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词曲 刘兆华 编曲 张乐乐</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回到家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睡梦中又响起了波浪。<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梦见我在海边散步,<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梦见我在看那夕阳。<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站在窗前,<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没有那一束的阳光。<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没有蓝天白云相随,<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没有大海和我作伴。<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陵岛我没有离开你,<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的美丽还在我心里。<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陵岛我没有忘记你,<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给我留下最美的记忆,<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给我留下最美的记忆。<br></div> <p class="ql-block"><b>作曲背景</b></p><p class="ql-block"> 离别,总是一件令人痛心伤感的事。在海陵岛避冬生活已是快2个月了,想到快离开它时,真有些依依不舍,非常的留念,随时间的日益临近,这种无奈诅丧的心情,逐渐更加在加重。 </p><p class="ql-block"> 当我在完成《我在路上》这首歌创作之后,已经离我回重庆只有十来天时间了。原定想写一首在海陵岛生活方面感受,或者是返回的歌。这样,就有了一来一去,共2首特意对2次在海陵岛避冬生活写的纪念歌,时间很短,也只能去构思一下。几天的时间里,没有找到任何创作的灵感,仿佛只能留下没完成任务似的遗憾。当开车返回重庆经过海陵岛跨海大桥的瞬间,脑海里忽然闪念了一下,就这样离开了吗,自己黯然的心,立刻又沉重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平安回到了重庆,正值春节的初二,家乡一切如故,天气非常寒冷,每天没有那温暖的阳光,更没有春天般的气息。走在熟悉的大街小巷,却再没有像在海边自由徜徉的静闲,简单的说,还真有点不习惯了。</p> <p class="ql-block"> 几天过后,通过适应调整,也没有找回在海陵岛那样舒心惬意的生活,相反地,却更加怀念那段非常美好的时光。有这样的反差对比,正好是写我想写的回家后的另一感受,思绪在飞跃的中去寻找,找回我没有忘记熟悉她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在海陵岛留下了许多生活方面的经历与认知,感受到异域他乡不同风情和美景的体验。这样,为我在创作中找到可构入的元素就不少,注入可激发我的情感也就更多,只要抓住几个重要的关键词,立意多放在怀念、思念、感受、自然环境上等方面的文字组织,核心重点:将自己内心仿佛就没有离开,更没有忘记来表达我对海陵岛至深的怀念,所表达鲜明的主题内容,以及我及或回到了家乡,但却脑海里仍然留在了海陵岛,伴随我将有一种无限去思念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人生一段最美好的时光,雕刻下了自己最幸福瞬间的印迹。当我们生活在繁华似锦,缤纷缭绕的世界里,还是步入暮年夕阳的征程中,真正让我内心处于彻底的放松、完全的憇静、舒心愉悦的生活,海陵岛无疑是给予了我最美好的记忆,并留下了我去深情的眷恋,永远不停去思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 兆华2022年2月12日写于重庆</b></p> <p class="ql-block"><b>词曲作者简历</b></p><p class="ql-block"> 刘兆华,男,汉族。1962年出身于重庆。职业:市场营销管理,在职。83年至98年期间,曾在乐队担任贝司手,有15年的音乐经历,未受过专业学习和名师指导,自由音乐创作人。</p><p class="ql-block"> 从2017年夏天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歌曲创作,在4年多的时间里,写作了20多首歌曲。主要作品有:<b>《我在回忆我的童年》、《梦回石狮》、《我记忆中的黄家码头》</b>等与自己生活经历相关方面的歌曲。去年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创作的<b>《等待》、《民族的希望》、《爱的火焰》</b>、等歌颂中国军人,以及医务工作人员英勇抗击疫情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歌曲。今年,首次创作以旅游题材而写的<b>《美丽的海陵岛》</b>歌曲。同时,专为发生在中印边境武装冲突,我军勇敢无畏的祁发宝团长英雄事迹而写的<b>《额刺昆仑高原的戍边英雄》</b>歌曲。特意为“吉”姓宗族创作的<b>《物唤问道吉姓人》</b>歌曲。为当今时代涌现岀来的先进人物事迹特意谱写的<b>《爱的赞歌》</b>歌曲。对自己居住生活在这座城市去赞颂谱写的<b>《我爱重庆的黄桷树》</b>歌曲。对人生哲理方面思考创作的<b>《我在长江边》</b>等歌曲。为情感方面去专题谱写的<b>《摆脱》、《同学情》、《你离开我多年以后》、《嘉陵江的情怀》</b>等歌曲。对家里父辈亲人离世所特别创作的<b>《心中的脊梁》、《生命中的永恒》</b>等缅怀方面的歌曲。在第一次鸦片战争诞辰181周年之际,特意写了一首<b>《民族之光》</b>的记念歌曲。去年,又帮加拿大朋友写了一首<b>《他乡情思》</b>思乡类歌曲。年底与音乐朋友合作,写一首<b>《我在路上》</b>的励志方面的歌曲,同时,也写ー首在海陵岛避冬生活后的怀念歌曲<b>《我还在思念你—海陵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编曲作者简历</b></p><p class="ql-block"> 张乐乐,男,汉族,1957岀身于重庆。音乐自由职业人。</p><p class="ql-block">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家庭的熏陶,3岁开始接触乐器,学习过手风琴、小提琴、钢琴。高中毕业下乡,随即,被四川达州文工团特招,担任手风琴手。返城后,一直在重庆市各大舞厅和夜总会担任主键盘手,前后有18年工作经历。</p><p class="ql-block"> 1992年开始下海,分别在海南、石狮、泉州、温州、厦门等歌舞厅、夜总会工作有14年的时间。至今,还坚持在音乐演绎的道路上,继续发挥着自己音乐人生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十年在音乐方面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运用,有更深的认识水准和熟悉掌握的驾驭能力。</p><p class="ql-block"> 近两年,与刘兆华合作,对他写的20多首原创歌曲进行了编曲,并亲自伴奏制作。在从事音乐工作的几十年里,通过用音符去不断执着追求,诠释自己对音乐人生的最好答案。</p><p class="ql-block"><br></p>