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小故事:唯一没用“胡”“虏”命名的边堡(62)

刘建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迎恩堡远景</span></p><p class="ql-block">在明代长城防线上的边堡命名一般都带有“胡”或“虏”字,如“平虏”、“败胡”等。但有一堡例外,此堡便是与清水河县交界靠近韭菜庄乡的“迎恩堡”。</p><p class="ql-block">迎恩堡嘉靖二十三年土筑,万历元年包砖砌石,堡周一里许。款后(隆庆议和后)在该堡设小市,与西相对之败胡堡同设马市。迎恩堡是大同镇西线“灭胡九堡”之一堡,常驻军队五六百人,差马百匹,设守备官。</p><p class="ql-block">话说正德武宗皇帝朱厚照在京城豹房玩腻了,要到塞外走走,于是于正德十二年(1517)浩浩荡荡向大同镇进发,后来逗留于今阳高县和左云县一带玩了一月也不回。恰逢蒙古小王子部叩关来袭,“拥众去阳和边不远,且分营深入抢掠”。武宗闻听非常兴奋,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把朱厚照也改叫朱寿了,希望同小王子大战一场。蒙古军队破玉林卫(今和林县境内)边墙,一路袭破丫角山(今清水河县口子上)、好汉山、柏杨岭防线南掠到达应州(今山西应县),武宗亲督迎战,战斗异常的激烈。傍晚息战后于应县城南一座小山驻下以山为营,武宗为鼓舞士气,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士兵们大受鼓舞。二天再战,士兵们个个奋勇当先,武宗还亲手杀敌一人,“自辰至西,战余百合,虏乃退”。小王子自度难以取胜,引兵西去,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武宗皇帝住扎过的那个小山包后来取名“迎恩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迎恩堡内军营遗存</span></p><p class="ql-block">嘉靖二十三年(1545)大同巡抚赵锦请求修大同一带边堡,“设险以御虏患,召军沿边修筑墩堡”,朝廷批准发太仓银五万两用来筑堡。在当年武宗皇帝呆过的地方筑了一堡命名“迎恩堡”,连同大同西线的杀胡堡、威胡堡、败胡堡、阻胡堡、灭胡堡也相继竣工。</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9月,驻偏关县的晋绥边特委书记赵仲池和雁北游击司令梁雷派红军干部柏玉生、刘华香、王平等人从偏关去平鲁驻在迎恩堡,动员周边青年涌跃参军参加抗日,并在偏(关)清(水河)平(鲁)等地相继组建动委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这是抗战以来在雁北地区成立最早的地方抗日武装力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迎恩堡门。村民曾在堡内居住,现为空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