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华家池

草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纪念浙江农业大学毕业40周年</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中断十年后的再度开考,报考的人数非常之多,但录取的比例很低,正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p><p class="ql-block"> 1977年11月26日,进行了初试,初试没有明确的淘汰分数线,但不少考生知难而退,自动放弃了复试。正式考试在1977年12月15日、16日两天进行,15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理化,16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政治。 政治、语文不太难,语文是解释几个词,改几个病句,解释两句毛主席诗词,古文翻译,写一篇作文——路,等等;政治以一般的常识为主,包括政治经济、时事政策、哲学几个方面的解释和问答。理化感觉有点难了,数学特别难。时隔20天左右公布了上线考生名单,接着是体检和政审,嘉兴在1978年1月5日公布名单,1月6日下午就体检。接下去的等待时间有点长,超过1个半月,2月25日终于接到了邮递员送来的浙江农业大学入学通知书。</p><p class="ql-block">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没有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当时考了几分,处于什么档次;同时,考生对学校、专业都不太了解,因此,填报志愿是很盲目的,最后大多填上了“服从分配”。估计当年录取的考生很多是被分配到各校各专业的,尤其是浙农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浙江农业大学新生入学报到的时间是1978年3月9日和10日,大多数同学是在9日报到的。9日上午我乘座沪杭列车前往杭州,出了城站,农大有人在接,在接站人员的指引下,我们上了学校的大客车。</p><p class="ql-block"> 汽车载着我们驶向学校,没多久,听到有人说“农大到了”,而我们却没感觉到进了校门,因为当时农大凯旋路这边没有围墙和明显的校门,刚进校园的路旁又都是耕地和农作物。</p><p class="ql-block"> 新生报到在学生餐厅,报到后大家就前往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在餐厅南边,从南到北依次是红五楼、红六楼、红七楼,红七楼与餐厅只有一路之隔;红七楼西边是红八楼,红八楼南边有个广场,称之红八楼广场;红八楼和广场西边是九楼、十楼和十一楼。这七幢楼都是50年代建造的,东西走向,南北寝室,中间走廊,尖顶三层,红砖红瓦,很有年代感。77届新生都安排在红五楼,一层和二层住男生,三层中间做了个隔断,东边住女生、西边住男生。寝室将近20平方米,每间4只高低床、3只方桌、6只方凳、1只脸盆架,6人一间,挤挤一室,后来有的寝室又增加了1人。寝室每一层的东西两边各有一个楼梯,楼梯旁有一个公共卫生间和盥洗室。由于当年大家家里的居住条件也比较差,所以住进这样的寝室也觉得蛮好。农学系男生安排在红五楼二楼,我们77-3班在最东边,住了两年多点,后来搬到了红七楼二楼,我们住205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刚入学时,学校没有象样的校门,校园内都是石子路,路面不平,有许多洼坑。不久,在凯旋路南段修建了校门,校园内开始浇筑水泥路;后来,在凯旋路北段再建了一个校门,并将此作为主校门。</p><p class="ql-block"> 学校面积很大,校园的东边、南边、北边有大片大片的田地。校园西边的中部有个华家池,华家池很有名,成了农大的地理标志。刚到校时,华家池四周是泥岸;后来砌了石头坝岸,又植树种花草,修建湖心岛等,华家池变得越来越美丽了。当时,我们同学参加了其中的不少劳动。</p><p class="ql-block"> 华家池的北边有两幢教学楼,即西大楼和东大楼,农学系在东大楼,当时学校的图书馆也放在东大楼。东西两幢教学楼北边有和平馆、民主馆、团结馆、蚕桑馆等;东西两幢大楼之间还有一大块空地,空地的北边后来建造了学校的中心大楼。华家池的东边,从北到南依次是平房教室、餐厅和学生宿舍等。华家池的南边是体操房、篮球场、田径场与足球场等。华家池的西南边是教工住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浙农大77级两批入学的新生有600多名,分布在农学、农机、植保、蚕桑、园艺、牧医、土化、茶叶八个系。农学系是个大系,4个班,120多名学生,辅导员是林荣堂老师。当时有哪些学校领导都不太清楚,只知道丁振麟、朱祖祥先后是那时的校长。据蒋德安回忆,我们进校时,系总支书记是刘庆芳(东北人,男),季吟秋和郭长根是副书记。毕业时,农学系系主任季道藩、系总支书记季吟秋。学校有团委和学生会,孔祥有当过团委书记,农学77-1班的谢作是当过校学生会副主席。据贺丽莎回忆,校学生会主席四年都是农机系的张明发,副主席有好几位。系里有团总支和学生分会,团总支书记是77-2班的王宏理,系学生会主席是黄亚萍。据钟海燕回忆,当时因为有少量学生党员,全校约有20几个,农学系是大系学生党员较多,系里建立了学生党支部,由林老师兼任书记,好象一班的王海生任副书记,我班的许国平任支委。</p> <p class="ql-block">  我们班是农学77-3班,班长钟海燕,团支部书记叶明华,全班32位同学,其中,女生5位、男生27位,当时大家都从农村而来,大多是农家子弟,部分是下乡知青。32位同学分布在全省9个地区,其中,杭州地区3人,宁波地区4人,温州地区3人,台州地区3人,丽水地区2人,舟山地区1人,绍兴地区7人,金华地区4人,嘉兴(含湖州)地区5人。何永浩,家住杭州保椒路48号;吴建军,家住余杭县舟枕公社上湖大队一队;杨重卫,家住萧山县城庙镇11村爱国弄新公房;黄亚萍,家住宁波市南大路郭衙巷11号;许国平,家住宁波市樟村许家;陈国权,家住慈溪县白沙公社永丰大队;童亚明,家住宁海县前童公社联合大队;陈旺灿,家住文成县百丈五一小学;李朝明,家住永嘉县港头公社苍坡大队;王阿琪,家住乐清县蒲歧公社华二大队;贺丽莎,家住黄岩县城关农水二舍;叶明华,家住温岭县江洋公社上桥头;许先和,家住临海县城南公社嶺脚大队峙山村;汤镜秋,家住丽水地区科委宿舍;胡开宪,家住缙云县东川公社马渡大队;蒋德安,家住定海县柳行公社海山大队;钟海燕,家住绍兴市西街136—22号;陈文广,家住绍兴反修路(笔架桥)180号;王国法,家住上虞道墟庙缕朝南四房;郦伟甫,家住诸暨王家井耕下庄;王益来,家住嵊县上东金庭观下村;陈国钟,家住嵊县城关镇胜利路3号;石春海,家住新昌县城关镇红色路6号;胡燕飞,家住永康县苏溪公社夏溪大队;任益平,家住永康县西溪公社洪塘大队;徐根富,家住金华市清湖公社清江桥大队;潘甲子,家住东阳县安又镇公社应古大队;费万新,家住湖州菱湖;宋平,家住德清县德清印刷厂工人宿舍;许薇,家住海宁县硖石镇海宁一中教工宿舍;褚洪观,家住海盐县圩城公社何家乔大队三队;平培元,家住嘉兴南门河东街12号。</p><p class="ql-block"> 那时同学的年龄跨度在10岁以上,我班同学大多数出生在50年代中期,最小的1959年出生,最大的1947年出生,正好相差一轮12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学校生活按步就班,起床、出操、就餐、上课、熄灯,一天到晚都按作息时间进行。</p><p class="ql-block"> 刚入学时,每天一早,冬令作息5:40,广播里会放出起床号声,不一会儿,上我们体育课的徐光月老师就吹着哨子叫出操,有时还到寝室里来催起床,6点钟以班为单位跑步、做操。“早鸟”们很自觉的,每天早早就出去跑步了,“猫头鹰”们都想多睡会儿,尤其在冬天,准时起床还蛮难的。</p><p class="ql-block"> 一日三餐到点开饭,早餐和中、晚餐打菜都需要排队,有时队还很长。中餐和晚餐需要事先用饭盒买米淘净,放进蒸箱,到时自己去取,有时忘了放在哪个蒸箱就难找了,有时被拿错吃掉就麻烦了。</p><p class="ql-block"> 上午课程排得比较满,大多在平房教室,不少课都是4个班一起在阶梯教室上大课,有的课以班为单位在小教室上小课。上午2节课后,学校广播站会播放广播操音乐,大家就在教室外的路上、华家池边,做课间广播操。下午,实验课比较多,还有每周半天的劳动。</p><p class="ql-block"> 下午课后,大多会活动活动,去体操房、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有的在寝室前后打打羽毛球。</p><p class="ql-block"> 吃好晚饭,散散步或稍作娱乐休息,同学们就自修了,有的去平房教室,有的在寝室。</p><p class="ql-block"> 晚上熄灯时间快到时,寝室的灯会熄后再亮一次,于是同学们忙着洗洗,准备睡觉,不多时,寝室的灯就熄了,这时往往会有“噢”的一声,因为还有一批同学看书学习意犹未尽。冬令时晚上9点睡觉确实有点早,那时,有的同学会到走廊里再看会儿书,不过走廊的灯暗,伤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当时杭州主城区还不大,东至环城东路,西至环城西路和湖滨,北至环城北路,南至现在的西湖大道。市区最热闹的就是延安路和解放路,延安路南段和解放路相交处有当时杭州最大的商店——解放路百货商店,从这里向北可走向西湖电影院、胜利剧院、工艺美术商店、平海路公交枢纽站等,这些地方的西边不远就是西湖。在延安路北端有浙江展览馆、武林广场、杭州剧院。杭州火车站城站在东南角,长途汽车站在武林门。</p><p class="ql-block"> 农大在环城东路东边的凯旋路东侧,应该属于城郊结合部,学校周边都是菜农种植的蔬菜地,没什么象样的商店和文化设施,购物、上影剧院等都要去城里。起初,凯旋路上还没有公交车站,出门乘车要到青春门或艮山门,后来,学校门口设了个站,方便了许多。但是,公交车班次不够多,还由于凯旋路修路等原因,公交车多次停开,感觉交通还是不够便利的,出门步行很多,挺累。一些杭州同学为了方便回家,就骑个自行车来,班里同学有时外出也借来用用。</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浙江的交通还不发达,许多地方不通火车,有火车的也班次不多、开得慢;公路路况普遍较差,速度更慢,路远的同学回家一趟不太容易。乘火车可以买学生票,省点钱,但限于一年来回两趟。由于花时间、又花钱,同学们平时不太回家,有的同学有时放假也不回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全靠有人民助学金制度,再困难,一日三餐是能解决的,但是其它开支需要靠家里了。刚入学时,改革开放尚未启动,农村还是集体劳动挣工分,城市工厂工资微薄,而且兄弟姐妹多,家庭经济负担重,做穷学生的生活只好过得节俭再节俭。饭菜票计划着用,不能“青黄不接”,好多同学早餐常常只吃稀饭、馒头和酱菜。菜可以自已挑,但要吃自己喜欢的菜还是挺难的,那时最受欢迎的是菜底大块肉。餐厅里只有桌子、没有凳子,只能端着饭盒站着吃,有时就拿到寝室去吃。平时零食、水果很少去买,偶尔高兴喝口酒也没什么好菜。</p><p class="ql-block"> 6–7人一个寝室还是很挤的。木板床挺硬,冬天垫着棉絮还可以,但木板不透气,垫被容易潮;夏天铺草蓆,硬,不舒服。虽然当时大家东西不多,但是箱子、鞋子、牙杯,饭盒,盆子,零零碎碎没地方可放。记得为了找块放牙杯、饭盒、菜盆的木板,大家就去东大楼后面的工地“捡”。工地上为了找回木板,还专门到我们寝室来找,不过由于事先得到消息,我们都藏起来了。开水的用量有控制,打开水需要凭票;刚入学时学校没有浴室,冬天洗澡很不方便。寝室里没有插座,有一次,为了拉线接只台灯,我们寝室跟学校电工还吵了一架。夏天,蚊子多,寝室里6、7顶蚊帐一挂,狭窄气闷。杭州的夏天也是真热,进入六月气温就蛮高了,那时放暑假比现在迟很多,要到七月下旬,这时天气就很热了,而那时连电扇都没有,空调更是还没听说过。刚入学这年杭州的气温可能特别高,临近考试大家热得没法在寝室和教室复习功课,后来取消考试,学校在7月15日提前放假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四年8个学期,学了26门课,39个门次,还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生产实习。</p><p class="ql-block">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了《政治》、《英语》、《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植物学》、《体育》六门课。政治课包括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这个学期学的是《党史》。</p><p class="ql-block"> 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了《政治》、《英语》、《有机化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体育》六门课。政治课继续学《党史》,一段时间后接着学《政治经济学》。</p><p class="ql-block">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了《政治》、《英语》、《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微生物学》、《体育》六门课。政治课继续上《政治经济学》,一段时间后上《哲学》。</p><p class="ql-block"> 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了《政治》、《英语》、《遗传学》、《肥料学》、《作物栽培学》、《体育》六门课。政治、英语、体育三门公共课上了两年4个学期,在这个学期结束课程。</p><p class="ql-block"> 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了《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五门课。从这个学期开始全面进入了专业课学习。</p><p class="ql-block"> 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了《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农业生产机械化》、《物理》四门课。物理课本来在第一学年开的,由于前面课程紧,一直推迟到这个学期。</p><p class="ql-block"> 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了《农业经济管理》和《同位素实验》两门课,学了个把月,3月20日开始生产实习。生产实习一般都放在最后一个学期,但我们春季入学,农业生产又有季节性,所以提前了一个学期。农学77级四个班123位实习同学分布全省26个实习点,生产实习在8月20日结束。</p><p class="ql-block"> 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开设了《测量学》、《作物种子学》、《专业英语》、《专题报告》四门课。专题报告内容涉及面还是蛮广的,有拓展、有延伸。由于生产实习8月20日才结束,因此,这个学期我们到9月底才开的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过我们课的老师很多,可能有30多位,有的印象很深,有的有印象但叫不出了,有的印象也不太有了。教我们班英语的是仇小芳老师,高等数学胡秉民老师,植物学过老师,体育徐光月老师,政治课的哲学部分邹先定老师,遗传学季道藩老师讲授,田间试验和生物统计张全德老师教的,作物栽培学有徐耀垣、贾仁清、徐绍英、沈惠聪、董明远、王华仁等老师分作物讲授,作物育种学总论和水稻育种申宗坦老师教的,作物育种的其它作物有几位老师分别讲的,作物种子学叶常丰老师教的,洪丙夏和王兆骞老师作过生态专题讲座,夏英武老师指导过我们生产实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四年大学,从课程设置来看,公共课偏弱,比如高等数学只学了一个学期,少了;物理一直到大三下学期才意思了一下,轻了;大学语文没有开设,可惜;英语课深度不够,太浅。英语从ABC学起,教材陈旧,只是简单地认单词、读课文,没有语音室,也很少有音像资料,学了两年,听、说、写很弱,阅读能力也非常一般;但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那时,好多课程都还没有统编教材,更没有象样的参考资料,不少教科书是老师们自已选编油印的,有时是上点课、发点讲义,最后给个封面自已装订起来。</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普遍上课认真抓得紧,平时作业、测验、小考试不少。学生们读书也普遍认真,有的还很拼,早晨早早起来读英语,晚上很晚还在自修,有时熄灯后还在走廊上、路灯下看书,节假日也不休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来,当年读书也是不容易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不够好。对大多数人来说,学校和专业可能都不是自已选择的志愿,一些功课也不是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学习的课程多、知识量大,有些内容读起来还很枯燥。但是,大家都很好地完成了学业,有的还非常出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农大的体育课感觉比较正规,男生女生分开上课,体育场地和器材比较充裕,教了许多体育项目,蛮有兴趣、蛮有收获。球类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田径有短跑、中长跑、跨栏、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体操有跳厢、单杠、双杠、自由体操,武术有长拳和剑术。体育有考试,记成绩,大家学习、锻炼也比较认真。记得100米、400米、1500米、 铅球、跳高,引体向上,投篮等都有测试 ,还进行国家体育标准测验,通过的发了证章。</p><p class="ql-block"> 学校也进行体育比赛,每年都举行田径运动会,开展球类比赛,还进行过广播操比赛、体操比赛等。后来一届一届学生进来,系的规模大了,系里也组织各类体育竞赛。那时全省高校也有一些体育赛事,比如田径运动会,越野接力跑等,农大表现还是不错的。在农大,我们班的体育水平算好的,曾获学校“体育先进班”称号;班里运动达人不少,有几位是系里、校里的体育名星,省高校运动会也拿奖牌的。</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体育活动场所蛮多的,有田径场、足球场、体操房、游泳池,有许多篮球场和排球场,还有一些闲置的空地可以活动。由于读书脑力劳动强度大,大家比较重视体育锻炼,有的同学很早就起来早锻炼,有的同学喜欢在下午课外活动锻炼,有的同学又是早锻炼、又是午锻炼。四年下来,大多数同学的身体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当时课余文化生活不太丰富,娱乐活动中相对多的就是看电影。刚开始学校没有放电影的场所,大家要到外面影剧院去看,后来学校建了个露天电影场,每个周末放1-2场电影,方便了许多;但是一些新上映的好影片还得到城里影剧院观看。1978年后,一些不准放映的影片陆续解禁,国内影片的拍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香港和国外的影片也开始上映。当年到杭州看的第一部电影是《红楼梦》,好看!留下深刻印象。后来看到的国产片、进口片越来越多,《大浪淘沙》、《一江春水向东流》、《家》、《小花》、《知音》、《小街》、《廬山恋》、《屈原》,《追捕》、《望乡》、《巴黎圣母院》、《未来世界》、《摩登时代》、《人证》、《流浪者》、《大篷车》、《叶塞尼亚》、《生死恋》、等等。大学四年看了不少影片,可能是一生中看电影最多的阶段。有些电影的插曲非常好,很多同学喜欢听和学唱,有的歌曲至今也难忘。</p><p class="ql-block">  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比较少的,那时文艺爱好者不多,能歌善舞、会玩乐器的同学更少,许多同学发愤读书,对文艺活动不太有兴趣。学校每年的元旦前夕都举行一次文艺汇演,而且还要评分评奖。为此各系都早早准备,参演的同学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四年时间我们农学系排过大合唱、相声、话剧、舞蹈等,效果不错,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好像都获过。还记得有一年5月,学校举行了一次歌咏比赛,77–1班代表农学系出场,临上台胡燕飞让我去当指挥。那次比赛,77–1班精神饱满、歌声嘹亮,获得第一名,我也得了个奖。此外,“五四”、“十一”、迎新等系里每年也开展1-2次文艺活动。平时,有的同学有些个人爱好,唱唱歌、玩玩乐器、下下棋等自娱自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农大四年,外出的集体活动很少,记得的只有四次。</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1978年4月5日下午,系团总支组织团员青年参观蔡永祥烈士展览馆,扫烈士墓,步行了很长的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1979年4月17日下午,班里组织到西湖活动,划船、拍照。那天天不作美,忽阴忽雨,但朦胧西湖倒也有别样滋味。</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班里通过有偿劳动积了点钱,组织到苏州春游。那是在1980年,大学第三年春,乘夜班轮船到苏州。3月22日活动一天,游览了留园、虎丘、寒山寺、西园、拙政园等,晚上再乘船回杭州。</p> <p class="ql-block">  第四次,那是1980年4月26日,系里组织我们77届同学去绍兴东湖农场和农科所参观。凌晨3:45起床,5:00乘火车去的,早上7点多点到绍兴皋埠车站下车,上午听了三个报告,下午参观东湖农场和农科所,结束后乘市郊公交车到绍兴城里。晚上,我们寝室几位同学在陈文光家里吃饭,喝了绍兴加饭酒,那是大学4年中喝酒最多的一次。第二天,5点多起床,在陈文光同学家里吃了早饭,乘公交车去了禹陵,中午回到绍兴城里,参观了鲁迅展览馆、秋瑾旧居、周总理旧居,下午3:18乘火车回杭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大学,尤其是农大,农学系,七七级,人纯朴、风气正。</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普遍生活自理能力强,大家都蛮勤快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个人卫生都做得不错,有的同学还义务打扫公共卫生。寝室实行值日制度,轮到值日的拖地、打水。学校还进行寝室检查,实行卫生流动红旗制度。</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批同学,大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生,当时处于青春大好年华,但主要精力全放在学习上,即使对有的课程不感兴趣,但也认真去学,起码的精力会投放下去,空出来的时间也不会去吃喝玩乐,而是学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课的到课率基本是100%,有事肯定会请假,许多同学都抢着到教室前排就坐,课堂上打瞌睡不太有的。考前充分复习,那时似乎还没有“60分万岁”一说;考试独立完成,违纪作弊什么的好像没听到过。</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做学问、搞课题,潜心教学、关心学生,同学尊重老师,师生关系清爽,老师象老师,学生象学生。学生们都很本份,没见什么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同学之间普遍友好相处,互帮互助有,吵闹打架好像没有。男女同学也大多有事说事,没事不找事。那时大家虽然年纪都不小了,一般都超过了晚婚年龄,但是理智、淡定、随缘。学校好像有规定,不准谈恋爱,大多数同学还真的自觉不自觉地遵守纪律,不谈恋爱。同学们普遍认真负责任,不把恋爱当儿戏,不轻易动感情;即使有点意思的,也是中规中矩,很守底线,而且底线不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四年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是学业最轻的一个学期,课时不多,考试也少,比较轻松。</p><p class="ql-block"> 空余时间多了,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的坚持学英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有的读读唐诗宋词、看看小说,那时图书馆有一批世界名著,如《悲惨世界》、《飘》、《简•爱》等,蛮受欢迎的,不过不太容易借到。有的写写毛笔字,练练书法。有的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有的下下围棋,记得徐光月老师不时会来我们寝室看下棋,偶尔也会玩一盘。有的学起了篆刻,把要领工资的印章都刻好了,那时我也买了不少石头,跟着学刻了一些印章。有的去杭州城里走走,听听音乐会,看看电影。有的风景点游游,补补缺。这段时间的生活还是挺丰富的,有乐趣。还有的同学抓紧最后的时机,表白心迹,约定终身。后来发现,我班五位女同学蛮厉害的,毕业前夕都名花有主啦,双丰收!</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个学期了,虽说离毕业离校还有三个多月,但是大家知道,快要分别了,开始做告别准备。班里同学在10月底去大华照相馆拍了毕业照。同学们开始相互赠言鼓励,留下通讯地址,等待毕业分配。1982年1月3日晚,班里召开了茶话会,一是辞旧迎新,二是毕业话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1982年1月4日上午,召开了毕业总结鉴定动员会,接着,就进行个人总结、小组鉴定,期间系里先后找每个毕业生进行谈话,口头听取毕业生的个人情况和毕业分配志愿。1月6日下午,进行了毕业生体检。1月7日下午,系里又进行民意测验,为系里11名留校人员的确定作参考。1月8日下午,农学系召集全体毕业同学拍了毕业照,而后,集中宣布了毕业分配的初步方案,方案单说去向不对人,只有坑没有萝卜。1月11日晚,系里召开毕业生茶话会,各个班级还准备了节目,上台表演。</p><p class="ql-block"> 1月12日上午,学校举行了毕业典礼,发放毕业证书;下午,全校毕业生合影。1月13日上午,系里公布了毕业分配的最后方案,与原方案相比,作了些调整。1月17日上午,公布了毕业生分配派遣名单,接着,就开始办理离校手续;中午、晚上我们一些同学买了酒、加了菜,在寝室里祝酒话别,并向留校工作和读研的同学表示祝贺。</p><p class="ql-block"> 四年同窗,终有一别。1月18日,我们手提行李箱,身惴派遣单,带着同学的鼓励与祝福,怀着自己的期盼与梦想,离开华家池,踏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p> <p class="ql-block">  1977年12月的一次高考,把一批不相识的青年聚在了一起;1982年1月的一纸派遣,把一班有情谊的同学分到了东西。毕业前夕一次联欢晚会,有个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其中有句歌词“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当时想,20年,这么久,相当于我们5个大学那么长呢。</p><p class="ql-block"> 然后,时光荏苒,一个20年很快就过去了。2001年秋,班里同学重新聚集到了华家池畔,中年朋友来相会了。2011年初夏,毕业30年,同学们又相会在了欧江之滨。同学在一起开心,同学在一起年轻,大家聊啊、唱啊、跳啊、喝啊、笑啊,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华家池的青春时代。</p> <p class="ql-block"><b>长相思•忆大学</b></p><p class="ql-block">作者:何永浩</p><p class="ql-block">住红楼,</p><p class="ql-block">忆红楼。</p><p class="ql-block">聚首池边缘故由,</p><p class="ql-block">相思无尽头。</p><p class="ql-block">四年修,</p><p class="ql-block">四年求。</p><p class="ql-block">共枕一同情意稠 ,</p><p class="ql-block">今如七彩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现在2个20年都过去了,光阴似箭啊!</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20年,我们到了中年;第二个20年,都已步入了老年。</p><p class="ql-block"> 再过20年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b style="font-size:18px;"></b><b>何时再聚华家池?</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