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一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怀揣对祖国的忠诚,肩扛着民族的重托,响应英明领袖华主席保卫祖国的号召(当时是华国锋同志任党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军委主席。应征入伍通知书上也是这样写的)应征入伍。来到了祖国的西北边陲乌鲁木齐市某部服兵役。从此开始了火热的军旅生涯。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开部队己三十多年了,但思念和追忆部队的学习训练与战友们生活的情景,像电影一样随时随地在脑际轮翻出现。为此我把那个六,七十年代部队里的趣谈、俏皮话说说,与曾经在军营中摩、爬、滚、打过的战友们共勉、凑趣、添乐。</p><p class="ql-block">六、七十年代部队的生活也是很活跃、风趣的,并不是就知道训练,就知道训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领导来训话”。当然是贬义,实际上领导训话也是很有水平的,讲的都是道理,事实。特别是晚上点名,它是一天连队学习训练高度的概括总结,既简明扼要,又指出了问题。你要是犯了纪律,这就是教育,这就是引导,这是升华,慢慢就会使你成长、壮大、明白了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p><p class="ql-block">“新兵的信多,老兵的病多”。新兵一入伍,信件特别多,刚到部队要给家中的父母写个信,告之自己的平安及部队的学习训练情况,随信还要装进去几张自己穿着军装,手握钢枪的威武、英俊的照片;还要给同学、朋友、亲戚都得写个信。有女朋友的,还得认真的多找些形容词给女朋友写个长信。在信中还要特别写进去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歌曲中的歌词,《什么妹妹找哥泪花流》呀,《什么边疆的泉水青又纯》呀,《什么黑儿哥你咋还不回来》呀……。这就是“新兵的信多”的定论。</p><p class="ql-block">“老兵的病多”,自从一批老兵复役期满了,退役了。而又一批新兵入伍了。有些老兵由于表现好而又是连队的需要,想退役而没有被连队批准,尤此就产生情绪,早上不起床,不出操、不参加训练、不参加劳动,一问,要吗说胃痛,要吗说关节炎、要吗说头痛,反正就是有病,压床板。“老兵的病多”为此就给了他们。</p><p class="ql-block">“战士怕分散,干部盼集中”。战士都是来自祖国各地,五湖四海。有的来自边远出区,多数没有出过门,没见过世面,有的最远是去赶过场镇(那个年代叫公社所在地),有的一、二十岁了连县城都没去过。有的不说没坐过火车就连汽车都没坐过。部队统一行动没问题,整齐划一,步履锵锵,指向哪儿就走向哪儿,就怕单个行动,就是到市里去洗个澡都得要班长带队才敢去。所以说“战士怕分散”。单个行动就不知道北了。那个年代的新兵与现在的新兵不一样。那么“干部盼集中呢”?特别是连队的干部,他们平时是带兵的,与兵打成一片,吃住在一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战士。所以他们特别自觉,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机关干部饭后可以遛弯,压马路。连队干部不行,他们不是带着战士上菜地干活,就是带着战士下猪圈打扫卫生,没有闲着的时候。等到师团教导队一集中,不论是训练、学习、身边没有了兵,干部们就放松了,照样“吃饭打冲铎”,捞起盆里的捞面条有滋有味的吃起来,释放自己,那时就“乌鸦掉在煤堆里”谁也不谦谁了。所以说“干部盼集中”。</p> <p class="ql-block">最俏皮的是“部队三大怪”。“被子不分里外、裤子肥的像麻袋、帽子洗了吹起当球晒”。不知是哪一代军人总结的,既高度概括,又形象思维,恰如其分。部队战士的被子都是青一色——绿色,都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有梭有角,四棱上线,有折有面,非常美观。新兵一入伍每天早晨出操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上床整理内务,班长验收整不好不能下床吃饭。被里子是棉套(又叫网套,南方人叫棉絮),拆去档头引线,从一头就能拿出棉套,每个星期六全连统一搞卫生,自已洗被罩,洗完了,晾干了,如果当天有太阳还好,很快能晒干,如果没有太阳就要挂在火墙旁边烤干,自己再用针线缝好(入伍时部队就发给每人一个针线包),我的针线活在家上高中时就学会了的,有基础,拆被子,缝被子自然就是熟手,轻车熟路。有时自己弄好了还去帮别的战友缝。所以说部队的军被里外都一样,都是绿色,也就有了“被子不分里外”的说法。</p><p class="ql-block">“裤子肥的像麻袋”。就更形象了,军装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实战检验才定型生产的。原于战争,实践于战争,一定是战争的需要,打仗的需要。部队战士干部的军裤就特别肥、宽大。按照部队规定,军装不合身的可以调换,但绝对不能私自改动,包括改肥、瘦、长、短都不可以。有的入伍时个儿小,又瘦又矮,根本撑不起衣服,大裤档更是嘟拉着,真像大麻袋似的。就有了这种说法。</p> <p class="ql-block">“帽子洗了吹起当球晒”,更是部队的特色。65式军帽,是里外两层,外面是绿色,里面是浅黄色,也有白色的,也叫帽衬。一般洗军帽,洗好后都放在脸盆里揪起帽衬向里吹气,帽衬比较薄透气,把气吹进去后就像打气样,军帽就慢慢鼓起,像个球形。然后就用夹子夹着帽檐,或用曲别针挂起晒在院内铁丝上,就像一个气球。这样晒主要是容易干得快。所以就形象地说“帽子洗了吹起当球晒”。</p><p class="ql-block">还有形容领导干部的,“五号帽子,特号鞋、一号腰带差半载”。五号帽子指的是头小,特号鞋指的是脚大,一号腰带差半载,指的是肚子大。领导们岁数都大了,发福了,挺着大肚子,腰带自然是不够长了。</p> <p class="ql-block">形容部队其他的,比如:“紧步兵,松炮兵,稀稀拉拉后勤兵”。这还真是不假,炮兵比起步兵老哥来真是差远了(主要指的是内务呀,纪律呀,仪表呀等),汽车兵,炮兵只是新兵入伍训练时学习过打背包,背背包。之后再没有正经八百地打过背包,都是在毯子外面打个十字花,往汽车、炮车上一扔,就屁股下冒着烟开车跑了。内务更不说了,再也不像新兵入伍训练时那样做四棱上线,整齐划一了。部队不是常说:出门看队列,进屋看内务吗,这就特别能体现出,反映出一个连队的精神面貌、工作状态。精气神、战斗力。那时候,战士擦玻璃,都是站在窗台上,双手两面擦,这就又有了俏皮话:“蚊子落上去都打滑”。</p><p class="ql-block">对机关也有俏皮话:“瞎参谋、烂干事”,意思是说你的意见、想法,领导可以听也可以不听。接着又有了“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这也是事实,再大的“高参”,也只是参谋,也只是出主意的人,最后拍板还得是领导。</p><p class="ql-block">接着连队又有说法:“组织股下连队,哪连出经验;干部股下哪连,哪连有人要提干;宣传股下哪连,哪连有事迹要多宜传;保卫股下哪连,哪连都嫌烦”。</p><p class="ql-block">其实,部队对炊班有更多的俏皮话和讽刺的言语。有人问今天吃什么饭?又是“军用馒头”。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原来是有刚进炊事班时间不长的新兵,在合面做馒头时没掌握好把咸放多了,𤉋出来的馒头全是金黄色的且都裂着口子的馒头,不好吃,吃起来咽不下去。有的战士吃一半,随手就把没有吃完的另一半扔到营房的屋顶上去,这可不得了,时间长了屋顶上遍地都是。我们这个部队是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前,为了防止苏联背后捅刀,由乌鲁木齐军区东疆军区紧急组建的新部队,底子薄,生活十分困难,这样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有一天终于被连长发现,于是便叫人上屋顶把所有的半节馒头全部捡下来,叫炊事班煮成一大锅糊糊,让全连人员全部吃下,不管你是新兵老兵,反胃不反胃(因为提前没有告之大家,事后才讲清道理)。从此以后才没发现这种情况。</p><p class="ql-block">又问,今天吃什么饭?“钢丝面”。钢丝面是用玉米面做成的发了酵的挂成面条一样的。用蒸笼蒸熟,然后再用豆腐、韭莱、或波菜另烧一锅汤,就这样就着钢丝面食用,还挺好吃的。</p><p class="ql-block">又问,今天又吃什么饭?“发烧”。指的是“发糕”。不明白地就问:谁病了?“炊事班”。</p><p class="ql-block">等到野营拉练,或是走出营房去外地营房建设,及其它施工什么的,炊事班更辛苦了,更是费力还不讨好,汽车、炮车一停,下车就架行军锅做饭,鼓风机拼命的鼓吹,做出来的饭不好吃,于是又有了俏皮话:“炊事班真能“干”,一锅做出三样饭。底下胡上面烂,中间还是夹生饭”。气的炊事班没法。</p><p class="ql-block">当然,涉及到地方的还有:“小皮鞋嘎嘎响,顶多就是个连排长”。那个年代,部队穿皮鞋的只有干部才能穿,战士都是穿黄色解放鞋。皮鞋后跟上都喜欢再另外钉上一块月芽型的铁块,所以走起路来会发出嘎嘎的响声,一些干部上街皮鞋擦的铮亮,路过棉纺厂,印染厂时,总有一些小姑娘在喊:“小皮鞋嘎嘎响,顶多就是个连排长”。特别顽皮、好笑。那时,战士上街去洗澡或购买一些生活用品,部队要求走路要二人成排,三人以上成纵。时不时就有路边的人在喊:“黄萝卜、黄盆子”。黄萝卜是喊的男兵,黄盆子喊的是女兵。听到后非常气脑,也随口喊回去:“巴郎子、羊缸子,郎斯格”。(维吾儿语,翻译过来就是小伙子、女娃子、狗东西)。</p><p class="ql-block">还有地方上女青年的流行语:“一工二干三军人,誓死不嫁老农民”。更有甚者“三点红、四个兜、这样的军人我愿求”。三点红,自然指的是两块红领章,一颗红五星。四个兜,指的是65式干部军装,上下四个兜。战士的服装是上面两个兜。女青年特喜欢穿四个兜的军人,上街回头率特别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那个时代部队里的俏皮话、流行语,回忆起来挺有意思。反映了六、七十年代部队里的趣谈、俏皮话。亲爱的战友在你记忆的词库里还有更讽趣、更逗乐的趣谈、俏皮话、流行语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