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万物复苏的大好季节,很多宝贝也到了入园的时候了。一边,开心于宝贝的长大,一边,又略为心疼孩子,要去独自适应陌生环境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家长不用那么担心。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入园,家长“不该说、不该做”的事情。这些都是我做幼儿园15年来的经验之谈。</p> <p class="ql-block">孩子新入园,家长要记住“三不说四不做”,以免影响娃的适应速度。</p> <p class="ql-block">三不说</p><p class="ql-block">一不说幼儿园的“坏话”</p><p class="ql-block">不是所有的家长,对孩子所读幼儿园都非常满意,有时候是出于只有一个幼儿园、价格便宜等原因,而不得不带孩子上那所幼儿园。</p><p class="ql-block">心有不甘的家长,有时候也忍不住说出一些幼儿园的“坏话”:幼儿园的设施也太差了、老师长得真不好看等等。</p><p class="ql-block">孩子对幼儿园的第一印象,完全取决于家长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如果家长有说幼儿园的不好,那么孩子很容易对幼儿园产生“偏见”,不愿意去读幼儿园。</p><p class="ql-block">二不说恐吓、威胁孩子的话</p><p class="ql-block">“你要是不听话,就把你送幼儿园去!”</p><p class="ql-block">“你不吃青菜,我就告诉你幼儿园老师!”</p><p class="ql-block">“如果不去幼儿园,我就把你关卫生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虽然有些家长不懂什么是科学育儿,但是不妨碍他们走一些“捷径”来让孩子听话,比如恐吓、威胁。对于后果,孩子也是害怕的,自然会听从。</p><p class="ql-block">只是,这也在孩子心底埋下了恐惧的种子,让孩子习惯性地去害怕老师、害怕幼儿园。这自然不利于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p> <p class="ql-block">三不说“惯子”话</p><p class="ql-block">这种话,尤其容易出现在家里第一个孩子身上。</p><p class="ql-block">这类家长,尤其看不得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一闹,恨不得立刻满足孩子,也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了。</p><p class="ql-block">比如,孩子一哭不想去幼儿园了,家长就说:“宝贝儿,咱不去了,明天给你请一天假。”</p><p class="ql-block">又比如,孩子在幼儿园不好好吃饭,家长就说:“不吃就不吃吧,咱回来再吃!”</p><p class="ql-block">再比如,孩子不睡午觉,家长就说:“不想睡就算了,你起来自己去玩儿。”</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本就是一个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自立、规则意识的阶段,如果家长因为“惯子”而去溺爱孩子,不但老师难做,而且孩子也迟迟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四不做</p><p class="ql-block">一不做“回头客”</p><p class="ql-block">孩子第一次入园,家长或多或少也会舍不得,想要看看孩子在自己离开之后,都在干什么,有没有哭,于是,开学前几天,有不少“扒围墙”的家长。</p><p class="ql-block">家长切忌不能做“回头客”,主要原因有2点。</p><p class="ql-block">第一,家长在看孩子,殊不知,孩子可能也正在通过教室的窗户在看家长,如果孩子这时候再看到家长,那可不得了了,孩子得更依赖家长,更不想去适应幼儿园生活了。</p><p class="ql-block">第二,扒拉着往幼儿园里面看的家长,其实大多自己都没做好“分离焦虑”。自己都舍不得孩子,这种心理其实一直“暗藏”着,会带入到生活中去。</p><p class="ql-block">所以,家长在送完孩子交代完之后,就该干脆利索转身就走。</p> <p class="ql-block">二不做“不守承诺之人”</p><p class="ql-block">小朋友其实很多时候,还是非常容易满足的。比如刚入幼儿园,他们也想获得一些“心理安慰”,这个安慰大多是家长的一个承诺,比如放学后给孩子带什么吃的、玩的等等。</p><p class="ql-block">有些家长觉得,只要“暂时安抚”就行了,并不一定要履行承诺。</p><p class="ql-block">只是,家长一次不履行、两次不履行,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就降低了。孩子不信任家长,也会很难信任幼儿园。</p><p class="ql-block">三不做“彻底放手家长”</p><p class="ql-block">和一些“焦虑”的家长相比,还有一些心很大的家长,尤其是一些二胎家庭。家长觉得,孩子终于送走了,没自己啥事儿了,然后就开始“三不管”。</p><p class="ql-block">不管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情况、不管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不管老师对自家孩子的态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这类孩子在幼儿园一旦出现什么事情,回到家都是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家长很有可能就错过孩子一些重要的成长信息,说不定,还会对孩子性格、身体上造成一些伤害。</p><p class="ql-block">四不做“补偿式家长”</p><p class="ql-block">“补偿式家长”大多也出现在独生家庭,父母大多也是“极度焦虑型”父母。</p><p class="ql-block">所谓补偿,就是家长觉得孩子离开自己,会不开心、亲子关系会拉远,于是家长会花大量的时间去陪孩子、哄孩子。</p><p class="ql-block">这种“小心翼翼”孩子其实是能感受到的,这更会让孩子舍不得父母,不想去幼儿园。</p><p class="ql-block">因此,家长平日里如何与孩子相处,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同样相处就可以。</p> <p class="ql-block">园长寄语</p><p class="ql-block">你家孩子,准备上幼儿园吗?</p><p class="ql-block">这些内容,其实也不只是我的总结,也是幼儿园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内容,为了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一定要记住并做到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