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追踪五:秦韵绵长 放飞自我

长风

<p class="ql-block"><b> 秦韵绵长 放飞自我</b></p><p class="ql-block">——浅析专场演出的六名演员的艺术特色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由中共平凉市委、平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平凉市委宣传部、平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喜迎党的二十大·奋力建设新平凉”千场文化惠民演出—平凉市泾河艺术剧院引进秦腔名家暨青年新秀专场演出,经过连续7场的火爆上演,已于近日圆满收官。本次演出,由于秦腔名角的友情助演和联袂献艺,加之市泾河艺术剧院的大手笔策划和全体演职人员的不懈努力,收效显著,反响强烈。成为近年来我市最具人气、最具看点,也颇有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戏曲盛会,引起了西北秦腔界和广大戏迷的热切关注,人们争相围观,点赞叫好不断。有幸登台亮相的六名演员,都是市泾河艺术剧院近年来涌现出的潜力新秀和业务骨干,他们个个身获绝技,实力不凡。通过演出,有效提振了信心,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能力,打造了品牌。</p><p class="ql-block"> 下面,笔者仅从艺术赏析角度,对六名演员作以个性分析和扼要点评。</p><p class="ql-block"> 一是准备充分,态度端正。对于这次市上组织的专场演出,张卫珍、张磊、常双强、徐小丹、王洁和苟菊艳六名演员思绪万千,感慨不已。他们认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院领导锐意进取,思想超前,决策果敢,以组织形式大开绿灯,筹办个人专场,着实让人感动,也为其他院团带了好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院里开会动员后,他们六人毫不犹豫,争先恐后报了名、填了表。随后,大家都心无旁骛,放弃一切私心杂念,一门心思在掂量、在思索,连吃饭睡觉都在琢磨这件事。决心不负重望,积极投身其中,把自己亮丽出彩的一面和得意之作展现在舞台、奉献给观众、回馈于社会。还在柳湖镇新李村演出时,院里就给报名参演的同志,提前加码,创造机会,增加戏份,热身准备。业务科长、二级演员张卫珍一边要和分管领导安排角色,协调调度有关下乡演出活动,一边还要抽空准备自己的参演节目,忙的焦头烂额,连饭都顾不上吃,人整个瘦了一截子。她和其他几个演员情况不太一样,因为之前曾经连续办过两次专场,所以这次愈加慎重、倍加珍惜。决定报名后,第一时间和师傅李东桥(秦腔小生王子、二度梅获得者)先生取得联系,对参演的三个节目,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做到万无一失。此次选择的三个折子戏除正版秦腔《辕门斩子》《黄鹤楼》外,她另外根据京剧版本和传统秦腔两结合,与吕宏孝(甘肃省秦腔剧院作曲)等老师配合,创造性地编排了《岳母刺字》这一经典折子戏。二级演奏员徐小丹称,一般音乐类专场至少需要七天时间的合乐排练及各项准备,但她下乡演出回来,仅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乐队练乐、曲谱编排、音屏制作、服装道具及有关宣传推介事宜,尽管忙的不亦乐乎,但内心非常充实。二级演员王洁很早就有参赛和筹办个人专场的准备,所以她对自己选择的折子戏充满信心。从去年以来,一直勤学苦练,以期达到精益求精。苟菊艳精心准备了自己拿手的《安安送米》《斩秦英》和《三上轿》等三出折子戏,同时破费上万元,精心购置了服装、头饰、凤冠、靴子等。对于她能如愿参加专场演出,家人都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青年演员张磊接到专场演出的正式通知后,内心非常激动,同时也很紧张,他称这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更是一种动力。他郑重感谢团里给他们年轻人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感恩一路走来的老师同事和戏迷观众,表示要用更好的表演回馈社会,做一个真正的戏曲传承人。</p><p class="ql-block"> 二是积极跟进,定位准确。专场演出期间,六名演员除了认真筛选节目、苦练技艺、遴选配演及做好相关准备外,积极向老前辈请教,向老戏骨学习,并与同事们反复沟通,切蹉技艺,揣摩人物角色,渗透思想情感。令人欣喜的是,这几名演员都师出有名,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个人成长环境。三级演员常双强,幼时家境贫寒,但广袤无垠的黄土地滋养了他的秦腔天赋。从15岁开始,就独自一人背上行囊,踏上了从艺的崎岖道路。先在静宁县艺术学校,接受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秦腔基本功训练。当时有幸遇到启蒙老师徐佩先生,恩师徐的执着和潜移默化,培养了他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艺术灵性;徐的严厉和不折不扣,造就了他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坚强个性。这使他一开始就端正了人生态度,规范了艺术路径。他和张磊都师从国家一级演员、著名须生王鸿斌老师。工作中,二人精诚团结,协调一致,联手打拼须生行当,颇受观众青睐,也深得师傅真传。常双强侧重老生形象的塑造,所以他根据自身实际,量身打造了三个精品折子戏,即《清风亭》《放饭》和《徐策跑城》。张磊年轻有为,戏路较宽,选择的《打镇台》《金沙滩》和《挑袍》,更能体现自己昂扬向上、追求卓越的艺术个性。为了稳住阵脚,确保演出质量,他二人郑重发函邀请了师傅王鸿斌和谢红娟(国家一级演员),还利用微信、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同步策划了一些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王洁还专门通过中国秦腔专网报道宣传了节目安排,演出前师傅袁丫丫(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专程从天水赶来助阵,并在舞台上耳提面命,手把手指导了关键环节。苟菊艳角色意识强,演戏一丝不苟,从来都不马虎,她是剧团当打主力,主攻正旦和小旦。这次她格外上心,提前三个月苦练基本功,请来师傅窦凤琴(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后,形影不离,休息时间还在说戏演练,其尊崇和至诚态度令人侧目。徐小丹勤奋不辍,每日操琴,手指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学海无涯,她决心要做一个德艺双馨的演奏者。应该说,此次专场演出,剧目丰富,阵容强大,行当齐全,辐射面广,影响久远。特别是对参演的几名演员来说,更是一次严峻挑战,压力自不待言。张卫珍从艺近四十年,经验丰富,艺术悟性比较高,能够跨行当表演多个角色,所以这次她选择的三个折子戏,有小生、有须生、有老旦,可以说是全面考量了她的艺术成就,令人刮目相看。王洁是一个本色演员,她选择了小旦、闺阁旦和武旦三个行当,人物层次感强,难度系数大,没有相当的功底拿不下来。</p><p class="ql-block"> 三是精益求精,扎实细致。舞台形象,是在演员复杂的行动过程中塑造出来的;人物个性,是在剧情的发展变化中成长起来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此,张卫珍等人感同身受。在《辕门斩子》见太娘一折中,张卫珍面对台下黑压压一片观众,运用自己一向娴熟的欢苦音交替慢板大唱腔,寓情理于形式,赋程式以生命,紧紧抓住人物当时既对宗保狠、又对太娘尊的复杂心理,精准塑造了杨延景的艺术形象,达到了观众预期。而她更满意《黄鹤楼》中的周瑜,庆幸自己上学时练就了扎实的功底,所以武戏文演、文戏武演,巧妙地把咬、拉、摇等翎子功运用自如,其英武小生形象栩栩如生,巍然屹立。当然,这几个戏的重新排练,张卫珍付出了艰辛劳动,常常夜以继日,食不甘味。常双强注重分析人物形象,认真钻研表演技巧,真正吃透内心世界。比如张元秀一角,他始终以质朴无华、苍凉悲戚、细腻高洁的苦情表演,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对朱春登一角,他则注重通过韵味醇厚、独具魅力的唱腔和洒脱飘逸、规范扎实的台架,塑造人物形象,达到审美需求。为了演好徐策一角,他专门上兰州向贺忠宏(国家一级演员)老师学艺,并刻苦研习帽翅技巧、身段做派、髯口水袖、步法指法等。他讲,如果能把所学的发挥到极致就是成功。本场的徐策动静自若,情趣昂然,依靠纯粹精妙的演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观众掌声不断。张磊个性硬朗,唱腔霸气,功底劲道,其须生戏日渐成熟,深受观众喜爱。比如在《金沙滩》困山中,以“五台山困住了杨老将”起声,运用苦音慢板唱腔,集中抒发了盼子归来的焦灼心绪、民族危难的满腹惆怅,把杨业慷慨激昂、苍劲悲壮的英雄形象刻画的无以复加。张磊声称,《打镇台》是王鸿斌师父的代表作之一,演出之前,师父对其进行了耐心指导,他告诉自己这部戏是文戏,要沉下来,调配好气力,不要一味鼓劲,要通过内在气质,逐步显现人物个性,让观众折服。徐小丹为了演好个人专场,专门请来了作曲家张小平老师进行指挥,并补充了部分乐器和乐队老师,确保三个篇章的演出快节奏、高质量、大气势。她称,演出当中最为紧张的其实是后台,要紧锣密鼓地换装补妆,并要随时和主持人及舞台监督交流衔接等,忙的上气不接下气。</p><p class="ql-block"> 四是展现自我,突出特色。平凉自古是“陇上旱码头”,有西出长安第一城之美誉,秦腔文化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由“平乐社”起家的平凉市秦剧团堪称百年老团,因而辐射带动、潜移默化了一代又一代秦腔人,人们对以大秦腔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偏爱有加。在这里,戏迷向来就有“看架架”的传统审美习惯,也就是注重生旦净丑末的外在表现形态,并通过独特的表演技巧和形式,阐释人物形象,解读内在意韵,激发豪情壮志。这次登台表演的六名演员普遍在脸谱、服饰、念白、唱腔及综合表演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特别注重通过扎实的功底、灵活的技巧、质朴的文化,进一步彰显艺术魅力,形成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王洁的表演最具说服力。她在《拾玉镯》中,通过一系列口、眼、手、身、步的相互配合,成功塑造了一个生活化、情趣化、智慧化的闺阁旦艺术形象。这折戏其实词很少,主要靠演员的做工、舞蹈、身段、表情、动作来完成,表演情节有“喂鸡”“做针线活”“拾镯子”等这些琐细的生活细节。值得称道的是王洁通过刻苦努力,刻画出的形象活泼可爱、淳朴善良、乖巧伶俐,立马让观众产生共鸣。当然她在《劈棺》上的“抢背”“掉帘”“水袖”“圆场”以及在《扈家庄》上的“枪花”等细节表演也可圈可点,有的还属高难度动作,但她做的很到位,没有任何失误,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她称,为了演好《扈家庄》,她曾向甘肃京剧院孟庆波老师请教,孟老师说,演员一是要做到内心充实,二是不能刻意取悦观众。苟菊艳的苦情戏一直是特色亮点。这次她在塑造《三上轿》中的崔秀英和《安安送米》中的庞三娘时,感情投入,自觉沉醉在人物形象中,以致台下也哭的泪眼婆娑,别人劝都劝不住。她的唱腔特色鲜明,颤音缭绕,温婉舒缓,柔中带刚,韵味无穷;做功扎实细腻,对白清晰流畅,表演游韧有余,刻画人物情真意切,艺术效果十分明显。现在人气逐渐看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演员。</p><p class="ql-block"> 五是总结提高,不断进步。艺无止境,术有专攻。戏曲其实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式。平凉市泾河艺术剧院全体演职员工敬业乐群,刻苦上进,对艺术尊崇有加,丝毫没有懈怠。他们随时总结经验教训,弥补修正过失。张卫珍和张磊有感而发,这次专场尽管努力了、也基本成功了,但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没有达到师傅的期望和自己的要求。乐队鱼军民说,这次适应大场面需要,把F调升高了半格,因而造成个别演员的不适应,同时在音乐晚会上,音乐要走G调,这样跨度很大,对乐队也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像这样的安排,以前从没有遇到过,看来必须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常双强说,还是有些紧张,还是没有放开。苟菊艳认为自己选择的三出戏场面有些过大,担心难于掌控,但有老师坐镇、家人勉励、同事鼓劲、观众加油,一切还算顺利。但遗憾多多,比如一些细节上做的不够好,动作仍不到位,特别是在剧情推进上衔接不够紧密。王洁一直担心“枪花”有失误,结果影响了高质量的发挥。而与一些名家名角的同台竞技,也成为泾河艺术剧院业务大练兵的主要途径,演职员工普遍希望这样的机会能够越多越好。公司总经理慕世斌先生认为,举办个人专场演出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这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一个积极有为的举措。下一步,院里将顺势而为,多角度、多形式为演员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对此,我们一直在打拼在努力,希望社会各界都能给予关注和支持,以利我们把工作做的更好,以实际行动担当作为,高质量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大踏步前进。</p><p class="ql-block"> ——山 石 草于2022年3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