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岁月转角,草木蔓发。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力争“减负”不“减质”,3月5日,有幸参加了</span>全国小学语文双减”背景下课堂提质增效与作业设计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更加赋予了我精研教学的勇气和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集体的研讨和分享,更离不开优秀前辈的指导与引领。其中最为震撼我的是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以及他对《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题材课文教什么、怎么教》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的热播剧《觉醒年代》中的李大钊,初中课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作者李大钊,还有我喜欢的文字《今》《青春》的书写者李大钊,这样一个令人敬仰的、纯粹的、有思想有文化、有坚定信仰的革命先驱,在女儿李星华笔下,又是如何?在王崧舟老师的解读下又是如何呢?带着这样的期待,我走进了王老师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听王崧舟老师带着六年级的孩子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当王老师说“在离开之前,父亲深情的、不舍的、久久的望了望她们的时候,他一定有许多的心里话想对她们说,李星华也一定有许多许多的心里话对父亲说”,然后哀伤低缓的音乐响起,我的眼眶也不禁红了就像自己置身那个令人肝肠寸断的现场。</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王崧舟老师课堂的魔力。</p><p class="ql-block"> 这长长的一节课,王老师仅用两个词语串起:清晰,反常。</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用“清晰”一词带领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用的都是快速扫描的阅读方式,简略、干净。用“反常”一词带领学生对人物描写重锤敲打,从人物外貌、神态、言行多方面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作为父亲和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的形象。给学生充裕的自由阅读时间,同时展示重点语段不断体会着朗读,老师的范读,学生的分角色读,师生的联读,反复加强的读,在琅琅的、深情的朗读中,甚至,在默读李大钊在狱中经受的22天非人折磨的安静中,学生以及我都深深沉浸在那久远而切近的氛围中,都为这个最慈爱的父亲最坚定的革命者微微发颤了。所以,孩子们真的不仅体会到了人物的品质精神,更是在纯洁的心里种下了一颗传承的种子。而那久远的记忆,就这样清晰地徐徐展开了。</p><p class="ql-block"> 其次,资料的适时补充。语文教学中很多多媒体的使用堪称鸡肋,甚至适得其反,往往会干扰课堂。而王崧舟老师的课件,不仅外在制作考究精美,更重要的是,它是课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最好的扶手。</p> <p class="ql-block"> 而后面老师让学生写李大钊想对亲人说的话、李星华想对父亲说的话,适时流淌出了哀婉低缓的音乐,这音乐,就像催化剂,或是像拔掉心灵阻塞的手,让人泪目。我看所有的孩子都在安静地奋笔疾书着。这,就是音乐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王崧舟老师的课堂,真正做到了读书。那么美好的读,一遍又一遍,越来越流畅,越来越激越,越来越美好。当整个会场一遍遍回荡着那句“他的心被一种伟大力量占据着,这力量就是对革命事业的信心”时,我的心仿佛也被一种伟大力量充斥着。</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说,读书,可惜,好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都成了“讲书”。王老师的课堂,总是回响着琅琅的好听的读书声,而这样的读书声,成了孩子们进入文本理解情感思想最好的路径。而本文,王老师,也是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书声中,让孩子们把百年前久远的记忆,如此清晰的展现在眼前,镌刻在心里,融化在了自己的血液里。</p> <p class="ql-block"> 课后,王老师就《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做了《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什么、怎么教》的报告。他说课文的陶冶和浸润,应想角色所想,思角色所思,爱角色所爱,因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具有其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教育价值,教师更要有教育树人,以文化人的意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提到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在编排上有四大特点。第一,内容的丰富性;第二:形式的多样性。《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形式的散文,它时间指向性明显,因此从时间着手,以女儿的角度刻画的李大钊是父性和党性的结合体,散发着革命先辈的人性光辉。第三:要求的梯度性。第四:编排的灵活性。这也需要我们在课文的教学上注重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拓展阅读维度,重视阅读链接。</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此类课文时也是觉得很难处理,到底如何才能更深层次的挖掘它所具有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针对这一点王老师以不同的革命题材类课文为例,向我们提出了具体教学要求。</p><p class="ql-block"> 一、立足价值本位,慎行多元解读。</p><p class="ql-block"> 他说在《邱少云》这一课中很多人都对邱少云同志在火中牺牲时的场景存疑,认为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在面对这样痛苦的时刻不可能做到“纹丝不动”。那么在教学中对于这一点的解读我们应该探寻他“纹丝不动”的背后是伟大信仰的力量,是对革命的绝对忠诚,是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这样才能正确解读出这类课文的所具有的革命价值。</p><p class="ql-block"> 二、立足学科本位,坚持文道统一。</p><p class="ql-block"> 语文课千万不要上成道法课、音乐课……,要在不断的语言文字实践中,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 三、立足教材本位,实现资源整合</p><p class="ql-block">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处理中王老师就实现了三次资源整合。</p><p class="ql-block">1.课文导入中出示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历代领袖对李大钊的评价,由此制造悬念,加大阅读期待。</p><p class="ql-block">2.课文中段适时引入李大钊遭受酷刑的文字,深化孩子们对李大钊人物形象的把握和理解。</p><p class="ql-block">3.课文最后一次出示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提高课文思想高度,让孩子们明白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革命精神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脉搏,从而真正实现文本整合。</p><p class="ql-block">四、立足儿童本位,遵循儿童认知规律</p><p class="ql-block"> 学习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时,不同的时空造就的时间距离,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的空间距离,最终也会加大孩子们对革命文化的情感距离,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善于搭建支架,让孩子们真正做到学完课文后,有所思,有所悟。</p><p class="ql-block"> 随后,针对着这些教学要求,王老师向我们分享了此类课文的教学策略,让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教学目标和努力方向。<span style="font-size:18px;">诚如王崧舟老师所说,革命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责无旁贷,且任重道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定将从教材出发、从课堂出发,让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地,慢慢生根。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赓续革命血脉,用语文的方式让红色基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印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