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眼中的节气日一一一惊蛰

开心天地

<p class="ql-block">“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立春后的第三个节气。</p><p class="ql-block">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国人聪明、勤劳、智慧。中国人起每个节气名都很有讲究,都很合时令,都很美,最美的名称当属“惊蛰”。</p> <p class="ql-block">“惊蛰”的意思是虫子被春雷惊醒。这就是中国智慧。</p><p class="ql-block">诗人王禹偁《春居杂兴》,“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无端蚯蚓争头角,触破莓苔气似虹。”</p><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刘方平《月夜》写渐变,“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p><p class="ql-block">总之,从诗中知道,惊蛰时节,自然界的变化已经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春雷惊蛰。</p><p class="ql-block">春雷惊动了春笋。宋代诗人欧阳修“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雨惊笋欲抽芽”。</p><p class="ql-block">春雷惊开春花。清代张维屏“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p><p class="ql-block">春雷又惊动了春雨。宋代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p><p class="ql-block">最不能让人想象的是春雷竞然还能惊发诗人的春心。唐代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p><p class="ql-block">人世间美好的一切都需要春雷呼唤。春雷是春姑娘的脚步,是万物复苏的协奏曲,是真正的天籁。</p> <p class="ql-block">每节气分三候。</p><p class="ql-block">第一候桃始华。宋代汪藻“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p><p class="ql-block">第二候仓庚鸣。诗人大明星说,“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p><p class="ql-block">第三候鹰化为鸠。明代文学家张岱说,春天万物生长,鹰不再杀生,像鸠一样温和,等到秋天捕食越冬,又恢夏凶猛的本性,这就是万物应时而动。</p> <p class="ql-block">春天是花季。第一花是桃花,其后是棣棠花。宋代范成大“绿地缕金罗结带,为谁开放可怜春”。最后是蔷薇,最著名的“有情芍药合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写“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晚唐高骈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 <p class="ql-block">“春雷动,万物长。”惊蛰也是春耕的开始,农耕人迎来了一年繁忙的季节。但这种忙碌就是生存,更是希望。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勤劳朴实智慧勇敢的中国人民,踏着春天的脚步,唱响新时代,一起向着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