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培训 提升学校信息力

——七台河市第十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实践成果案例 培训背景介绍 第十小学已建校35年, 参加本次培训学员教师113人,现如今面临着教师新老更替,整体学习力和创新力不足等问题。作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省级示范校,我们根据学校特点,探索了线下校本培训模式,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领导团队、培训指导团队建设及应用信息化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等方面成果显著。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形成以主题活动为主的“自助式”校本培训新模式</font></b></h1> 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以及市教育研究院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总体部署,依托百年树人平台,努力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让技术为教师所用、为学生所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基于课堂、以校本主题活动为主的“自助式”培训模式。 <b>一是提供“自助式”培训的软硬件条件。</b>为了让学员教师在“自助式”培训中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学校在钉钉平台上为学员教师提供了信息化教学支撑的软件和工具,开放的WIF环境和计算机教室,学员教师可以灵活的选择手机、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机参加培训活动。 <b>二是提供“自助式”培训的学习资源。</b>一方面是平台供给,学校依托平台围绕微能力点从核心课程、方法与工具、案例课程三个模块供给研修学习资源;其次是自建资源,把学员教师化整为零,分成14个研修组,一组一案,由研修组长在平台工作坊的主题活动里,建立学员教师自主研修所需要的资源。例如研修组计划,学科相关的优秀课例视频、组内微能力点考核要点等,为他们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撑。最后是结合学校原有校本培训成果,2020年开始,我校就积极组织开展了云端校本培训,强调学用结合,总结的经验成果论文《“疫”时期校本培训的研究与实践》被评为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38次科研成果壹等奖。其中,钉钉云课堂成为我校云端校本培训的主阵地,已经积累了20个专题培训内容,共计173学时。利用钉钉云课堂为学员教师提供了26学时的自助式培训补充学习内容,精选了央馆新媒体新技术大赛优秀案例进行解析,可以让他们更多的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开阔眼界。 <b>三是提供“自助式”培训习学习成果分享途径。</b>我校在培训学习成果分享和考核方法上不拘泥于一时一地,为了营造良好地培训学习环境,首先创建了钉钉培训项目群,是重要通知、学习指导和经验交流的场所,随时随地为学员教师解惑。另外,除了线下主题实践中开展的听评课、组内研讨分享等活动,在平台工作坊里,研修组长可以创建多个主题任务,例如个人研修计划、听评课反思、研修纪要、最终研修成果等,供学员教师分门别类的上传分享研修成果。学员教师之间可以互相查看学习进度、话题讨论等,这样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又能感染他们、不断激励他们产生新的学习需要。 <b>四是提供“自助式”培训习学习考核的新办法。</b>为了能够让学员教师学以致用,把培训成果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学校采取了线上线下双向考核的办法。线下开展的“基于学情分析的教学设计”主题活动,研修过程中,各组由一名学科主任和一名培训指导教师负责跟踪指导。根据个人研修计划,需完成一节组内成果汇报课,组内互评打分,优秀的学员进行校级展示课。微能力认证考核通过平台进行,学员教师根据要求上传成果,由学校组建的考核评审小组来完成。<br>这次培训我校从不同平台、不同层面为学员教师提供了自主选择研修所需的学习内容、合作对象、学习方式、学习成果和汇报展示手段等,满足了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 <h1><font color="#ed2308"><b>通过新的培训研修学习方式,学校信息力有四个方面的提升:</b></font></h1> <b>一是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提升</b>。 通过听课、问卷调查、培训考核和理论测试等形式可以看出,在培训前,仅有25%的教师能够熟练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提升到75.4%。课堂上使用数码展台、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教学已经是常态,多媒体课堂教学占总课时97%以上。教师在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四个维度能力提升上程度略有不同,其中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提升的最快。90%以上教师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情分析备课上课。 <b>二是培训管理者团队水平得到提升。</b>学校构建了教师信息化发展“校长带动-全员行动”的机制,组建了培训管理者团队,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着手,提升培训管理者团队整体能力。理论学习包括上级下发的培训方案、考核办法及三环境、四维度、30个微能力等内容。制定的内容需要领导团队共同审议通过方可执行。管理团队成员需要深入到研修组中,他们既是培训管理者又是学员教师,要跟学员一样完成所有的培训任务。通过管理者亲身参与研修实践,能够更好地发现决策中的不足之处,对方案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因培训管理者团队成员分工明确,群策群力,深入一线,培训过程非常顺利,提前20天完成培训任务。 <b>三是培训指导团队能力得到提升。</b>为了切实做好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推进工作,学校对培训指导团队采取的是梯队建设,保证了充足的后备力量和培养出更多的拔尖型人才教师。培训指导团队成员由研修组中选派信息技术较强的骨干教师组成,负责技术帮扶、示范引领。涉及到需要培训指导的研修内容,学校不需要全员培训,只需要对指导团队的成员集中培训就可以了。例如培训伊始,正确选择微能力点和课程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学校首先指导了培训指导团队教师如何从三环境和四维度两方面进行选点操作,学会后他们再对研修组成员进行指导,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选点选课操作,效果明显,起到了点到面的辐射作用。 <b>四是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初见雏形。</b>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一套全校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了德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以及客观性,有效发挥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体思路。

培训

研修

教师

学员

学习

自助式

团队

指导

成果

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