美篇》置图数限制,只展示了几张照片的组图。</p> <p class="ql-block">摄友在钟表馆拍攝。</p> <p class="ql-block">景运门西眺</p> <p class="ql-block"> 为防疫情,要求游客隔座(隔座有红带标志)休息。</p> <p class="ql-block">故宫珍宝馆入口</p><p class="ql-block">一一设在皇极门西侧的锡庆门。</p> <p class="ql-block">故宫九龙壁</p><p class="ql-block"> 故宫九龙壁系中国三大九龙壁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乾隆年间。</span>该九龙壁为故宫内宁寿宫的影壁墙,对面北向是皇极门。该九龙壁壁长29.47米,高3.59米,厚0.45米。</p><p class="ql-block"> 北京北海九龙壁位于北海公园内,建于乾龙年间。该九龙壁长25.52米,高5.96米,厚1.6米。</p><p class="ql-block"> 山西大同九龙壁,建于明洪武年间,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该壁东西长45.5米,壁高8米,厚2.02米。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的一座九龙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皇极门</p> <p class="ql-block">宁寿门</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p> <p class="ql-block">珍宝馆内一角</p> <p class="ql-block">珍宝馆内的展品</p><p class="ql-block"> 鉴于《美篇》置图数限制,只展示了几张照片的组图。</p> <p class="ql-block">养性门</p> <p class="ql-block">养性门外东南处的烟囱</p><p class="ql-block"> 现场咨询故宫工作人员说是地暖烟囱,而网查说故宫并无烟囱,但有地暖火道尽头的排烟孔。</p><p class="ql-block"> 有同事说,(关于)烟囱听导游说是萨满教举行祭祀仪式前煮肉时排烟用。</p> <p class="ql-block">畅音阁</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三大戏楼:紫禁城(故宫)的畅音阁,颐和园德和园苑囿戏台,以及避暑山庄的清音阁。</p><p class="ql-block"> 清宫内廷演戏楼,全称故宫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始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据说颐和园德和园苑囿大戏台是仿此戏台建的。</p> <p class="ql-block">乐寿堂</p> <p class="ql-block">远眺故宫东北角楼</p> <p class="ql-block">珍妃井</p><p class="ql-block"> 宫廷斗争,红颜落井。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见照片中说明或网查之。</p> <p class="ql-block">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为骑自行车方便,让太监锯了故宫内约30处门槛。</p> <p class="ql-block"> 去西区游览,只参观了雕塑馆、储秀宫和翊坤宫。</p> <p class="ql-block">储秀宫</p><p class="ql-block"> 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咸福宫之东、翊坤宫之北,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寿昌宫,清嘉庆十四年(1535年)改为储秀宫。系明清后妃居住地,晚清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数年。</p> <p class="ql-block">翊坤宫</p><p class="ql-block"> 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称万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为翊坤宫。</p> <p class="ql-block"> 翊坤宫中有一面“光明盛昌”的影壁,<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为避讳反清复明,</span>故意把影壁上的“明”和“盛”写错,即将“明”字写成“目”字旁,将“盛”字上面少写了一“丶”,暗指“明不再重来,盛永无止境”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眀(míng ),①视之意;②古同“明”。</p> <p class="ql-block">慈宁门</p> <p class="ql-block">慈宁宫门前的鎏金麒麟</p> <p class="ql-block">慈宁宫</p><p class="ql-block"> 故宫雕塑馆陈列在慈宁宫内。分为雕塑荟萃馆、汉唐陶俑馆、砖石画像馆、修德白石馆、佛教造像馆五部分,陈列面积约1375平方米,展品总数为425件。</p><p class="ql-block"> 在此处边参观边拍了少量的佛雕照片,用其中一张与另一张有参观者的照片进行了机内合成后置入夲篇,以表达编者对佛教的尊重。此外,未用其它佛雕照片。</p><p class="ql-block"> 在慈宁宫庭院偶遇有拍清服环境人像者,混迹其中拍了几张编入夲篇,以烘托环境气氛。</p> <p class="ql-block"> 如前所述,该照片系用尼康z7相机自带“影像合成”功能所制作。</p> <p class="ql-block"> 偶遇有拍清服环境人像者,随手拍了几张。</p> <p class="ql-block"> 该照片亦系用尼康z7相机自带“影像合成”功能所制作。</p> <p class="ql-block"> 故宫“皇家电话局”诞生于1904年1月2日,由清政府钦准的中国第一个官方部办京城电话局,当时安装了一台100门磁石式人工电话交换机,老北京的电话局发展史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 时隔95年,紫禁城“皇家电话局”于2005年在故宫再次“开业”。由中国网通与故宫博物院合作设立的“皇家电话局”在故宫储秀宫绥福殿正式向中外游客开放。电话局中的3部仿古样式的IC卡公用电话,是按照末代皇帝溥仪当年的“御用”电话仿制的(文字摘自“头条.百科)。</p> <p class="ql-block">故宫集印处</p> <p class="ql-block">故宫北出口,神武门南侧一角</p> <p class="ql-block"> 从神武门北眺景山公园煤山最高处的万春亭。</p> <p class="ql-block"> 回望神武门,再见,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远眺故宫东北角楼,护城河冰尚未完全融化。以此照片中的景象记载这次重游故宫的季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