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曾是兰亭“修禊”,文人墨客雅集的日子,是日惠风和畅,曲水流觞,一篇王羲之的《兰亭序》千古流芳!是一种巧合?还是又到了文人雅集的日子?今天美术老师们通过空中电波聚集在一起,聆听刘祥鹏老师的《中国人物画创作技法》专题讲座,实在是一件幸事! 听刘老师的课,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意外,一是他没有像别人那样讲授具体的笔墨技法,也没有现场示范画人物绘画。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上,不落窠臼地从结合前人的理念和经典作品分析经营位置的诀窍。二是他没有局限于人物画樊笼里,而是从山水画、花鸟画中寻找构图、形式美感和笔墨技法,然后运用到人物画的创作中去,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中国人物画的方向。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关于中国人物画的理论知识,让我们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学习中对人物绘画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刘老师主要从历史纵览和形式规律两方面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给我们总结出了非常实用的构图知识。其中刘老师对形式规律的分析与研究尤其精彩。正如歌德所说:“作品的题材是人人看得见的,内容意义经过一番努力才能把握,至于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确实,在平时的鉴赏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这幅画所有的形像和形式明明就摆在我们的面前,但在没有高人给我们讲解其中的奥秘之前,我们通常会视而不见,只是感觉到好,但好在哪里,却说不出来,如果我们一直处在懵懵懂懂中,在自己创作时就会找不到方向,不知道怎样的构图是好的,不知道向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只有我们真正把握了形式美的内在规律,我们在创作时才能心中有底,才能更容易成功。 精彩的讲座不容错过,青岛高中美术工作坊的各位老师也在认真的学习。学习心得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精彩的讲座意犹未尽,折服于刘老师的博学与精湛的绘画造诣,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能力令人折服,希望工作坊的老师在培训学习中逐渐成长,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名优秀的美术工作者。<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岛市高中美术工作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2年3月5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