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材料设置的安吉实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安吉游戏”专栏丨程学琴:游戏材料设置的安吉实践(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导读:</span></p><p class="ql-block"> 本周,我们将推出“安吉游戏”专栏的第三个专题“‘安吉游戏’中的材料”,共四篇,敬请关注。今天推出的是第一篇《游戏材料设置的安吉实践》。</p><p class="ql-block"> 安吉的教师在经历了设置高结构、观赏性、一次性、示范性游戏材料的无奈和疲惫后,渐渐发现:教师设计的玩法越多,幼儿自主的空间就越小;材料的观赏性越强,幼儿的参与度就越低;材料更换越频繁,幼儿的创造机会就越少……在本文中,程学琴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他们在材料设置方面的行动研究,他们的做法既成就了幼儿,也解放了教师,带给我们很多启发。</p> <p class="ql-block"> 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在“把游戏权利还给孩子”的变革中,如何设置游戏材料是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我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一步步为幼儿解除“束缚”,研制了百余种能由幼儿掌控玩法的游戏材料,让幼儿百玩不厌,进行深刻而复杂的学习,既成就了幼儿,也解放了教师。</p> 一、走出原有游戏材料中的困境 <p class="ql-block"> 改革初期,我们提出把游戏权利彻底还给幼儿,让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是,如何在游戏材料的设置上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这是一个难题。我们遵循“追问到底,回答清楚,行动到位”的原则,不断反思、追寻背后的真正问题,正是这样的行动研究推动我们走出了原有游戏材料设置中的困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一)提供的高结构玩具无法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放权是从户外游戏开始的。当时户外除了标配的高结构大型玩具外,其他可玩的游戏材料少之又少,幼儿的玩法受限,每天一小时的游戏也变得无趣了。为什么幼儿不喜欢我们花高价购买的大型玩具呢?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大型玩具的功能是固定的,幼儿在轮流等待中天天玩同样的游戏,自然就缺乏挑战性了。有意义的游戏应该具有可变性、复杂性、挑战性、冒险性、创造性等特征,而高结构玩具无法支持幼儿玩这样有意义的游戏,无法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二)陷入不断为幼儿设计新玩具的恶性循环</span></p><p class="ql-block"> 针对大型玩具玩法单一、缺乏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开始尝试自己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玩具。我们找来废旧的涂料桶、轮胎做成可晃动的浪桥,找来麻绳编织成网,找来木板和绳索制成云梯,等等,将它们组合成对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要求更高的玩具设施。然而,幼儿不久就又熟悉了玩法,没有了新鲜感,失去了兴趣。针对这个现象,我们设想:如果再提高些难度,幼儿是否就会有兴趣了呢?</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云梯的高度和爬网的坡度等,带给幼儿新的挑战,但是不久我们再次遭遇同样的问题。我们反问自己,难道我们要一直走在不断为幼儿设计“新玩具”的路上吗?无奈中,我们醒悟过来:我们新设计的玩具本质上跟购买的大型玩具没有多大区别,它们的玩法还是单一固定的,幼儿无法根据自身的游戏需求去创造新的玩法、调整难度。原来我们不经意间陷入了不断为幼儿设计“新玩具”的恶性循环。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三)疲于自制和收集观赏性、一次性、示范性的游戏材料</span></p><p class="ql-block"> 在改革初期,受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我们一度疲于自制和收集观赏性、一次性、示范性的游戏材料。那个阶段,我们把室内游戏材料的设计做到了极致。比如,在区域游戏“竹乡熊猫之家”中,教师们使用竹子这一地方资源制作了餐桌、餐具、炊具、衣柜、玩具架、小床等,而且都加上了熊猫形象的元素。他们认为让幼儿穿上扮演熊猫的衣服游戏会比戴着熊猫头饰游戏更加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们骑着自行车找遍了县城的缝纫店,终于找到了黑色和白色的绒毛布料,然后加班加点设计好服装样式,请师傅缝制。这些以观赏性为主的材料几乎没有留给幼儿创造新的玩法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幼儿在游戏时只需假扮熊猫喝茶、吃东西、阅读等即可,完全失去了替代和想象的机会。幼儿园之间、班级之间还形成了互相攀比怎么把玩具做得“更精美”“更有特色”的风气,教师没有把精力放在研究游戏、研究幼儿上。对于这样花大力气制作的一整套游戏材料,教师总是叮嘱幼儿不要弄坏。可是,幼儿玩了几次就没有了兴趣,都想逃避。教师仍坚持安排幼儿去玩,不玩一年半载绝不更换。</p><p class="ql-block"> 除了观赏性材料,教师还制作了很多一次性材料和示范性材料。一次性材料是指教师每次都要重新收集、制作的消耗性材料,示范性材料是指教师为了展示玩法和操作步骤而制作的材料。教师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陷入了疲于收集、制作的困境,既束缚了幼儿的思维,也辛苦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丨张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朗读丨王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期丨2022年3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